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建 《治淮》2004,(3):50-50
一、工程概况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位于淮河干流中游的安徽省霍邱、颍上两县交界处.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当淮河上、中游发生50年一遇以上洪水时,配合现有水库、河道堤防和行蓄洪区,调蓄洪峰、控泄洪水,使淮河中游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  相似文献   

2.
西汝泽  高月霞 《治淮》2004,(9):15-17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是治淮骨干工程,淮河干流上的大型水利枢纽,总投资22.67亿元.它与淮河上游的山区水库、中游的行蓄洪区、淮北大堤以及茨淮新河、淮洪新河构成淮河中游多层次的综合防洪体系.当淮河上中游发生大洪水时,启用临淮岗工程可有效控制洪水泄量,以保证正阳关水位26.4m,流量不超过10000m3/s,从而使淮河中游防洪标准从4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其防洪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3.
陈平  王荣喜 《治淮》1999,(3):10-11
一、基本情况 临淮岗工程是提高淮河中游防洪标准的洪水控制工程,位于正阳关以上25km处。它的主要任务是当淮河上中游发生百年一遇洪水时,关闸调蓄洪峰,控制洪水,使淮河中游防洪标准从防御1954年洪水(合五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确保淮北大堤和沿淮工矿城市圈堤的安全。在中小洪水时,开闸敞泄,保证上中游河道排水通畅。该工程坝前设计洪水位28.41m,相应滞洪库容86  相似文献   

4.
袁学勤 《治淮》2002,(9):14-15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是1991年国务院确定的19项治淮骨干工程之一,并已列入国家“十五”计划,它是淮河上已建和在建工程中最大的水利枢纽,其主要任务是控制淮河中游洪水,使淮河中游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确保淮北大堤和沿淮重要城市安  相似文献   

5.
李进 《治淮》2008,(6):34-35
一、工程概况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位于淮河干流中游,主要任务是当淮河上、中游发生50年一遇以上洪水时,配合淮河其他防洪工程调蓄洪峰,控泄洪水,确保沿淮重要工矿城市安全。姜唐湖进洪闸工程是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老淮河主槽与49孔浅孔闸的主坝段中部,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设计高程28.41m.校核洪水标准为1000年一遇,设计高程29.49m。主要建筑物为1级,导堤为3级。  相似文献   

6.
2015年6月23~30日,淮河流域出现持续强降雨,致使淮河上中游干流王家坝至正阳关河段发生超警洪水,这是淮河2015年第1号洪水,也是2010年以来淮河首次超警。淮河防总和流域各省迅速行动,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科学调度水利工程,成功防御淮河2015年1号洪水。概述了2015年淮河第1号洪水雨情、水情、灾情及雨水情特点,介绍了防汛抗洪行动,总结了成功应对经验。  相似文献   

7.
茨淮新河及怀洪新河是1970年后在淮北平原开挖的两条大型人工河道,工程主要目的是分泄中游洪水,减轻淮河干流的防洪压力。本文借助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了淮河中游干支流河网的洪水演进情况,研究了茨淮新河以及怀洪新河2003年运用对淮河干流洪水传播的影响,从水力学的角度评估了典型洪水条件下两条人工新河的实际分洪效益,并与水文学方法计算的成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8.
《治淮》2020,(1)
正一、临淮岗工程概况淮河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以下简称临淮岗工程)是淮河中游最大的水利枢纽,是控制淮河干流洪水的关键工程和提高淮河中游防洪标准的战略工程。临淮岗工程由8.54km主坝、8.41km南副坝、60.56km北副坝,52座副坝穿坝建筑物,姜唐湖进洪闸、49孔浅孔闸、12孔深孔闸、临淮岗船闸、城西湖船闸及14.39km上下游引河等组成。  相似文献   

9.
刘玉年 《治淮》1998,(10):7-8
1998年5月26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印发了经国务院批准的《关于审批淮河中游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项目建议书的请示》,标志着这项规划多年的淮河中游洪水控制性工程正式立项;8月由水利部规划设计总院主持有关单位参加,对  相似文献   

10.
淮河中游行洪不畅,中等洪水条件下干流高水位时间长、行蓄洪区启用标准低等问题依然存在,中等洪水防洪压力巨大。文章选取淮河中游正阳关至涡河口、涡河口至洪山头2段河道分别开展了不同疏浚规模对降低中等洪水位效果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淮河中游长距离河道疏浚对降低中等洪水位具有较好的效果,并且随着河道疏浚底宽的增加,水位降低幅度呈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治淮19项骨干工程之一。工程2001年12月正式开工,2007年6月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运行,位于淮河干流中游。主体工程处于淮河王家坝和正阳关之间,跨霍邱、颍上、阜南三县,主要任务是当淮河上中游发生50年一遇以上洪水时,配合现有水库、河道堤防和行蓄洪区,调蓄洪水,削减洪峰,使淮河中游正阳关以下主要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由不足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确保淮北大堤和沿淮重要工矿、城市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淮河干流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199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立项。1999年3月29日至4月5日,受国家计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数十名国内水利专家,对《淮河中游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评估。通过实地考察,科学论证,专家组一致认为,建设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建设时机已经成熟,建议尽早实施。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总公司即将提出评估报告。至此,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这一事关淮河中游防洪安全大局中的骨干性关键工程,在经过40  相似文献   

