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兴山煤矿为解决地质条件复杂小块段煤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采用综采生产工艺带来的工作面支护强度大、顶板难管理及分层开采等难题,于二水平三石门30号层选用ZYP3200/14/30(83组)型掩护式铺底网液压支架配套综采工艺,取得了较好的开采应用效果,本文就其在开采前设计选用掩护式铺底网液压支架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俄霍布拉克煤矿下5煤工作面液压支架工作阻力小,老化严重,不能有效支护顶板保证安全问题,从新计算选择了新型大阻力、高强度支撑掩护式中间支架,配齐过渡、超前和端头架,经现场使用,架型结构合理,三机配套关系良好,支护性能优良,达到了设计目标,促进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3.
苗进宝 《硅谷》2014,(11):100-100
文章介绍了王村煤矿斜井1210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回撤过程中,将1#、2#、3#液压支架作为掩护支架维护顶板,使用ZJY30型液压支架撤除机械手(以下简称机械手)进行液压支架回撤的方法 ,提高了液压支架回撤速度,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节省了支护材料的使用,保证了1210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回撤的安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综放工作面端头支护普遍采用单体铰接梁支护顶板,存在支护强度低、顶煤无法回收和支护人员多等弊端。通过对端头液压支架的结构、特性等方面进行研究论证,成功研制了放顶煤工作面端头液压支架。端头液压支架具有结构简单、支护强度高、顶煤回收率高和端头支护操作人员少等优点。该研究为今后综放工作面端头液压支架推广和使用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邓新东 《硅谷》2011,(9):144-145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枣泉煤矿12105综采工作面支架回撤采用锚网加三台掩护式支架方式代替传统的锚网加单台掩护支架结合架设"二梁六柱"走向对接棚的方式,不仅增加扇形带支护的强度、稳定性,可靠性,而且工人劳动强度明显降低,也减少综采工作面回收支护材料的消耗,加快工作面撤架速度,节省回撤工期,取得较好安全、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单侯矿5102综采工作面收尾时,采面收尾宽度达到11 m,采用锚杆、锚索、金属网支护。由于5102综采工作面使用的是ZY6600/21/45整体梁支架,整体长度为7.25 m,在采面回撤时需要的空间大,为保证回撤工作面迎头的支护强度,提高员工操作的安全系数,决定在5102使用三组掩护支架回撤液压支架。  相似文献   

7.
依据浅埋煤层矿压显现特征,给出浅埋煤层长壁开采工作面支架合理工作阻力及安全界限的确定方法。工作面支护强度的提高,相当于增加关键层下方工作面处的变形刚度k值,可使基岩层关键层破断距有所减小,顶板的破断位置偏向采空区,顶板台阶下沉范围和下沉值均减小。  相似文献   

8.
延安市禾草沟煤矿地质构造简单,准备布置第一个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进行煤炭开采。通过相似材料模拟试验,认识了首采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直接顶初次破断距、基本顶初次来压和基本顶的周期来压,煤层上覆岩层冒洛带、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随煤层推进的发展规律,模拟支架的支护阻力值。从而对现场采煤工作面顶板分类、顶板管理和液压支架选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中煤平朔集团井工三矿39201工作面的开采为工程背景,采用了力学分析和现场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坚硬顶板条件下综放开采的矿山压力显现规律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坚硬顶板的极限跨距、工作面支承压力分布规律,根据液压支架的大量实测数据,分析得到了保护层开采后坚硬顶板的初次来压步距大约为15.56 m,周期来压步距大约为9.43 m,为39201工作面支架选型设计及其支护、开采工艺的选择优化等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研究成果对于该煤矿后续工作面的开采和坚硬顶板厚煤层开采技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巨龙公司实行综采放顶煤沿空开采工艺,随着矿井开采,在各采区第二对工作面投产后,伴随开采深度增加,顶板破碎程度、下沉速度和变形幅度等矿压作用逐步凸显,开始出现“顶板压死支架”现象,为解决该问题,新巨龙公司研究应用了ZQ4000/20.6/45型双立柱超前支架强化工作面上下巷顶板支护,保证了工作面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1.
1010203综采工作面由于采场变化,支架架型不符合设备使用要求:仰角超过7。出现“射箭”现象,导致132#、133#支架掩护梁受顶板压力,造成掩护梁距平衡千斤底座900mm处焊缝拉裂(最大裂缝350mm),为保证工作面设备完好运转及适应后期地质条件再次发生变化将拉裂的掩护梁进行更换,此次顺利完成了大采高工作面首次井下更换掩护梁工作。  相似文献   

