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地基沉降变形量测量结果误差较大。因此,文中提出融合InSAR沉降监测技术的建筑地基沉降变形量测量方法。通过滤波处理合成孔径雷达影像,结合InSAR沉降监测原理,计算出建筑地基的最大形变梯度,采用概率积分法进行空间差值计算,求解沉降变形量测量值。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测量平均百分比误差为0.04%,沉降中心测量平均百分比误差为0.09%。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InSAR技术在路桥膨胀土地区的变形监测方法,以获取地表变形规律和沉降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通过分析差分干涉图来获得表面变形,获得的表面变形沉降值与实测实际沉降值的误差在+3~-3mm之间,因此监测结果更加准确。路桥膨胀土区域的地表变形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膨胀土的特性会导致该区域的地表形变。  相似文献   

3.
李瑞峰  常乐  秦海 《工程质量》2021,39(3):72-76
通过InSAR监测技术与水准测量技术进行对比研究,可以验证InSAR技术在建筑变形监测中的可行性,为建筑变形监测提供新的监测方法,保障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本文通过两种方法在高层和超高层的工程应用,对两种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两种方法测得的沉降趋势基本一致:沉降值最大差值约12 mm,年平均沉降最大差值5.5 mm/年。InSAR监测技术相对于水准测量技术,具有范围广、成本低、监测点密度高等优点,是一种可行的建筑变形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79景哨兵-1A(Sentinel-1A)卫星IW模式升轨数据,采用时序InSAR技术,对西安地铁2号线、4号线部分区段及其周边地区进行沉降监测。结果表明,2018至2020年间,西安地铁2号线凤栖原站附近沉降最为明显,最大视线向形变速率达到-18.4mm/a;西安地铁4号线飞天路站、曲江池西站附近也有较显著的地面沉降,视线向形变速率分别为-7.9mm/a、-7.0mm/a;西安电子城沉降中心的视线向形变速率为-8.0mm/a。结合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密度和产业分布,分析沉降主要原因为城市地下取水,可以采取合理开采地下水、人工回灌地下含水层等措施减缓地表沉降速率。  相似文献   

5.
陈素贞  张瑞 《工程勘察》2023,(4):57-61+67
地面沉降作为一种缓变性地质灾害,不仅破坏地质环境,而且影响国民经济建设。采用时序InSAR技术对覆盖上海地区的136景Sentinel-1卫星雷达影像进行处理,提取其2017~2021年期间地面沉降分布信息,并采用同时期上海地区水准测量结果评估时序InSAR监测结果的精度;选取监测范围内存在较大沉降速率的典型沉降区,分析其地表变形特征及原因。结果表明,(1)监测区平均形变速率分布在-55.89~11.29mm/a, 97.13%的监测点平均形变速率介于-5~5mm/a;(2)上海地区时序InSAR地面沉降监测结果与水准测量结果基本一致,均方根误差为3.67mm/a,表明时序InSAR技术的可靠性;(3)选取典型沉降区分析其沉降分布及可能沉降成因,表明InSAR技术在开展城市大面积沉降监测具有极大优势。本文研究成果可为上海地区城市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3)
基于SBAS InSAR技术在大区域、长时间地表形变监测中的优势,分析了SBAS InSAR的技术原理和数据处理流程。利用该技术对覆盖滕州市附近矿区的12景ENVISAT ASAR影像进行处理,获取了矿区2009年1月20日—2010年10月12日的沉降速率和累积沉降量等信息,较为直观地展现了各成像时刻的沉降状况。结果表明:煤矿较多的欢城镇、西岗镇及鲍沟镇等均有较大沉降发生,累积沉降最大可达80mm,沉降速率最大达到58mm/a。  相似文献   

7.
利用常规测量方法,对储罐建成后采用充水预压加固时的地基变形进行了监测和分析,测量项目包括储罐底板变形、基础边缘变形和地基表面土体变形。储罐底板变形测量分析结果可知,采用储罐中心预抬高补偿地基沉降的方法效果良好,实测罐基拱度为1.26%,储罐地基锥面坡度为17‰;地表沉降测量结果说明分级的充水预压法有效加固了储罐地基土体,充水预压地基最大沉降量达940mm。放水后回弹量为24mm,占最大沉降量的2.55%;不均匀沉降测量数据分析表明储罐间的合理净间距为大于等于1.0D。  相似文献   

8.
施有志 《市政技术》2007,25(2):144-146,151
结合粉喷桩搅拌法在某一道路工程的应用实例,通过现场监测,着重分析了粉喷桩复合地基处理道路软基后,软基的水平向变形、总沉降、分层沉降、孔隙水压力及土压力的变化,并探讨了粉喷桩对道路软基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庄妍  王晓东  程军 《岩土工程学报》2017,39(Z1):166-170
有轨电车以其绿色环保的运营方式正在引领中国交通行业向可持续方向发展。针对南京河西地区软土地基的结构特点和工程特性,提出了真空预压联合搅拌桩软基加固方法,结合施工期表层沉降、分层沉降、水平位移和孔压及运营期累计沉降监测结果,分析了该软基处理方法的加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抽真空过程中,孔隙水压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水平位移和分层沉降变化率均逐渐减小;表层总沉降量在抽真空2个月后趋于稳定,表明软土层接近完成固结;施工期的表层累计沉降量为440 mm;运营后半年累计沉降为4.2 mm,预测运营10 a后累计沉降约为9.8 mm,远低于设计警戒值。说明真空预压联合搅拌桩的方法可以有效加固有轨电车软土地基。  相似文献   

