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自生热压裂技术在中原油田胡庆区块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原油田胡庆区块属于低温低压低渗地层,以往该区块压裂后返排率低,通过开展降低地层污染、补充地层能量、提高液体返排速度的技术研究——自生热压裂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技术利用亚硝酸盐和氯化铵混合发生反应,放出的热量加热压裂液和油层的近井地带,保证压裂液在进入裂缝后不会对油层造成”冷伤害”,同时两种物质反应后还产生大量气体,增加了压裂液破胶化水液返排速度和返排量。从而减小液体滞留,降低压裂流体对储层的伤害。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致密储层压后焖井效果,需要对压裂储层选择不同的压后焖井方式。根据压后返排的物理过程以及对地层微裂缝演化损伤,建立压裂液返排模型。国内外学者之前所做的研究大多只是介于宏观裂缝的返排率研究,而本文为优化返排率计算模型,提出了在地层微裂缝中返排过程中的压裂液返排率的计算模型。通过微裂缝中返排模型,可计算出微裂缝中压裂液返排率。然后通过计算、分析某油田A、B区块在不同焖井方式下的压裂液返排率,并依据其变化规律,选择不同储层适合的不同焖井方式,为致密储层压后焖井方式的选择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林区油井水力压裂改造规模的扩大,试油压裂产生的废水大量增加,传统方法处理废水成本高,环保压力大问题。采用液体回收处理再利用技术让压裂返排液和抽汲液体经过回收装置和添加剂处理后,实现同一口井和相邻井间返排液的回收再压裂利用。现场应用表明,回收液体利用率达到90%以上,单口水平井节约用水24.86%,单口直井节约用水最高可达50%,为今后压裂返排液利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页岩气井经过大规模体积压裂施工后会有大量的压裂液返排液滞留在储层裂缝中,这会对页岩储层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选择涪陵地区某页岩气井压裂液返排液和储层页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压裂液返排液对页岩储层裂缝的损害实验评价,并分析了其损害机理.结果表明:页岩储层岩心经过压裂液返排液污染后,渗透率明显下降,使用线性胶和滑溜水压裂液返...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以D1井为例,探讨研究解决深层水敏性低压气藏在储层改造中出现的压裂液返排率低、易对储层造成伤害的问题。通过对D1井储层评价,确定其储层特征为低孔、低渗、储层水敏性强、压力系数低。针对该储层特点,集成应用了全程乳化+低浓度羧甲基压裂液、液氮伴注增能助排压裂技术和大规模压裂技术,不仅降低了储层伤害,而且增加了储层能量,提高了压裂液返排,为进一步探索深层水敏性低压气藏压裂工艺技术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压裂作业是油气田开发中的重要技术手段,但注入的压裂液在不同储层中组成成分各不相同,导致压裂返排废水成为一种成分复杂的热力学稳态体系,排放量大且较为集中。海上油气田压裂作业中,返排废水对海洋生态与环境威胁大,受平台空间场地、设备体积的限制,要求时效短、快速高效,给压裂废水处理带来挑战。陆地油田压裂返排废水的处理主要是生物法、化学法、物理法以及各种组合处理方法;本文以陆地油田处理为基础,结合海上压裂返排废水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化学破胶聚集”+“吸刷深度分离”的耦合工艺技术,以期为处理海上压裂返排废水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7.
速溶胍胶压裂液是通过对胍胶进行改性,以满足连续、快速配液需求而开发的一种新型压裂液体系,由于吉林油田水平井大量开发和压裂工厂化的实施,压裂改造过程[1-6]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压裂液成为关键。因而要求压裂液具有良好的悬砂、低浓度、低残渣、耐高温、耐剪切等特性,因此选择了速溶胍胶压裂液体系[7]在吉林油田进行了研究推广应用。该压裂液体系适用于地层温度100℃-150℃的大型油气井以及CO2增能助排压裂井,以提高返排和减少储层污染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压裂返排液回收再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依理  王俊旭  杜彪 《当代化工》2014,(6):1039-1042
压裂是改造储层促进增产的重要施工手段,随着体积压裂等大规模施工工艺技术的应用,压裂液用量越来越大,压裂施工后返排液量也随之大幅增加,这些压裂返排液的大量排放造成了污水处理成本的骤增,污染物排放的加大。通过压裂返排液回收再利用技术的介绍,以促进节水减排工艺技术的进步,为绿色石油、环保中国多作贡献。  相似文献   

9.
吕宝强  苏莹  赵文  薛小佳  王蓓  刘新印 《广东化工》2011,38(11):174-175
自生热压裂技术是针对储层渗透率低、压力系数低、返排率低、压裂措施后压裂液滞留地层中对储层造成伤害等地质特征,利用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来减缓或解除液体的滞留,从而达到提高返排、减少储层伤害和提高工艺效果的目的。目前,国内在低压、低渗油气藏的改造中应用的自生热措施主要有CO2增能技术、N2增能技术、自生气热剂增能技术等工艺。  相似文献   

