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冷凝水预热进槽盐水及化盐水,生蒸汽和Ⅰ效二次汽预热进罐电解液的工艺探讨提出了蒸发冷凝水预热进电解槽精盐水及化盐水,生蒸汽和Ⅰ效二次汽预热进罐电解液的工艺,通过物料、热量平衡计算,进行如下探讨。1、利用所提出的工艺,精盐水进电解槽的温度可达84.50℃...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螺旋式换热器效果差的原因,指出了提高电解液预热温度的措施。对预热器的改造情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段启富 《氯碱工业》1989,(11):54-56
电解碱液蒸发采用顺流装置的,电解液进I效前都是经过冷凝水间接预热的,其预热温度一般均在110℃以下,而I效罐内残液温度采用三效顺流工艺流程时为150℃左右,从110℃加热升温至150℃是用生蒸汽加热的,消耗的生蒸汽量为680kg/t100%NaOH,为了提高进料温度,降低蒸汽消耗,改末段预热器冷凝水预热为I效二次汽加热,抽出的这部份二次汽可视为单效蒸发,虽然消耗了一部份生蒸汽,与直接在I效内用蒸汽升温相比,既做了合理使用能源,又可达到节汽的目的。各效加热室的冷凝水逐效闪蒸,然后均由Ⅲ效疏水器排出进Ⅰ段电解液预热器加热电解液,由于闪蒸所得的蒸汽分别补入了一效加热室,又可达到节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热力学第一定律不能说明过程用能的本质,(火用)分析是判断过程用能合理性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工艺过程能量利用的本质的深入探讨,提出合理用能的方法,在烧碱蒸发的实际应用中,以合理用能的基本思想为依据,指出闪蒸冷凝水的不合理性,并提出了Ⅰ效二次汽预热电解液及引出Ⅱ效二次汽预热精盐水的方案,得到良好的节汽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本刊1992年第5期“蒸发扩建中的技改与节能”一文中“电解液经闪蒸蒸发提高NaOH浓度从二个方面进行:(1)对电解液闪蒸蒸发。(2)对Ⅰ效回流电解液经预热器提高温度后闪蒸蒸发”的节能措施提出议异,并通过简单的工艺计算进行论证。得出结论为:电解液闪蒸工艺会增加吨碱汽耗。  相似文献   

6.
GMT片材制备过程中预热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有限差分法推导了用于描述树脂-玻纤毡-树脂三层排布结构下的非稳态及包含相变(但不考虑流动)的热传导过程,即对预热过程的热传导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测试值进行了比较,并探讨了预热过程的各种参数对GMT(玻璃纤维毡增强热塑性片材)片材制备过程中的预热过程的影响,同时给出了以减少预热时间的优化工艺条件,即提出了最有效地减少预热时间的手段是将中心层树脂(l3)从挤出机中挤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反渗透(RO)进水进行预热的生产性试验,探讨了产水量随温度、压力的变化规律,分析了预热和升压两种措施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并就反渗透制水工艺设计及运行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常用材料 Inconel718高温镍基合金为基材进行电解加工(ECM),得到气膜冷却孔。通过几组交叉实验,分析了加工电压、电解液NaNO3含量、工具电极进给速率3个工艺参数对加工过程稳定性、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的影响,得到电解加工的最优工艺参数为:电解液中NaNO3的质量分数10%,加工电压10 V,工具电极进给速率7μm/s,电解液流量10 mL/min。在该工艺条件下,加工过程稳定,效率高,精度好。  相似文献   

9.
改善蒸发工艺降低蒸汽消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在降低隔膜碱蒸发汽耗方面获得的经验:改二效顺流为三效顺流装置,增加闪蒸二次汽系统,电解液单级预热改为双级预热,完善自控系统,完善保温隔热层,改造旋盐分离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电化学抛光的基本原理和管件内表面电化学抛光的移动式阴极结构,对酸性和中性抛光电解液的优、缺点及其应用范围进行了分析、比较,给出了几种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的电化学抛光的电解液配方和相应的加工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1.
以新疆蒙库高品位磁铁精矿为原料,采用预热球团一步法煤基直接还原工艺制取铁. 考察了不同预热制度下预热球的质量,以研究预热工艺在磁铁精矿球还原中的作用效果,其中预热球的抗压强度和粉未率是衡量预热工艺作用效果的重要指标. 通过链篦机预热处理生球以提高预热球强度,有效降低干球粉末率. 由实验结果确定最佳预热制度. 在预热温度800~850℃、预热时间15~18 min、预热风速1.5~1.8 m/s、料高100 mm的预热条件下,得到的预热球团抗压强度为600 N/个以上,比其他预热制度下得到的预热球团抗压强度有较大提高. 由扩大型全流程实验可知,在该条件下得到的直接还原铁质量完全达到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2.
大庆乙烯装置为了实现降本增效,对轻烃原料预热流程进行优化。文中分析了轻烃预热流程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意在通过探索,使原料预热流程更加合理,实现装置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在生产过程中制定浸渍预热炉加热曲线的方法,本方法利用简单数学模型,简化了热力计算过程,能够对浸渍预热炉加热曲线的制定起到辅助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汽提法处理稀土行业高浓度氨氮废水,选用电解质NRTL热力学方法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并讨论了pH值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以及进料温度和理论板数对汽提能耗和氨水产品浓度的影响。确定了较好的模拟计算条件:原水预热温度为70℃,理论板数为8块。模拟计算结果与开车数据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5.
原满  刘亮  田红  朱超 《广东化工》2012,(12):123-125
文章以过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为工具,建立了以高温空气为气化剂的固定床煤气化的数学模型,模拟计算了逆流式固定床气化的制气过程;并利用该模型模拟研究了不同空煤比以及不同的空气预热温度对煤气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空煤比与汽煤比的工况下,提高空气的预热温度可以使气化过程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生产注射用水多效蒸发过程中能耗大及产水不稳定的问题,进行了多效蒸发热力过程系统优化。依据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方程,建立了蒸发器、预热器和冷凝器数学模型,考虑蒸汽流动阻力损失,基于Matlab/Simulink多体工具箱,以等面积法为原则进行迭代求解。通过模拟计算分析效数、预热方式对系统热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效数增加使得系统比传热面积、造水比增加以及比?耗减小,且后两者的变化幅度会逐渐降低。效数低于5时,使用产水预热的方案更优;效数高于5时,混合预热方案更优。混合预热方案下,系统效数较大时,蒸汽在管道内流动引起的温降和压降快速上升,最终导致造水比下降以及比?耗值趋于恒定。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相同样件详细介绍了CHEMLOK和MEGUM2种胶粘体系成型工艺和试验方法,及不同预热温度及时间下涂层硫化反应情况及破坏情况,探讨了金属骨架预热时间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种新的挤出机料筒预热过程各个加热段等时控温系统。该系统采用了晚启动加上自整定PID控制的等时控温策略,实现了挤出机预热阶段各个加热段等时到达设定温度值,并且控温的精度比起现有大部分机器上的单点式控温方式有了较大的提高。整个系统设计分为上位机监测控制以及数据采集软件设计和下位机智能控制平台设计。经实践验证,采用该温控系统可以减少挤出机料筒预热阶段加热的总时间,大大节约了能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