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升反向散射网络中物联网设备的平均吞吐量,提出了一种资源分配机制,构建了用户配对和时隙分配联合优化资源分配模型。由于该模型直接利用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 )算法求解导致动作空间维度较高且神经网络复杂,故将其分解为两层子问题以降低动作空间维度:首先,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利用历史信道信息推断当前的信道信息以进行最优的用户配对;然后,在用户固定配对的情况下,基于凸优化算法,以最大化物联网设备总吞吐量为目标进行最优的时隙分配。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资源分配方法相比,所提资源分配方法能有效提升系统吞吐量,且有较好的信道适应性和收敛性。  相似文献   

2.
严杰  宋荣方 《电信科学》2019,35(11):1-8
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作为5G的候选技术之一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了以系统吞吐量优化为目标的多载波多用户NOMA系统下行链路的资源分配问题。在该问题的求解中,为了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子载波间采用线性注水算法,叠加用户间采用分数阶功率分配算法。同时,考虑了远近用户数目不等场景下能够调度更多的用户,在NOMA传输方案设计中引入时分的概念,将整个时间段t分为两个时隙,在不同时隙内实现不同远近用户分组的动态配对方案,从而在保证用户公平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子信道资源,实现系统吞吐量的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对比于传统NOMA和OFDMA,提出的方法可以在相同的发射功率情况下传输更多的比特数。  相似文献   

3.
栾鹏  朱江  高凯 《电讯技术》2016,56(9):990-994
针对浮标卫星通信系统中卫星覆盖范围广、接入链路传播时延差异大的场景结构引起的统一延迟分配协议中端到端时延长、吞吐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信息的时隙分配协议。协议中卫星通过获取浮标位置信息来控制时隙分配的起点,实现时隙离散分配,增大可用传输时隙长度,同时降低传输时延。 OPNET 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时隙分配协议可以显著提高单信道传输模式下的网络吞吐量,并有效降低单信道与双信道模式下浮标卫星通信系统接入时的端到端时延。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TD-SCDMA系统在次叉时隙间快速动态信道分配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天线和优级信道预留的快速动态信道分配算法。该算法在进行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将信道条件较好的用户分配于交叉时隙,同时尽量分配多址干扰小的时隙给用户,从而达到减少交叉时隙干扰,提高频谱效率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增加系统容量,改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如何在保护主用户的同时最大化有效吞吐量的子信道分配问题,考虑由于主用户的重新到来而造成的主次用户碰撞,给出一种基于子信道碰撞概率约束的子信道分配算法。算法通过约束子信道碰撞概率来保护主用户,依据碰撞概率约束估计各子信道可容忍最大传输时长,随后认知用户根据请求业务时长选择合适的子信道接入。仿真结果表明,与不考虑子信道碰撞概率约束的算法相比,该分配算法很好地保护了主用户,且在信道条件较好时,能取得更好的有效吞吐量性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功率最小化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双时隙的资源分配算法,利用相邻两个时隙信道状态整体一致而又具有差异的性质,根据第1时隙的信道状态,将信道状态好的用户的第2时隙的部分或全部速率提前分配,从而使信道增益大的子载波承载了较多的速率,最终降低了系统功率消耗。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双时隙资源分配算法既能保证用户双时隙内的目标速率,又能够有效降低系统的功率消耗。  相似文献   

7.
针对多用户协作中继系统中的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在满足用户速率比例公平约束条件下的新算法。该算法先将由2个时隙组成的中继用户传输链路转换为一个等效信道链路,将涉及子载波分配、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的组合优化问题转化为分步的次优化问题。该算法在等功率分配情况下,根据各用户速率比例公平系数进行初步子载波数目分配;以瞬时信道增益最佳原则,进行剩余子载波数目分配及具体子载波分配,同时完成中继选择;在速率比例公平约束条件下推导出次优化功率分配的闭式表达式,从而完成各子载波上的功率分配。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有效提高系统容量的同时,保证了各用户速率之间的比例公平性。  相似文献   

8.
该文针对MIMO-OFDMA下行链路系统,考虑在总功率和BER 以及用户数据速率成比例的约束下,以获取整个系统吞吐量极大化为准则,提出一种基于成比例公平性约束的资源分配方案。新的方案基于MIMO信道状态信息,利用特征子信道来确定子载波和功率分配,充分利用了空间域,频域以及多用户分集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在子载波分配时,松弛成比例约束条件,使用户数据速率近似地成比例于每个用户分配的子载波数,推导出一种线性的不需要迭代的低复杂度的功率分配方案。仿真和分析表明,整个方案在保证系统吞吐量的前提下,取得了用户间良好的速率公平性,同时又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9.
刘焕淋  黄美娜  陈勇  杨健  黄冰川  张彤 《电子学报》2021,49(10):1952-1959
为了提高室内电力线通信和可见光通信(PLC-VLC)系统的吞吐量和用户体验的公平性,该文提出一种改进遗传算法优化用户配对联合子载波分配(IGA-JUPSA)方法.在IGA-JUPSA的用户配对阶段,设计了最优的非正交多址技术(NOMA)用户配对方法,提高PLC-VLC系统的吞吐量;在IGA-JUPSA的子载波分配阶段,设计NOMA与正交多址技术结合的子载波分配策略,设计改进的遗传算法优化不同NOMA组的子载波分配,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用户体验的公平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用户配对和子载波联合方法可以提高PLC-VLC系统的吞吐量和用户体验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0.
带有接入阈值和超时隙的认知无线网络频谱分配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认知用户的响应性能,并降低传输中断的概率,通过限制进入系统的认知用户数据包数量,并令授权用户以超时隙为单位优先使用信道,提出一种带有接入阈值和超时隙的集中式认知无线网络频谱分配策略。结合时隙序号及系统中认知用户数据包的数量建立2维离散时间Markov链模型,给出认知用户数据包的平均延迟、吞吐量及信道切换率等性能指标的表达式。建立系统收益函数,针对不同的超时隙大小给出接入阈值的优化设置方案,并利用优化结果,进行系统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合理的接入阈值和超时隙大小可以有效提高认知用户的传输质量。  相似文献   

