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五氯酚在飞灰表面低温反应生成二口恶英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管式炉上研究了不同试验条件飞灰/五氯酚生成二口恶英的分布特性.采用色质联机(HRGC/LRMS)测定了PCP中以及生成产物中的二口恶英含量.结果表明,生成产物中的二口恶英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总的二口恶英中以PCDDs为主,比例高于97%,PCDDs中主要同系物是六至八氯代PCDDs.分析了飞灰含量以及氧含量对二口恶英生成的影响,二口恶英生成量随着飞灰中含碳量的增加而增大,氧含量是控制二口恶英生成的关键因素,氧含量在6.7%时生成的二口恶英总量及毒性当量值最小.对试验中产生的二口恶英进行了质量平衡,为进一步研究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口恶英排放以及分布特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作为三氯新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副产物,二口恶英污染物在三氯新中的存在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采用高分辨气相色谱-质谱测定了三氯新样品中的二口恶英同类物,共检测到7种2,3,7,8位氯取代同类物,即2,3,7,8 TCDD(四氯代二苯并二口恶英)、1,2,3,7,8 PeCDD(五氯代二苯并二口恶英)、1,2,3,4,6,7,8 HpCDD(七氯代二苯并二口恶英)、2,3,7,8 TCDF(四氯代二苯并呋喃)、1,2,3,7,8 PeCDF(五氯代二苯并呋喃)、2,3,4,6,7,8 HxCDF(六氯代二苯并呋喃)、1,2,3,4,6,7,8 HpCDF(七氯代二苯并呋喃),其含量分别为0 25、0 44、2 65、0 88、2 15、1 02和4 21pg·g-1。四至八氯代二口恶英总量中,四氯代二苯并呋喃最多。在检测到的7种有毒二口恶英中,对毒性当量贡献较大的同类物有2,3,7,8 TCDD和1,2,3,7,8 PeCDD。三氯新样品中二口恶英同类物分布的指纹特征与环境样品差别较大,二口恶英类污染物的产生与三氯新的生产工艺有关。  相似文献   

3.
从动力学和热力学等角度详细论述了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哑心)英合成的主要途径及其反应机理.二(哑心)英合成的途径主要包括从头合成和前驱体合成,反应机理包括多环芳烃、氯酚和聚氯乙烯的分解、氯化和聚合等复杂反应.同时讨论了焚烧条件中O2含量、温度、CO、SO2和飞灰中碳含量等因素对二(哑心)英生成的影响,以及反应中各种金属化合物的催化作用和机制,可为有效控制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哑心)英的生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市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口恶)英的产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地介绍二(口恶)英的性质,着重分析了城市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口恶)英的来源及其在焚烧产物中的分配和含量,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垃圾焚烧产生二(口恶)英的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5.
依托某危险废物焚烧炉(50 t·d-1)开发了一套硫基循环抑制及飞灰低温热处置联用控制二(口恶)英排放的中试平台,研究了该系统对硫基的循环累积能力及对烟气中二(口恶)英合成的抑制能力.系统利用吸附剂吸附了烟气中SO2,并在低温热处置装置中将吸附剂中SO2脱附回烟气中,实现SO2循环.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连续稳定运行,对烟气中的SO2具有一定的富集累积能力,添加一定量外源硫基物质后系统中烟气SO2能维持在100 mg·m-3左右,对整体二(口恶)英排放因子的去除率达80%以上.可见,该硫基循环抑制技术对废物处理过程中二(口恶)英减排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且长期稳定运行对控制二(口恶)英低排放起关键作用,但该中试系统的相关参数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医疗废物组分、氯含量对PCDD/Fs(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 and polychlorinated dibenzofurans)分布特性的影响,对单组分、双组分及不同氯含量的医疗废物进行了热解-焚烧试验。通过对PCDD/Fs的分布特性分析,发现不同氯含量塑料生成PCDD/Fs的能力与氯代水平都有所不同。纤维对PVC焚烧生成PCDD/Fs有促进作用,并使其氯代水平有所提高,且对于不同PVC,这种作用有所不同。随着氯含量的增大,六、七、八氯代呋喃的产量呈增大趋势,二口恶英产量变化与氯含量的关联不是很明显,但当氯含量增大到1.73%时,其产量明显提高。相同氯含量不同PVC氯源的医疗废物其生成的PCDD/Fs特性不同。  相似文献   

7.
基于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的实际工况,验证碳酸氢钠对约400℃的烟道气中二(口恶)英合成的抑制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形式的垃圾焚烧炉烟道气中的二(口恶)英浓度变化较大;在烟道气流量约为25万m~3/h、温度约为400℃工况下,烟道内形成二(口恶)英的抑制率随着碳酸氢钠喷射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碳酸氢钠的喷射速率达到1. 1 t/h时,二(口恶)英的抑制率达到约90%;当碳酸氢钠连续喷射时间不低于2 h且喷射量不低于0. 7 t/h,烟道内二(口恶)英的抑制率高于60%。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水泥固化、熔融、氯化焙烧及分步浮选等几种飞灰处理技术,着重分析了各项技术应用于医疗飞灰的可行性及局限性。水泥固化法因飞灰中高含量的活性炭和氯盐会阻碍水泥的水化作用,使水泥掺量过高,该方法不适合;熔融处理因飞灰量小、高氯、高碳会引起耐火材料的侵蚀及石墨电极的烧损等不利影响,不适合采用电弧炉熔融处理。医疗垃圾焚烧飞灰适宜采用残余炭式熔融炉;鉴于医疗垃圾焚烧飞灰中氯含量较高,直接焙烧处理是分离重金属的有效方法;分步浮选法是针对飞灰中碳组分含量高且二英在碳组分中富集的特性,通过两步浮选分离医疗垃圾焚烧飞灰中二英和重金属等毒害物,同时可脱氯。  相似文献   

9.
催化剂是二英(PCDD/Fs)从头合成的关键因素,但已有研究仍不足。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模拟飞灰(MFA)研究不同金属催化剂对PCDD/Fs生成量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Zn O抑制PCDD/Fs的生成,Zn Cl2对PCDD/Fs生成催化作用远大于Cd Cl2,生成PCDD/Fs浓度分别为431.78、6.32 ng·g-1。Zn Cl2催化下生成PCDD/Fs浓度是Zn O的338倍,Cd Cl2催化下生成PCDD/Fs浓度是Cd O的3倍。Zn、Cd化合物催化下生成PCDD/Fs氯化程度低。利用主成分分析(PCA)研究催化剂对PCDD/Fs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金属催化剂作用下,17种有毒PCDD/Fs分布变化显著。同时Zn Cl2催化下,反应气氛中氧含量的提高导致PCDD/Fs生成量增加,但是对PCDD/Fs分布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0.
二噁英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为燃烧或化工过程中无意形成,有强致癌性。而焦炭行业是一类潜在的二噁英排放源,通过总结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阐明了焦炭行业二噁英产生环节主要为装煤、推焦和熄焦过程排放的烟气和飞灰;二噁英产生机理主要为从头生成;二噁英排放特征为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的含量明显高于多氯代二苯并二噁英(PCDDs),且烟气二噁英排放因子大于飞灰二噁英排放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