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建构主义模式下的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某些理念有利于建筑学专业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通道借鉴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思想,提出了有关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思路,并提出了主要操作模式,以期对建筑学专业相关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起到探索作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9)
平面构成课程是建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抽象形态要素的造型能力。以往的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忽视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与建筑学专业特点的联系不够紧密。该文立足建筑学专业学科特点,进行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构建建筑学专业特色的平面构成课程,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3.
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分析了建筑学专业美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建筑学专业开设美术课程的目的与意义,从加强美术基础课建设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两个角度,提出了美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促使美术教学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科建筑学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形势下建筑学专业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总结分析,指出了建筑学专业教育模式改革的急迫性,进而探索与建筑学专业教学相关的一些热点问题,并介绍了笔者及其所在学校建筑学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和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5.
以一次课程教学实践,讨论了《空间构成》课程在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中的"兼容性"问题。希望能对建筑学专业的《空间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有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许方明 《山西建筑》2011,37(18):245-246
简单介绍了新办建筑学专业产生的背景和原因,针对目前新办建筑学专业存在的课程设置及选用教材较落后.专业教师资源贫乏等问题和现状,探讨了新办建筑学专业的办学思路,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7.
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建筑学专业学生在掌握、运用技术性知识中易出现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阐述了整合建筑构造和建筑设计教学体系和内容,提出加强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建筑物理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唯一一门含有实验的专业课程。根据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民族院校学生的特点、学生就业去向以及建筑物理课程自身的特点,在总结目前课程教学中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适合地方民族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建筑物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城市规划原理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其较强的理论性一向是该课程的教学难点。笔者通过多年来对该课程教学反思,认为通过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认知城市、分析城市的综合思维能力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针对建筑学专业学生思维的特点,提出面对建筑学专业的学生以提高逻辑思维和综合设计思维为核心、以提高综合设计能力为主线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具有全面建筑观的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10.
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原理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规划原理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文章通过对该课程教学实践的反思,指出该课程对于建筑设计的影响,从而提出针对建筑学专业的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及完善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吴蔚 《南方建筑》2015,(2):62-67
高校建筑学专业的建筑技术课程教学存在很多争论。首先,谁是教授这类课程的最佳人选——建筑师还是工程师?其次,教学内容应该偏重于专业技术理论还是与建筑设计相关的实践知识?最后,如何将建筑技术理论与建筑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将学生所学到的建筑技术知识融会贯通应用到自己的建筑设计过程中?论文以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建筑设备’课程教学改革为例,分析教学中所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与观点,希望以此促进我国建筑技术教学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智超 《山西建筑》2010,36(35):204-205
分析了工民建专业建筑力学课程在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专业特点及教学改革要求,对建筑力学课程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出教学内容重组、优化教学方法、改革考核制度、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的思路及建议,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面向21世纪的建筑学专业教学改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1世纪即将到来,它将带来许多与本世纪完全不同的变化。新的形势要求建筑学专业教学作出相应的改革。本文针对21世纪建筑学专业教学所面临的来自各个方面的冲击和挑战,分析了国内大多数院校目前所沿用的建筑学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面向21世纪的建筑学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至少应该从教学安排体制化、课程设置体系化、课程内容更新频繁化、教学手段高科技化、主干课程教材系统化等五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4.
由于桥梁结构与造型艺术之间的关系有其自身特殊性,难以照搬建筑结构与建筑学、建筑美学相关课程的教学模式,桥梁与建筑交叉课程应运而生,课程建设包括教材编写、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其中又以教材建设为核心。城市桥梁建筑理论与美学创作是以桥梁结构理论及其工程技术为专业基础,以建筑学专业的理论体系及其技术路线为理论基础,以桥型结构技术、功能与造型及其三者内在关系为研究对象,关于城市桥梁的综合技术与艺术的交叉学科。通过精心编排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策划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同济大学先后开设了这一交叉课程的研究生专业选修课程和本科生精品类通识课程,实现了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衔接和贯通。课程建设和培养模式的改革,将桥梁结构单一技术思维的工程设计提升到桥梁技术与艺术的综合思维创作,目标是系统培养桥梁结构专业和建筑城规专业学生的技术创造力和美学创意素养。  相似文献   

15.
刘其鑫 《山西建筑》2011,37(26):252-253
传热学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基于讲授建环专业《传热学》课程的体会,总结了传热学课程的特点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就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平时上课内容、教学实验课内容设置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金陵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为例,结合"卓越工程师计划",提出应充分凸显建筑设计系列课程实践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从人才培养定位、师资队伍建设、设计课程改革、软件化特色专业改造和设计竞赛实践体系的建设五个方面,实现建筑设计教育体系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7.
本文的研究围绕对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现状及研究意义的分析展开,结合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系列课程建设及其教学改革实践,从系列课程教学理论、框架结构、课程衔接、质量评价、实践应用及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归纳并指出了综合性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特色和面对的问题,提出了系列课程建设及其教学实践未来发展的思路,以期对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起到推动与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亚东  毛达 《山西建筑》2009,35(31):220-221
结合河南科技学院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四年制城市规划专业建筑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设计基础口诀化、快题设计阶梯化、问知方式多样化、课程联合模块化等意见与建议,以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刘红红 《华中建筑》2014,(7):160-163
《建筑设计初步》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作为基础教学,各个学校都在进行教学探讨和改革。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系《建筑设计初步》课程形成了四个基本的教学模块:建筑认识、建筑表达、建筑构成、设计入门。该文通过这四个模块的教学探索,指出《建筑设计初步》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进行基本功训练,更重要的是力求提高一年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做到设计启蒙教学与二年级以上的建筑设计能良好的衔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使学生从"门"外顺利过渡,走向建筑。  相似文献   

20.
胡??斌 《室内设计》2012,93(3):30-35
本文从对高等教育中"研究型教学模式"内涵和系统实现的阐述出发,对重庆大学建筑学专业建筑历史理论教学中推进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总结,提出进行课程教学体系的结构性调整,建成"基础类、主干类和拓展类"系列课程;并且密切配合设计主干课程教学阶段目标,建立历史理论课程群和各年级设计教学的配合协调机制;通过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以实习和实践课程体系、设计课程体系(辅助)和理论课程体系形成完整但各自相对独立的三条纵向线索支撑整个历史理论课程研究型教学体系,并积极探索"问题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在理论课程中的运用,以改善过去单一的授课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