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永定河生态修复过程中对河道补水水质、水量的要求,结合永定河丰台段的地质条件,建设人工湿地对永定河园博湖水体进行循环净化。通过大型垃圾回填坑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使得园博园湿地的建设成为可能;并通过运行管理,提出了在后期维护管理过程中运行及监测重点,对人工湿地工程在严重缺水城市建设时的选址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从永定河园博湖的设计角度,阐述如何通过防洪保障工程、河道地基处理,堤防生态修复,减渗工程,种植本土植被等手段,恢复河道自然属性、生态功能,构建人水和谐的城市景观河道。通过永定河园博湖建设,为城市河道综合治理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3.
《北京水利》2014,(2):I0006-I0007
“十二五”期间,丰台区按规划完成了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宛平湖、晓月湖、园博湖及园博园湿地建设,修复河道7km多,形成水面210hm2。多,建成湿地近40hm2,改变了周边环境,使永定河成为进京门户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相似文献   

4.
简述永定河城市段的生态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定河城市段的生态修复是按照"以水带绿,以绿净水"的新理念,研发了基于干涸条件下的再生水补渗及生物为主的河床、滩地、堤防的生态修复新技术,营造"丰水多蓄,水少多绿,湖泊与湿地交替"的城市湿地型河流。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徐徐展开。结合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的研究、规划成果,对河床、滩地、堤防的生态修复,营造水绿相间的生态走廊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永定河三家店以上水质改善工程设计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强化永定河山峡区间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恢复永定河饮用水水源地的目标能够早日实现,在永定河三家店上游,逐级分段布置渗滤坝、稳定塘、人工湿地等各项生态修复工程,最大限度地强化净化山峡区间河道受污染水体.就渗滤坝、湿地等工程设计的重点、难点进行了讨论研究,探索在不良环境下采用水体生态修复的工程设计技术方案,为北方山区河道生态治水提供了新思路,起到推广应用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永定河是贯穿京津冀生态功能区的天然走廊,也是京津冀地区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然而现实中永定河北京段水资源严重匮乏、河流生态廊道功能基本丧失,从分析永定河历史水文节律、科学认知生物节律和水文过程互馈响应的基础上,围绕有限水资源条件下河流廊道生态修复的基本问题,以永定河脉冲生态补水试验为抓手,开展了近自然水文节律恢复、受损严重河流形态的重塑和河流廊道生物栖息环境优化研究,提出了长期干涸沙化的季节性、游荡型河流生态修复关键技术,支撑永定河全线恢复通水及平原南段生态廊道修复.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水资源严重短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及降水量持续减少,河湖径流明显减少.与1956年—1979年系列相比,海河流域重要河流代表站2001年—2016年系列年均实测径流量减少幅度超过80%,滹沱河、永定河等重要河流干涸断流40余年.我省生态水量严重不足,引发河道干涸断流、湖泊湿地萎缩、泉域流量衰减等水环境问题.南水...  相似文献   

8.
漳河下游河道生态修复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漳河下游河道因水资源短缺而长期断流致使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现状,根据该地区气候特性,提出了适合漳河下游干涸河道的以绿代水、湿润河道的生态修复模式,并采用HEC-RAS(河流分析系统)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修复模式合理可行,对漳河下游干涸河道能起到生态修复的效果,同时也为研究其他同类型河道的生态修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永定河是海河流域的主要水系之一,同时也是全国四大防洪河道之一,历来是北京市的防洪重点,近年来又被定位为北京市西南的生态屏障。北京市永定河管理处作为永定河北京段的专管机构,成立40年来,在永定河防洪体系建设、河道生态治理、依法行政、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防洪体系依旧不尽完善、生态修复依然任重道远,需要从完善防洪工程体系、解决重要节点防洪问题、持续推进流域生态修复、提高永定河生态用水保障等方面继续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10.
永定河是贯穿京津冀晋蒙的重要生态廊道,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态大动脉.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不同程度挤占了河道内生态用水,河道生态环境损害严重.为修复和改善永定河生态状况,实现永定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基于下垫面一致性修正后的水文系列,按Tennant法和频率曲线法两种方法计算了永定河主要控制断面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和月过程,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另经断面实测水量和生态需水对比,分析基本生态需水量满足程度.结合分析成果,从深挖节水、补水增源、控制开采和优化调度等角度提出生态修复措施,为治理和修复永定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永定河历史上是一条排洪河道,治理多以防洪减灾为主。自20世纪80年代起,永定河水量逐年减少直到下游出现断流,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对河道的治理理念发生了转变,由单一防洪治理逐渐转变为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河道经过多年运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跨河建筑物的不断增多,加之近年来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的实施,自2019年起连续五年大规模的生态补水,实现了全线通水,初步实现了打造“流动的河”的目标。本文阐述了永定河实施综合治理前后的河道现状,并对新时期永定河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研究成果可为永定河新时期的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北京水务》2013,(2):64
园博湖位于丰台区永定河城市核心段,长4.2km,上接莲石湖,下接晓月湖,左临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右临园博园,占地246 hm2。2013年5月18日至11月18日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将在园博湖畔举行。  相似文献   

