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橡胶随着温度的改变其剪切弹性模量、动态柔度、阻尼等参数的变化对橡胶式扭振减振器的固有频率定调比、阻尼比等重要特性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按定温或常温确定的橡胶式扭振减振器的设计参数,对变温状态下工作的橡胶式扭振减振器必将产生较大偏差。通过试验研究,本文论述了橡胶式扭振减振器固有特性随工作温度的变化规律,从而为其精确地设计和测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橡胶减振器在轴系扭振系统中的减振原理及其基本特性参数的测定方法。通过交替加载的静态特性试验,自由衰减振动试验以及动态阻尼特性试验,可以测定橡胶减振器的自振频率,动态刚度、静态刚度,动静比及动态阻尼系数比等基本特性参数,为柴油机扭振计算和橡胶减振器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了必要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3.
姜小荧  陈鹏  周文建 《柴油机》2018,40(1):32-37
介绍了一种簧片滑油型扭振减振器设计方法。首先使用简化模型通过动力吸振理论的最佳定调比和最佳阻尼比针对轴系扭振最主要谐次进行控制,初步确定减振器的减振特性参数;再使用详细模型通过轴系扭振计算进一步调整特性参数,使扭振控制效果达到最优。然后根据参数设计结果开展结构设计,主要介绍了扭转刚度和阻尼系数两个特性参数相关的结构设计方法。最后进行设计检验。将该方法应用到HND 622V20CR柴油机的减振器设计中,显示:所设计的簧片滑油型扭振减振器与原扭振减振器相比减振效果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4.
利用AVL公司的EXCITE-designer软件,建立四缸发动机的曲轴扭振模型,对比了曲轴安装减振器前后扭振特性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减振器能明显改善曲轴扭振特性,并且硅油减振器性能优于橡胶减振器。  相似文献   

5.
利用AVL公司的EXCITE—designer软件,建立四缸发动机的曲轴扭振模型,对比了曲轴安装减振器前后扭振特性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减振器能明显改善曲轴扭振特性,并且硅油减振器性能优于橡胶减振器。  相似文献   

6.
舒歌群 《内燃机学报》1998,16(3):348-353
本建立了扭-弯减振器的理论模型,推导了发动机安装扭-弯减振器后轴承系扭振的振幅表达式,研究了该类减振器的基本振动特性,从理论上探讨了弯曲捱劝减振器参数对扭-弯减振器扭振减振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EQB210柴油机曲轴扭振减振器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EQB210柴油机匹配橡胶扭振减振器和硅油橡胶复合式扭振减振器的优化设计研究过程.研究表明:橡胶扭振减振器难以满足最佳优化设计要求.即橡胶的阻尼较小;硅油橡胶复合式扭振减振器可以满足最佳优化设计要求,即用硅油满足阻尼要求,用橡胶层满足刚度要求;硅油橡胶复合式扭振减振器的减振效果优于橡胶减振器,可使对曲轴轴系扭振影响最大的4.5次和6次扭振振幅的最大值下降35%以上;多质量当量模型扭振计算数据与试验测量数据的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四缸发动机曲轴减振器匹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硅油减振器比橡胶减振器具有较好的降低曲轴扭振的性能,通过试验对比分析某四缸发动机曲轴装橡胶减振器及硅油减振器的性能指标,采用硅油减振器后明显降低曲轴扭振的主要谐次的振幅、最大扭振应力及发动机前端的噪声,使曲轴运转更平稳、发动机工作更可靠。  相似文献   

