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叶小烦 《微型计算机》2011,(18):130-131
作为一个DIYer,超频处理器可谓最大的乐趣之一。不过在英特尔发布7Sandy Bridge处理器后.玩家们发现超频开始困难,Sandy Bridge平台大大限制了玩家的超频空间.只有特殊的不锁倍频处理器才能自由超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AMD黑盒超频版系列处理器继续提高超频性能。那么,锁定超频给第二季度CPU市场带来什么影响?这会影响到玩家的选择吗?  相似文献   

2.
ericwrn 《电脑》2004,(8):48-48
喜欢对处理器进行超频的用户大概都了解.虽然很多主板都具备着对处理器的逐兆超频功能.但并不一定就能够把处理嚣超频至潜在的最高频率。当我们把处理器的外频提高到非标准外频时.PCI/ACP总线的频率也会跟着一起提高.往往就会造成CPI设备或AGP没备因为超频而不堪重负,声卡常就是最先出问题的设备。  相似文献   

3.
《电脑自做》2007,(4):63-63
来自土耳其的超频团队打破了E6750的外频世界纪录。E6750是Intel新一代的Conroe处理器.与E6700的最重要区别是它使用了1333MHz的FSB。由于外频高达333MHz.E6750的倍频只有8x。土耳其的超频团队借助ASUS的Commando.打破了这一规格处理器的主频和外频世界纪录。新的纪录是4945MHz和618MHz.创造纪录时的电压是1.72V。  相似文献   

4.
Enoch 《微型计算机》2011,(13):126-129
随着Sandy Bridge处理器的问世.对处理器进行大幅超频已不再是液氦、液氦等极限超频手段的专利.使用风冷超频也可将处理器超频到5GHz以上。您也想体验超越5GHz的极速快感吗?不要着急.请首先拿到“驾照”,仔细阅读笔者为您精心准备的Sandy Bridge处理器风冷超频指南吧。  相似文献   

5.
考拉 《电脑自做》2007,(3):64-70
超频指南 在之前的新闻中.我们已经介绍过零售版E4300处理器的超频能力,两款零售版的E4300都达到了100%的超频幅度。我们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的目的是:E4300是一款面向入门级的处理器.因此会成为很多初学者的选购对象.所以本文旨在向超频E4300的初级爱好者介绍一下相关的技巧.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至强也疯狂     
《电脑自做》2007,(4):65-65
超频盛行的年代.连以稳定为第一追求的服务器处理器都未能幸免。我们来看看Xeon系列的几个超频报道。  相似文献   

7.
《微型计算机》2011,(6):5-5
MC:Intel在Sandy Bridge处理器上对超频做了限制,请问这对主板的设计带来了怎样的困扰? 徐继道:是的.这样的设计(限制超频)是英特尔的想法,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一般来说.Sandy Bridge处理器的外频只能调整到107MHz.如果能够再往上调就算走运了。而专门超频的K系列处理器也是通过调节倍频进行超频.这样的超频方法没有任何难度。但是,不是说主板就不注重超频了.  相似文献   

8.
《个人电脑》2006,12(12):221-223
过去的三年内我的计算机一直在超频状态下运行得很不错。我最近重置了主板的CMOS设置。整个系统开机后引导仍旧良好。但却总是将3.06GHz的奔腾4处理器报告为2.3GHz。此前我还曾通过超频将处理器提高到3.53GHz。因此。我几乎损失了超过1GHz的速度。我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才能使它像从前那样运行。增加内核电压以提高超频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对于超频爱好者来说,Intel处理器已经很久没有一款让人惊异的超频极品了。此前,Celeron D的部分低端型号也拥有相当惊人的超额性能(频率可达3.6GHz左右),不过由于二级缓存只有256KB,频率虽然提升较多,但与顶级Pentium 4处理器相比差距仍然很明显。最近Intel推出的一款低端Pentium 4处理器——Pentium 4 506开始大量上市,让人重新燃起超频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
秋丘糖 《大众硬件》2006,(10):80-80
随着Intel“扣肉”处理器的上市,AM2处理器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但对于低端市场来说,AM2闪龙却是毋庸置疑的王者。相比起性价比不高的赛扬处理器和具有“中国特色”PentiumD,AM2闪龙有着很好的性价比和超频优势,而性能上同样不输给对手。AM2闪龙2800+处理器主要针对OEM市场,其主频也只有1.6GHz,二级缓存也只有128kB。由于主频较低,因此更适合于超频。与AM2闪龙搭配最好的组合当属C51芯片组,我们此次用于超频的主板为昂达N61GT,其BIOS设置相当丰富。超频尝试昂达N61GT在BIOS是我们最常见的Phoenix-AwardBIOS,其中有一项是Freqe…  相似文献   