10.
丁昆 《岩土工程界》2007,10(8):39-41
CFG桩是处理软土地基的一种复合地基基础,在处理软基中其效果的重要指标是工后沉降。由于沉降受到多种不确定影响因素的作用,沉降预测与分析是CFG桩处理软基的难点之一。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针对CFG桩沉降的特点,建立相应的GM(1,1)预测模型,在已有的监测数据分析基础上,求出预测参数,可以对工后累计沉降进行预测预报,分析研究CFG桩工程的安全。对某CFG桩工程进行实例分析,预测结果表明应用灰色系统的GM(1,1)模型对CFG桩的沉降进行预测,沉降预测精度高,其预测结果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1.
软土地基沉降控制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依托南京长江四桥北接线工程,基于实测沉降数据,采用PLAXIS软件对典型断面路堤荷载下的承载变形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将沉降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高速公路湿喷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基沉降特性和机理,并对湿喷桩复合地基方法处理的软基沉降的预测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Gibson地基模型参数的一种实用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洲祥 《岩土工程学报》2013,35(9):1730-1736
Gibson地基在理论上可以考虑土体模量沿深度的变化,但工程应用中一直存在相关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基于压缩试验成果和魏汝龙割线模量法双曲线模型,探讨提出确定单层和成层Gibson地基参数的实用新方法。该方法对压缩性状服从双曲线模型的土体较为适用。通过对浙江沿海地区若干典型工程的试验结果分析,结果初步表明地表处剪切模量为零的狭义Gibson地基在实际工程中几乎不存在。结合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基的工程实例,对比分析了成层Gibson地基模型在沉降分析中的应用。新方法确定的成层Gibson地基模型不仅应用简便,而且可以显著地提高地基沉降预测结果的精度。在地基有效加固深度不是特别深厚的情况下,Gibson地基模型能较好地改进不能考虑模量随埋深变化的传统模型。  相似文献   

13.
利用有限元软件Settle 3D对某大面积超载预压工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预测,分析了堆载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并对该工程的工后沉降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软基固结沉降主要发生在堆载预压阶段;固结度从堆载到满载静置阶段,会先下降再上升,然后随着时间发展逐渐趋于稳定。预测结果表明该工程完工后地基沉降量较小,超载预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结合高速公路软基处治案例开展沉降监测,全面阐述了地基沉降机理,对不同方法软基处治效果进行分析。制定监测方案对软基施工中和完工后的沉降量进行监测,分析监测数据表明处治后的软基沉降均满足设计要求,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塑料排水板联合堆载预压法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在预压过程中对软基沉降变形进行监测,并以双曲线法和分层总和法对地基最终沉降量进行预测,得出各土层平均固结度,结果表明,该法可有效加快软基固结过程,对处理深厚软基是一种有效地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施迎风 《广州建筑》2010,38(3):39-42
在现代工程建设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最终目的就是提高承载能力及控制其工后沉降。为掌握地基在施工期中的变形动态,必须建立动态观测和软基沉降动态预报系统。本文通过对Asaoka法的原理阐述并结合工程实例对软土地基沉降预测中的曲线拟合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地面沉降监测中单一监测结果造成沉降区域划分和土层变形情况掌握不精确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多维立体监测分析的方法,同步分析区域内水位监测井的水位数据、水准监测点的沉降数据及InSAR雷达监测的沉降数据,并对重点研究区域采用一孔多标的监测方法分析土层的变形特征。实现了从定性分析区域沉降特征到定量分析土层变形特征的转变,为滨海新区的地面沉降防治走向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一种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采用合理有效的沉降变形监测方法,不仅能在土方填筑期间获取更为真实的沉降监测数据,还能更好地进行工后地基沉降变形的预测及控制工作。本文以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填方工程为例,阐述了一种在填方地基填筑期间的沉降变形监测方法。该方法采用分层开挖探井的方式安装沉降监测元件,在安装完成后对探井进行回填夯实,基本不影响填土施工过程及施工质量。文中陈述了两种沉降监测设备,通过比较两组沉降监测数据,总结分析了大厚度填方地基填筑期间沉降变形监测方法的适用性,可为类似工程填筑期间沉降变形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型石油储罐是一种短柱圆形薄壁壳体结构,对地基沉降十分敏感,其中地基局部不均匀沉降和地基整体倾斜对罐体的影响最为关键.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分析了在地基整体倾斜1.5°和地基局部不均匀沉降达到20mm的情况下,大型石油储罐的变形形态以及应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地基整体倾斜沉降最大变形发生在储罐中下部,最大Mises应力发生在罐壁下部;局部不均匀沉降最大变形发生在敞口顶部,变形形态表现为褶皱式扭曲凹凸,并且具有简谐波形的特性;罐壁内最大Mises应力位于局部沉降区域内的罐壁和底板焊接处.结果同时也表明,地基整体倾斜沉降和局部不均匀沉降都会造成储罐较大的径向变形而导致浮盘升降困难,减小储罐的容量;罐周局部不均匀沉降还会造成罐壁与底板的焊缝撕裂,导致储液泄漏.  相似文献   

20.
结合工程实例,通过理正岩土计算6.5PB2版建立计算模型,分析评价了堆载预压法处理路堤软基的加固效果。通过深层水平位移监测、边桩水平位移监测以及地表沉降监测,掌握软土地基在堆载预压时的变形规律,控制加载速率,确定预压时间,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达到反馈设计、指导施工的目的。结果表明,采用堆载预压法处理路堤软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