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构想的逐步落实,中部地区特大城市武汉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建设用地扩张明显,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本文采用了"多尺度"的研究思路,将多时相遥感影像、多空间幅度分析和梯度分析结合起来,研究武汉市都市发展区的景观格局变化,以解读武汉市城市扩张的时空特征规律。从时间上看,以2010年为分界点,武汉市的城市形态表现出"扩散—集聚—扩散"的动态规律。从空间上看,景观格局呈现出"主城市—远城区"独特的空间差异,并且从3个不同方向的景观梯度带上,可以看出武汉市在不同发展方向上的特征和差异。最后,本文简要分析了武汉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中国园林》2012,(6):129
目前,我国各大中城市为了加快国际化进程,纷纷加大了城市建设的开发力度,风景园林行业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推动了城市景观、城市基础建设和住宅景观建设的更新换代,形成了一股投资热潮,为从事风景园林、城市设计、施工的企业带来了商机和挑战。为促进与澳大利亚园林行业间相互的学习和交  相似文献   

3.
麻菁  谷康 《园林》2022,(7):82-89
城市景观格局反映城市不同要素、资源分布与组成方式,影响城市健康发展,探究城市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能为城市未来规划提供科学数据支撑。利用福建龙岩市多时段遥感影像,运用监督分类方法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划分,通过景观转移矩阵、景观格局动态度、景观格局指数计算,提取动态变化信息,借助灰色关联度系数,对研究区域中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年间,研究区域内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农田和林地大面积转化为建设用地;优势景观林地依然呈现明显优势度,但呈下降趋势;整体景观格局破碎化增强且趋于均匀分布;人口数量和结构、城市规划和产业发展情况是主要驱动力,共同作用影响景观格局变化。针对现状提出策略:(1)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农田;(2)增加城镇区域绿色环境;(3)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相似文献   

4.
基于1988、2000和20085-期TM影像,运用地理信息系统、FragstatS和SPSS统计分析,对20年来鄂尔多斯市景观格局特征、变化及其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988—2000时段内研究区景观分布趋于单一和集中,各斑块类型密集程度、景观丰富度和复杂程度减小.2000—2008时段内上述趋势进一步加强:(2)1988—2000时段内景观格局变化幅度较小。而2000-2008时段内幅度增大。主要表现为城镇用地扩张、水域减少、耕地向西部转移、林地面积恢复和各种草地、未利用地之间的大量转化:(3)降水和坡度对景观格局年际变化的影响较大。单位面积一、二产业增值和地均财政收入增值在1988—2008时段内是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因子.且在2000-2008时段内有所加强。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设计中,解决交通拥堵、保证城市动脉运转的实用和畅通是十分重要的。昆明滇池路作为连接南市区和主城区的重要通道,是昆明的景观大道之一。南市区众多小区已建成使用,云南省省人大、省政协和省高院的落座,人流、车流激增使得拥堵成为家常便饭,又随着昆明地铁五号线的开工、南二环维护工程和市政景观改造的开展,滇池路的交通承载力不断被刷新高。怡心桥作为滇池路的复杂路口和"堵点"之一,本文从城市设计的角度重点分析该节点附近施工期间交通拥堵原因,希望有助于改善建设期间城市道路拥堵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植物博物馆位于昆明"大三山一水"城市格局的重要节点上。用地范围为28.55hm~2,毗邻中科院昆明植物园、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昆明树木园及昆明市黑龙潭公园。现状场地呈现北高南低,多谷汇聚的景观格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滴犹如滋养万物的起源,能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以适应环境,与自然是最和谐的状态。一滴水就这样注入场地,荡漾、流  相似文献   

