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军  林起明 《吉林水利》2012,(9):12-15,18
地下厂房的渗控系统分析和优化,是超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猴子岩电站为例,利用渗流分析的有限元法计算了电站地下厂房厂区在不同的防渗帷幕、排水系统布置组合方式下的防渗排水效果,确定了地下厂房厂区的合理渗控方案。  相似文献   

2.
通过江垭电站地下厂房施工期防洪实践 ,对喀斯特地区比较典型的地下厂房工程的防洪度汛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为解决地下主厂房的防渗排水问题 ,设计中已考虑了利用大坝基础灌浆帷幕作为地下厂房的防渗幕 ,在帷幕后设置了以排水廊道为主的排水系统 ,厂房洞室群内设置了排水沟和集水井。在施工期间还提出了对地下水进行“截、排、堵”综合治理措施 ,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在防洪度汛中 ,树立“防汛无小事”的观念 ,并总结了必须将防洪措施落到实处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3.
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防渗摊水设计对地下洞室群的稳定、工程运行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瀑布沟水电站厂区地下洞室群三维有限元渗流分析和计算,对厂区防渗排水系统进行方案布置、参数设计,并根据工程蓄水运行以来的监测资料,对防渗排水措施进行初步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4.
渗流控制是地下厂房设计的重要内容,黄金坪水电站地下厂房运行期渗流主要考虑调压室及压力管道内水外渗以及地下水的影响。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厂房洞室布置,进行了地下厂房渗控排水设计,运用三维有限元对渗流场和渗流量进行了分析计算。成果分析表明:通过布设排水廊道和排水孔,地下厂房洞室群的浸润线明显下降,三大洞室顶拱及大部分边墙位于浸润线以上有利于洞室稳定;厂区洞室在未设防渗帷幕的情况下总渗流量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梅伟 《人民长江》2013,44(12):24-26
干河泵站是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针对地下水可能侵入泵站内部的情况,分析了干河泵站周边地形、地质和地下水位的特点,介绍了干河泵站地下厂房的防渗和排水设计原则,最后提出采用防渗帷幕和排水廊道、排水孔等措施。利用三维渗流有限元法分析计算了渗流量,结果表明,排水廊道、排水孔幕和灌浆帷幕对阻止地下水侵入地下厂房洞室群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思林水电站地下厂房布置于右岸,厂区以可溶岩为主,主要发育有K29、S64、Sj2、Sj3四个规模较大的喀斯特管道系统,为地下厂房的施工及运行期厂内电气设备的运行带来不利影响。厂区防渗和排水系统设计遵循“外排为主,内排为辅,外围堵截自排,厂内抽排”的原则:设置防渗帷幕阻断山体岩溶水及防止河床水反渗,设置排水孔幕截排厂房周边渗漏水,设置上层防渗排水廊道自流排出,设置下层防渗排水廊道汇于厂房渗漏集水井抽排至厂外。采取以上措施后能有效降低地下厂房周边岩体的地下水,保证地下厂房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7.
小湾电站地下厂房围岩完整致密,厂区地下水位高于水库正常蓄水位100~200m,因此地下水的运动是由厂区排向水库和河谷.如果在厂区与水库之间设置防渗帷幕,将阻碍地下水的渗透,势必雍高厂区地下水位,从而增加地下洞室的渗水量,鉴于此情况,小湾地下厂房不宜设置防渗帷幕而应以排水作为厂区防渗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白鹤滩水电站工程规模巨大,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厂房采用首部开发方案,水库蓄水后,围岩渗流特性将成为影响地下厂房围岩稳定和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地下厂区防渗排水问题突出。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及枢纽布置情况,为改善厂房围岩的渗透稳定性并减小厂区渗漏量,将厂区与大坝防渗排水系统连成整体,采取防渗帷幕、排水孔幕相结合、前后分开布置的渗流控制措施。采用非稳定三维渗流场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左岸地下厂区运行期地下水渗流场进行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下厂区防渗排水系统布置方案总体合理、有效,渗流控制效果显著,满足地下厂房系统的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9.
溧阳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条件较差,且地下水十分丰富。为有效降低地下水对地下厂房洞室群施工期和运行期安全的影响,采取"以排为主,抽排与自流相结合"的防渗排水系统设计。排水廊道布置采取一洞多用,排水廊道先行施工,以为有效降低地下厂房洞室群的地下水水位、提前施工预应力锚索和预埋监测仪器等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惠州抽水蓄能电站的地下厂房排水系统由排水廊道及布置在廊道内和岩壁上的排水孔组成.设计时,根据厂房区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地下厂房洞室群的布置,灵活布置排水廊道和排水孔.从数值分析的计算结果和电站岩壁的实际渗水情况来看,地下厂房的排水系统设计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