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历经70余a论证,经历了多个论证阶段。2002年国务院批复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提出了调水170亿m3的总体工程布局,2008年完成的《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初稿)提出了调水80亿m3的工程布局。随着论证工作不断深入,对工程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以及对调水区生态的影响认识不断加深。结合新时期新要求,依托前期工作成果,对调水方案深化研究,深入分析调水河流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复核已有方案调水规模,优化调水方案,分析调水影响,提出了优化后的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贾曲(上线)方案,即金沙江岗托水库抽水40亿m3+雅砻江、大渡河调水40亿m3的联合调水80亿m3方案。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从长江上游干支流调水入黄河上游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对该工程的研究始于 195 2年 ,调水规模约为 16 0~ 170亿m3 ,基本能解决黄河流域 2 0 5 0年左右的缺水问题 .通过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调水量分析、方案总体布局、生态和社会影响分析等主要问题的研究 ,结合该工程建设难度巨大、涉及各方面关系复杂的特点 ,提出整个工程要分期建设 ,并建议将从大渡河和雅砻江支流自流调水 4 0亿m3 入黄河作为第一期工程 .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工作已持续近70 a,研究的调水范围涉及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通天河、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涪江、白龙江等河流,面积达115万km~2,勘查了从海拔2 000 m到4 400 m的相关干支流河段,研究的调水方案达数百个,进行了不同供水范围、多种调水规模、多种调水方式的方案比选。经过多阶段的深入论证,西线工程总体规划方案和近期工程规划方案被纳入国务院批复的南水北调总体规划,形成了第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随着西线工程前期研究工作的深入,结合新形势和新时代发展要求,西线工程调水方案正逐步得到深化,形成了上下线组合调水方案。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调水效益是通过用水效益呈现和表达的,为了协调好调用水关系、使用水效益最大化,基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最新研究论证成果推荐的一期工程年调水规模80亿m3和上下线组合调水方案,运用系统观念从流域视角观照受水区用水的有关问题并进行理性思考,提出了顺应流域自然禀赋特征、与调水上下线路有效衔接的"高水高用,洮水东用"用水方案,即:在上线调水进入贾曲进而流进龙羊峡水库后,经西宁、兰州新区、景泰向民勤、乌海等地引水,顺势"高水高用",以解决黄河西北侧缺水问题;在下线调水入洮河九甸峡水库后,就近与甘肃白龙江引水工程对接,向平凉、庆阳、延安及榆林供水,实现"洮水东用",以解决黄河东南侧缺水问题。"高水高用,洮水东用"用水方案,有利于推进兰州-西宁城市群建设发展和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协同发展、补齐"北方防沙带"生态缺口、优化黄河上游用水格局、推进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助力黄河上游及西北地区新能源建设,使黄河上中游地区在共同大保护和协同大发展中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规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崔荃 《人民黄河》2001,23(10):23-24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已形成从通天河调水80亿m^3,雅砻江调水50亿m^3,雅砻江,大渡河支流联合引水40亿m^3的总体布局,第一期工程为达曲-贾曲联合自流方案,规划从雅砻江,大渡河5条支流调水40亿m^3,工程由“五坝七洞一渠”组成,线路总长260km,在2010年左右开工,以解决黄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是根据我国水资源分布和生产力分布特点而提出的一项以解决西北和京津华北地区严重缺水状况为主要目标的特大型工程项目。大西线调水是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缺乏问题的宏伟构想,为我国南水北调提出了新的思路。大西线调水与已形成的南水北调东、中、西线的格局是并行不悖的,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经过40余a的研究论证,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实施方案,具备开工条件。建议国家尽早决策,尽早实施。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的概况和调水方案比选数学模型的特点,全面的介绍了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方案比选模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并针对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和系统功能做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8.
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认识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规划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年调水160亿~170亿m3,经输水隧洞穿越巴颜喀拉山分水岭人黄河上游.远期还可从澜沧江、怒江调水160亿~200亿m3.仅第一期工程输水到受水区的末端线路长达3 672 km.调水工程区海拔3 000~4 500 m,寒冷缺氧,地质条件复杂;受水区为我国西部六省区,一般黄河水低地高,配套工程建设任务极为繁重.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具有规模宏大、建设难度大、效益显著等特点,与国内外其他跨流域调水工程相比,规划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谓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水资源保障,对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推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解决黄河下游断流问题,遏制河道不断抬高等将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我国最重要的水资源配置战略工程,已建成的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开始发挥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分析总结已建工程主要成效及面临的挑战,探讨适应新时期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配置思路,并提出进一步发挥东线、中线工程生态环境效益的对策,以及西线工程调水线路论证方案建议。研究成果对南水北调工程的后续工程建设和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量的合理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入水量前后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对2020年调水40亿m^3,2030年调水100亿m^3,2050年调水190亿m^34进行了分配研究,提出了重点水资源利用的水源工程和不同调水量的受水区范围,并建议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第一期工程应加快前期工作步伐,尽快实施以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紧张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水源区水资源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建伟  范可旭  张晶 《人民长江》2008,39(17):106-108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重大战略性水利基础设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调水入黄河上游,以缓解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紧迫形势.一期工程从长江支流雅砻江、大渡河两流域上游调水80亿m3,根据调水区实测的水文、气象资料,分析调水流域降雨、地表水、地下水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为南水北调西线调水的影响研究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2.
在充分分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引水河流之一——雅砻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流域各河段不同水平年水资源利用情况分析和预测,论证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雅砻江调水入黄河的可行性及可调水量规模。分析认为从雅砻江调水45亿m3入黄河是可行的,对流域用水不会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雅砻江调水线路的工程地质条件出发,分析论证了三大自流引水线路和两大抽水引水线路的优劣,并对3条自流引水线路进行了比选,推荐出优化的引水线路.  相似文献   