13.
针对永定河北京段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河流健康与其主导功能间的响应关系,建立面向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服务功能的河流健康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依次构建目标层、控制层、功能层与指标层,确定指标权重并计算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结合健康分级标准,最终确定永定河北京段的生态健康状况。计算结果表明:2015年永定河(三家店至卢沟桥段)处于基本健康状态,生态功能受损,建议优先采取水量补给措施,恢复河道生态基流,结合生境构建技术实现河流的综合修复与治理,对以永定河为代表的北方缺水型河流生态修复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永定河(北京段)生态修复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定河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河道断流、水污染加剧、水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其发挥河流生态服务价值,制约了沿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本文根据"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提出了不同功能类型河流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对不同生态修复目标的永定河生态服务价值及生态修复效果进行定量评价,可为生态修复技术方案优化和水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永定河城市段水体富营养化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永定河城市段门城湖、莲石湖、园博湖、晓月湖和宛平湖(以下简称“五湖”)水体的水质监测数据,通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和评分法对“五湖”水体进行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2种方法对永定河“五湖”水体的富营养化评价结果基本一致:门城湖、莲石湖为中度或重度富营养.园博湖、晓月湖、宛平湖为轻度富营养。在以再生水源为主.少量地表水源为辅的水体组成回用河湖景观的情况下,提出了再生水补给易发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为永定河城市段绿色生态走廊的水体建设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6.
《北京水务》2015,(2):4-5
<正>2014年,丰台区水务局以服务丰台、保障民生、促进发展为宗旨,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度既定任务,推进了丰台区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确保了丰台区的水安全。打造亲水设施美化水环境丰台区在全市中小河道治理中名列前茅,为进一步提高河道行洪标准,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丰台水务部门精心打造宛平湖、晓月湖、园博湖及湿地景观工程,建造亲水设施,使之成为永定河绿色发展带上的明珠、京城百姓的休闲乐园;加快了污水治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河西再生水厂和青龙湖再生水厂投入运行,为解决河西地区的污水收集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一、永定河流域生态修复的资金需求分析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资金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完成《总体方案》治理目标所需的建设资金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定河投资公司)的近期目标就是完成2016年三部委印发的《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要求的七大类工程78个项目,项目匡算总投资约370亿元。七大类工程中,河道综合整治投资占比最大,占估算总投资的53%。  相似文献   

18.
正永定河是海河水系的一条重要河流,是京津冀地区重要水源地和生态廊道。20世纪80年代以来,永定河干涸断流问题突出、水体污染加重、生态功能退化,沿线省(直辖市)虽然实施了一系列工程措施,但仍然难以改变"局部好转、整体退化"的态势。为了解决永定河流域这些突出问题,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国家从顶层设计层面对永定河流域治理与生态修复作了一系列战略性、系统性、创新性的安排,印发实施了《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同时组建了跨区域的流域投资公司,  相似文献   

19.
由于永定河流域内的水量减少,水资源短缺,该段河道已经干涸,甚至出现沙化情况,挖沙造成河床上存在大大小小的砂石坑。20世纪70年代以来,北京市把永定河主要作为泄洪河道,忽视了其生态涵养和城市景观的作用,使得永定河及沿岸的生态环境逐步恶化,需要进行生态治理。根据永定河卢三段的设计原则和目标,通过二维水动力学模型,计算了主河道流速分布、河道走势情况,分析大洪水条件下对生态工程、堤防的冲刷破坏情况。结果表明,河道内的砂石坑,对卢三段的流速和流势以及对行洪安全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0.
永定河是京津冀区域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20世纪以来,上游来水减少,沿线用水量增加,流域下游生态环境逐步恶化,河流生态严重受损。为复苏河流生态环境,启动了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跨行政单元对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探索出一条受损河流生态环境复苏的实践路径:通过流域整体规划和分段设计引导河道治理方案,明确不同区段的治理导则;探索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的问题,模拟自然力驱动修复方式,推动河道地貌形态和生态环境的自然恢复;通过河道综合整治、水源地保护及地下水压采等措施对河流进行综合治理,为河流复苏做好保障;基于治理过程中要素及边界条件的动态变化,提出过程联动的系统治理方案,通过治理策略的动态优化实现永定河生态环境复苏的最优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