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在基于P2P远程学习系统中出现学习参与者无法有效发现学习资源,同时建立的虚拟学习社区不能很好地反映参与者的动态学习特性。在分析语义网和本体建模的基础上,按照学习社区要求建立节点本体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混合模式P2P技术的远程学习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基于语义相似度的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算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分布式发布/订阅系统的特点,结合结构化P2P网络负载均衡算法的优点,实现了一种基于结构化P2P网络的语义发布/订阅系统的负载均衡算法.采用本体支持语义,定义本体类权重、节点权重、虚拟订阅等概念,将本体类权重树映射到代理权重网络.由代理节点管理虚拟订阅,本体路由表维护映射信息.事件和订阅根据其本体信息被分配到不同的代理节点上.实现了对结构化P2P网络的基于语义的划分,达到分布式计算和匹配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动态负载均衡算法:动态调整本体类权重及代理节点的权重,在代理节点负载过载时,进行虚拟订阅的交换或迁移,使得系统获得高效的负载均衡.实验结果表明,负载均衡算法显著地改善了结构化P2P代理网络的可用容量,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在网络资源消耗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平衡效果.  相似文献   

3.
现有P2P-SIP架构提高了SIP网络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但是要付出增加呼叫建立时延的代价。P2P-SIP系统对时延是敏感的,为了减少定位用户的平均响应时间,提出了一种基于超级节点的分层P2P-SIP网络架构。该系统根据节点和参考点之间的延迟对节点进行分组,将P2P—SIP网络划分为多个低层子网,各子网的超级节点再构成高层主干网。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有效地降低了呼叫建立的平均时间。  相似文献   

4.
基于零知识交互式证明和Bayesian信誉网的小世界P2P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当前P2P(Peer-to-Peer)系统在网络拓扑和信誉评估机制结合方面的不足,设计一种基于角色和信誉访问控制机制的可信小世界P2P(SW-R2P)模型.模型使用零知识交互式证明(ZKIP)算法,在不传输节点身份相关信息的前提下安全地验证对等节点的组信息,并以此作为构建小世界网络拓扑的基础.通过Bayesian信誉网对节点和组的多方面信誉进行评估,从而影响节点的各种操作和组之间连接的建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SW-R2P模型在资源查找成功率、网络聚合度以及节点信誉偏差等方面的性能优于Chord和R2P模型.SW-R2P模型结合了ZKIP算法、Bayesian信誉网和小世界拓扑的优势,实现了一种可信、安全和高效的P2P网络架构.  相似文献   

5.
动态P2P网络中基于匿名链的位置隐私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动态P2P环境中的位置隐私保护问题,提出基于匿名链的位置隐私保护算法.不同于一般的K-anonymity方法,通过在用户查询信息转发的过程中构造一条匿名链来混淆身份信息与位置信息的一一对应关系,在完成查询的同时保护用户位置的隐私.针对一般P2P匿名存在的匿名组稳定性问题,该算法根据路网环境中移动对象的动态性,通过计算相邻移动用户之间的连通性对匿名链中间节点的选择进行优化.讨论匿名链构造的方法和中间节点优化选择的标准,对算法的安全性展开理论分析.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不同用户密度下都能够较好地完成匿名链的构造,保护用户位置隐私;同时,中间节点的优化方法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显著提高匿名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地理信息对语义的特殊要求,提出了利用本体实现基于语义的地理Agent的集成和互操作的基本方法.通过该方法,首先利用地理Agent中的领域本体把各个分布异构的GIS节点用本体封装起来,对外显示基于本体的界面;然后通过Agent的语义推理机制,建立不同本体系统之间的语义关系;最后通过不同GIS节点之间的语义关系投影到全局本体Agent中的本体树实现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从而为紧急状态决策支持系统提供一个基于语义的地理信息服务,实现了透明和准确地访问空间信息资源和服务.  相似文献   

7.
移动P2P网络节点的移动性特征使得网络搜索性能的变化大,也造成了资源搜索的成功率低下和系统不稳定性增加.通过选择信誉高、动态弱的节点作为超级节点,再选择一个与超级节点相对信息熵最小的节点作为此超级节点的候选超级节点的基于超级节点信息熵的选择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使得系统稳定性增加,可有效地提高系统的资源搜索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在结构化的P2P网络中,传统的资源搜索过程大多采用DHT路由算法进行资源的定位和搜索,但这类网络只能支持单一关键字的精确匹配查询。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混合式的P2P网络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支持多关键字搜索的搜索算法。首先为节点和资源关键字分配唯一的标识符,然后对资源关键字标识符进行拆分操作,并将拆分后的标识符存储到相应的节点上。在搜索过程中,只需根据拆分后的标识符查找相应的节点即可。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搜索算法的网络不仅能够支持多关键搜索,同时也能实现网络的负载均衡。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P2P网络中存在的搭便车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信任度的激励机制.引入虚拟货币思想,把信任度分为3个等级;构造了评价节点信任度的数学模型,把超级跟踪服务器部署在网络边缘,主要监督和维护网络节点的信任度.理论分析和仿真数据表明,该激励机制可很好地解决搭便车行为,提高了P2P网络的性能和服务质量,使P2P网络中节点实现公平交易.  相似文献   

