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朱林西金矿床位于金山金矿田的中北部,是与韧-脆性剪切带有关的石英脉型、蚀变岩型金矿床。在综合研究和利用矿区以往地质地球化学资料基础上,选取矿区40号勘探线为典型地质剖面,对该剖面坑探工程控制的Ⅰ号金矿带进行系统采样和数据分析与统计计算。利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方法,确定了金矿床的原生晕组合特征。通过绘制和分析原生晕元素轴向异常分布图和叠加图、地球化学参数计算图,初步归纳了矿床构造叠加晕总体特征,并分析了矿体原生晕特征的地质意义以及对深部盲矿体预测的应用。研究认为:As与Au关系密切,As、Sb和Hg为金矿体的前缘指示元素组合;Pb、Zn、Cu分布于矿体周围,为矿体的近矿晕指示元素组合;Mo、Mn和Co元素为矿体的尾晕元素组合;尾晕的反带异常、前缘晕与尾晕叠加等特征对深部盲矿体预测有重要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赵建光  唐卫国  谢朝晖 《黄金》2004,25(9):11-14
雪峰金矿田是近年确立的湖南找金的重点区域。该区金的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各类异常均反映了金矿化的存在,Au、As是最重要的指示元素,两者吻合程度好。异常与断裂构造控制的矿化形态及产状关系密切,进一步说明该区金矿是以断裂控矿为主。不同化探方法均具一定的找矿效果,所圈定的异常浓度分带清晰,指示作用明显。水系沉积物异常指示了找矿地段;次生晕异常指示了矿带位置及延伸;原生晕异常指示了蚀变矿化带或矿体部位;汞气异常能指示含金断裂破碎带或含金石英脉的存在。充分说明地球化学异常对金矿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小照 《黄金》2021,42(3):14-18
河南庄金矿床位于北秦岭构造带内,该构造带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Ⅱ号矿体为河南庄金矿床的主要矿体之一,为进一步探明其深部找矿潜力,针对Ⅱ号矿体进行了原生晕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Ⅱ号矿体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Pb-Zn-Au-Mo-Cu-Ag-As-Sb-Bi-W;前缘晕元素为As、Sb、Ag,近矿晕元素为Pb、Au、Zn、Cu,尾晕元素为Bi、Mo、W,元素分布较为混杂,呈现了明显的逆向分带特征,在矿体头部、中部、尾部均出现前缘晕和尾晕叠加现象,表明深部具有较好的成矿潜力。通过钻探工程查证,在Ⅱ号矿体深部对应位置探获矿体,表明通过原生晕方法找矿是可行的,可为矿区深部及周边矿床进一步找矿提供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滴水山金矿床是一个主要赋存于滨海—浅海相中酸性火山碎屑岩中,与脆—韧性剪切带有关的蚀变岩型金矿床。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对Au2号矿体不同勘探线钻孔中所采样品进行微量元素分析,并利用地质和数学分析方法,对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原生晕特征及元素组合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根据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141号勘探线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Pb-As)-Au-Cu-Zn-Bi-Hg-Sb-Ag-Mo,175号勘探线分带序列为(Hg-As-Au-Sb-Pb-Cu)-Zn-Mo-Ag-Bi,存在前缘晕、近矿晕、尾晕元素重叠的现象;通过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认为Au2号矿体中与Au关系较密切的元素为Ag,其次为As和Sb,并确定了Au元素所在的F1主因子元素组合Sb-As-Ag-Cu-Au-(Pb-Zn)为成矿最有利的元素组合。根据元素分布特征,对深部成矿进行了预测,认为Au2号矿体深部仍有较好的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5.
山东焦家金矿床新Ⅲ号脉原生晕研究及成矿远景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洪波  邓军  王建国  晏国龙 《黄金》2005,26(5):13-16
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采用数学地质分析和原生晕特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焦家金矿床新Ⅲ号脉的67件样品进行了微量元素分析。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焦家金矿床新Ⅲ号脉的主成矿作用分为两期:F1(Bi、Ag、Pb、Au、Cu)代表多金属硫化物阶段,F2(Co、Ni、Zn、Mn)代表另一期与深源岩浆有关的成矿作用。原生晕研究显示,焦家金矿新Ⅲ号脉具有明显的“反分带现象”:尾晕元素(Co、Ni、Mn、Mo、W)位于矿体中上部,而头晕元素(As、Sb、Hg、Bi)则位于深部,这是原生晕叠加作用的结果,指示深部还有矿体存在。最后,提出了新Ⅲ号脉的原生晕叠加理想模型,并对深部成矿远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对羊里尾沟金矿床矿体集中分布的北西西向矿带7条勘探线27个钻孔采集了1223件样品,分析了Au等15种元素。元素的参数统计、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成矿元素及其指示元素Au、As、Sb、Hg明显富集,并且为中低温热液矿床中常见的低温元素组合。依据元素分带指数计算建立的矿区原生晕叠加轴向(垂直)分带序列为Hg-As-Sb(前缘晕)→Au-W-Zn-Co-Bi(近矿晕)→Cr-Ni-Sn-Mo-Ag-Pb-Cu(尾晕),并发育较强的尾晕与前缘晕叠加,与矿体沿走向和倾向呈尖灭再现的事实吻合。利用元素累乘比值和原生晕异常剖面,预测矿区深部有盲矿体存在。  相似文献   

