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扩散机制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德云  沈杰  刘海涛 《通信学报》2008,29(11):40-49
针对当前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协议普遍存在抗毁能力不足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扩散机制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协议,全局时间通过邻居节点间定时随机交换时戳信息维护,取消同步发起节点在同步网络中可能带来的不安全隐患,实现同步网络拓扑最优.同时利用容错、时分等策略进一步提高同步网络的抗毁性能.通过对典型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实际测试表明,该协议在抗毁能力、同步精度、可扩展能力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2.
分析目前大城市专线城域网建设与维护的现状。针对用户对专线网络带宽和数据传输稳定性的需求日益提升,文章从网络的容量,网络的扩展性,网络冗余性等方面进行考虑。介绍VxLAN(可扩展虚拟局域网络)和RRPP(快速环网保护协议)的技术特点和应用模式,提出以VxLAN作为网络核心层,以RRPP环网结构作为接入层的组网方式,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该方案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刘冰 《信息技术》2006,30(7):100-103
首先分析了全局同步问题产生的原理,并对Ns模拟平台进行了简要说明,以NS2为平台模拟了TCP协议可能造成的TCP全局同步问题,给出了模拟程序代码,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TCP协议中的被动式队列管理算法在网络拥塞的情况下易于发生“全局同步”问题,降低了网络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IEEE 1588协议在光通信网络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IEEE 1588精密时间同步协议及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协议的研究,介绍了一种在光通信网络上实现网络时间精确同步的方法.同时也指出1588精密时间同步协议是替代光通信网络传统GPS时间同步方案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杨菲 《信息技术》2013,(3):155-157,161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时间同步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网络时间协议(NTP,Network Time Protocol)是一种基于UDP的时间同步协议。介绍了NTP协议的基本原理,Y.1731单端DM原理。通过NTP协议在Y.1731报文中的应用研究和实践,使传统的网络时间同步精度能达到毫秒级别。实验数据表明,文中所设计的网络时钟同步系统比传统的时钟同步具有更高的时钟同步精度。  相似文献   

6.
周伟  陈兵 《电信技术》2016,(9):56-60
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互相渗透,传统的运营商二层以太网逐渐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和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针对传统网络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基于VxLAN的运营商二层以太网演进方案,在网络中逐步引入SDN、NFV、云计算等新技术,并从网络结构层面进行优化调整,实现向新架构的转型.通过演进方案的渐进实施,最终实现全网统一管理的基于VxLAN的新型二层以太网.  相似文献   

7.
张届新  吴志明 《电信科学》2016,32(12):122-128
从VxLAN技术实现现状、云数据中心底层承载网络现状等维度,多视角地对基于VxLAN组网的云数据中心之间的互联互通方案进行了研究与测试验证,并分析了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为运营商的云数据中心发展提供相关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EAPS协议基本技术,分析了影响EAPS环网链路切换性能的若干关键因素,并对EAPS协议进行了优化,包括提前刷新FDB表项和选择FDB表项刷新的顺序方式,使EAPS环网在链路发生故障时链路切换速度得到了提高,有利于实际应用中保证EAPS的切换速度。  相似文献   

