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方坡耕地水土流失过程与调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方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任务迫切而严峻,由于南方或是自然条件、或是经济条件、抑或是农耕文化的原因,现有水土保持措施仍不能很好地满足南方坡耕地治理。在多年从事水土保持经历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实验,探讨南方坡耕地水土流失过程与调控,为南方坡耕地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发现南方坡耕地水土流失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产物,坡面细沟发育是坡耕地水土流失转向强烈的最明显标志。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建设背景下,结合南方实际,将细沟消灭作为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和标准,提出了“排水保土”的坡耕地治理原理、以“调控坡面径流”为核心的坡耕地治理措施总体布局、新型截水沟设计和“保土增肥”技术,以期抛砖引玉,加快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实现水土流失科学防治。  相似文献   

2.
长江流域的坡耕地治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史立人 《人民长江》1999,30(7):25-27
长期以来,由于人口增长和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长江中上游山丘地区的坡耕地多达1066.7万hm^2,成为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地类和侵蚀泥沙的重要来源。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坚持将坡耕地作为治理重点,采取的主要措施有(1)以改造坡耕地,兴修水平梯田,配套小型水利设施为突破口,提高作产量,满足治理区的粮食需求,为陡耕地创造条件;(2)对一时不能改为梯田而又无法退耕的坡耕地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保土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坡耕地水土流失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福建省坡耕地在各水土流失类型区及不同坡度的分布,分析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治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坡耕地的问题和特点,提出强化水土保持意识,发挥基层水土保持机构的作用,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区治理、加大投入,强化治理和加强科技推广,提高治理水平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湖北省宜昌市地处长江上中游接合部,是三峡工程所在地、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性城市,肩负着保障三峡库区生态安全、保护长江母亲河的特殊使命。宜昌市从2015年起在湖北省率先推行河长制,经过不断提档升级,建立了完备的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体系,河湖治理管护成效显著,以黄柏河综合治理体系为代表的体制机制创新为打造河长制湖长制"湖北样板"贡献了"宜昌经验"。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首站到宜昌,对宜昌推进绿色发展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5.
2009年以来,湖南省连续实施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5年来,全省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项目区干部群众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共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136 km2.湖南省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采取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创新机制,择优遴选项目县、及早部署,强化措施等多项措施.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长江 《人民长江》2000,31(8):20
目前 ,做为长江泥沙的主要来源地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已达 70 %以上。据水利部提供的消息 ,目前长江上中游陡坡耕地面积约1 0 0 0万hm2 ,占现有耕地面积的 44.5 % ,其中大于 2 5°的陡坡耕地 2 4 3万hm2 ,占坡耕地面积 2 4 .3 %。坡耕地水土流失面积占总流失面积的 1 9.2 % ,年侵蚀量约 8亿t,占全流域总侵蚀量的 1 / 3左右。在长江流域尤其是上中游地区 ,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策源地 ,是入江泥沙的主要来源之一 ,不仅危及当地群众的生存环境 ,而且大量的泥沙下泄 ,直接威胁着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安全。长…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凌源市水土流失现状。在小流域治理上,提出了要实行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治理措施上,依据不同情况,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水平梯田工程、坡耕地建棚工程、生态修复工程、坡面拦蓄工程,做到坡面治理与沟壑治理相结合。要拓宽融资渠道,激励“四荒”治理开发机制,加强监督管护。  相似文献   

8.
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长江黄金水道环境污染防控治理的指导意见》,明确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在加强长江黄金水道环境污染防控治理中,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逐步提高转移支付系数和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9.
正据四川水力发电网为准备迎战长江上游新一轮洪水,7月6日8时三峡水库出库流量增至10 000 m3/s。长江上中游水库群联调联控,拦洪蓄洪、削峰错峰作用日益突出。今年国家防总首次组织制定并批复长江上中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方案,将长江中游7座水库纳入水库群联合调度范围,联合调度水库数量由21座增至28座,调度灵活性和有效性加强。长江7月1日形成1号洪水后,国家防总、长江防总利用三峡水库及上游金沙江、雅砻江水库同步拦蓄洪  相似文献   

10.
广安市从1996年开始,就根据本地实际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在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过程中大胆开拓创新,动员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通过治理水土流失,发展名、特、优、新经济果林,建立水土保持产业,实行公司 基地 农户的机制管理,自主开发经营。特别是2001年,我市被列为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大示范区后,切实加大了领导力度和开发力度,不断地探索和完善了以水土保持产业开发为主的综合治理模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大量实测暴雨洪水资料为基础,从水文气象学途径,分析研究了长江上游洪水与洪水相互遭遇的一些基本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将上中游遭遇洪水分成几种类型,初步建立长江上中游遭遇洪水的气象判别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利》2013,(20):I0004-I0009
<正>2010年,四川省启动实施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建设,给水土流失区的治理带来了希望。治山治水治穷,彻底改变坡耕地水土流失的状况,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才能建设好美丽生态家园。治山,加强坡耕地重点治理。截至2012年年底,全省共有泸县、雁江区、东兴区、东坡区、安居区、沿滩  相似文献   

13.
李钟兵  李明祥 《人民珠江》2001,(4):26-26,28
地处贵州省西部的六盘水市是长江和珠江上游的重点水土流失区,自“八五”计划以来,六盘水市充分利用国家实施的以工代赈、小流域综合治理政策,掀起了以坡耕地建设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高潮。但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调整相适应的治理对策,以提高综合治理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陈敏  史光前 《中国水利》2006,(19):47-49
中澳合作长江防洪及管理项目系澳大利亚援助项目,是利用澳大利亚政府赠款和国内配套资金,在长江上中游示范性地建立一个综合性的洪水管理系统。通过近5年中澳双方专家的合作,成功开发出长江上中游综合洪水管理系统,提高了洪水预报精度和预见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长江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长江防洪决策提供了科学保障。  相似文献   

15.
北安垦区现有坡耕地1.24万ha,占全区耕地面积的77%,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这些坡耕地受水土流失和耕层渍涝危害影响较大.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试从北安垦区坡耕地治理实践出发,对坡耕地治理宜采用的耕作、生物、工程等综合技术措施和治理效益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克东县坡耕地治理的综合技术措施及效益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克东县现有坡耕地6.43×10^4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8%,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这些坡耕地受水土流失和耕层渍涝危害影响较大,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克东县坡耕地治理实践出发,对坡耕地治理宜采用的耕作、生物、工程等综合技术措施和治理效益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水利部水土保持司2020年组织开展长江经济带坡耕地调研工作,在对贵州省开展试点调研后又对相关省份开展了专题调研,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长江经济带坡耕地利用现状,分析和总结坡耕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方法,查找存在的问题,科学制定长江经济带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笔者在参与实际调查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北安垦区现有坡耕地1.24万hm2,占全区耕地面积的77%,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这些坡耕地受水土流失和耕层渍涝危害影响较大。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试从北安垦区坡耕地治理实践出发,对坡耕地治理宜采用的耕作、生物、工程等综合技术措施和治理效益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张家口市地处山地丘陵区,自然条件差,坡耕地较多,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严重。通过坡改梯建设基本农田、退耕还林还草、蓄水保土耕作、修建小型水利配套工程,对坡耕地进行科学治理,是遏制水土流失、沙尘源的根本有效措施。强化管理、科技支撑、监督执法、创新机制是搞好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植物篱技术在南方坡耕地治理中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安平 《中国水利》2009,(12):47-48
一、南方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问题 坡耕地治理与开发历来就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坡耕地治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也是各级各地方水土保持机构和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植物篱技术作为坡耕地治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各级水土保持部门和技术人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在南方地区坡耕地治理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