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刁兆坤 《通信世界》2004,(34):38-39
中国移动当前GSM网络的建设已经相当成熟,具有良好的覆盖性和稳定性,所提供的业务也是主要以话音和低速数据业务为主。目前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移动电话用户还在高速增长,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话音业务仍将是中国移动网络的主要收入来源。而3G网络要想在移动通信业务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必须提高其服务能力,尤其是高速数据的业务能力,所以中国移动3G网络的定位应该是“面向数据兼顾话音的精品网络”。为了能够创造最大的市场、最多的用户并对用户有持续的吸引力,WCDMA移动通信网络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高覆盖率和稳定的网络信号;系统需要能够具有一定的的容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移动通信市场迅速发展,移动用户数量激增并且分布范围越来越广,用户对网络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因此,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越来越被运营商所关注,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吸纳更多的用户,以较低的投入创造较大的效益是值得我们考虑的。  相似文献   

3.
高可  刘点金 《通信世界》2006,(33B):10-11,30
基站于系统作为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是与用户最靠近的接人模块,在移动通信企业网络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表现在三个方面:是它所包含的资产成本往帮个网络投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二是它的稳定二作直接关系列是否能为用户提供服务及其创造经济效益的大小;三是它的性能表现直接关系到网络服务的质量指标和用户满意度。所以有必要对它进行详细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IP网络的建设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而逐步走向大众化、宽带化。据统计,2003年中国的Internet用户将达到6800万.宽带用户将达到980万户。IP网络绝大部分是运营商所承建,特别是这两年增长幅度最大的宽带IP网络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文章重点研究社会网络中用户群体间的关系变化所导致的异常事件,为网络舆情管控和预测提供分析手段。文章借鉴免疫系统中免疫网络的思想,将社会网络中的用户抽象为淋巴细胞,利用淋巴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描述用户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用户社交圈子描述模型,通过对用户社交圈的变化来捕捉社会网络中的群体行为异常。  相似文献   

6.
西班牙网络运营商ONO在2004年底到2005年初对它的网络进行了升级换代。一种新型1550nm直接调制发射机被应用于这个超过200万用户的HFC网络,实现了高性价比的网络升级改造。本文描述了所采用的技术,并报告其应用与经验。  相似文献   

7.
用户接入网的设计和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国亮 《中国有线电视》2006,(22):2228-2229
1什么是HFC用户接入网 有线电视普遍采用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络(即HFC网络),其用户接入网是指光节点到用户端的同轴电缆部分,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先从节点敷设粗缆到建筑物,然后通过分支分配方式经细缆接入用户室内,同轴电缆相对于干线传输带宽小很多,一般为550MHz或860MHz,而且有线电视接入网采用广播式分配结构,受技术水平所限,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同轴电缆分配网所引起的汇集噪声和上行电平的失衡问题,因此成为制约双向网络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8.
梁鸿生 《通信世界》2005,(10):53-53
中国电信固定电话网络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具有了庞大的规模,到2004年底总容量达到1.91亿用户。同时,以ADSL为主的宽带数据接入作为目前电信网络发展最快的用户接入手段,其网络容量、用户数量都在飞速的增加,到2004年,中国电信的宽带数据用户已经达到1500万用户。怎么既保持现有的固定电话网络的持续增长,又满足宽带数据接入用户的就近接入,  相似文献   

9.
IP网络的建设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而逐步走向大众化和宽带化。据统计,2003年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将达到3000万户,宽带用户将达到900万户。在IP网络的建设发展中,绝大部分是运营商所承建,特别是这两年增长幅度最大的IP宽带网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MP06回音消除器技术简介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吕建中张惠金随着国内卫星通信网、无线数字蜂窝网的飞速发展,如何解决网络中出现的回音问题,向用户提供一个清晰的语音质量,是目前电信部门、电话用户、手机用户所普遍关心的。下面结合目前国内GSM的实际情况,介绍...  相似文献   

11.
摘 要:5G无人机通信网络和各种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的结合使无线异构网络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然而,用户繁多且不同的业务请求对网络要求也不同,造成网络接入选择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5G无人机通信的多智能体异构网络选择方法,将用户分为多个智能体,从用户端和网络端两个方面出发,将用户侧的时延和传输速率需求与网络侧的负载均衡需求综合考虑作为即时回报的相关参数,通过基于Nash Q-Learning的算法进行学习,得到异构网络环境下的网络选择决策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异构网络选择方法针对不同业务类型用户的需求均能选择合适的网络,同时均衡网络的负载,充分利用异构无线网络的资源。  相似文献   

