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庄油田郑408块沙三段油藏为强水敏性的砂砾岩稠油油藏。选择该块开展火烧驱油先导试验,以加快储量动用,改善开发效果。为研究地下燃烧状况,利用新完钻冷冻保型取心井的常规物性、地化指标、地层矿物分析等实验数据,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对开发效果进行评价,提出平面上可将火烧区划分为已燃区、燃烧前缘区(结焦区)、富油区(油墙)、剩余油区等4个区。不同区带油气各种参数存在较大差异,据此初步建立了利用岩心分析成果评价火烧驱油效果的方法。注气速度是影响研究区火烧驱油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加大注气速度后,有望提升燃烧带平均峰值温度,使燃烧带在平面上得到拓展,有可能重新形成油墙,实现真正的火烧驱油。  相似文献   

2.
郑颖 《新疆石油地质》2004,25(6):662-664
在国内外筛选评价标准的基础上,结合物理模拟试验对郑40块油藏地质条件进行综合筛选和评价,综合论证了敏感性稠油油藏火烧驱油的可行性,详细分析了影响火烧驱油的主要因素,根据物理模拟结果和国内外经验,选取了开展火烧驱油试验的最佳井区。以油藏数值模拟为手段,针对敏感性油藏特点,进行火烧驱油方案优化设计,优化主要参数。现场实施效果良好,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郑408块火驱物理模拟结果与模型解析解差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研究敏感性稠油油藏火烧驱油机理,针对郑408火驱先导试验区块的现场实际,采用真实地层岩心和地层原油,进行了室内火烧油层物理模拟实验。火驱实验结果与所建立的干武燃烧一维数学模型解析计算结果相比较,存在较大差异。经理论分析认为,在高含水饱和度油藏火烧过程中,存在着湿武燃烧机理,促使火烧前缘超越式推进。该燃烧机理有助于提高火驱效果。  相似文献   

4.
郑 40 8块是国内外敏感性稠油油藏开展火烧驱油的首例 ,作者通过与火烧驱开发油藏筛选条件的对比、物模及数模研究 ,综合论证了敏感性稠油油藏火烧驱油的可行性 ,详细分析了火烧驱油的影响因素 ,开展了油藏工程优化设计 ,且已通过现场实施初见成效 ,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王庄油田郑408块强水敏性稠油油藏注防膨水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王庄油田郑408块强水敏稠油油藏常规注水效果差的问题,在储层敏感性评价和油层保护研究的基础上,优选出了适合强水敏油藏的防膨剂,成功实现了注防膨水开发。现场应用后区块开发效果得到改善,有效地补充了地层能量,提高了油井产能,区块产油量由25t/d上升到59t/d。该试验的成功对水敏油藏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郑 4 0 8块属于王庄 -宁海地区敏感性稠油油藏中的已开发区块 ,原油粘度在 10 0 0 6 0 0 0mPa·s之间 ,1991年投入开发以来 ,先后经历了天然能量开采、加防膨剂注水、注蒸汽吞吐开采三个阶段 ,由于储层具有强水敏、强速敏和中等酸敏、中等碱敏、中等盐敏等多重敏感性 ,注入、产出困难 ,各种开发方式均未取得理想的开发效果 ,历时 11年采出程度仅 4 5 1%。为了改善开发效果 ,必须研究新的开发方式和补充能量方式。1 火烧驱油机理火烧驱油是在注入井将空气加热至油层燃点 ,并继续向油层注入空气助燃 ,形成燃烧前缘。燃烧前缘形成的高温使地…  相似文献   