7.
通过综合分析旧店金矿区新近发现断裂的地质特征和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旧店金矿区存在韧性断裂。该韧性断裂形成于主成矿期之前、黄铁矿-石英成矿期之后,故发生了成矿元素的初步富集。由于该韧性断裂和1号脉的不协调性及其地质特征,限制了韧性断裂在成矿方面所起的作用,但对胶东地区蚀变岩型金矿床和石英脉型金矿床相互间的关系的研究带来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8.
金窝子金矿床是新疆东部最为重要的金矿床之一.对矿床内4号含金石英脉地质特征及矿化特征作了详细的研究.矿石品位、含金石英脉厚度及矿化强度变化趋势分析表明,金矿化在舍金石英脉内具有分段富集的特点,且含金石英脉在中部和北部矿化较好.黄铁矿热电性特征研究得出,含金石英脉内黄铁矿导型以P型为主,热电系数沿垂向变化较小,反映4号含金石英脉产出稳定,具有深延的特点.研究表明,4号舍金石英脉已揭露部分位于整个含金石英脉的浅部,深部应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三官庙金矿床处于秦岭造山带南秦岭北部逆冲推覆构造带内,金矿床产于镇安—板岩镇主断裂及其南分支断裂夹持的构造透镜体中,构造控矿明显,赋矿地层为青白口系耀岭河组。在矿产地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金矿体特征、赋矿地层及岩性、构造与成矿、岩浆活动与成矿、矿石特征和金的赋存状态6个方面对金矿地质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载金矿物主要为毒砂,金矿物分布于非金属矿物与毒砂粒间,以单粒金居多,形态主要为片状、粒状、麦粒状和树枝状。矿床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As、Sb、Hg等头晕指示元素大多位于金矿体中上部,具较高异常浓集中心,说明矿体整体剥蚀程度较浅;Bi、Mo、Co、Ni等尾晕指示元素异常较弱,说明已有工程未控制到矿体尾晕;Au1号矿体部分地段和Au3号矿体在16线附近由浅至深头晕元素异常强度具增高趋势,说明矿体向深部仍有一定延伸。综合研究认为三官庙金矿床属于中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矿床深部及外围具较大找矿潜力,深部Ⅰ、Ⅱ号找矿靶区及外围北矿化蚀变带东延地段及南矿化蚀变带为下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以岫岩金矿十号含金石英脉为例,通过对矿脉断裂成矿构造、矿化有序性、成矿物理化学参数、元素分带特征开展戒矿预洲分析研究, 指出矿脉潭部具有良好的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
隋风春 《甘肃冶金》2012,(1):95-97,101
瓦屋沟金矿床是李岷金矿带上李坝金矿田内中型金矿床之一。矿区南测毗邻李坝金矿床,北侧与赵沟金矿床接壤。本文从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概况、矿体特征以及围岩蚀变等对瓦屋沟金矿床进行了论述。矿带总体呈86°~115°方向延伸展布,受F3断裂构造控制。成矿特征显示:断裂构造是该区主要的控矿因素,围岩蚀变与矿化关系密切,矿化程度的高低与蚀变的强弱呈正相关,蚀变越强,矿化程度就越高;蚀变越弱,矿化程度就越低,与矿化关系最为密切的蚀变类型为黄铁绢英岩化,最不密切的蚀变类型为绿泥石化。  相似文献   

12.
大坡顶金矿床位于西大别大磊山穹窿中部,矿体呈脉状、似板脉状赋存于断裂构造中,走向和倾向上均具舒缓波状特征,厚度变化属于稳定型,金品位变化属于均匀型;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蚀变岩型次之,石英脉型矿石金品位一般高于蚀变岩型矿石,金矿化与多金属硫化物呈正相关;围岩蚀变具有分带性,黄铁矿化、硅化、钾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大坡顶金矿床成矿物质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燕山期岩浆热液,金成矿作用与燕山期花岗质岩浆作用密切相关,矿床成因类型属于中温岩浆热液型。  相似文献   

