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汽车对标准14V电气系统设备的需求将在42V电气系统出现后有所改变。对于汽车电子的系统设计师来说,考虑到向42V电气系统过渡缓慢,目前他们正在对电子系统的功耗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2.
据预测,汽车的电源系统将在几年内从现在的12V增加到42V,以便汽车采用更多的电气与电子部件和系统。作为过渡,会有双电源(42V和12V)的电气系统出现。混合双电源系统是必要的,它可使传统上所用的汽车专用产品,如灯泡等负载得以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手机电磁兼容测试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包括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辐射骚扰及传导骚扰性能测试中经常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手机电磁兼容性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陈高冰 《电子测试》2016,(21):45-46
目前在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测试领域,普遍采用电压法和电流探头法对零部件/模块的传导发射进行测量.近年来,著名德系车厂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容性耦合夹的传导骚扰测试方法(CV-Test).本文对这一新的测试方法进行了介绍,同时给出插入损耗的校准方法.采用基于容性耦合夹的方法进行传导骚扰的测试正成为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测试领域一种新的动向,逐步被车企认可和采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崛起,各种新兴的电子电气控制、交互及通信技术层出不穷,大有燎原之势。相对于传统燃油车系统而言,新能源汽车的控制和交互系统含有大量的电子电气系统以及数字化处理系统,其电磁兼容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用于EMC测试的传统电波暗室也不得不考虑适应新的测试需求。奥尔托射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近几年建造了大量的新能源汽车电波暗室,本文结合这些实际案列,重点探讨适应新能源汽车EMC测试应用的电波暗室在特殊设计技术方面的考虑。  相似文献   

6.
POE端口的电磁兼容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POE技术及其两种供电方式,并针对POE端口的传导骚扰(CE)测试、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CS)测试、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EFT)测试和浪涌(冲击)抗扰度(Surge)测试,提出了根据POE端口的具体供电方案来选择测试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增加汽车的电功率,需将交流发电机电气系统由原来的12V变换成42V。基于同样的原因,1950年用14V系统取代36V系统。不过,当时的14V是充电系统,而电池电压是12V;类似地,现在的42V电气系统也是指充电系统,电池电压是36V。  相似文献   

8.
意法半导体推出符合汽车工业首选技术标准的电涌保护芯片,助力汽车电子厂商研制更安全、更可靠的汽车系统。 电涌保护器件可防止汽车电线上的多余电压脉冲损坏较敏感的汽车子系统,例如安全系统、控制模块和车用信息娱乐系统。  相似文献   

9.
王雷 《今日电子》2006,(9):89-90
气车的干扰源 汽车电系上的负载多种多样,既有小阻抗、大电流的阻性感性负载,也有小电流、高电压的脉冲发生装置,还有高频振荡信号源,它们不仅对外是潜在的干扰发射源,也是对车载电子产品的干扰源。另外,由于高机动性,汽车也可能会处于各种可以想像得到的从低频到高频的复杂电磁场中,由此产生的电磁干扰耦合也会影响汽车电子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汽车电系内的电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正常工作电压、异常稳态电压、无线电干扰电压、瞬变过电压和静电放电。  相似文献   

10.
引言 汽车电源系统是非常严酷的电子环境.当标称电压范围为10V至15V(ISO763)时,有可能出现达90V的瞬态电,而且在某些场合中还会发生电澉反接.  相似文献   

11.
俞斌 《电子测试》2008,(2):49-51
本文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统计,以及对汽车电子功能的研究,发现保护、导航等设备的应用提高了汽车的安全可靠性;车载信息娱乐电子提高了汽车的舒适性;混合动力汽车为汽车电子带来发展空间;汽车控制系统向网络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因此,汽车电子技术发展前景将一片看好.  相似文献   

12.
李岚  王勇  默江辉  李亮  彭志农  李佳  蔡树军 《半导体技术》2011,36(12):929-932,939
介绍了一种S波段功率SiC MESFET芯片的研制技术。针对SiC材料的特点,对4H-SiC外延材料进行了设计和仿真,同时对Al记忆效应进行了研究,优化了4H-SiC外延生长技术。研究了栅长与沟道厚度纵横比(Lg/a)对短沟道效应和漏极势垒降低效应的影响。采用了凹槽栅结构和体标记电子束直写技术以及热氧化SiO2和SiNx复合钝化层设计等新制备工艺,实现了栅、漏泄漏电流的减小和源、漏击穿电压的提高。测试结果表明,功率SiC MESFET芯片在3.4 GHz频率下脉冲输出功率大于45 W,功率增益8.5 dB,漏极效率40%。测试条件为漏极工作电压48 V,脉宽100μs,占空比10%。  相似文献   