11.
选购误区     
Z77更具性价比爆料人:麦爷购买产品:华擎Z75主板选购误区:高价Z75已成鸡肋Z77更具性价比作为英特尔专为超频玩家所打造的主板产品,Z75和Z77都支持超频,并且都可以对K系列处理器超倍频使用。不过,Z75主板主要针对中低端超频用户。所以只具备了RAID磁盘阵列、处理器超频以及双卡交火功能,但却取消了IVB  相似文献   

12.
酷睿2处理器上市后立即掀起了超频大潮,几乎70%以上的性能提升都很容易实现。但超频中的内存调整、BIOS的设置都需要技巧……  相似文献   

13.
吕萌 《微型计算机》2007,(11S):144-146
长期以来.玩家一谈到显卡超频,想到的就是核心和显存超频。但是在GeForce8系列显卡上.除了核心和显存.还有独立的流处理器频率对显卡性能也有着巨大的影响。那么如何无能超频流处理器.提高流处理器频率对显卡性能提升究竟有多大的作用呢?本文将用超频实战来告诉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对于超频能力极佳.标准前端总线为800MHz的Core 2 Duo E4000和Pentium Dual-Core E2000系列处理器来说.支持1333MHz前端总线的P35芯片组主板是最好的超频平台,只要处理器个体品质够好.在P35芯片组主板上很容易将频率提升60%以上。但对于低端用户来说.主板的成本仍然是一个问题。如果价格太贵.平民超频仍然是空谈。  相似文献   

15.
主板超频应注意事项是什么 这里提到的超频是指处理器的核心频率,核心频率提升,处理器的性能就得到提高。当然超频的幅度是要看处理器本身的品质的,换句话说,就是看运气了,不是说每块处理器都可以超到同样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小王 《个人电脑》2014,(9):100-101
正以往Intel及AMD的处理器都是全不锁频的,倍频、外频都能超,所以很多频率较低、售价更低的奔腾(还有更廉价的赛扬)处理器通过超频就能达到甚至超过高端处理器的水平,20周年纪念版奔腾G3258处理器重新开放了超频功能,虽然只能调节倍频,但相对于死死限制的非K系列处理器来说,Intel这次的"恩赐"让人感动常在。  相似文献   

17.
曹斐 《个人电脑》2009,15(9):10-10,12,13
所谓超频,是指用户通过“非常规”手段将产品的实际运行频率设定到高于额定频率的做法,这种做法主要应用在处理器产品上。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将处理器超频就好比获得免费的午餐,只需要学习一些超频技巧并投入少量资金,便可以让电脑性能获得不同幅度的提升,然而对于处理器厂商而言,超频这种做法一方面会让原本定位中低端的产品对高端产品造成冲击,从而扰乱整个产品线的布局,另一方面不正当地超频操作会对处理器产品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为用户带来损失。为此处理器厂商通常会通过锁定处理器倍频的方式来限制其超频幅度,只有在那些定位于顶级玩家的顶级产品中才会开放倍频。  相似文献   

18.
caicai 《个人电脑》2004,10(1):262-264
要想对处理器进行超频,无非两种办法,一是提高处理器的外频,但现在高频率的处理器外频都已在133MHz至200MHz,要想大幅度增加外频来超频已成为比较困难的事。而提高处理器的倍频呢?这无疑是个比较好的办法。但现在的处理器大多对倍频进行了“锁”定,例如性价比突出的AMD Athlon  相似文献   

19.
如果要追寻历史上的经典处理器,相信奔腾MMX166、赛扬300A、赛扬(图拉丁核心)1.1GHZ、Core 2 DUOE6300等英特尔处理器一定会位列其中。这些处理器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它们大多定位主流、价格适中,却拥有极强的超频能力,超频后可以让玩家获得接近高端处理器的性能。不过,近年来随着英特尔处理器外频超频能力的大幅下降,倍频超频能力仅开放给定位高端的解锁版处理器,人们已很难在千元内的英特尔处理器中找到类似产品。或许是为了纪念当年的DIY激情,或许是为了提升主流市场的占有率,在2014年,奔腾处理器诞生20周年之际,事情却出现了转机。英特尔发布了一款非常特殊的产品——奔腾纪念版处理器即Pentium G3258。这款处理器的定位主流,却号称拥有异常强大的超频能力,那么它是否能重现当年那些经典产品的辉煌呢?  相似文献   

20.
张宁 《大众硬件》2005,(3):96-97
众所周知,在对处理器进行超频时,我们经常会调高处理器的核心电压来确保它在超频时能够稳定工作,但也会使处理器的功耗骤然上升。要想给处理器核心电压超频其实非常简单,在很多主板的BIOS中都有处理器核心电压的调节选项。只要经过简单设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