13.
西藏隆子县邦卓玛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隆子县邦卓玛金矿床是近年通过区域地质调查新发现的金矿床。重点对邦卓玛金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勘探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及依据。矿体主要产于上三叠统涅如组二段中,受东西向次级断裂构造带控制;目前共发现金矿脉9条,圈定5个金矿体。通过开展土壤地球化学剖面测量工作,选择了Au、Sb、Pb、Zn、Sn、As作为Au及多金属成矿指示元素,共圈定单元素异常40处,圈定组合异常5处,各组合异常内元素套合较好。综合分析认为,区内找矿前景较大,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彦明  张晓  高忠晖  李超  袁坤 《黄金》2014,(6):22-25
重点对辽宁省清源县宏达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了矿床成因。研究表明,宏达金矿床主要受北东向深大断裂的次一级断裂构造控制;围岩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硅化、绿泥石化和绢云母化等,且与金成矿关系密切;金成矿可划分为4个成矿阶段,第二、第三阶段为主要成矿阶段。综合分析认为,宏达金矿床成因类型为构造控制的中低温岩浆期后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
宝兴沟金矿床是位于上黑龙江成矿带上的大型岩金矿床。在充分收集矿区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矿区钻孔样品及地球化学剖面数据,对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二十二站组地层成矿元素含量普遍高于克拉克值,且元素变异系数较大,有利于发生迁移,矿体两侧围岩中存在成矿元素向矿体迁移而产生的低值区。地层、构造、岩浆岩是主要的控矿因素,二十二站组地层为矿源层,北东向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控制了矿体的形态和产状,(石英)闪长岩脉、闪长玢岩脉与成矿关系密切,二十二站组地层、北东向构造及岩脉同时存在是寻找金矿体的理想部位。  相似文献   

16.
蒋之飞  张剑  李俊  邹院兵  陈松  吴念 《黄金》2020,41(4):4-8
石岗寨金矿床赋存于新元古界红安岩群七角山岩组断裂中,北东向断裂为主要含矿构造,含矿构造倾向延深大于走向延长。矿体形态简单,呈脉状、透镜状,具有平行排列、尖灭再现的特征,厚度、品位变化较大,部分工业矿体由浅向深具有厚度变大、品位变富的趋势;黄铁矿为主要的载金矿物,金主要以裂隙金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中,矿石类型主要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石,硅化、黄铁绢英岩化、黄铁矿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根据矿体特征,结合矿区成矿条件,认为矿区深部具有进一步找矿的潜力。对ⅩⅥ、ⅩⅣ矿体进行了深部验证,发现了工业矿体。  相似文献   

17.
王可勇  向树元 《黄金》1999,20(5):1-5
峪金矿床是小秦岭金矿带内一大型裂控石英脉型矿床,530脉是其主要矿脉之一,其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倾角中等。受断裂产状空间变化及成矿期控矿断裂运动方式的影响,其内含金石英脉体多产于控矿断裂带250-270°走向段及40-50°倾角段。Ⅱ、Ⅲ主成矿阶段主要迭加发育于控矿断裂带内260-270°走向段及45-50°倾角等有利构造空间部位。这一规律对指标该区相同产状矿脉的找矿勘查评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巴勉金矿床位于老挝乌多姆赛省西北部,该地区地质环境复杂,成矿条件优越。通过开展1∶5万地质测量及槽探工作,在巴勉金矿区发现了6条含金石英脉。根据本次调查和研究认为,巴勉金矿床是受叠加在韧性剪切带之上的脆性剪切带控制,矿床和韧性剪切带没有成因和时间关系,而只有间接空间关系,巴勉金矿床为"剪切后期"的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9.
二道沟金矿床位于夹皮沟金矿区南部,夹皮沟本区金矿床西南侧。矿体产于夹皮沟群糜棱岩化斜长角闪岩中,以石英脉型矿体为特征,两侧和深部见有细网脉浸染型矿化。研究认为,二道沟金矿成矿与夹皮沟群斜长角闪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及钾质花岗岩密切相关;北北西向矿化蚀变韧性剪切带为主要控矿构造;绿泥石化、黄铁绢英岩化为蚀变标志。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Au与S、Bi、Ag、Cu、Pb、Zn、Hg、Sb、Te、Mo等成矿元素构成稳定组合,可作为找金的指示元素组合。  相似文献   

20.
徐涛  袁昆 《黄金》2017,38(3)
重点对辽西牛家店金矿床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了矿床成因。研究表明,牛家店金矿床矿区范围内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着区内2条金矿体及蚀变破碎带的产状、形态和规模,黄铁矿化、硅化、磷酸盐化、绿泥石化等围岩蚀变与金成矿关系密切,可作为直接找矿标志。综合分析认为,牛家店金矿床为中低温变质-岩浆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