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巡检司电厂3号汽轮机叶片损坏原因分析云南省电力试验研究所曲聪1990年6月巡检司电厂3号机第4次大修,揭盖后发现第11级(次来级)叶片有7片明显向进汽侧倾斜。为确保机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发生,电厂更换了这些叶片。换下后,经检查发现这7片叶片叶根已产生...  相似文献   

2.
杨明星 《湖北电力》1996,20(3):37-38,41
氩弧焊在汽轮机叶片检修中的应用青山热电厂杨明星1前言汽轮机末二级叶片,采用2Cr13马氏体不锈耐热钢,由于在运行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易产生裂纹。图1叶片裂纹部位1991年11月我厂4号机大修中发现末二级15组第6片叶片出汽侧穿晶裂纹,长30mm,如图...  相似文献   

3.
N125汽轮机轴承振动分析芜湖电厂11号机、12号机均为上海汽轮机厂生产的N125型中间再热凝汽式汽轮机。1993年3月和11月投入试生产,凋试中都发生过汽轮机轴承振动大而停机,现将这两起事故过程叙述分析如下。1993年1月10日,11号机冲转升速,...  相似文献   

4.
5号机31—25—7型,制造厂编号第3台,1969年4月5日投产。事故情况,1971年10月1日大修发现第11压力级叶片裂纹51片,裂纹均发生在出汽侧,距叶根35~80毫米,个别120毫米,叶片进汽侧上部30~50毫米,区域水刷成麻面状。第12压力级叶片断6片,有108片叶片距叶根290~300mm范围弯扭变形,裂纹68片,裂纹在进汽侧距叶顶135~140mm区域内(也是水刷严重区域),在出汽侧距叶根60~200mm以内(报告附有事故叶片分布图)最后三级叶片频率变化不大(末级频率是抽测的)。  相似文献   

5.
5、6号机均为31—25—7型,制造厂编号第6、16台,先后于1970年4月投产和1971年4月试运。一、5号机在投产后一个月,按制造厂(70)048号文精神,揭缸检查,扩大疏水孔,并发现第10压力级叶片切Ao型振动频率普遍下降,后对低于238周/秒的叶片作了调频处理。事故情况:1970年11月25日事故停机检查(此前曾多次听到汽缸内有金属撞击声)第11压力级叶片断7片,断口距叶根39~74毫米,断口出汽边平整,进汽边凸凹不平,个别断口有明显疲劳纹,另有30余片裂纹,裂纹距叶根40~80毫米,个别达120毫米。裂纹均起始于出汽侧,大部分叶片碰伤。第12压力级全级叶片进汽侧顶部被打伤,且有16片在距叶顶约200毫米处弯扭变形、另外前后汽封及隔板汽封多被磨损,轴瓦有烧伤及脱胎现象等。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徐州彭城电厂一期工程 2台 30 0MW机组是由上海汽轮机厂引进美国西屋公司技术制造的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凝汽式机组。主机配置 2台各 50 %锅炉额定给水量的汽动给水泵 (主给水泵 )和一台 50 %锅炉额定给水量的电动给水泵 (启动、备用给水泵 ) ,为锅炉供水。 2台汽动给水泵的汽轮机 (称小汽轮机 )是上海汽轮机厂制造的 ,是变参数、变转速、变功率和采用多种汽源的汽轮机。他的供汽系统如图 1所示。图 1 小汽轮机的供汽系统1 汽动给水泵系统及设备的改进原因( 1 ) 1号机在投产机组调试中 ,由于是新投产的电厂 ,运行人员经验不足 …  相似文献   

7.
许慎 《山东电力技术》1999,(1):21-24,29
邹县发电厂5号汽轮机系由日本日立公司与东方汽轮机厂合作生产的第一台亚临界中间再热、单轴、三缸四排汽冲动凝汽式汽轮机,额定功率为600MW,最大功率为658MW,给水系统配有两台50%容量的汽动给水泵,小汽轮机额定功率8575kW,为单缸单轴纯凝汽式汽...  相似文献   

8.
肖承明 《江西电力》2022,46(2):53-56
对650 MW机组给水泵汽轮机大修后排汽端轴承振动爬升的异常情况进行了原因分析,经过排查确定给水泵汽轮机排汽端汽封碰磨是主要原因,通过制定运行控制措施,消弱了引起给水泵汽轮机排汽端汽封碰磨的影响因素,消除了机组运行中频繁发生给水泵汽轮机排汽端轴承振动爬升的重大隐患,保证了机组的长周期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9.
岭澳一期核电站1,2号汽轮机组各配置3台容量为50%的给水泵。其中,2台为汽动给水泵,1台为电动给水泵,汽动给水泵为工作泵,电动给水泵作为备用。在机组满功率状态下,保证有2台泵运行。在1号机组第3次大修期间,供货商对汽动主  相似文献   

