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研究基于洪渡河流域降雨资料,对特大暴雨进行分级,选取典型暴雨进行时程分配。采用新安江模型进行洪水预报,以预报的洪水作为石垭子电站入库流量,对该电站进行调洪演算,预报预泄调度,分析石垭子电站在不同暴雨级别情况下的安全运行极限。  相似文献   

2.
洪水可控性与水库调洪最高水位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林峰  陈守伦 《人民长江》2010,41(19):11-13
针对水库防洪调洪能力,提出了可控洪水与不可控洪水的概念,研究水库在防洪调度中闸门全开后的调洪最高水位值的分布情况。通过仿真计算,分析在起调水位和洪峰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对应不同峰现时间的不同洪水过程所能达到的调洪最高水位。结论表明,在该值与起调水位之间的水位是可控的。基于此,给出用于查询的起调水位-洪峰-峰现时间表格,可在洪水预报的基础上快速判断一场洪水对水库防洪安全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3.
枫树岭水库功能是以发电为主,在水库实际运行过程中,增加了下游的防洪压力,现有的洪水调度方式不能满足下游防洪要求。以对发电效益影响较小为前提,采用水量平衡方法,通过对不同起调水位进行调洪计算,以满足下游防洪和水库安全为目标,提出合适的起调水位,供水库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2005年7月28日五号水库坝址以上发生的特大暴雨、洪水过程和洪水调度情况。文章对水库上游的二道沟、苗圃、大岭3个雨量站降雨历时及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阐述了洪峰过程及工程运行调度后产生的防洪效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中、小型水库防洪能力的图解方法,其要点是:首先计算水库不同频率暴雨量、不同频率暴雨的洪锋流量、洪水总量及洪水过程线,然后对水库不同起调水水位、不同频率洪水进行调洪演算,绘制频率~雨量、频率~洪峰及频率~洪水总量、频率~起调水位~洪水位等关系曲线。根据上述三条辅助曲线,即可在短时期解答当水库在某一蓄水位时能抗御多大暴雨,或遇到一定频率暴雨时水库洪水位会升到多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五号水库是鹤岗市一座中型水库,担负着城市供水和防洪任务.2005-07-28普降特大暴雨,是该水库建库以来的最大一次洪水,洪水水位已超过1 000a校核标准,通过采取科学的调度措施,经受了这次大洪水的考验,此次洪水削峰44%,滞洪10h,充分发挥了水库的防洪效益.  相似文献   

7.
2023年汛期牡丹江流域发生了暴雨洪水过程,文章还原分析了牡丹江干流长江屯站洪水,介绍了莲花水库应对此次暴雨洪水的调度过程和起到的防洪减灾作用。作者对水库安全度汛工作提出了做好汛前准备、加强汛限水位监管和科学调度等建议,为水库管理单位做好汛期防洪调度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2007年10月6-9日,受16号台风"罗莎"的影响,余姚普降暴雨,由于余姚特殊的地理环境,山区水库山塘全部超汛限水位运行,平原河网水位超保证水位运行,防汛形势严峻。为了掌握台风引发暴雨的形成条件及水位增水的变化规律和进行科学合理的洪水调度,对该次暴雨洪水成因、特征及洪水调度进行了分析,并将余姚市防洪调度决策系统在该次洪水调度中的运用情况作了简要介绍,以期为今后进一步搞好余姚的防台减灾工作尤其是暴雨防洪减灾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暴雨来临前,为提前预警小型水库坝前水位,充分准备防洪调度及抢险方案,基于历史降雨资料及设计资料,采用降雨-径流模型,预测不同暴雨强度条件下的坝前水位,分析水位变化对大坝的影响,最后构建气象预报-水位预警-防洪抢险三位一体的小型水库汛期安全预警模式。该模式可以解决小流域内水库安全度汛的问题。以花果山水库为例,根据该小流域内近50 a的降雨资料,预测基于灰色理论的流域内小尺度预报的2018年暴雨、设计暴雨和基于国家气象部门大尺度预报的极端暴雨等3种模式下的坝前水位,对比分析得出极端暴雨条件下会有漫坝风险,同时提出了该水库蓝色、黄色、红色三级水位预警方案以及应对不同水位预警的应急调度及抢险措施。  相似文献   

