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1995年1月12日,安藤忠雄于大阪希尔顿饭店对保罗·安德鲁进行了采访中,两位国籍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建筑师探讨了一些他们共同关注的问题。如:采取单纯的几何形式、体验动态空间、注重光的品质、坚定自己的哲学信念等等,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建筑大师的创作理念和追求。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5)
曹力与陈新华作为中国当代颇具影响力和有争议的两位现实主义画家,虽然他们创作的画种不同,但他们的绘画作品在形式构成、线条运用、色彩、空间等方面表现出了相似的形式美感。他们的作品相似的境界和审美情趣令人深思,这与二人的独特个性、处事态度和主观思想情感的相似是分不开的,从而导致了类似的艺术追求和绘画形式上的契合。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快线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研究的目的是综述世界上目前城市轨道快线建设和运营的不同形式,以及适用条件,为北京快速轨道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奠定基础.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什么是快速轨道.因为各个城市轨道快线的形式相当不同,总结这些不同的形式和他们共同的特点,我们可以给出这样一个定义:城市轨道快线是和停站比较多的城市普通轨道线平行运营或者对角运营形成一种速度快、停站少的建设或者运营形式的城市轨道线.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的3年多时间里,本刊记者在设计专题中,通过不同专题的设定展示了许多设计师的不同项目。在长期和一些设计师的合作约稿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许多设计师在设计方面的多元化展示,甚至透过不同时期的不同项目,和读者们共同见证了设计师和设计工作室的发展、成长。于是我们决定,在接下来的几期内容中,和我们曾经在设计专题中进行过作品展示的设计师进行一次设计对话。希望在项目设计之余,能够更加了解这些设计师的成长和发展过程,追溯他们更加全面的思想表达内容,从而试着剖析出他们是如何向我们展现这些精彩设计的。本期我们邀请到了"风合睦晨空间设计"的两位设计师陈贻、张睦晨。他们的对话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风合睦晨的"灵性设计",两位在设计中更加深层的想法,以及他们之间如何进行有机的互动。  相似文献   

5.
大卫:中国建筑师在设计中过于关注外表和形式,这一点和法国建筑师不同。法国建筑师往往是从一个原创的概念出发,形式的出现和这个原创的概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建筑师可能更关注于最后的表现。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中国建筑师的设计作品很像是从图片上抄袭来的,但他们对这种形式出现的背景没有理解。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2)
<正>"世界上没有哪两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我们的学生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个,而是有着不同个性、不同情感特征,始终处于发展状态的个体。因此我们的教育方法是因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教育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但要有爱心、责任心,还要运用智慧,细心去发现。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接受我们的教育。我们究竟要怎么说孩子才会听?一、接受孩子的感受当孩子的感受被接纳了,觉得你和他站在同一立场,他们才会更愿意接受你的建议;当他们得到理解了,情绪得到抒发,才会  相似文献   

7.
《城市环境设计》2009,(3):40-49
北京传统区域的特色不仅仅来自于他们的物质形式。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来自于当地居民的精神生活——这两种因素是胡同的结构和灵魂,并使其具有独特性.因此要探索胡同区域的更新,我们必须要以保留现有居民,保留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社会关系网为目标。  相似文献   

8.
荷兰建筑师很善于探求视觉形式的新变化。在某片普通标准的住宅区,他们试图放弃正常的由水平及垂直面构成的室内形式,而代之以变化了的倾斜面,即以立方体的对角线作垂直线,从而给人以新奇的感受。他们根据人体在不同功能室内的动态特点和心理状态,而以不同空间尺度及形式去满足。因此,他  相似文献   

9.
正在艺术中,形式与内容是两个必备构成,艺术美的生成离不开形式与内容任何一方。尽管形式与内容的相互调和、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已成为我们今天所达成的基本共识,但是在学界和业界依然存在着关于形式和内容谁更重要的争论。在整个艺术发展史上,无论中外,无论古今,在不同时期都有着对形式与内容关系的不同看法。形式与内容关系到美的本质问题,这是任何一个艺术工作者、美学工作者必  相似文献   

10.
现代设计的研究不能忽视对设计师的个体解读,齐康和安藤忠雄都是当代设计大师,虽然属于不同国度,但他们都强调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与创新。两人经历不同、个性不同,在设计理念上有相同之处,同时在建筑形式和材料选择等方面也有明显的差异。对两个人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历史要素、地域要素和设计的关系,并可以指导当代中国的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艺术家访问及展览计划》在2005年初启动。研究所邀请了四位居住在不同城市、在不同领域进行工作的中国著名艺术家参加这个计划,希望他们以“南京城”作为工作主题,以各自的方式对南京城市的空间进行研究,以艺术作品的形式提出对南京城市空间的看法。我们希望通过这  相似文献   