13.
汪绪武 《治淮》2005,(1):30-32
一、工程简介 临淮岗工程是治淮的战略性骨干项目.主体工程位于淮河中游正阳关以上25公里,地处安徽省霍邱县与颍上县交界处.兴建临淮岗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当淮河上中游发生50年一遇以上洪水时,配合现有工程控制洪水,使淮河中游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确保淮北大堤和沿淮重要工矿城市安全.工程批复总投资为22.67亿元,建设工期5年.  相似文献   

14.
一、要充分重视淮河中游上段的模型试验今年汛期,淮河水系连降大到暴雨,历史上罕见的洪水一次又一次地袭击淮河,给淮河两岸人民造成难以弥补的经济财产损失,另一方面,由于科学调度,最终保住了淮北大堤,保住了津浦铁路,保住了两淮煤电能源基地及淮南、蚌埠等工业城市,使国家免受了更大损失。当前怀洪新河尚未开通,洪泽湖入海水道亦未建成,淮河干流洪水宣泄不畅的情况下,为什么能控制如此特大洪水,使淮河中、下游免受其害。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沿淮湖泊洼地及时行、蓄洪,有效地削减了洪峰,而这些行、蓄洪区大都集中在淮河中游上段淮滨至正阳  相似文献   

15.
李君廷 《治淮》2000,(6):12-13
一、概述 城西湖退水闸为淮河中游城西湖蓄洪区的退水控制工程,具有退水、倒进洪、排涝、抗旱等多项功能,四季运行较频繁。该闸将与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联合调度运用,实现对淮河中游超标准洪水的控制。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为一闸群组合,将有多座水闸计110扇闸门,实现计算机集中控制和电视监控,对将来的工  相似文献   

16.
淮河中游洪涝灾害严重,主要原因之一是洪泽湖水位顶托和入湖河段河床倒比降制约了淮河干流中小洪水下泄。为了缓解洪泽湖对淮河中游洪水下泄的顶托影响,在浮山以下约14.5 km的地方开辟一条冯铁营引河直接分流淮河中游洪水入洪泽湖是一条可行的治理措施。然而,冯铁营引河实施以后,对淮河干流河道的冲淤演变带来什么影响,引河对降低淮河干流洪水位的效果如何,能否长期维持,维持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亟需研究。为此,采用基于非均匀不平衡输沙理论建立的水沙运动数学模型,就冯铁营引河实施以后的建闸控制运用和无闸敞泄运用方式,对淮河干流河道和冯铁营引河未来30年的冲淤演变趋势,及其对河道过流能力和洪水位的影响进行了多情景方案研究,回答冯铁营引河对降低淮河干流洪水位效果能否长期维持及维持到什么程度等关切问题。  相似文献   

17.
淮河中游地区是全国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年均洪涝灾害面积1270万亩。中游地区的洪水威胁大,行蓄洪区运用频繁,涝灾比重大。黄河夺淮导致的淮河中游地理环境变化和特殊的气象条件是中游地区洪涝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历史上对沿淮湖泊和低洼地的过度围垦也加重了洪涝灾情。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淮河中游两侧的一系列湖泊洼地一直是淮河上中游洪水滞蓄回旋的区域。受黄河夺淮影响,淮河下游河床淤积抬高,失去了入海口,改经入江水道流入长江。黄河夺淮造成淮河水系紊乱,排水不畅,形成了“小雨小灾、大雨大灾,无雨旱灾”的局面。上游来水快,中游水流不畅,下游水道狭窄,各支流入淮河口淤塞,汛期淮河水位一旦高出地面,便严重顶托沿岸各支流的排水和两岸涝水的外排,形成淮河特有的因洪致涝、洪涝并发的洪水灾害。淮河流域1931、1954、1956、1991年严重水灾就是典型的例证。  相似文献   

19.
蒙洼蓄滞洪区洪水淹没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蓄滞洪区是我国江河防洪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蒙洼作为淮河中游一个重要的蓄洪区,在淮河洪水调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二维非恒定流不规则网格模型,模拟蒙洼蓄洪区内洪水淹没过程,分析蓄洪区内洪水风险,并采用2003年淮河大洪水的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蒙洼蓄洪区洪水淹没过程,可用于蒙洼蓄洪区的规划、建设、管理,乃至整个淮河流域的洪水预报。  相似文献   

20.
临淮岗工程是淮河中游洪水控制工程,它可使淮河中游重要堤防的防洪标准由目前的不足五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当发生百年一遇洪水时,临淮岗工程利用先期蓄洪的河谷、洼地,增加拦蓄库容32亿m^3,与淮北大堤加高方案相比,该工程具有投资省、易于实施、工程控制性能好等优点,因此应尽早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