13.
季轻舟  杨力宏  肖娟  汪西虎 《电子科技》2011,24(9):56-58,61
介绍了一种低功耗的抗辐照加固5 V1 Mbit.s-11553B总线差分接收器的研制,该电路可实现总线信号接收的功能。电路设计采用商用BCDMOS Process,不仅对总线上的高频噪声有滤波作用,而且对总线上的共模信号进行抑制,在解决输出脉宽、接收阈值、输出多脉冲、输出脉宽展宽、总线偏移等问题的同时,降低了芯片的功耗...  相似文献   

14.
汽车变速器机械能封闭式负荷试验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可进行变速器传动效率和疲劳寿命、分动器疲劳寿命试验的机械能封闭式汽车变速器负荷试验台,试验台由主电机、加载箱、封闭箱、被试变速器、陪试变速器、液压加载系统、扭矩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专用减速器、试件安装夹具、传动轴及支撑、离合器、视频监控系统、计算机系统、基础平台及冷却装置和其他辅助装置等组成。采用主电机模拟汽车的驱动机构,实现变速器的运动输入,采用电液比例溢流阀控制液压马达模拟汽车加载。试验台具有适应范围广,实时性强,运行稳定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雷达发射机和高功率微波装置对大功率刚管调制器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窄脉冲调制器非常重要。随着大功率半导体开关器件技术的进步,窄脉冲刚管调制器逐渐变为现实。为了降低成本、满足系统小型化的要求,仅使用一个耐压900V的开关管,通过高变比脉冲变压器的耦合,就得到了脉冲宽度400ns、脉冲电压达到12kV的调制脉冲。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套在汽车加速度传感器性能测试系统中数据采集终端成功应用的电源系统。该系统以三端稳压集成电路LM317为基础,系统使用了PIC16F877A单片机的控制直流电压继电器,通过切换电路可以得到多路供传感器测试使用的直流电压,同时还设计了提供给控制系统工作的电源。经过实际运行表明,该电源系统运行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17.
李国彬   《电子器件》2007,30(2):484-486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于脉宽调制器SG3525芯片的车载电源的设计.给出了车载电源设计的系统结构图,并分析了其中主要部分的功能.脉宽调制器SG3525具有欠压锁定、系统故障关闭、软起动、延时PWM驱动等功能,因而得到广泛应用.该电源利用脉宽调制器芯片SG3525产生正弦脉宽调制信号,实现了由直流12V到交流220V/50Hz的转换.  相似文献   

18.
基于RT8482的大功率LED驱动电路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发光二极管的V-I特性,设计了一款基于RT8482芯片的升压恒流大功率LED驱动电路,其输出电压自适应。该电路主要包括输入电源反接保护单元、LED升压恒流驱动单元、PWM数字调光与变阻模拟调光单元、扩流输出单元等,电路同时还具有过压保护、过流保护等功能。测试结果及实际使用表明:该电路在12V输入电压下驱动84w大功率白色LED灯珠阵列时输出电流恒定,其效率可达89.16%,且亮度调节范围宽、精度高,适用于通用与景观照明、汽车照明、室内装饰及电子设备背光等大功率LED照明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激光脉宽对撞击电子后产生的辐射能量分布, 采用模拟计算的方法, 以Lorentz方程以及电子辐射方程为基础, 建立了紧聚焦激光作用于静止单电子模型, 并通过MATLAB软件模拟了不同脉宽下的激光脉冲与电子作用后产生的电子辐射能量分布, 对飞秒紧聚焦椭圆偏振激光脉冲的脉宽与电子间的辐射功率峰值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 当紧聚焦激光脉冲遇到静止单电子, 在激光脉冲撞击电子时, 电子会发出辐射; 散射辐射在散射方向的中心呈尖锥状积累; 随着激光脉宽的增加, 辐射功率分布逐渐呈现出双峰形; 脉冲宽度越宽, 电子辐射功率峰值越小, 脉宽为10λ0时的峰值功率仅为脉宽为0.1λ0时峰值功率的1%(初始脉宽λ0=3.33fs), 同时辐射功率达到峰值所需时间越长, 最高峰的持续时间越长, 频谱函数的截止频率越低, 高频分量变少, 谐波次数增加。该结果对激光空气等离子体诊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仕轩  赵柏秦  王立晶  王宁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51(10):20220036-1-20220036-8
为实现纳秒级的输出光脉宽,使用GaN HEMT作为激光器放电回路的开关管。由于GaN HMET的栅极总电荷小,提出使用小尺寸的GaN HEMT建立驱动电路的输入级,响应控制信号,控制放电回路开关管。搭建电路驱动860 nm激光器,并进行测试。放电回路电源电压为12 V,测试结果显示,最大输出光脉宽8.8 ns对应大于8 W的峰值功率,输出最小光脉宽为4 ns。为实现更大的脉宽可调范围,设计另一款电路并测试。该电路实现输出光脉宽大于8.4 ns可调,在电源电压20 V、输入信号脉宽100 ns的条件下,输出光峰值功率可达46 W。电路尺寸分别为10 mm×6 mm和13 mm×11 mm,为实现进一步小型化,对设计的电路提出了集成方法。提出的电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集成且成本低,为窄脉冲激光器驱动电路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