12.
正对"设计研究"的元研究"格物"设计研究工作营由鲁安东、冯路和窦平平策划,剑桥大学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中心(CNRCAU)主办,期待前瞻性的作者群,以设计研究的形式挑战建筑学的既有智识。同时,我们以工作营的形式对设计研究本身进行元研究,期待工作营呈现出当代中国设计研究状态的不同切面。为此我们邀请了10位在建筑历史、理论、实践、批评等领域具有代表性,其思考能够超越具体工作形式的人物。他们出生于1968-1978年,能够充分呈现中国新一代建筑学人在理  相似文献   

13.
伊东丰雄和安藤忠雄是两位著名的日本建筑师,他们的建筑有很多不同。该文首先阐述了日本传统建筑哲学,并且分析了两位建筑师的建筑与传统建筑之间的联系。最后从对传统的继承角度,阐述了伊东丰雄和安藤忠雄建筑的不同。伊东丰雄更关注日本传统建筑柔弱、临时的形式特点;安藤忠雄的建筑更体现日本人精神层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广东商学院三水校区图书馆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利文说“形式追随功能”,杨经文说“形式追随气候”,后现代思潮则认为形式应当追随文脉……尽管他们的理论体系和阐述的角度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建筑虽有艺术成分,却与纯艺术有着质的区别。形式不仅仅是灵感的产物,其诱因是复杂的,既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本文无意做深入的理论探讨。对于广东商学院三水校区图书馆这一具体项目,我们发现,当我们以一种高度务实的态度对项目的功能环境文化等因素进行分析读解之后,形式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项目概况广东商学院三水校区位于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旅游经济区内,占地约100公顷。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15.
刘勤生 《建造师》2007,(12):88-89
只要我们勇于突破传统的训练形式,用平常心探索学困生智力、能力的发展,创造性地为他们设计系列作业,总有一天,我们会发现丰富多彩的作业王国中他们在自由自在地驰骋,尽情享受着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21)
维特根斯坦曾指出:"世界是以被我们的语言分割的形式在我们面前展现的。"语言成为我们认识世界的手段,人们通过语言来认识世界,但同时我们需要认识和了解语言系统的自身规律,不同的语言有着自身不同的规律,不仅仅体现在语法上,还体现在语言的词类中。本文重点对比德语和俄语中的名词,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这两种印欧语系中的语言的名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对武汉地区若干高层建筑不同形式基础的实测曲线进行了分析,两种基础形式的沉降机理不同,引起的建筑物在沉降一时间曲线上的差异,可预估两种基础形式在不同的施工时期的沉降速率和沉降量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8.
《建造师》2008,(5)
从70年代出生的油画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油画还有着某种依恋的情结。70年代出生的青年油画艺术家之所以选择了油画这种艺术形式作为表达方式也正是因为这种对油画的依恋情结。他们几乎都有着学院背景,都曾受过专业性很强的绘画训练,有着相对扎实的艺术功底,油画曾经是他们共同的梦想。他们也还很能够从绘画的纯手工制作的快感中得到满足。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中  相似文献   

19.
在高速公路刚构桥墩台设计与施工中,箱型薄壁墩与双薄壁墩因其施工简便,经济实用等特点而被广泛采用。本文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分别对这两种结构形式进行了建模分析,以期通过对比他们的力学性能来优化设计方案,选取合理的设计参数,进一步指导施工。通过分析对比在荷载作用下最不利截面上应力和位移的变化情况,总结出同一形式薄壁墩在同一截面与不同截面下应力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横截面积情况下桥墩顶端位移的变化规律。在考虑两种形式的薄壁墩受力性能的的基础上,给出了优化箱型薄壁墩薄壁厚度的选取范围,并针对双薄壁墩提出增加横向连接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秦凡 《华中建筑》2012,(11):45-48
在当前的建筑形式研究中,形式美法则的研究几乎替代了形式观念的研究。建筑不仅仅是物质固化的存在,更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主体对象化的存在。我们可以从美学的历史中找寻建筑形式的主体特征。在建筑形式观念确立的研究中,实际上包含了两个方面的主体因素,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建筑形式观的主体性思考,以及对其基本发展线索的梳理,整理研究其发生、发展规律和组成要素、基本特征等,对于我们分析、释读历史和当下的建筑现象,进而确立与之相适应的设计方法论有着重要的理论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