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对浆料进行了选择,并对CP-L及GM8-60浆料进行了理化性能的测试及上浆工艺、织造工艺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最终进行了投产加工。优化了浆纱与织造工艺。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浆料进行了选择,并对CP-L及GM8—60浆料进行了理化性能的测试及上浆工艺、织造工艺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最终进行了投产加工。优化了浆纱与织造工艺。  相似文献   

3.
喷气织机织造竹/棉混纺织物的生产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采用GA708-Ⅱ型喷气织机生产竹/棉混纺织物时的生产工艺,尤其对生产该织物的关键技术浆纱和织造工艺进行了实践探讨,根据竹纤维的特性制订了合适的料浆配方,及"被覆为主、浸透为辅"的浆纱工艺;加强织造工艺研究,设置合理的织造工艺参数,保证织造的顺利进行;同时为解决织造该织物时织造效率问题,提出了防止纬缩、松边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Modal/棉混纺纱上浆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翠蓉 《纺织学报》2005,26(2):95-98
确定了淀粉加PVA1799为Modal/棉纱的上浆主浆料 ;设计了以各浆料组分的优化实验方案 ;测试了浆纱的质量指标 ;确定了Modal/棉混纺纱最优化上浆工艺。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棉、麻、锦纶混纺织物的产品特性,对其生产难度做了分析.阐明了织造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的配置,特别是浆纱采用重被覆轻渗透的上浆工艺以及喷气织造上机参数的合理配置.采取上述优化工艺后该产品能够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6.
沈艳琴  本德萍  钱现 《纺织导报》2006,(2):66-66,68,62
目前,越来越多地使用亚麻混纺纱以改善其性能上的缺陷。麻、棉都是天然纺织材料,亚麻/棉混纺织物因其手感滑爽、透气、粗犷等独特的风格,越来越受到高档消费者的青睐。文章介绍了亚麻/棉混纺纱的上浆工艺,通过大量实验测试和分析浆液性能和浆纱质量,得出了适宜于亚麻/棉混纺纱上浆的最佳工艺配方。  相似文献   

7.
汉麻/棉混纺纱浆纱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浆纱工序是生产汉麻/棉混纺纱织物的关键工序,针对汉麻/棉混纺纱毛羽多、弹性差等特点,通过对浆纱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上浆率、回潮率以及原纱与浆纱的毛羽、耐磨、断裂强力等对比分析,最终确定了适于汉麻/棉混纺纱上浆工艺的配方.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证棉/聚乳酸纤维混纺织物的浆纱质量,介绍聚乳酸纤维特性、棉/聚乳酸纤维混纺织物规格及技术条件,通过对比聚乳酸纤维与棉纤维的性能差异,总结棉/聚乳酸混纺织物浆纱工艺的技术难点;从浆料选择及浆料配方的确定、浆纱工艺控制方面,详述上浆工艺的优化、浆纱质量及织造效果。指出:合理的浆料配方、适当的渗透与被覆是提高浆纱可织性的关键,应根据纤维特性、纱线密度、品种结构、上浆工艺等选择浆料;根据“相似相溶”原理,选用粘附性、成膜性良好的变性淀粉和高分子聚合浆料为主的浆料配方,配合“两高一低”上浆工艺,合理控制上浆率、回潮率,采用后上蜡工艺等,可实现棉/聚乳酸混纺纱上浆后贴伏毛羽、增强耐磨性、提高浆纱可织性的目标,织机开口清晰度、布机效率和布面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36.5 tex Coolmax/涤/棉混纺色织物的纺纱和织造生产工艺流程及其关键技术要点。浆纱工艺以"高浓度,低黏度,高压浆力,重被覆,轻渗透,慢车速,小张力,小伸长"为原则;织造通过确定适当的上机张力、后梁位置和开口时间以提高织机梭口清晰度,从而改善织物布面质量,提高织机效率。对该织物的力学、舒适及弯曲性能等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0.
针对竹/棉混纺纱的特性。通过实验与测试,对比分析了不同浆料配方的浆液、浆膜性能和浆纱质量,得出了尽可能少用PVA浆料的优化浆料配方。  相似文献   

