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软件》2018,(2):218-222
随着智能终端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信公众平台的慕课建设不断推动着移动学习应用的创新和进步。为了满足高等职业院校慕课建设的需要,开发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慕课建设平台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首先对微信类轻量级慕课建设移动学习应用的价值进行了研究。其次,对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慕课建设平台进行了需求分析,然后对平台进行了设计。最后,通过对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平台的系统管理、慕课资源管理、在线开放课程、特色专题等功能,并对相关功能进行了测试。投入高职院校在线运营,达到了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软件》2017,(8):88-92
在调研国内用户对移动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利用Moodle系统在课程管理和教学管理中丰富完善的功能,综合考虑国内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与现有技术,设计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堂系统。通过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开放接口和WEB开发技术,应用MVC框架和B/S架构进行系统实现,与Moodle系统进行了对接,良好的扩展了Moodle系统PC端的功能,满足了用户通过微信在移动端对Moodle系统的便利化使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城市居民重复购买、闲置浪费图书资源,以及阅读爱好者缺乏分享交流平台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有书共读系统。设计了系统的功能,包括前台扫码上传图书信息、共享图书、借阅图书、发布活动、报名活动,后台用户管理、图书管理、借阅管理、活动管理等功能。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认证接口和资源接口等实现微信公众号和有书系统的连接,基于Java SSM框架和微信JS-SDK实现了前后台各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4.
通过设计微信公众平台服务,为策展优质数字学习资源提供平台,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整合。社交网络的兴起,促使微信成为高校师生关注度较高的平台。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数字学习资源策展平台,利用微信平台提供的编辑模式和微信群聊等功能,实现在线学习资源的策展。学习者可通过本平台快捷地获取优质数字学习资源。本应用可有效解决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共享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状况,以及企业与个人对微信公众号使用的普遍性,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和特点,进行微信公众平台第三方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通过对第三方管理平台的功能需求分析,采用Spring MVC,Spring Security,MyBatis,JSP等Web开发技术,设计一种第三方操控微信公众平台的管理平台,为企业与个人用户对公众平台的控制与开发提供方便,并有效地降低了用户的工作量,使其更加专注业务逻辑。  相似文献   

6.
《软件》2019,(10):41-45
为解决传统农业环境监控系统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本文将微信公众平台与农业物联网技术相结合设计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农产品冷链配送测控系统。该系统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农产品冷链配送环境信息的无线、实时、动态采集,并以新浪云服务器为媒介,通过移动4 G网络与微信服务器进行数据信息的实时交互,从而实现农业冷链配送环境信息的远程监测。测试结果表明:(1)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使用户通过微信公众号实现了环境温度、湿度、气体浓度、光照度的监测,以及继电器的控制;(2)环境监测数据在30 s后便可传至用户微信公众号,传输虽有时延但不影响系统的正常使用;(3)系统通过采用休眠、唤醒等低功耗措施,使容量1500 mAh的锂电池系统至少可以使用半年以上。该系统具有功耗低、组网灵活、使用方便等的优点,能够较好的满足农产品冷链配送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4G技术的使用,"互联网+"兴起,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互联网结合也越来越紧密。笔者借助微信公众平台的二次开发,设计一个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餐厅管理系统。餐厅通过公众号平台实现预约管理、菜单管理、促销以及导航等功能,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8.
针对孕幼人群设计了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学习系统,根据微信公众号的特点实现了微信平台自动答疑和内容推送功能。该系统的开发模式选用B/S架构模式,选择Django框架作为开发框架。该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快捷方便的自动答疑服务,根据用户需求智能回复;内容推送功能利用协同过滤与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组合的个性化推荐算法实现,解决用户面对海量的信息内容引起的信息过载问题,定时合理推送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推荐精度明显高于传统推荐算法,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的学习系统贴合大众利用网络信息获取知识的习惯和阅读方式,也提高了微信平台的综合效用。  相似文献   

9.
王涛 《福建电脑》2014,(12):96-97
随着微信用户的急剧增加以及微信推出的公众平台的开放性,分析了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前景,并分析了OAuth2.0协议中第三方应用、普通用户、授权服务器及资源服务相互认证模型。最后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对其接入规范和如何使用OAuth2.0验证进行研究,实现并验证了手机应用与微信公众平台的账号互通功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的网络在线测试系统受到地点和时间的限制,用户不能自主地选择测试的时间和地点,设计开发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在线测试系统。系统主要采用多线程技术、Android网络编程技术,实现多用户同时利用移动设备访问远程服务器,进行注册、登录、选择考试科目、下载试题和答题、试卷提交、即时判分、查看答案等功能,达到移动学习的目的。经过使用,系统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