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锋 《安徽建筑》2002,9(3):60-60
1.概述 砂垫层是换填法在处理软弱地基时使用的一种方法,即将基础底面下的软弱土层部分或全部挖去,然后分层换填强度高、稳定性好的中、粗砂或砂夹石材料,并压实至要求密实度.这种地基处理方法特别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等软弱地基.该方法施工方便,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就砂垫层的设计、施工及应用作些介绍. 2.工程概况 黔江卷烟厂拟建工业厂房和辅助用房,场地占地总长127.4m,宽80m~l27.4m,工业厂房有制丝车间(用于生产烟丝)和卷接包车间(主要用于卷烟产品的包装),均为单层网架结构,最大柱底轴力为3400kN,无地面堆载.辅助用房用于办公及临时储藏货物,为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最大柱底轴力为2800kN,地面堆载为5kN/m2.该场地工程地质情况见工程地质特征表及工程地质剖面图所示:  相似文献   

2.
首先分析了换填砂垫层法的定义及功用,在前人研究工作基础上,采用系统分析法阐述了换填砂垫层法的有关要求和施工注意事项,换砂垫层法是地基处理的一种方法。通常用来置换地基承载力较小的局部软弱地基,以提高浅基础下地基的承载力,从而满足强度和变形的要求,但应用大体积的换砂垫层来进行地基处理的施工实例并不多见。原因是影响换砂垫层的效果因素很多,一旦失控,就可造成质量事故,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3.
王春 《建筑工人》2011,32(7):22-23
在采用满铺砂垫层处理软弱地基的工程设计中,由于土方大面积开挖,边坡土体软弱无法成型且极易塌方,工程中常见处理方法是在基坑四周砌筑挡砂墙,目的是便于砂垫层施工,以保证砂垫层的施工质量。但是该做法如果处理不当,往往适得其反。某工程为住宅楼,地基是R=70kN/m2的淤泥粘土,满铺1.5m高的砂垫层。砂垫层四  相似文献   

4.
何维基 《建筑安全》2007,22(5):54-56
塑料插板及堆载预压是地基处理施工中的一种常见的方法,多用于沿海地区处理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和粘性土地基。通过设置的塑料排水板、砂垫层、盲沟、积水井,人为地增加土层结构排水通  相似文献   

5.
汪永平 《安徽建筑》2000,7(1):70-71
1.前言 在多层建筑设计施工中,常遇到地基土为软弱土,即: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它高压缩性土组成。这些地基土不宜做天然地基,须经人工处理方可成为承载地基。本文中,笔者将就处理此种地基土的简捷方法──砂石垫层(换填法之一)的使用,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振动沉管挤密砂桩凭借造价低廉、无污染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软黏土、淤泥质土以及松散砂性土的地基处理中.以揭阳潮汕机场地基处理工程为例,结合地质情况,介绍排水固结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详细阐述振动沉管挤密砂桩的施工原理、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和质量通病防治.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处理淤泥和淤泥质土等软弱地基,减少沉降.  相似文献   

7.
任振甲 《住宅科技》1996,(12):26-27
中、小型建筑物用砂石垫层作为浅层地基处理其效果是显著的。这种方法,可就地取材,施工机具简单,快速而经济,因此在浅层地基处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砂石垫层一般用在建筑物基础下持力层较软弱又不太厚,不能满足上部结构对地基承载力及变形要求时,采用砂垫层置换部分软弱土层,以提高基础下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此外,砂石垫层还可以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提高其强度,避免地基土塑性  相似文献   