7.
王庄油田"五敏"稠油油藏注水先导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五敏”(强水敏,中等酸、碱敏,弱速敏,弱盐敏)油藏能量补充方式一直是油田开发难题,对此类油藏国内外尚无实施注水开发见效的实例。在室内实验的基础上,对王庄油田郑408块沙三段五敏油藏进行注水试验,并初见成效,表明该方法为一套基本可解决五敏油藏地层能量补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乐安油田南区火烧驱油提高采收率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热采筛选、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研究,综合论证了乐安油田南区吞吐后转火烧驱油开发的可行性,开展了火烧驱油油藏工程设计。南区火烧驱油试验已见到初步效果,为胜利油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借鉴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粘度大于10×10~4mPa·s的特超稠油,在热采标准中目前是无法开采的,然而,王庄油田郑411块脱气原油粘度在74×10~4mPa·s以上,通过打水平井并采用注CO_2辅助于蒸汽吞吐开采方式,对这类稠油却实现了有效的开发。重点介绍了这种开采方式的CO_2驱油机理和蒸汽吞吐机理,提出了经营率的开采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表明,王庄油田郑411块特超稠油开发效益很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古城油田泌125区块特有的油藏条件,运用油藏工程方法及数值模拟技术系统地开展普通稠油油藏井网调整技术研究,为驱油体系发挥驱油作用提供了适宜的井网条件;采用室内实验及数值模拟技术优化注入参数,有效地发挥了聚合物驱降低油水流度比、扩大波及体积的作用;形成的普通稠油油藏聚合物驱技术应用于古城油田泌125区块,取得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从注入能力、油井见效率、增油降水幅度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开采特征,实现了普通稠油油藏化学驱技术的突破,对油田化学驱、资源接替、提高普通稠油油藏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义东油田沾四区是一个低采出程度、低采油速度的“双低”单元。在介绍了该区油藏储层特征的基础上,对区块开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重点探讨区块精细地质研究的方法和采油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区块开发的稳产。  相似文献   

12.
强水敏油藏水平井尾管完井固井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强水敏稠油油藏郑408岩体的固井难点,采用水平井尾管完井防砂筛管油层顶部注水泥、特殊附件辅助完井固井工艺。此工艺集尾管悬挂工艺、分级注水泥工艺、管外封隔器完井工艺、筛管防砂完井工艺于一体,既可以满足避免强水敏污染、保护油层,又能满足热采的要求。在胜利油田第1次成功应用,证明了使用该工艺和工具可有效开发强水敏稠油油藏,达到提高复杂油藏的开采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北二东西块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大庆油田北二东西块的开发现状,在充分考虑地层非均质性、沉积相分布的基础上,利用FCM、Petrel软件对渗透率、孔隙度、有效厚度等属性,按照沉积相带图进行相约束插值,建立了精细相控地质模型.通过Eclipse模拟软件E100主模块的精细油藏数值模拟,对该区块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研究,并给出了剩余油分布的9种类型.结果表明,三维可视化建模、精细油藏数值模拟和剩余油定量研究一体化的油藏工程方法,为补充和发展剩余油分布描述技术以及下一步有针对性地挖潜增产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高含水复杂断块油藏特点,选用SURE软件,对八面河油田面4区面3块沙四段进行了油藏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初始化拟合和生产历史拟合,弄清了地下油、水运动规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了较为合理的调整方案,为高效调整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含水期厚油层层内剩余油的分布异常复杂。针对史南油田梁11断块沙二段8油组2层反韵律厚油层非均质性严重的特点,细分层内沉积微相,划分均质段,建立厚油层层内三维静态模型,对单砂体进行了多层段的数值模拟,搞清层内建筑结构及剩余油分布,利用侧钻水平井、侧钻井、补孔改层、完善注采井网、间歇注水等措施挖掘厚油层剩余油潜力,提高了油藏采收率,实现区块控水稳油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文南油田文88块天然气驱技术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文南油田高温高压低渗、特低渗油藏开发难度大,水驱动用状况差、单井产能低等特点,选择了文南油田文88块沙三中油藏开展注气混相驱提高采收率研究,从文南油田文88断块的地质条件出发,根据油藏地质特征、采出程度以及驱替类型,将文88块2口井氮气试注作为先导性试验,以注氮气试验所得到的实践数据为依据,对文南油田文88块深层低渗油藏注天然气驱技术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文南油田有广泛的天然气资源基础,可以为天然气驱提供较为充足的气源;天然气驱是文南油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主攻方向,有着很大的应用前景和潜力;对文88块深层低渗透油藏开展注天然气驱提高采收率在技术和经济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