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对规划师专业能力的需求,给出了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概念模型,分析了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基本思路,指出校企协同是提高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双师型"队伍建设、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专业实践与专业竞赛相结合、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实用价值与创新水平提升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特色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文章界定了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能力的概念,指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途径,提出了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所包含的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创新实践及工程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结合教学实践,给出了以分组设计与师生共同讲评、加强实习基地建设、顶岗实习、创新实践与专业竞赛相结合、实习与设计、就业一体化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3.
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趋向于多学科、多层次、多领域,社会需要的规划师应是集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工程实践能力于一体,基础理论扎实,社会责任感强,有正确的价值观,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文章分析了目前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人文素质教育缺失、忽视职业道德培养、对工程实践重视不够、轻视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问题,在探讨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工程实践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工程教育改革成果,提出了城乡规划专业MHP—CDIO教学模式,并对该教学模式的目标构想、设计方案、实现途径和具体运作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安徽建筑》2021,(1):126-127
城乡建设与发展具有复杂性特点,对于规划人才的培养具有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而BIM技术是现代城乡规划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科改革,应该立足于专业要求从内容需求出发,从BIM人才培养方向发展,大力引进BIM应用型人才,建立相关实验室,将BIM技术融入到日常教学内容当中。城乡规划体系中运用BIM技术,可以更好的提升低年级学生运用城乡规划设计BIM技术,也可以提升不同专业的横向协同性。文章从我国城乡规划专业教学现状出发,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BIM技术应用到我国城乡规划专业的原则,课程改革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5.
面向特色应用型人才的城市规划原理改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探讨了城市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培养目标,研究了以增强实践性和前沿性为核心的教学内容改革,提出了方案体验教学、板书与多媒体有效结合的新方法,强调了案例教学、方案讲评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教学实践表明: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城市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文章借鉴国外CDIO工程教育模式,针对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提出构建多层次理论知识体系、注重综合实践技能训练和培养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CDIO模式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2012年教育部新设立的本科专业,文章从专业发展定位和社会人才需求两方面解读专业发展基本要求,结合南京邮电大学自身特色,从信息科学与地理学、规划学的结合点出发,指出以信息科学应用为特色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进而从专业基础知识、特色知识两个模块,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两个层面架构专业课程体系初步框架,为相关院校该专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根据2012年教育部关于本科高校专业设置的调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基础上拆分而来.系统分析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用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将专业培养目标细分,分别形成以技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为具体培养目标的人才体系,并制定适合不同类型人才目标的培养重点、课程体系、实现途径及教学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9.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根据不同的办学层次采用不同的办学模式,作为普通本科类学校应培养既具有较好的基本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实际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文章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以及专业特色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结合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办学特色,分析了社会对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能力要求,制定了新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中提出"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发挥地域和行业优势,坚持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相结合,专业设计和施工管理相结合,专业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培养相结合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土木工程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自我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自我培养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对土木工程类硕士研究生自我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土木工程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优秀的实践工作素质的基层科研工作者和技术工程师,这就要求土木工程类硕士研究生要从专业知识水平、基础科研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等三个方面进行积极的自我培养。文章从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实践出发,分别就上述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指出了土木工程类硕士研究生自我培养的目标和内容要求,旨在对研究生培养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造价工程师胜任力的视角,分析胜任力影响因素并构建评价体系和理论模型,结合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分析造价工程师胜任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对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表明,专业能力素质对绩效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综合管理素质,个人素质主要通过专业能力素质和综合管理素质两个中介变量对绩效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分析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所面临的形势,指出特色专业建设应该充分考虑专业评估认证背景、学生能力培养达成的新挑战、"新工科"工程教育发展新要求、创新教育新驱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 0新战略等时代新需求。从培养体系、教师队伍、知识体系、课程建设、教学环节、实践实训与创新体系等方面,介绍安徽工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的建设情况,并就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实际案例进行阐析。认为给排水工程能力实训是学生从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到培养创新能力之间的重要桥梁,提出理论—虚拟仿真—实践实训—创新特色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4.
工程咨询产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提高工程咨询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是工程咨询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文献回顾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本文识别了影响我国工程咨询人才核心竞争力的10 个变量,通过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将这些变量进一步归纳为3 个要素,即职业道德和身体素质、项目实操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该研究可为与工程咨询业相关的公司、高校提供实证依据,也能为提升我国工程咨询业人才的竞争力形成有价值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现代土木工程特点与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土木工程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本文从现代土木工程的特点出发,阐明了土木工程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与素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4年实施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的两个特点,即重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育,以及加强工程训练,培养工程素质。  相似文献   

16.
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产业的不断变革为工程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也促进了新工科建设理念的生成。在土木工程领域人才的全过程培养进程中,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可以实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和培养专业综合素养。针对土力学课程教学中关于土工测试环节存在的问题,组织相关科研方向的研究生和正在学习该知识点的本科生,自主研发了一套微型三轴仪作为随堂教具并运用于教学实践,旨在优化教学模式、加强课堂互动。微型三轴仪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可模拟实际三轴仪的固结、剪切和控制排水条件等功能,有助于学生掌握不同类型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的关键操作步骤,直观地体会有效应力决定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综合实践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基于理论知识掌握与实践能力提升的导向,对岩土工程教育过程中的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以教学促进实践,以开发促进研究,打通了不同阶段的专业知识衔接,通过仪器研制和课堂反馈夯实专业理论知识,构建了本研学生协同联动的实践型教学模式,探讨了微型设备类教具在研发过程中的难点,实现了专业能力高、创新思维强的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7.
对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科专业的专业课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础课程教学得到了各院校的普遍重视,课程质量基本都能得到保障,但专业课程建设往往关注度不够。文章从专业课程的教学目的入手,指出了专业课教学目的并不在于继续传授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同时论述了授课内容与教材内容之间的差别与联系,以及该如何设计作业、讨论题和考试环节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求。发挥城乡建设多学科多专业优势,基于专业群融合,打造专业群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以云南农业大学城乡建设专业群融合为背景,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与实践,构建"专业群+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即"专业群+小语种""专业群+创新创业""专业群+技能竞赛""专业群+BIM技术",提高学生特色语言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掌握新技术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以期为专业群融合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周建 《高等建筑教育》2009,18(2):117-120
目前我国岩土工程专业论文研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论文质量下滑,研究成果不可靠,这一方面浪费了研究资源,另一方面助长了虚假、浮躁的科研风气。本文从理论、试验和数值计算三个方面就该专业研究生论文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用实例加以验证,以期达到认识问题,督促导师严格把关,提高研究生论文质量和水平面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是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理论、实践经验不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质量风险偏大。从建筑工程质量政府监管、专业机构及社会监督、建筑主体质量保证三方面梳理了我国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与实践历程;基于过程控制方法、知识库、管理理念、信息技术和质量评价等视角概括了我国工程质量管理理论研究现状。通过分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质量形成的内在特征,以期寻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质量管理研究方向,促进我国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