10.
网格资源发现是网格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P2P网络的兴起,许多新的概念和研究方向为网格研究提供了思路.该文在分析了现有网格资源查找方式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P2P分层结构的网格资源发现模型.模型针对网格资源的特点引入了本体和语义相关度概念,在此基础上将网格资源进行分层管理,并借鉴了iVCE体系结构,提出了本体共同体的概念从而较好解决了虚拟组织内节点的动态自组织问题,较好实现了网格资源的聚合以及动态增减问题.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点到点(P2P)模式下协同工作安全群组通信模型。实现了P2P模式下协同工作节点动态加入和退出.以及群组安全可靠有序的通信机制.算法设计的节点管理和节点通信为P2P模式下协同工作应用开发提供了必要的支持.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点组内节点操作的一致性.协同绘图作为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语义信息检索是基于检索词语义的匹配,无法满足检索不确定的、不完整的信息以及对检索结果进行聚类处理,因此,提出将模糊本体引入语义信息检索方法。该方法以本体技术先建立领域语义模型,各概念的隶属度加到语义建模的过程中,并提供语义标注;以模糊推理方式对概念、公理等本体进一步处理,从而便于计算机计算处理。能够提高在语义信息检索中对模糊信息进行检索的查准率、查全率,采用聚类技术对检索结果进行聚类,以达到智能化检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关键词的传统信息检索技术缺乏语义理解能力,无法满足用户的需要。简要地介绍实现语义检索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包括资源描述框架,语义网技术和本体。本文对语义检索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语义检索的方法,以人力资源领域本体为例,设计并实现了基于Ontology的人力资源语义检索系统。  相似文献   

14.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knowledge retrieval,a product-design knowledge retrieval approach based on ontology is proposed.A representation model of product-design knowledge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its characteristics.Domain ontology of product-design is established and the semantic annotation technology is used to connect the design knowledge and ontology.A new semantic annotation format is developed and semantic information of the design knowledge is enriched by making use of ontology.On that basis a retrieval algorithm is designed for semantic retrieval.Finally,this approach is used in a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for military-vehicle design and its effectiveness and feasibility are validated.Results show that the recall ratio and the precision ratio of knowledge retrieval are improved greatly and users’ requirements in semantic retrieval are satisfied.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传统信息检索系统中存在的不足,以教务信息检索为例,提出了基于本体的语义信息检索系统的3层模型框架。在模型框架基础上,利用Protégé工具创建了教务知识本体,作为系统的数据源,利用Jena工具和Sparql语言实现了语义信息推理和检索,利用XML和XSL技术实现了用户界面显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语义教务信息检索系统。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P2P网络的资源搜索效率和管理效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Grid_P2P网络结构,并以此结构为基础提出了基于隶属函数的资源搜索算法GPMA。在改进的Grid_P2P结构中,通过增加MP层对超级节点的管理,减少了网络的通信延迟;在GPMA算法的实现过程中,利用隶属函数的隶属度来组织节点的加入和路由信息的更新,减少了资源搜索的跳数并提高了资源搜索的效率。通过对仿真结果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验证了搜索算法GPMA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探讨利用对等网络技术(P2P)来构建一个选课系统,将学生选课的处理任务分发到不同的网络节点,解决原有选课系统出现的单点服务瓶颈问题.选课系统采用两层的半中心化结构,利用JX-TA所定义的服务来构建学生选课服务组,不同服务组可以为不同的学生提供选课服务,以此来减轻单个服务器的负担,达到有效的负载均衡.  相似文献   

18.
JXTA协议是一组公开的协议,利用这组协议可以让连接到互联网上的任何设备,包括手机、无线PDA、个人电脑、服务器等,以P2P方式相互通信和协同工作。JXTA Peers创建了一个虚拟的网络,处在这个网络中的任何Peer能相互通信,即使一些Peers处在防火墙、NAT之后或者使用不同的网络传输协议。JXSE项目使用Java SE为JXTA协议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参考实现。本文简单介绍了JXTA协议和JXTA中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应用JXSE实现两个不同内网中计算机的通信。  相似文献   

19.
一种基于本体的空间信息Web服务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空间信息Web服务的互操作性,提出了一种利用本体技术实现空间信息Web服务发现与检索的解决办法.通过Web服务本体描述语言(OWL-S)实现对空间信息Web服务能力知识表达,在标准的开放地理信息系统协会(OGC)空间信息Web服务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基于本体目录服务的空间信息服务框架.并给出了基于这一框架服务请求的实现过程.结果表明,本体技术可以扩展空间信息Web服务的语义,能将服务匹配过程中得到的相似的Web服务复用于当前服务请求,提高知识推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