12.
枣泉煤矿12203综采工作面是大采高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6.67m,实际采高为5m,所开采煤层为2#煤层,属于极易自燃煤层,针对工作面撤架期间出现的异常现象,为防止采空区松散煤体自燃,保证支架能够安全、顺利、及时撤出,采取了堵漏、注氮、注水、灌浆等措施,对异常区域进行及时处理。指标气体CO浓度和温度监测数据表明:通过钻孔向采空区连续注氮、注水、灌浆效果明显,虽然CO气体浓度有起伏,但是总体趋势平稳并下降,整个回收工作顺利结束。  相似文献   

13.
山西后安煤矿11#煤层东采区,由于地质构造特殊,工作面走向与上层煤已采工作面走向垂直,上下煤层间距平均5m,属近距煤层。通过采用经验估算法和FLAC 3D软件数值模拟法,综合验证了适应于后安煤矿11#煤层东采区液压支架工作阻力,最终确定后安煤矿11#煤层可采用工作阻力为15000kN的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为周边类似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4.
综放工作面端面冒顶的频繁发生与支架不能实现对顶板的有效支护密切相关,而在厚煤层综放面,支架顶梁上方0.3~0.5m松软破碎顶煤的存在则是造成“支架一围岩”状况恶化的重要原因。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厚煤层综采工作面的顶板管理。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急倾斜煤层采用柔性掩护支架过石门开采时成功回收石门煤柱的施工方法。采用该方法,成功回收了原石门的保护煤柱,提高了工作面资源回收率,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今后的开采同类型工作面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针对开滦矿区复杂的三软煤层开采条件,以开滦某矿工作面的地质条件为例,运用计算机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系统,模拟不同煤层开采高度(4.0m、6.0m)的力学特征的采厚效应。研究表明:不同开采高度采场围岩的矿压显现差异明显。在综采开采过程中,覆岩破坏程度和发展高度一般均随采高增减而增减。随着采高的增加,开采扰动的范围和支承压力分布的范围扩大,支承压力的强度也增大,且峰值的位置超前煤壁的距离增大。由于超前煤壁的影响范围增加,有利于缓解瓦斯积聚和弹性力的能量,从而降低煤与瓦斯的动力灾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龙湖井田范围内的54^A层,煤层厚0.75m,底板有0.2m原砂质泥岩及2m厚中砂岩,回采中使用DZ0.8单体液压支柱支护,顶板来压时,单体支柱钻底,造成顶板下沉量大,且顶板破碎经常发生的切顶支柱扑倒和局部冒顶事故,不但严重威胁安全,而且单产只有0.3—0.4万t/月,初期支柱均穿铁制底鞋防止支柱钻底,但操作复杂,工效低,铁鞋管理难度大,丢失严重,不但材料费大幅度提高,而且生产管理难度大。由于54^A属上部煤层,提高54^A煤层的单产对释放其它下部煤层,保证我矿生产接续,意义非常重大,经过广泛的调查与研究,我们采用气囊与单体支柱联合支护在一采区右四片54^A采煤工作面进行试验,结果相当成功。至今已取得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在地质构造复杂的煤层中,工作面切眼斜交布置,安装时机头调采段采用液压支架配单体、一字梁支护顶板,工作面初采时,通过对机头段进行调采提高了资源回收率,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巷道超前支护液压支架主要由金属结构件、液压系统组成,它具有支护强度高、安全性高、支护速度快的优点,能有效的满足高效综才工作面生产的要求,还可以保证煤矿开采安全、高效的进行,因此被应用到包括红柳林煤矿在内的很多的大型现代化煤矿中。本文主要分析了巷道超前支护液压支架的结构,探讨了红柳林煤矿中巷道超前支护液压支架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在我国煤矿生产应用中已日臻成熟,而综采工作面设备的合理选型与配套是实现工作面高产、高效和安全生产的保障。根据2130煤矿1号、6号煤层的开采条件,对其采煤工作面的采煤机、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进行了选型与配套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