10.
2013年陇东区块天然气井储层改造采用体积压裂工艺,要求固井采用一次上返技术,水泥浆返至地面。这对固井水泥浆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水泥浆既要耐高温、形成的水泥石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产生足够的强度,同时要保证水泥浆返至地面不发生漏失。本文主要介绍了GFL-GHN耐高温降失水缓凝体系在室内试验的过程、性能评价,优选出的水泥浆体系在现场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在特低渗油田水平井压裂过程中,为减少大量残液对地层的伤害,以及避免随压裂液注入储层的能量在返排过程中被释放而造成的浪费,室内对一种压裂兼驱油一体化工作液体系进行了检测和评价。该一体化工作液体系主要成份为小分子表活剂,集压裂携砂和储层驱油为一体,室内通过实验分别对工作液的压裂和驱油两个方面的性能指标进行了检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神府区块致密气藏具有垂向上砂煤泥互层、天然裂缝局部发育等特点,给压裂试气带来了极大挑战。本研究结合储层特征和生产实践,研发了低伤害低温生物压裂液体系;优化形成了砂煤泥互层多级段塞压裂工艺和大跨度储层全剖面体积压裂技术,显著提高了压裂施工成功率及压后产气效果;基于精细控压,制定了致密气藏压后优快试气返排制度控制方法。神府区块强非均质致密气藏高效压裂完井技术在神府区块的成功应用为同类储层高效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原油田濮深21井目的层深4549.1~4769.3m,层跨度大且分散、储层埋藏深、物性差、井温高达174℃。常规有机硼交联压裂液体系交联快摩阻高、耐高温性差(上限163℃)[1~2],无法满足压裂施工作业的要求;有机锆交联体系尽管具有更高的耐温上限,但对地层伤害较大[3~4]。为此研发了低摩阻、抗高温、低伤害、易返排的有机硼交联压裂液体系,成功实施了加砂压裂作业,为今后此类油气藏的开发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4.
陇东白豹地区部分油井在试油作业时,排液不畅,产液含水较高,油井返排液多呈黑色悬浊状液体。本文通过对采出液的来源和成因进行分析可得:油井所返排"黑水"为吸附大量原油重质组分的细微固体杂质悬浮于地层水中形成的悬浊液;钻井液中固相颗粒进入地层、钻井液水溶液与地层水不配伍性产生结垢沉积、各自溶液体系在油藏条件下的不稳定产生结垢沉积及储层微粒运移是造成上述油井排液困难的主要原因,这些方法对为油田采出液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长庆气田储层属于"三低"储层,因压裂酸化等改造措施进入地层及井筒的液体,返排非常困难,长期滞留不仅对储层造成伤害,而且直接影响试气速度和资料的准确录取。对于致密地层的气井,由于气藏的渗透率较低,流通性差,导致天然气的生产速度较低;另外,大量气井在生产过程中因种种因素导致地层堵塞,造成气井产量下降,对于低压气井,返排压井液就成为问题。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系地层是我国未来致密气、煤层气合采试验的重点区域,但目前致密气井产量较低,严重制约了气田的规模开发和下一步与煤层气合采的开发方案制定。总结了该区储层特征,综合气层性质、压后效果评价、返排制度等资料分析了低产原因,认为低产原因有:致密砂岩气藏物黏土矿物占比15%,以伊利石、高岭石为主,物性比苏里格气田盒8段差;压裂改造目的层含气性质对产能影响大,中-高产层自然伽马(GR)基本小于50GAPI,低产层自然伽马(GR)基本大于50GAPI;压裂裂缝几何尺寸、导流能力等参数与设计值相差较大,不能形成有效的泄压通道,导致压后气产量低;返排制度不合理,导致近井带裂缝过早闭合,降低返排率,造成储层伤害。研究还表明,煤层对压裂施工和产气影响不明显,为该区下一步致密砂岩气、煤层气合压合采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压裂返排液多在处理后回注。为了确保回注效果,需要进行处理后压裂返排液的回注可行性评价。采用化学氧化与絮凝处理方式对压裂返排液进行了处理,通过对水质离子含量、混合水结垢量及配伍性、黏土膨胀率、储层伤害率的分析研究,对其回注可行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压裂返排液经过"氧化-絮凝"处理后,压裂返排液的悬浮物质量浓度为1.6 mg/L、含油量低于1.0 mg/L,黏土在处理后压裂返排液中的防膨率为92.68%;处理后压裂返排液与储层产出水混合体积比为3∶7时,结垢量低于72 mg/L;当处理后水含油量、悬浮物质量浓度低于6.00 mg/L时,对储层渗透率的伤害率低于20%。  相似文献   

18.
DG 12-1-1井三亚组一段砂岩类型以长石石英砂岩为主,矿物成分成熟度高-极高,结构成熟度较高。油气储层属于中-低孔、低-特低渗储层。孔隙主要为溶蚀孔隙,包括长石颗粒溶孔、铸模溶孔等,少量原生粒间孔、及晶间微孔隙。  相似文献   

19.
孟选刚  袁迎军  代晓旭 《辽宁化工》2014,(6):791-792,804
七里村油田Y49井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通过岩心观察、物性分析、薄片鉴定、X-衍射等技术手段,对七里村油田Y49井区长6储层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表明,Y49井区储层岩性以灰色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其余为粉细砂岩及粉砂岩,砂岩储层的孔隙类型有粒间孔隙、溶孔、以及裂隙孔等多种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最为发育,孔喉类型主要有大孔—细喉型和小孔—细喉型,这些孔隙结构的形成主要受成岩作用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以钻井、岩心及薄片分析为基础,通过储层储集空间及物性分析评价川东高峰场气田石炭系储层,并研究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高峰场石炭系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溶孔、粒內溶孔、晶间溶孔及晶间孔,属于中-低孔低渗储层。气藏以Ⅱ、Ⅲ类储层为主,孔隙为最主要的储集空间,裂缝的发育改善了储层的渗透性,裂缝是天然气渗流的主要通道。储层主要分布在黄龙组二段,气井中储层最厚的是位于构造高点的峰6井,而翼部峰8井最薄,其他各井厚度变化在16~24m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