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断层构造预测的最大转动角梯度方法对霍林河一露天矿断层作了预测 .结果表明 ,该方法在提取断层信息和预测的精度上均明显优于趋势面偏差分析法和传统的地质制图法 .根据对该矿 1 4煤层底板平均整旋角的分析 ,修正了 4条断层的位置 ,预测了 7条新的断层 .目前 ,一采区在向北推进的过程中已有 3条被修正的断层和 1条新预测的断层相继得到了验证 .  相似文献   

2.
针对断层附近储层预测精度低的问题,将断层区域划分为“稳定区”和“复杂区”。通过精细解释断层“稳定区”层位,建立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改变了传统断层附近“稳定区”层位平滑插值解释无法避免相邻层砂体窜层现象,保证了断层“稳定区”层位和远离断层区的层位一样精确。利用泥岩层的相干体属性确定断层“复杂区”的位置,通过振幅属性识别断层“复杂区”范围,采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方法,实现了对断层破碎区的反演属性值的计算,从而减少了因断层对地震反演精度的影响。利用此方法,断层附近地震反演砂岩厚度预测精度由80.4%提高到91.3%,提高了10.9%。该方法提高了断层附近砂体的描述精度,对断层附件砂体精细刻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转动与变形的和分解定理以及最大转动角准则(MRAGC),考虑到无褶皱或褶皱不发育的沉积岩区的断层变形的特点,将断层面简经为连续变形的岩层面,从而将MRAGC引入到断层预测的研究中,并且从数值离散的角度探讨了度量断层构造的转动和形变的可能性,给出了一种新的恢复变形岩层初始位形的方法。这种新方法克降了其它方法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研究结果表明:用MRAGC进行断层构造预测的关键是:1)度量断层构造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煤矿开采中普遍遇到的“煤断层”及其表现特征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一种行之胶儿的预测其落差和走向长度的方法,这一方法对煤矿的设计、建设和采掘、生产确实起到了指导和,因而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用断层总面积理论对华北地区16例中强地震进行了研究,发现有15例在震前2a左右断层总面积有明显的高值[A(t)≥30]异常显示,对断层总面积值随时间变化特征的分析表明,断层总面积值对华北地区5.5级以上地震有较好的中短期预测效果,将此方法应用于地震趋势预测中,认为2005年度冀鲁豫交界区存在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用断层总面积理论对华北地区16例中强地震进行了研究,发现有15例在震前2a左右断层总面积有明显的高值[A(t)≥30]异常显示.对断层总面积值随时间变化特征的分析表明,断层总面积值对华北地区5.5级以上地震有较好的中短期预测效果.将此方法应用于地震趋势预测中,认为2005年度冀鲁豫交界区存在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海州矿北帮FE1断层变形区稳定性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海州露天煤矿北帮FE1断层变形区工程地条件及滑坡特征,采用模型试验方法分析了边坡变形和岩移机理,结合系数计算对边坡稳定状态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该区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8.
受分辨率限制,现有地震解释方法难以准确识别和预测一小部分潜在的小型断层。通过面复原技术,可以在三维构造建模基础上对目的层进行三维构造恢复,获得构造稳定指数、K-max和拉张系数。在这些系数图谱上,潜在断层表现为线性构造,利用线性构造异常可进行潜在断层预测。  相似文献   

9.
张性断层构造预测的岩石分形统计强度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Weibull假设和岩石中断裂尺度的分形分布特征.导出了含裂纹岩石的分形断裂概率和统计强度表达式:Pf(δ)=1-exp{-A[π/(aKlc)^2]^DLδ^2DL}和δ^-=aKlc/√π A-1/2DLГ(1 1/2DL)。籍此可以较好地分析伸展构造应力场(δ)作用下,地壳中最易形成张性断层的位置。对在低温、低围压奈件下产生的大尺度张性断裂构造与其旁侧的小尺度断裂构造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上的解释。从而为根据小尺度断裂构造密座的变化预测大型张性断层构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同生断层分段生长特征与油气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同生断层也称生长断层、同沉积断层。通过对大港滩海区同生断层研究发展,内部同生断层具有分段和连锁生长特征,同生断层分段成核、发段生长,然后追踪连锁为一条断层。凹陷内部同生断层分段生长对地层沉积、油气运移、聚集的控制作用也不相同,至使同一含油气系统内部同一断层同一层位在不同地段油气运移、富集规律不同。分析研究凹陷内同生断层,对指导油田现场勘探开发具重要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