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18年正月初十.我在微信上突然看到戴复东先生去世的消息,不禁心中猛地一惊。戴先生年轻时喜踢足球,身体一向比较硬朗,近年也经常奔赴各地参加公开活动发言并撰写文章。2009年时,他曾撰写文章《我的60年建筑道路》,我正期待着他写出70年专业生涯的文章,却不料走过90载奋斗路程的先生,终是不敌病魔。在戴先生离开的日子里,其家人、学生的许多纪念文字重新勾勒出先生铮铮铁骨的形象,读之常常令  相似文献   

2.
<正>吴冠中先生(1919年7月5日-2010年6月25日)是当代罕见的德才艺绝佳的大家,值得为他编撰画语录供人们学习借鉴。吴冠中先生也是我十分尊重和喜欢的当代艺术大师,读他的画作与文章有一种鲜有的眼亮心明、酣畅淋漓、促人行动的感受。但是,鉴于吴先生画作和文章之多让人目不暇接,我一直  相似文献   

3.
世界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将封刀之作留在了苏州。贝聿铭先生今年已85岁 ,1991年退休。为苏州市博物馆新馆的设计 ,苏州市委、市政府三次派出代表团 ,赴美盛邀贝聿铭大师主持设计。为苏州的一片热诚和信任所感动 ,大师决定再度出山 ,接下这个项目。在签字仪式上 ,贝聿铭先生深情地说 ,在国外 ,人家问我是哪里人 ,我总回答是苏州人 ,家乡人民这样承认我、夸奖我 ,我不能不接受挑战。他的话表示了他要尽最大努力 ,设计一座他一生中最好的作品 ,将他的封刀之作留在故乡的意愿。苏州博物馆现有文物1.7万件 ,是一座藏品较丰的大馆。现…  相似文献   

4.
2000年新年刚过,我从与石楠和赵民通话中,得知先生病危,不久,董鉴泓先生在电话中告诉我金先生已去世,并开了追悼会。先生终于走了,但他毕竟已90高寿,荣辱誉毁,都曾经沧海,满天桃李,也后继有人,当能告慰于他在天之灵。 我自 1963年进入同济大学建筑系城市规划专业,到1966年文革开始,三年中仅听过先生两次讲座。一次是讲规划,一次是讲摄影。其实这两件正构成了先生90年生命中的两根主线。 1978年我回同济当他的研究生,乃得有10年时间和他接近。聆听他的教诲外,也受感于他作为一个正直的中国知识分子和…  相似文献   

5.
中国园林界的前辈,我敬爱的师长陈俊愉教授应上海科技出版社之邀,将他五十余年来在报刊上发表的部分有关梅花的短文、报告、序言、后记之属检出,从中选了一部分,略加整理、增删,并增补了几篇新作,合为《梅花漫谈》再公开出版。此书内容翔实,生动活泼,感事议物,掇史论志,无拘无束,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是科学百花园中盛开的应时科普读物。陈俊愉先生是蜚声中外的梅花专家,自青年时期即赏梅立志,一生掇耕于梅事,与梅结下了不解之  相似文献   

6.
正我从幼年起就喜爱上了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及到上初中后,又对丰老先生的文字颇感兴趣。总觉得他的画作和文字里透着一种与众不同的味道,处处充满了爱心和童趣。他画的漫画多为尺幅之作,笔墨不多却耐人寻味、禁得住咀嚼。我依稀记得漫画界画风学他的传人只有毕克官,文革后此人也从画坛消失了。丰子恺先生(1898—1975)自幼爱好美术,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师从李叔同(号弘一法师,  相似文献   

7.
学会牵挂     
从小在父母的千般宠爱、万般庇护下长大,长大后学习、工作亦是一帆风顺,我稚嫩的不懂牵挂为何物,直到———嫁给他。或许,牵挂的种子早已播下,只是当时茫然。先生在南方某沿海城市服役,我则一直平静地生活在一个江南小镇。3年前的冬天,先生回家探亲,我们相识。由此借电信之力,我们开始“谈”恋爱。其时,因他不自禁流露的强烈思乡之情,我竟心生怜惜,决定婚嫁,原指望以此慰藉他的寂寞,却不知无意间将寂寞复制了一份留给了自己。婚后仅数日,先生归队。孤单中,我一遍遍回想相守的日子,蓦然有恐惧升起。早知先生曾荣立三等功,…  相似文献   