9.
内燃机轴系扭振减振器的最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多质量综合分析法结合现代最优化技术对内燃机轴系扭振减振器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对减振器参数在可能范围内的优选组合以使整个轴系动态特性达到最优。其中包括发动机在全部运行工况范围内轴系扭振幅值的均方根值最小及各部位间的相对幅值小于许用值。这样既保证了曲轴运转安全可靠,又使轴系转动能量的耗散最小。本文以一台6缸柴油机为例,进行了轴系扭振减振器的最优化设计,装机实验结果表明其性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本文还提出了内燃机轴系扭振减振器最优化设计的全套电算通用程序。该程序可适用于各种大、中、小型内燃机轴系扭振减振器的优化设计,也可用于弹性阻尼减振器及动力减振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12V180ZCaD—2型柴油机台架系统和400CaX—5型柴油发电机组轴系扭转振动的特性分析。柴油机在试验台架上分别带有硅油减振器、弹性联轴器和水力测功器等以不同的组合形式进行扭振试验和计算,较全面地分析了柴油机的扭振特性,验证轴系当量参数和硅油减振器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对柴油发电机组进行扭振计算和测试,分析机组在正常工作范围内的扭振特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开发出一套曲轴减振器特性参数的计算机检测分析系统。该系统通过激振器激励减振器扭振并自动采集成振器的响应,根据频响曲线计算得出减振器的特性参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准确测定减振器的振动特性参数。并对测试系统的杭干扰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簧片组的刚度与强度对板簧扭振减振器的减振效果与工作可靠性起决定性作用。基于Bernoulli-Euler梁模型,推导了柴油机板簧扭振减振器的扭转刚度和弯曲应力计算公式,编制了相关计算程序和计算工具,为减振器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了计算工具。给出了扭转刚度的有限元分析方案和步骤,并检验了力学模型和计算公式的准确性。研究了铜垫片尺寸、簧片的厚度等参数对刚度、强度的影响规律,以指导扭振减振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证内燃机运行的可靠性和低噪声,避免内燃机曲轴因扭转振动而损坏,需要配置应用各种类型的扭振减振器,以保护内燃机曲轴免受扭转振动的损坏。归纳总结扭振减振器的主要型式及其选型依据,研究分析橡胶、硅油、卷簧、板簧、弹簧扭振减振器的用途和性能等,以及优化设计、静动态试验方法,并介绍一些新型减振器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9.5 L柴油机曲轴扭振减振器总成的开发过程,包括外形设计、扭振计算、扭振附加应力计算、减振器紧固螺栓连接能力计算。试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减振器总成的减振性能满足设计指标,即减振器总成可以使发动机曲轴传动系的扭振振幅小于0.15℃A,从而确保发动机曲轴的工作可靠性;同时,曲轴扭振减振器总成本身的可靠性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斯太尔WD615系列柴油发动机扭振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浙江大学新研制的高精度数字化扭振测试系统,对装用国产扭振减振器的斯太尔WD615系列发动机进行了全负荷工况下的曲轴扭振特性台架测试.通过对全转速范围内各稳定转速下的扭振时域波形和各谐次扭振幅频特性曲线的综合分析表明,该机型配用国产扭振减振器完全满足扭振减振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AVLexcitedesigner计算软件,建立了某船用柴油机曲轴轴系扭振计算模型。应用该模型优化获得了适合该发动机应用的减振器参数,通过优化参数选取了减振器,经过试验验证,优化参数后选取的减振器符合匹配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由轴系扭转共振引起的车内噪声问题,提出加装多级扭振减振器来降低车内噪声的新思路。车内噪声试验表明,加装扭振减振器使得车内噪声可降低5dB,说明加装扭振减振器的措施对车内噪声控制是有效的。推导了所有级数多级减振器通用的动力放大系数表达式,采用序列二次规划(SQP)方法对并联和串联方式的1~10级减振器进行了参数优化,并对优化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不增加总惯量比情况下,并联和串联级数小于3时,能够通过增加级数获得较好的减振效果收益,串联2级和3级是较理想的多级减振器选择,为工程实践中多级减振器级数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AVL excite designer计算软件,建立了某船用柴油机曲轴轴系扭振计算模型。应用该模型优化获得了适合该发动机应用的减振器参数,通过优化参数选取了减振器,经过试验验证,优化参数后选取的减振器符合匹配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橡胶扭振减振器(TVD)惯性环转动惯量和橡胶件扭转刚度对发动机曲轴系减振性能的影响,同时对TVD进行最优参数选取,采用EXCITEDesigner软件对曲轴系扭振进行数值模拟,绘制扭振响应云图,分析TVD惯性环转动惯量与橡胶件扭转刚度两个主要因素对发动机曲轴系固有频率、单阶最大扭振幅值、总阶最大扭振幅值和耗散功等的影响.在不改变TVD惯性环尺寸情况下确定出正交试验因素研究范围,设计正交试验,分析TVD各关键因素对各指标影响的主次顺序及规律,并添加约束函数,得到在TVD惯性环转动惯量采用原值(0.003 7 kg·m2)下最优的TVD橡胶件扭转刚度为18 535.5 (N·m)/rad.将优化后TVD参数重新代入软件校核,并进行曲轴扭振台架试验,软件校核结果与优化结果误差在5%以内,经验证该设计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0.
6110/125Z柴油机轴系扭振与减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6110/125Z柴油机飞轮螺栓断裂问题对柴油机轴系进行扭转振动分析,改进扭振减振器设计减小曲轴后端附加扭振力矩,解决了飞轮螺栓断裂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