10.
自南水北调通水以来,密云水库蓄水连年上升,直至2021年突破历史最高水位,蓄水量达到新的历史最高值。水库在高水位条件下运行对应的风险及调度所需的条件也随之发生变化,分析现状高水位条件下流域发生极端暴雨对于水库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基于流域降雨资料,结合2012年“7·21”房山暴雨、2016年“7·20”北京大暴雨、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10·5”山西暴雨等极端降雨过程,模拟水库在典型暴雨下开展洪水预报及水库调度的时间与冗余空间,分析其在现状高水位运行条件下的调度模式,为水库安全调度与管理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1.
樊建华 《人民长江》2017,48(4):73-77
修水流域是暴雨洪水多发区之一。2016年4~7月,修水流域先后经历了12次较大的暴雨过程,间隔时间短、降雨强度大,从而造成该区域入汛期以来水位持续上涨、洪水过程多、洪峰水位高,长期处于超警戒状态。从2016年修水流域暴雨时空分布及其特征、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修水流域下游控制河段永修县永修水文站河段特性等方面,分析了洪水发生的原因,洪水特征及其演变情况、影响因素以及对流域干流上游水库群蓄水调度情况,总结了此次战胜暴雨洪水的方式方法和成功经验。结合2016年水库调度运行情况提出了水库科学调度运行的措施,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库工程措施在防汛减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因滁州市某水库特殊的实际运行工况,当遭遇较大洪水时,极易导致水库发生洪水漫顶现象,危害水库安全、降低水库防洪能力.针对这一问题,在充分考虑该水库特殊运行工况及调度约束条件的基础上,研究并提出在洪水到来前24 h,按一定预泄流量提前将水库水位从汛限水位降至某个水位,增加防洪库容;在洪水经过时,再根据批复的洪水调度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3.
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大中型水库采用动态汛限水位控制可以大大提高汛期洪水资源的利用水平,但带来的风险也相应增加。根据水库洪水调度的实际操作过程,制定高效、快速的水库洪水实时调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根据水库洪水调度决策的实际操作过程,提出了通过水库实时水位对水库实时防洪能力进行判别决定调度方案的实时洪水调度模式,定义了实时水位和实时防洪能力,构造了实时防洪能力计算模式,克服了传统调度的局限性,使得调度决策方案、调度会商时间大大减小,减少了水库洪水调度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采用暴雨资料及暴雨图表等方法对设计洪水进行复核,为岩垱水库除险方案和加固措施提供依据.在复核过程中,通过对暴雨特性、暴雨频率分析,利用设计点暴雨、设计雨型和设计面暴雨计算成果,采用扣损法进行产流复核分析,瞬时单位线法进行汇流复核分析,从而确定岩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设计洪水.通过与原设计洪水成果和地理位置邻近的其他水库洪水成果的对比分析,以及岩垱水库除险加固竣工投入运行3年来,经受住了洪水考验的事实说明本次洪水复核计算成果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水文预报进行水电站水库汛期预报调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利用水文信息是协调水库防洪与兴利之间矛盾的有效方法;在满足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在未发生洪水时期抬高水库运行水位,在洪水入库以前将库水位降至共限制水位,从而提高径流式不电站发电运行效益和调度水平。沙溪口水电站利用水文预报进行水库汛期预报调度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在分步设计及大量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考虑因素相对全面,指导性强,易于操作的梯级水库电力实用优化调度图。该调度图继承了传统时历法调度图直观,简明的优点,又具有其特有的优化功能。该方法以汛末蓄满水库为标准,确定典型来水过程的预测调度线和初始目标;以获得梯级电站最大长期调峰收益为目标,以变动目标水位控制为核心,开发出调度图长系列操作通用程序模块,并以此模块作为寻优计算的手段,提出了水库长期运行与短期实时调度有机结合,以及模拟计算,水位偏差最优反馈,来水预报,目标水位寻优等多种实用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武都水库动态汛期限制水位运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涪江上游武都水库为研究对象,根据入库洪水特性,结合地区洪水组成分析与下游防洪要求,对水库汛期实行动态限制水位运用进行了论证,并分析计算了采用动态限制水位带来的综合效益。研究成果对于尽量实现洪水资源化,充分发挥水库综合效益具有现实意义,对今后的水库调度运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从考虑水库及下游行洪安全、汛后供水及周边限制条件等多种因素,对三洲田水库汛限水位进行了复核计算,并对调整汛限水位后的水库调度运行方式进行了分析,为深圳市同类小型水库的汛限水位复核和运行调度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2017年丹江口水库全年来水整体偏丰、汛期丰枯不均、枯丰急转的水情特点,以及防洪与供水矛盾突出、枢纽未经过高水位运行的问题,为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确保水库防洪、供水等综合效益的发挥,对丹江口水库在不同阶段包括大坝横缝处置期间、秋汛防洪期和汛末蓄水167 m时期分别实施了水库精细化调度,并制定了精细化调度方案。方案包括加强预测预报、加密会商、电厂24 h实时待命、加密水位监测、提前预警等。通过精细化调度,让水库安全度汛,产生防洪效益7.04亿元,汛后顺利完成167 m蓄水试验工作;陶岔渠首累计向北方供水突破100亿m3,且首次达到设计供水流量350 m3/s;年累计发电量达31.23亿kW·h,枢纽防洪、供水、发电等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万安水库设计和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将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研究定位在预泄规则与设计洪水调度方式相结合的基础上,在洪水调度规则启动前回到原设计汛限水位,并按照规则调度洪水确保上游安全,简化了研究路线。通过下游2个控制点的安全流量约束法结合下游典型洪水进行动态控制上限值和风险分析,从技术上提出动态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