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张家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所取得的成效,进一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在传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遵循其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并在保护中加以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生产性保护"逐渐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这对活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育民族文化品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百色市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市.以壮锦、绣球、刺绣为例,分析了民族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产性保护"中面临的困境,提出了构建政府支持性机制、加大产品文化创意、实施文化脱贫致富、开发电子商务市场、培育民族文化产业品牌等民族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中,以培养师资为主的高等师范院校有很大的作为空间。河南师范大学较早注意到了这种可能,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介绍了具体的作法、经验和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多姿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内涵博大精深,是人类物质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今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却存在诸多的问题,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措施,同时也可以刺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挑战,论述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必要性,提出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5.
以政府、民间、社会三类保护主体为切入点,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将保护主体作为目标层并计算出各方案层评价指标的权重,形成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绩效评价量表,最终对7项河南省国家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绩效进行评价分析。得出:保护评价分值和评价级别由高到低依次为少林功夫(89.25分,B级)、杨氏、陈氏太极拳(88.03分,B级)、和氏太极拳(84.33分,B级)、心意六合拳(79.57分,C级)、月山八极拳(77.11分,C级)、撂石锁(74.06分,C级)和苌家拳(72.19分,C级)。  相似文献   

6.
戏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戏曲艺术在新时代中能够保存并传承下去,阐述并分析了近年来传统戏曲的发展态势,鉴于新时代下传统戏曲处于缺乏创新及后继人才全面匮乏的被动局面,提出应从积极争取全方位的支持、注重挖掘整理经典剧目、紧跟时代进行戏曲创新、加强高等院校对戏曲教学的认识和扩大戏曲的传播范围等方面去传承并发扬传统戏曲.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淮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淮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疆各少数民族在繁衍生息中延续本民族的历史和传统,并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的各种珍贵文化积淀,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传统精神和民族精华,它是传承劳动人民创造知识产品的工具。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被新时代的人们所摒弃和遗忘,珍贵的文化精华正在历史的洪流中逐渐消亡。我们需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方面进行分析,从不断完善现有制度和建立合理科学的保护措施入手,以此来制定渐进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留下的宝贵财富。地鼓舞作为哈尼族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哈尼族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显现,极具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但受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资金和人口素质等多种因素影响,哈尼族地鼓舞自然退化日趋加剧。因此,多管齐下推进哈尼族地鼓舞的保护和传承,对传承哈尼族文化根脉,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适应性,促进乡村的全面振兴和边疆民族地区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保护模式.从产业化视角、旅游业视角以及场所空间营造等方面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结合的必要性以及具体措施.最后以中国(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
孙作云先生是我国学术界卓有成就的学者,他于1947年就撰文提出理解春节文化内涵对于坚守民族文化之根的重要性,可谓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思想提出的第一人。他从纯学理的角度对传统节庆的代表——春节的仪式和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思考。在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的今天,此举可从一个侧面让我们更好的认识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亦使此项工作的方针和政策更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情况,确保其全面健康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传统聚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发展和传承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很多文化遗产已经失传或消失,其保护工作已经迫在眉睫。此研究基于传统聚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特色,通过逐步深入的方式,分别对传统聚落内能够体现文化遗产特色的景观节点、历史街区及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的保护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构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文化遗产活化载体体系;结合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般原则和策略,最后明确传统聚落文化遗产的一般活化路径。在保护实施的过程中,对文化遗产本身及其依赖生存的空间环境都起到相应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研究却关注度不够。以中国知网2011—2020年近十年发表的269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文章为统计源,针对非遗外宣翻译研究情况、研究重点、研究难点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加大源语文本的整理与归纳、政府宏观规划、统一翻译非遗名称、以高校为依托、培养非遗外宣翻译专业人才等建议,对后续非遗外宣翻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几年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逐渐出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这一概念,如何有效的运用产业化这一手段,起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也在慢慢的探索和实践中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久发展的关键是拥有一套有效的传承机制和传承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衰败在很大程度上缘于传承机制和传承模式的衰败。怀梆长达几百年的发展所依赖的正是其有效的传承机制和传统的传承模式。文化大革命后怀梆迅速走向衰败,其中传承模式的衰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借鉴传统的传承方法,吸收其中有益的成分,恢复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机制和传承模式,对当前的保护来说非常重要。同时,充分利用大学等现代教育资源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新模式也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6.
马盛德 《饰》2014,(2):73-75
近十余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突出成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系列符合中国特色的保护制度和方法。其中,"生产性方式保护"理念引起了很多关注,但也往往与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中推行的生产经营模式相混淆,使非遗项目的保护偏离正轨的现象时有发生。一定要坚持非遗项目的手工制作核心技艺和传统工艺流程的重要性,保持理性、适度开发,"合理利用",并引入现代的设计理念,使其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壮锦在成为国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前,已经开始产业化。壮锦的“保护和传承”主要是通过壮锦 在产业研发过程中的变化表现出来,“产业研发”是壮锦“活化”与“活态传承”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壮锦功 能与象征寓意的变化,产业研发使得壮锦丰富了民族文化内涵,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遭遇“文化遗失”。  相似文献   

18.
主要探讨群文视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并就传承与保护进行全面解析。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无形的财富,作为人类智力活动的成果,是研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和依据。2011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宪法角度讨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问题,对非物质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0.
绵阳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造就了绵阳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对非物质文化的认识不断加深,近几年来,绵阳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诸多原因也存在许多问题。通过对绵阳市近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考察,以期以个案的形式为其它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