10.
洛河发电厂两台国产30万kW机组配置4台用于驱动给水泵的汽轮机,系上海汽轮机厂生产的G6-7(165)-1型单缸冲动纯凝汽式汽轮机,具有变参数、变转速、变功率的功能。原设计汽源有2路,一路是来自主机第4级抽汽(蒸汽参数为0.7MPa、340℃),简称低压汽源,作为该机的正常工作汽源;另一路是来自本机主蒸汽(参数16.17MPa、550℃),简称高压汽源,是为了满足低压汽源供汽不足的情况下而设置的补充汽源。但使用高压汽源带  相似文献   

11.
大坝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现装机容量4×300MW,采用单机单炉单元制系统。每台机设置2台汽动给水泵运行,1台电动给水泵备用。2005年,2号机汽动给水泵共发生缺陷13次,严重影响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分析汽动给水泵发生的缺陷,发现13次缺陷中有10次都是因为给水泵径向轴承温度高。汽泵径向轴承温度升高是2号机组汽动给水泵缺陷次数多的  相似文献   

12.
包头第一热电厂8号机1998年9月14日大修中发现高转子第7级叶片有1片断裂,在处理时进行了部分更换,由于装配质量等问题,机组正常运行33天后,发生了第7吸叶片全部被剃掉的恶性事故。详述了这次事故的原因及事故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1概述 洛河发电厂1号机B小汽轮机于1986年投运,上海汽轮机厂制造,2007年6月26日B小汽轮机轴承振动幅值从0.01mm突增至0.08mm,怀疑该小汽轮机某级可能发生断叶片,电厂于2007年7月5日揭缸,发现次末级叶片断1片、裂1片,为此我们对该级叶片事故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青山电厂~#5机通流部分改造浅析青山热电厂(430082)李宪刚,杨金虎本厂#5机系哈尔滨汽轮机厂生产,于1959年12月安装投产,机组为凝汽式五段不调正抽汽,其设计参数为:型式:51—50—1型功率:50MW主汽压力:8.83MPa主汽流量:210?..  相似文献   

15.
青山热电厂11号汽轮机是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第三台N200-130-535/535型超高压中间再热三缸三排汽冷凝式汽轮机组。额定功率为20万千瓦,最大功率为22万千瓦。汽轮机转子由高压转子、中压转子和低压转子组成,各转子之间均用刚性对轮联接。有五个三油楔轴承,2号轴瓦为推力支持轴承(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16.
1振动测试 某超临界660 MW机组的小汽轮机为柔性转子,其临界转速计算值一阶为2 301r/min、二阶为6 945 r/min,与给水泵采用齿形联轴器连接.1号轴承(进汽端)、2号轴承(排汽端)为可倾瓦,支承小汽轮机转子,3、4号轴承支承给水泵转子(图1).该小汽轮机投产时振动状况较好(表1),运行几个月后振动增大,1χ轴振达112 μm以上(正常值为36 μm左右),严重威胁机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7.
一台C50-95-1型汽轮机,额定出力为5万千瓦,额定工作温度为535℃、压力为95大气压。背压压力为0.085大气压。该机运行了1711小时末第二级(第20级)编号为24号的叶片断落,打伤四片叶片,经抢修后投入运行仅108小时又发生第二次断叶片事故。揭缸检查~#107叶片沿通汽部分根部断落,与上次~#24叶片断裂情况相似。~#76叶片通汽部分根部小脚圆角处有一条长约35毫米裂纹。~#103、~#49叶片根叉销子孔处断裂,两次事故共断裂叶片5片,打伤、打裂数拾片之多,整级叶片无法继续使用。末第二级共有动叶片114片。叶片高度为368毫米;材料为经调质处理的2Cr13。  相似文献   

18.
王俊启  付晨鹏 《中国电力》1998,31(11):72-72,77
1问题的提出三门峡华阳发电公司1号汽轮机为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N300-16.7/537/537-Ⅲ型双缸双排汽凝汽式汽轮机,该机组于1995年5月10日通过168h试运行,投产以来累计运行13961h,其中1996年大修1次。1998年3月10日该机...  相似文献   

19.
某发电公司300MW燃煤发电机组配备的给水泵汽轮机为哈尔滨汽轮机厂制造的单缸、单流、整锻单轴、冲动式、纯凝汽、新汽内切换式变参数、变功率、变转速汽轮机,其转子临界转速:一阶为2550r/min;二阶为12200r/min。给水泵汽轮机是大型火电厂关键辅助设备,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淮南电厂1、2号机系波兰采考普公司(ZAMECH)生产的TK—120型中间再热机组。两台机组投产以来均发现低压缸第三级叶片铆钉头断裂,及第四级拉金断裂现象。其中一号机还先后两次发现低压第三级汽机侧叶片断裂,以及低压第六级叶片裂纹事故。2号机于1975年2月份大修揭缸发现中压转子第十二级叶片顶部断裂,低压转子第三级铆钉头断裂多处,第四级叶片内外拉金断裂160余处,第5级包曼级上层叶片工作根部裂纹14片,其中电机侧13片,汽机侧1片。同年5月,运行中包曼级电机侧叶片,与前次同样部位断落1片,裂纹2片。本文仅对2号机叶片损坏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电厂对损坏的叶片进行了相应的处理。参加过一次工作的还有安徽电力局中试所,华东电管局中试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