8.
桂林市新洲花园小区地基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桂林市新洲花园小区工程场地内老基础多、软弱土层分布广,采用沉管灌注桩和换砂垫层方案进行地基处理费用高、工期长。本文作者根据工程实际提出采用部份换砂垫层、打深层搅拌桩及碎石桩的解决办法,并制定了相应的设计及施工方案,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成本,施工简便易行。经检测地基承载力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门窗》2014,(12)
软土地基普遍定义是指由软弱土(如淤泥、淤泥质土等)构成的压缩层或者其它高压缩性土层所组成的地基,具有天然含水量和压缩系数高、天然孔隙比和沉降变形大、抗剪强度和承载力低、渗透系数小等特点。基于此,本文对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它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软弱地基的主要特征就是低强度、较慢的固结速度与较大的变形量。在软弱地基上开展的工程,如果施工组织不当,就会引起工程质量问题。所以,在软弱地基上进行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组织,必须对软弱地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能进行适当处理,提高公路桥梁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实际施工组织中,公路桥梁工程常会建设在软弱地基上。本文主要分析了软弱地基的特点,并探讨了软弱地基的危害,就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组织中软弱地基的适当处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软弱土一般是指抗剪强度低、压缩性高、渗透性较小的土,如松散砂性土,尚未固结的吹(冲)填土、杂填土、素填土、淤泥、淤泥质土等。地基主要受力层由软弱土组成时,称为软弱地基。软弱地基不经加固处理,一般不宜直接作为建筑物的地基。应针对不同软弱地基的特性,选择合理、经济的加固处理方法,是利用软弱地基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刘钰 《中州建设》2004,(11):57-57
软弱地基系指抗剪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渗透性较小的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往往是沉降量大,沉降速率大,沉降稳定时间长,这些都给设计、施工带来许多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换土垫层处理软弱地基的实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文渊 《土工基础》2001,15(2):49-50
换土垫层法是人工处理浅层淤泥、杂填土等软弱地基的常用方法.对于建筑在软弱地基上的中小型建筑物,可采取地基人工处理办法增大地基稳定性,减小地基的压缩性,保证建筑物安全.该文具体介绍垫层厚度和宽度的设计计算方法以及垫层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4.
谷霄峰 《中州建设》2005,(12):58-58
砂石垫层法是地基浅层处理的种常用方法(即“换填法”)。当软弱土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不能满足建筑物的要求,厚度又不很大时,常采用强度较高的砂石垫层置换基础底面下处理范围内的部分或全部软弱土层以提高地基承载力,使其满足建筑物上部荷载的要求。河南科技大学新校区一期首批工程的施工实践证明,砂石垫层法设计在洛阳新区是种行之有效的地基基础处理方法。下面就砂石垫层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及质量控制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吴启明 《建筑施工》2021,43(10):2001-2002
华北地区某煤炭码头是目前国内正在施工最大的筑港项目,大部分区域上部土层以新近吹填松散粉细砂为主,部分浅层夹淤泥质土夹层.施工中对不同的地基采用不同的加固工艺,对新近吹填砂形成的陆域,主要采用不加填料的振冲联合强夯碾压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处理后经检测,满足设计要求,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工程建设上常把淤泥和淤泥质土简称为软土,软弱土一般是抗剪强度低、压缩性较高、渗透性较小的淤泥及淤泥质土.通过对某铁路粮食货物线的跨线钢结构雨棚建设中软土地基的基桩发生偏移进行原因分析与处理,提出在软弱地基应在设计、施工中注意防止基桩偏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软弱土一般是指抗剪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渗透性较小的淤泥、淤泥质土、部分冲填土和杂填土以及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持力层主要由大部分或部分软弱土组成的地基称为软弱土地基。  相似文献   

18.
一般软弱地基是指土层中的淤泥质土、冲填土、杂物土以及其它高压缩性土层。所谓杂物土,是指建筑垃圾和性能较稳定的工业废料的堆积层。 局部软弱地基是指天然土层软弱、坚硬厚薄不均匀性造成的软弱带以及人为的暗塘暗沟,还有河道冲刷堆积厚薄不均堆积层等。  相似文献   

19.
软弱土一般是指抗剪强度低、压缩性高、渗透性较小的土。如松散砂性土、尚未固结的吹(冲)填土、杂填土、素填土、淤泥、淤泥质土等。地基主要受力层由软弱土组成时,称为软弱地基。软弱地基不经加固处理,一般不宜直接作为建筑物的地基。由于软弱地基的性状复杂,长期以来,许多工程技术人员惯用挖除、换填和桩基础等方法避开软弱地基,没有充分利用软弱地基的承载能力。随着城乡建设日益发展,建设用地日趋紧张,因此,充分利用软弱地基,做好软弱地基的加固处理,开始受到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对淤泥及淤泥质土定名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君  刘福臣 《土工基础》2010,24(3):88-90
淤泥、淤泥质土地基是广泛分布的软弱地基,由于其含水率大、压缩性高、强度低,属工程上的不良地基。在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实际中,如果对淤泥、淤泥质土的定名不准确,将导致工程的不安全或不经济。探讨了淤泥、淤泥质土定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