7.
在土地极其有限、保护与发展压力同样巨大的形势下,科学判别和保护城市扩张的生态底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探讨城市生态底线的科学内涵,提出通过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城市的基本生态系统服务。以北京市为例,运用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和GIS技术,通过对水文、地质灾害、生物、文化遗产和游憩过程的模拟和分析,判别维护上述过程安全的关键性空间格局,构建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特别是界定最低安全标准下的景观格局。并以生态安全格局为刚性框架,模拟北京城镇扩张格局。结果显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城镇发展格局,用尽可能少的土地,维护城市的基本生态系统服务,同时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建设用地,是实现精明保护与精明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刘星雨  种培芳 《园林》2021,(4):89-97
以西北地区重点城市兰州为研究对象,借助ENVI和GIS软件对兰州市1990、2000、2010年及2018年遥感影像图进行解译处理,得到兰州市4期土地利用型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Fragstats及SPSS软件,进行类型变化、动态度、转移情况、相关性及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探寻其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1990—2018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耕地、草地等自然景观利用类型面积逐年减少,建筑用地等人工景观利用类型面积则逐年增加;(2)驱动因素分析表明人为驱动因素GDP与城镇化率等是驱动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总体变化与城市化的加快密切相关;(3)景观指数分析表明,人工景观的无限制扩张,导致整体景观向破碎化发展,景观复杂程度增加,斑块逐渐趋于分散。综上分析认为,兰州市的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状况在28年间趋于复杂,城市化发展是造成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向人工发生演变的重要因素。兰州市需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自身优势进行绿色生态农业及水域建设。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城市空间的开发和扩展的需求与日俱增。本文从景观都市主义理论与实践出发,针对城市发展建设中的开放空间进行研究,阐述了景观都市主义在系统联系、构建结构、生态自然方面的优势所在,并将该理念引入城市的快速开发规划中。本文以昆明呈贡火车南站片区为例,针对该片区发展中的问题总结得出相关建议,以期对城市开放空间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沈中健  曾坚  任兰红 《中国园林》2021,37(3):100-105
基于2002、2007、2012、2017年4期Landsat遥感影像,应用景观生态学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厦门景观格局对热环境的影响作用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02—2017年,厦门市相对地表温度(Relative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RLST)呈上升趋势,城区的热岛效应逐步凸显;RLST较高的区域多为耕地、建设用地,RLST较低的区域多为绿地、水体;在类型层面,绿地的景观类型比例、最大斑块指数、聚集度指数、平均斑块面积、形状指数与相对地表温度呈负相关,斑块密度、边缘密度与RLST呈正相关。耕地、建设用地的景观指数与RLST均呈正相关;在景观层面,景观分割指数、形状指数、斑块密度、边缘密度、香浓均匀度指数与RLST呈正相关;景观优势度大、聚集度高的景观类型,如耕地、绿地、建设用地对RLST影响显著。随着城区的扩张与耕地的减少,建设用地景观格局对RLST的影响逐渐加强,而耕地景观格局对RLST的影响不断减弱;景观层面的景观格局对RLST的影响作用与不同景观类型总体的结构组分及空间构型有关。随着景观结构趋于复杂,景观层面的景观格局对RLST的影响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1.
桥梁的美学价值和景观功能现已益发受到重视,桥梁景观的设计能反映城市特色、体现地域文化、展示时代风貌。昆明市主城二环快速系统改扩建工程在桥梁总体布置、结构外形选择、细部构造处理等方面进行了精心的景观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山区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具体城市建设,全面总结了山区城市道路建设的规划、设计、实施的要点和重点,提出一些建议和要领,以确保山区城市建设中的城在山中,山中有城的城市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3.
吴熙 《城市建筑》2014,(11):296-296
城市道路沿线是展示城市的重要窗口和平台,道路两侧绿化景观建设也是城市特色风貌的重要展现。本文以贵阳市城区二环和八条重点道路绿化景观提升为例,主要分析和探讨了道路沿线绿化景观规划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城市绿地系统作为构建城市海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要素,通过优化绿地景观格局以提升城市整体滞蓄能力的方式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沈阳市三环内建成区为研究范围,利用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对城区、场地2个研究尺度的绿地景观格局进行评价,并利用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2个研究尺度的绿地景观格局与内涝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到结论:在城区尺度上,各类绿地景观格局指数对于绿地滞蓄能力影响大小依次为绿地规模特征指数>绿地形态特征指数>绿地分布特征指数;在场地尺度上,各类绿地景观格局指数对于绿地滞蓄能力影响程度依次为绿地分布特征指数>绿地规模特征指数>绿地形态特征指数。通过量化研究得到了不同尺度绿地景观格局对于滞蓄能力的影响规律,可在未来的海绵城市规划中,为不同层次绿地系统布局的规划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石昆磊 《中国市政工程》2013,(3):6-8,15,112
对既有路况较差、通行能力不足、景观效果较差的城市道路进行拓宽改造,是目前我国很多地区正在或即将面临的实际问题。以石家庄二环快速路提升工程为例,论述如何在道路红线受限、建设条件苛刻的条件下,引入新的设计理念,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体现低碳节能的环保理念,进而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邓炀  刘尧 《山西建筑》2008,34(11):283-284
结合不同地区的地域特征,构建具有人文特色的城市道路景观及其体系,是新时代道路景观建设的新课题,通过对包头建设路道路绿化设计的实例进行分析,来深入探讨新型城市道路景观的构建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架路与城市空间景观建设—上海城市高架路带来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阎魁 《规划师》2001,17(6):48-52
对于传统城市来说,高架道路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它有着巨大的运输能力与疏散能力,也有着非同一般的尺度,给城市空间景观带来新的内涵、新的形态和新的问题。因而当城市高架路的新特性展现在城市的整体景观中时,它与传统城市空间景观多方面的冲击是在所难免的。目前,上海市高架道路是我国大陆最为完善的高架路系统,许多城市在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或交通规划中都提出了类似的设想。本文通过对上海城市高架路对城市景观环境影响的分析,希望对其它城市高架路的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汪笑梅  种培芳 《园林》2021,(5):42-49
滨水景观作为城市边缘地带,是城市自然资源和生物类别最为丰富的区域,对于城市风貌的打造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其采取生态保护措施能够更好地促进景观环境和谐发展。以兰州黄河风情线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勘探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剖析滨水景观类型,探讨现存问题,从滨水景观生态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景观优化措施和生态修复策略。旨在解决兰州黄河风情线滨水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为城市滨水景观发展提供重要的生态保护支撑,探寻现代滨水生态景观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19.
王卓琦  顾蔚文  施拥军 《山西建筑》2010,36(33):273-275
结合江南水乡某城市入城主干道的绿化景观设计原则和建设效果,阐述了江南地区如何将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做到乔灌结合、层次丰富、林荫夹道、色彩多样、游人留连的良好效果,以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  相似文献   

20.
曾益海 《华中建筑》2010,28(9):103-105
在全球化与地域性话题被广泛关注的今天,该文以传承本土地域文化理论为出发点,联系长沙市城市建设具体情况,通过对长沙大道景观设计要素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地域文化是城市道路景观环境营建的重要的创作源泉,探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合理运用地域特色营造手法,吸收地域环境文化的优秀传统,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以期改善人居环境,突出城市景观特色,创造与时俱进的城市景观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