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不同炼焦煤与瘦煤的共碳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焦炭显微结构、热性能、结构强度与显微强度指标分析,研究不同炼焦煤与瘦煤间的共碳化,得到气肥煤和肥煤在瘦煤形成的纤维结构与片状结构周围铺展性较好;肥煤与瘦煤间具有良好的配伍性;焦煤则主要以自成焦为主,因此,当增加瘦煤的配用量,焦煤的增加量应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2.
以某公司现行配煤方案为基础,研究回配焦粉替代瘦煤捣固炼焦时焦粉粒径和配比对焦炭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焦粉粒径大于0.2mm时不适合炼焦,焦粉粒径小于0.2mm时在配合煤黏结能力有富余的条件下适合炼焦,此时配入一定比例适宜粒径的焦粉对焦炭质量不会起到明显的劣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青海、四川、新疆等地炼焦煤质量的工业指标、工艺指标、煤岩指标、焦炭显微结构组成(光学组织)和焦炭热性能进行研究,提出了一套包括挥发分、黏结指数和单种煤成焦显微结构组成评价炼焦煤质量的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由质量控制指标、结焦性指标和揭示成焦质量指标组成。  相似文献   

4.
对5种不同矿点的焦煤进行煤质分析和单种煤结焦性能比较,并进行配煤炼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单种焦煤的结焦性能接近,但其工艺性质及成焦显微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在配煤炼焦中,胶质体含量丰富、胶质体的流变性和膨胀性高、成焦粗粒镶嵌结构多的焦煤,与不同炼焦煤的混配性强,所得焦炭质量较优。  相似文献   

5.
对马钢首次进口澳大和亚焦煤的质量、价格和使用效果等几方面进行了评价。20%澳煤替代石台组焦煤和青龙山组瘦煤,焦炭的反应后强蛮有所下降,但仍可满足大高炉生产需求。虽然澳煤进口价格高于国内市场价格,但对稳定公司正常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河西煤矿巷口井位于丰城市梅林镇低山村委会境内,B4煤层为区内主要可采煤层,依据其煤质化验指标,属中灰、中高硫、高热值瘦煤,可作炼焦配煤,动力用煤,工业锅炉、火力发电等用煤及民用煤。  相似文献   

7.
选取低煤阶的长焰煤和高煤阶的瘦煤两种弱黏结性煤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配入焦化厂常用的焦煤和肥煤中,对配入不同比例(长焰煤质量分数为 3%,4%,5%;瘦煤质量分数为 3%,5%,7%)煤样的工艺性质进行分析,并研究所配煤样炼制坩埚焦的热性质、显微强度与光学组织。结果表明:长焰煤挥发分较高,配入质量分数在4%以内时,配合煤...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配煤比对焦炭高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钢现行的配煤比中,配人10%的瘦煤,对于提高焦炭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某些同组别不同矿井的煤样,其结构组成存在差异,因而对焦炭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配煤比对焦炭高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钢现行的配煤比中,配入10%的瘦煤,对于提高焦炭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某些同组别没矿井的煤样,其结构组成存在差异,因而对焦炭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某焦化公司进口的印尼焦煤、肥煤、1/3焦煤以及国内同牌号的田庄焦煤、两渡肥煤和枣庄1/3焦煤进行煤质及单种煤结焦性对比分析,并以生产常用配比为基础进行20 kg实验焦炉配煤炼焦实验,探讨印尼煤与国内炼焦煤的配伍性能。结果表明,印尼煤均是低灰、低硫、强黏结性、高膨胀性、低流动性的单一煤,其活性高,活惰比均不低于24,而国内炼焦煤有一定的混配,其活惰比为1~2,活性组分和惰性组分含量较为均衡;印尼单种煤所制焦炭的强度和热性能较差;印尼煤替代国内同牌号煤进行配煤炼焦,所制焦炭质量明显下降,并且替代量越大,焦炭质量下降越多。  相似文献   

11.
采用30种配煤方案,在堆积密度为1.1t/m3的条件下进行捣固炼焦试验,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入炉煤性质对焦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焦炭性能指标与入炉煤性质指标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适当降低入炉煤的挥发分有利于提高焦炭的冷态机械强度,而增加入炉煤的黏结指数有利于提高焦炭的耐磨强度,但不利于提高焦炭的抗碎强度;适当降低入炉煤的挥发分和催化指数、提高其黏结指数有利于改善焦炭的高温反应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重钢焦化厂焦化配煤煤种进行特性检测,小焦炉配煤试验,焦炭热性能检测试验及焦炭微晶结构分析,研究澳媒对焦炭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澳煤的技术指标接近焦煤,在配煤方案中可代替部分肥煤或焦煤。配入20%左右的澳煤,相应降低肥煤和焦煤配入比例所得到的焦炭其热性能较稳定。  相似文献   

13.
基于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混合优化的配煤控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配煤炼焦中 ,配煤比是影响焦炭质量的主要因素 .为稳定焦炭质量就要求配煤比实时性、自适应性好 ,因此采用混合优化算法分两步进行配煤比计算 .首先 ,根据焦化反应机理 ,采用神经网络建立焦炭质量预测模型 ,并通过遗传算法 ( GA)训练权值 ,从而提高模型自适应性 .其次 ,采用 GA实现配煤比定量计算 ,克服了以往基于知识的定性分析方法中对经验的依赖 .通过系统仿真 ,证明该方法较已有方法预测精度高、实时性好  相似文献   

14.
太西煤冷压成型制取优质铸造型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西煤冷压成型制取优质铸造型焦,主要是在冷态下压力成型后炭化制取型焦.该项目选用低灰、低硫的太西煤为基础煤,配入适量的黏结指数高达92的1/3焦煤,以煤焦油和煤沥青作黏结剂,以制备抗压强度>100kg/cm2的型煤,再将型煤炭化制得了优质铸造型焦.铸造型焦断面光滑,呈银白色金属光泽,无宏观裂纹,除硫分稍高外,其他指标均达到和超过了特级铸造型焦标准.该项目主要突破的技术是:(1)选择最佳的原料煤煤种与粒度、料级及原料配比;(2)采用特殊的入炉温度及炭化过程,以煤焦油和煤沥青作黏结剂,改善了型焦内部结构,气孔率极低,故属高密度铸造型焦;(3)该项目精结组分配煤不受煤种局限,试验证明,焦煤、肥煤、气肥煤和气煤均可作黏结配煤.以太西无烟煤为主,采用型焦工艺生产优质铸造型焦,可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煤炭企业动力配煤方案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最优化理论及相关的数学知识,对动力配煤方案优化方法进行了创新性研究,提出了适合于煤炭企业常规动力配煤的多目标规划的优化计算方法,研制了配煤软件,丰富了动力配煤理论,增加动力配煤过程中的适用性,为煤炭企业动力配煤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科学手段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煤/生物质恒温混燃的协同特性,利用自制实验系统对煤/生物质恒温混燃进行实验,探讨了掺混比、温度及煤种等对煤/生物质恒温混燃协同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煤/生物质恒温混燃初期,煤粉燃烧受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生物质掺混比加大或温度升高均能缩短抑制作用时间。此外,挥发分含量高的煤种受到的抑制作用较大;在混燃后期,掺混生物质对煤粉的燃烧与燃尽存在促进作用,生物质掺混比增大,促进作用加强,燃尽时刻提前程度增大。温度升高,促进作用减弱,燃尽时刻提前程度减小。此外,难燃的煤种受掺混生物质的促进燃烧和燃尽作用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