11.
织造Modal/棉混纺织物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织造Modal/棉混纺织物过程中通过采取下列措施,整经工序采用“低速度、小摩擦、轻张力”工艺;浆纱工序选用“高浓低粘”的浆料,采用“小张力、中伸长、贴毛羽、求被覆”的工艺路线;织造工序采用“早开口、低后梁、大开口量”,合理配置主辅喷气压和引纬工艺,从而提高了织造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2.
苎麻/水溶性维纶织物织造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麻纤维可纺性差,不易纺细号纱,苎麻/水溶性维纶混纺纱织物经煮漂后,水溶性维纶被溶解,混纺纱成为细号纯麻纱,混纺纱织物成为细号麻织物,生产中浆纱工序是关键,经优选浆料配方、浆纱工艺参数及织造工艺参数,保证了织造效率达到70%左右,入库一等品率达到9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探讨苎麻棉混纺织物的生产要点。介绍了两种苎麻棉混纺织物的规格及对经纱的质量要求;针对混纺纱的特点,采取了一些列技术措施;整经速度偏低掌握,控制在250m/min~300m/min;采用HS-30型浆纱机,优化浆料配方和浆纱工艺,保证浆纱贴伏毛羽,使纱线柔韧耐磨;织造工序采用ZAX-e-280型喷气织机,保证开口清晰,织机效率可达83.6%;严格控制各工序车间温湿度;后整理工序中,使用酶退浆,改善织物服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开发的织物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服用性能。认为:针对混纺纱特点,采取上述技术措施可以保证产品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14.
根据PTT纤维的特性,介绍了其与棉混纺纱的浆料配方的选择、浆纱技术要点及上浆效果的工艺实践.  相似文献   

15.
探讨一种新型改性涤纶纤维与棉混纺机织物的织部工艺要点。对比了改性涤纶纤维与普通涤纶纤维的质量指标;选用改性涤纶/棉65/35 13.1tex纱为织物经纬纱;整经工序采用"小张力、慢速度"的工艺原则;浆纱工序介绍了选用的浆料成分特性,分两个方案浆纱,分别介绍了浆纱工艺和浆纱质量指标;织造工序,通过分析影响织机效率的因素,调整了上机工艺参数,最终取得了较好的织造效果,下机一等品率89.2%,织疵率1.05%,织机效率95.8%。认为:通过分析浆料特性,采用无PVA浆料配方,可以保证较好的织造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新型纤维混纺交织的生产实践,解决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重解决浆纱工艺和织造工艺难题,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提高仿毛贡缎织物织造效率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在喷气织机上试生产纬面缎纹织物时由于紧度大,从而导致织造效率低、产品质量差。通过调整浆料配方、改进浆纱工艺、优化织机工艺及合理引纬工艺,批量生产时织造效率有了明显提高,织物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8.
贠秋霞  邵敏 《纺织导报》2012,(6):121-122
介绍了生产木代尔和棉/麻混纺纱交织生产时,络筒工序、整经工序、浆纱工序和喷气织造工序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关键是浆纱工艺和浆料配方的选择及织造工艺的配置。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涤/莫代尔混纺纱浆纱时易造成织机开口不清,难以控制2种原料回潮率差异影响织机效率等问题,根据莫代尔和涤纶的特点,重点分析浆纱工序中存在问题及工艺配置,采取高浓低粘的原则优选浆料配方,选用PVA1799和变性PVA及浆纱助剂,实施"高浓、低粘、高压"的上浆工艺;穿经工序保证上轴无绞头、无漏头、无碰油、碰断;整经工序采用"小张力、中速度、小伸长、保弹性"的工艺原则。指出:涤/莫代尔混纺织物上浆关键在于贴伏毛羽和增加耐磨性,兼顾渗透和被覆;采用该工艺后,纱线通道光洁匀整,浆纱可织性提高,综合织机效率从85%提高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20.
Coolmax棉混纺纱浆纱工艺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祖克S432型浆纱机上对C/Coolmax 65/35 14.6 tex纱进行高压上浆,采用"先重后轻"的浆纱工艺满足了织造生产的要求;浆料配方以合成胶料HPS为主浆料,辅以PVA-1799及QB-918等浆料,浆液符合"高浓低粘"要求,增加了浆纱的耐磨性,减少了毛羽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