11.
该文提出了一种在CDMA网络中基于网络优化的动态信道分配策略,它针对恒定比特率(CBR)业务建立了一种整数规划的数学模型,它不是每个时隙进行一次信道分配而是若干个时隙根据当前所有用户的状态统筹做一次调度,目的是使得用户QoS和系统性能得到折中考虑。通过仿真,相对于传统话音优先和按照优先级排队的分配算法,这种优化算法在保证业务的QoS的同时使得信道利用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时隙屏蔽式干扰对W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问题,理论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干扰对用户平均接入概率和系统归一化吞吐量的影响,提出了两种方法以改善系统抗干扰性,即选择子信道使得两相邻接入时隙间距大于前导码和消息部分发送间距,干扰对系统和用户不产生影响;缩短前导码和消息部分发送间距可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实验仿真验证了分析的准确性和系统抗干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张琳琳  王洪玉 《通信技术》2011,44(3):29-31,119
OFDM系统利用用户的多样性,根据信道状态对系统中的子载波资源进行动态的分配,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容量。最大化系统容量的子载波分配算法,忽略了用户之间的公平性。使某些信道状态不好的用户由于没有被分配子载波,不能进行数据的传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子载波的分配方法,在有效保证系统容量的前提下,通过确保每个用户分配到的子载波数目,兼顾了用户之间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TD-SCDMA系统的动态信道分配算法.该算法在进行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将信道条件较好的用户分配于交叉时隙,从而达到减少交叉时隙干扰,提高频谱效率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增加系统容量,改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5.
闫鲁生  王涛  李威 《通信技术》2011,44(12):107-110
提出一种用于Ad Hoc网络MAC层的多天线、多信道动态TDMA协议,它采用一个全向天线和多个方向性的扇区天线.该协议通过空分复用控制,可提高网络的吞吐量,通过基于动态时隙分配算法和相应的邻居发现策略,以减少时隙空闲,提高信道利用率.利用NS-2平台进行的仿真研究表明,与单一全向天线的MAC协议相比,所提出的协议在吞吐量和时延方面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TDD-CDMA系统的上下行时隙的不对称性可以造成严重的交叉时隙干扰。为了降低交叉时隙的干扰,提出了带缓冲区的动态信道分配算法(PGBDCA),在把小区分成内部区和外部区的基础上,引入了缓冲区,专门用来处理增益门限值附近用户的时隙分配。使用静态系统仿真的方法对算法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PGBDCA 算法与其他传统的动态信道分配算法比,它可以接入更多的用户,提高系统的性能。同时缓冲区的大小和位置也对系统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谢宇 《通信技术》2014,(8):915-918
提出了一种多个物理信道共同工作的无线跳频通信系统的跳频同步及信道分配控制方法,采用独立的控制信道实现多个物理信道间的跳频同步控制,并在多个信道保持跳频同步的基础上利用高效的分段轮询方式实现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的时隙分配,同时利用控制信道实现多个业务信道间的用户调度,提高了信道的利用率,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多信道无线跳频通信系统,尤其是窄带信道的战术无线通信系统中。  相似文献   

18.
该文针对以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为多址接入方式的多无线电系统中用户比例公平性和系统效率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联合资源分配算法,不仅保证了用户比例公平性下系统的吞吐量,还充分考虑了分配的带宽是子信道带宽整倍数的特点,对分配给每个终端的带宽进行子信道整数倍调整。最后通过仿真对比,从系统吞吐量和公平性两方面给出了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季薇  胡延成  杨震  郑宝玉 《信号处理》2014,30(11):1401-1406
本文主要研究感知时隙对次用户节点功耗和频带利用率的影响,在保证检测性能的前提下,分析它们之间的折中关系,通过构造新的指标函数来衡量不同系统对次用户节点功耗和频带利用率的要求,并引入调节因子以便根据系统的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感知时隙。仿真结果表明,次用户节点功耗和频带利用率均是感知时隙的递减函数,在给定调节因子的情况下,总存在一个最优的感知时隙能够使得指标函数达到最小。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多用户OFDM中继多跳网络中的子信道匹配问题,提出了适合不同用户类型的两个子信道匹配算法。第一个算法可以获得高的系统吞吐量,而第二个算法可以保证高优先级用户的服务质量。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这两个算法相比于现有的子信道匹配算法,在系统吞吐量和用户服务质量上都有明显的性能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