14.
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雅砻江调水线路的工程地质条件出发,分析论证了三大自流引水线路和两大抽水引水线路的优劣,并对3条自流引水线路进行了比选,推荐出优化的引水线路。  相似文献   

15.
崔荃 《中国水利》2013,(20):9-10,21
<正>西线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三大线路之一,规划从长江上游金沙江、雅砻江干支流和大渡河支流调水170亿m3。经过10余年的工作,2013年初步完成了《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西线第一期工程由"七坝、十四洞、六渡槽、二倒虹吸"组成,7座水源水库分布在雅砻江干流及其支流泥曲、达曲,大渡河支流色曲、杜柯河、玛柯河和阿柯河上,总调水量80亿m3,坝高30~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与后续水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效国  席家治 《人民黄河》1999,21(2):16-18,24
编者按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从长江上游调水至黄河上游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补充黄河水资源的不足、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的重大战略措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1952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就组织查勘了通天河引水入黄河的线路,断断续续,迄今已...  相似文献   

17.
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调水对长江梯级电站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习文  韩侠  王延红 《人民黄河》2001,23(10):33-34
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规划从雅砻江,大渡河调水40亿m^3入黄河。调水以后减少了原河道的径流量,改变了当地径流分配,对被调水地区用水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水力发电影响最大。分析2020年水平达一贾线调水40亿m^3对长江干支流有关梯级发电指标的影响程度后认为: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调水对长江流域梯级电站发电指标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进展情况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谈英武  刘新 《人民黄河》1999,21(2):19-21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简称西线调水,是从长江上游引水至黄河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补充黄河水资源的不足,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干旱缺水的重大战略措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经多年研究,南水北调工程形成了从长江下游、中游和上游...  相似文献   

19.
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入黄后黄河干流梯级工程的调蓄能力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不同方案的调水量入黄后,黄河干流龙羊峡以下梯级水库通过挖掘潜力,有能力对调入水量进行调蓄。在调水量达到一定程度,确需新增调蓄工程时,龙羊峡以上河段有新增调蓄工程的条件和可能。  相似文献   

20.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入黄河,将优化西部地区水土资源的配置,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通过对不同调水方案受水地区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初步分析,认为西线调水工程经济效益巨大,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