12.
高弋坤 《通信世界》2010,(47):24-24
土豆网无线及终端业务副总裁吴铮表示,土豆网持续致力于消除视频用户在创造、分享视频时所遭遇的终端、网络等困扰,未来将与运营商、终端厂商以及其他合作伙伴进行广泛合作,通过创造理想的网络视频合作环境,为中国网络视频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与体验。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一个新的多路复用微波副载波星形网络。该网络总共只使用两个激光器作为每个用户外差探测的信号和本振光源。每个激光器功率通过一个无源星形网络分配给位于不同地方的每个用户。该网络使用微波副载波复用和外差探测,每个用户使用一个Mach-Zehnder相位调制器用微波副载波调制光信号。使用电调谐选择副载波信道。本文研究表明网络容量可以支持80个用户。所有用户只分享二个激光器提供的光,可以大大减小网络的复杂性和成本,因此该网络很容易被用户所接受。  相似文献   

14.
《通信世界》2003,(18):59-59
西门子信息与通信网络(ICN)作为电信级网络和方案的提供,在通信领域内一直处于领先的位置,面对业界对下一代网络的思考,西门子关注的是能否为用户提供全IP融合的网络方案以及如何才能够将现有的网络演进到全IP融合下一代网络。西门子凭借其对通信网络的深刻理解,领先的网络技术、成功的运营经验,以电信级的网络方案和设备、丰富的业务创新服务于用户,降低用户对网络的投入和操作维护成本,保证用户在通信领域内不断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1前言 为了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系统的优势,促进广播电视信息产业的发展,发展和建设好城域宽带网络已是当前网络建设工作的重点。广电宽带网络是信息化服务的高速宽带专用网络,同时广电网络本身在同城同网、接人类型、接人带宽、接人成本、面向用户、基础设施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是其它电信运营商所不可比拟的,因此,广电宽带网络建设将得到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居民用户的大力支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我县广电城域网的建设以数据业务定位及市场定位为出发点,主要兼顾初始投资成本与效益、业务追加扩容成本、电信竞争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16.
软交换是支持现有网络向下一代网络(NGN)过渡的核心技术,它以业务控制与网络控制相分离、呼叫控制与承载控制相分离的思想为基础,提出了一种以分组网为平台向任何网络用户提供统一业务接口的实现途径。首先介绍了软交换技术的引入、软交换网络的构成,然后讨论了软交换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最后介绍了软交换技术在向NGN平滑演进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广电有线网络结构形态多样,随着用户网络需求日益增长,网络故障问题突出,在定位故障、优化网络结构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无法真正解决用户用网的痛点,致使用户体验感不佳。通过采集在网络重要节点设备上数据,结合网络拨测数据、网络重要节点设备的流量以及用户的上网日志等数据,经数据清洗转换、数据加工处理,采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用户、小区、网格、区域等多层级的网络质量评价模型,为网络故障的定位、网络升级改造、决策分析提供高效、灵活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GSM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用户量急速上升,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原先以信号覆盖为主的网络建设,已逐步上升为提高服务质量。另外,各大竞争势力日趋壮大。如何提高网络性能,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服务,并吸引用户,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已成为目前各大运营商的工作重点。提高网络性能的首要工作是对现有网络性能的正确评估。运营商希望在用户所能容忍的网络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达到利润最大化;用户则希望网络提供最完善、最高质量的服务。那么,什么是高质量的网络质量?不同的角度会对网络性能产生不同的理解。对移动运营…  相似文献   

19.
赵伟  马晶 《信息技术》2023,(8):41-46
针对现有室内设计方法计算量大、无法根据用户需求快速迭代更新生成结果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条件对抗网络的交互式辅助室内设计算法。该算法使用生成对抗网络作为基础结构,将用户的需求编码成输入向量,通过级联3个生成对抗网络逐步得到用户定义的房间轮廓、功能分区和家具布置结果,实现由粗放到精细的辅助室内设计,并生成多样化的室内设计结果。仿真与测试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得到更加真实的室内布局结果,且用户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用户对Internet服务质量的要求提高,Internet服务提供商(ISP)需要对整个网络的参数进行测量,以保证所提供的服务质量符合用户的要求。同时,Internet的发展也表明,为了避免拥塞以及优化网络资源的利用,必需采用流量工程。而且,由于MPLS技术的成熟,Internet流量工程有了坚实的实现基础。在线自适应流量工程能够对网络拥塞状况做出快速响应,已经成为流量工程研究中的热点。自适应流量工程的架构如图1所示,它由流量分割、流量分配以及网络测量三部分组成。网络测量是流量分配的依据,也是自适应流量工程的关键组成部分。在线自适应流量工程定期地对网络状况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的结果做出快速响应。因此,网络测量的结果正确与否对流量工程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