9.
TTE 全局时钟同步机制是其时间确定性保障的基本使能技术,对 TTE 时钟同步机制开展了建模仿真研究:提出 TTE 协议模块化的建模仿真方法,构建具有时钟漂移的设备时钟模型,采用离散事件调度的方法对 TTE 系统启动和重启动状态机以及时钟同步过程进行了系统模拟,研究了典型参数配置下 TTE 网络的时钟同步的性能,实现了对 TTE 时钟同步精度范围内微秒级同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10.
精确时钟协议(precision time protocol,PTP)由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确时钟同步协议标准(IEEE 1588)定义,借助网络通信和本地计算等技术实现分布式系统中的高精度时钟同步.虽然PTP系统可以通过纯软件的方式在局域网络内实现亚微秒级的时钟同步,却难以满足对时钟同步性能有更高要求的通信传输网络.阐述了PTP协议的时钟同步机制,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对Linux PTP软件进行调试,基于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北斗多时钟源授时模块实现纳秒级的主从时钟同步,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满足多种环境下针对PTP协议的网络时钟同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现有光网络中时间同步实现方法的不足,阐述了IEEE 1588v2协议的基本原理,提出了IEEE 1588v2协议在光通信网络中实现时间同步的方法,指出精确时间同步协议在光网络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堆叠是一种将多台设备虚拟成一台设备来管理和使用的技术,它能够简化交换机管理,提高其可用性和性能。在堆叠技术的实现过程中,堆叠各成员在实时运行过程中动态表项、协议状态、实时配置、链路变化等事件的同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堆叠成员间建立同步通道来实现实时信息同步,从而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3.
SDN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用SDN技术实现vCPE的主要思想是通用硬件+软件的方式实现CPE,同时用SDN控制器集中管理vCPE,并提供开放的北向可编程接口.采用此方法,不仅可以为政企客户提供丰富的增值业务,还可以加快政企客户业务部署速度,增强业务灵活部署的能力.提出了基于SDN技术的vCPE模型,并研究采用vCPE后,如何根据企业不同的需求实现VPN业务的问题.提出了3种适用于vCPE的VPN技术,即VxLAN VPN、MPLS协议VPN和IPSec VPN,并从多角度比较了3种方法的优劣.此外还提出VxLAN VPN、MPLS VPN和IPSec VPN的融合方案,在保证VPN业务高安全性的同时,分别保持VxLAN VPN低成本的优势和MPLS VPN高传输速率和QoS保障的优势,从而使得政企客户能够根据自身带宽、安全性和时延等需求,选购灵活的随选VPN产品.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规模水声传感器网络,本文提出一种新的MACA协议改进算法,将TDMA协议与MACA协议进行融合,对整个大规模传感器网络的节点进行分簇,簇内通信和簇首通信采用不同的协议:一种更加适合簇内小规模网络的TDMA协议;一种更加适合长距离多数据的MACA协议.改进MACA协议预约方式和数据传输方式,使其更加适应复杂的信道.同时使它们工作在不同的频段上,防止干扰以及不需要对整个网络节点进行时间同步.  相似文献   

15.
赵东升 《电信科学》2005,21(7):60-62
本文首先对时间同步的概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简单介绍,重点针对通信网时间同步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然后对时间同步网络的有关协议、技术、网络结构、组网方案进行了研究,最后对时间同步网络在通信网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摘要:梳理了数据中心云化演进对新技术、新架构的需求,对当前VxLAN主流实现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了VxLAN技术在云数据中心的几种典型组网应用,并总结了VxLAN在云数据中心规模商用尚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丁亮  华蓓 《电子技术》2011,38(3):43-46
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MAC协议可分为发送端启动和接收端启动两类.同步的发送端启动协议同步代价高,基于前导的异步协议网络利用率低,而接收端启动的算法会产生发送端盲等等问题.本文结合这两类协议的优点,提出一种可自适应变换数据传输模式的MAC协议(IL-MAC).该协议根据节点的消息队列长度决定当前使用哪种传输模式,并通过...  相似文献   

18.
网络时间协议用于互联网主机时间同步,能够提供高精度的时间校准服务.基于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两种认证机制,针对伪造服务器破坏对网络时间协议的脆弱性展开研究.提出伪造服务器破坏方法,通过ARP欺骗将客户端的同步请求报文转发到伪造服务器,由伪造服务器构造并发送响应报文,客户端接收响应报文并将时间同步到伪造服务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客户端时间与伪造服务器时间的同步,达到篡改客户端时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网络测量可以衡量一个网络系统的整体性能.设计了一种水下传感器网络延迟测量系统,可对所设计的协议算法进行实际验证,测量网络各项性能指标.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配置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协议无关性、对网络流量影响小,节点时间同步精确.  相似文献   

20.
Ad hoc网络时钟同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董超  田畅  倪明放 《通信学报》2006,27(9):110-117
由于ad hoc网络应用环境的多样性且不同的应用具有不同的同步要求,没有一种时钟同步协议可以适应各种情况。在分析了网络时钟同步困难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的ad hoc网络应用,探讨了不同应用环境下时钟同步协议的特殊性,并介绍了现有典型的ad hoc网络时钟同步协议。最后,针对ad hoc网络时钟同步中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做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