8.
钟纪刚 《室内设计》2013,28(5):110-110
今年是唐璞教授诞辰105周年及逝世8周年。作为先生的弟子,尽管先生已仙逝多年,但他的音容笑貌与谆谆教诲却依然清晰地萦绕在我的脑海,回荡在我的心田。每每念及先生,我的心情都难以平静。记得刚人校时,唐璞先生就是我们心中的偶像。他风度翩翩的学者气质和大师风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入学后,与唐璞先生的接触日益增多,进一步地感受到了先生渊博的学识,以及朴实无华的为学为人之道。1985年,我考取了国家教委的出国研究生,有幸成为先生的弟子,在得到先生的直接教诲后,我更深地感受到了先生学问的高深,情操的高尚和人品的伟大。出国之前,我有空就去拜访先生。先生总是以他慈爱、谦和、朴实的语言与我聊天交心,对我器重有加,关爱有加,鼓励有加。这些近距离的接触也使我对先生不平凡的一生有了更真切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恩师龙庆忠先生作古已六年有余了,先生的音容笑貌至今仍在脑中定格。每当谈到先生的学识、治学以及生活态度时都不由得赞叹、唏嘘,感念他的精神。我读研究生时,先生已是80高龄。第一次上课时先生是同时用英、日、中三种文献讲解。他的课都是以写论文作考试的。当时研一修的是中国文学课,写这方面的论文把我给难住了。先生知道后指导我去阅读文史类杂志、文学史教科书和文字研究方面的小论文,还亲自给我讲解了几段古文,使我对文学史和文字史方面的研究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先生的指导下我相继对书法史、雕刻史、音乐史以及哲学史的知…  相似文献   

10.
程才实 《建筑》2008,(12):75-76
我与王子平先生交往的这些年,似乎凡事都同地震及其相关事件的研究沾边。先生之风惠及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待我读完他的《心雨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便有了记述一些什么的想法……  相似文献   

11.
1958年夏天,我国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在广州石牌一次座谈会上,我向他提出一个问题:“梁先生,你最赏识广州那幢建筑物之设计?”梁先生毫不  相似文献   

12.
正建筑艺术是人类最具创造力的活动之一,其涉及的不仅是人的认知和创造能力,更关乎人类自身的价值、精神、发展和未来。我曾有幸在1999年和2005年两次为布正伟先生的大作写过序,两次文中我都提到:"在与他同时代的建筑师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有追求、有理想,充分利用改革开放所提供的难得机遇,辛勤劳作、精心耕耘、取得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的同行。而正伟先生正是这一代建筑师中十分突出的一位。"时隔十余年之后,我又有了借写序之机进而学习的机会。2017年10月布正伟先生结集出版了《建筑美学思维与创作智谋》一书,表明已是"坐七望八"的布正伟先生在这些年并没有闲着,在他认定的做一个"能动脑的建筑  相似文献   

13.
致平先生谢世已经两年了,一年以前,先生哲嗣康龄女士邀我写一篇纪念文章。我却迟迟没有动笔,主要原因是:作为他的学生,尤其是1956-1957年间,曾随侍先生到山东、陕西、内蒙、山西、甘肃、河南等处调查古建筑,前后近一年,在先生指导下学习勘测、绘图、读碑、鉴别年代、查阅文献;1959年以后又在建筑研究院历史所共事8年之久,而竟然长期未能领悟先生的学术风范,甚至随波逐流,颇多误解,实在是汗颜惭愧。藐予小子,何敢赞一辞。然而,人生易老天难老,天者,天道之真性情也。当我这个学生也将进入暮年之时,回首往事,先生为人处世…  相似文献   

14.
罗哲文 《华中建筑》1999,17(1):29-31
顷接《华中建筑》杂志关于"刘致平建筑学术思想研究"的征文启事。阅读之余由衷高兴。因为刘致平先生对我来说,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半个多世纪来的交往,得到他的谆谆教诲和备至关怀,可以说罄竹难书。如果说曾有"入门弟子"的称号的话,我是"当之无愧"的。1946年,我们中国营造学社随梁思成先生回到北平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时的一段时期,我就住在致平先生的家院里。当时我还是单身,经常在先生家聆教。在生活上也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经常在他家吃饭。烧开水、生炉火等,一切他家都予以关注。这也应该说是在抗日战争中结成的"患难之…  相似文献   

15.
<正>当我站在静卧花丛、双目紧闭的张良皋先生身旁,凝视着我敬爱的这位老人,真的疑惑了:这是真的吗?尽管先生已届高龄,他仍然活泼得像个年轻人:容貌活泼,谈吐活泼,语言活泼,举止也活泼,思维更活泼。"印象"是片断的,直观的;但印象反而比那些文字描述更加鲜活,更加难以忘却。和张先生交往这么多年,他的文章、讲座几乎都模糊了,淡忘了,但那些"印象"的镜头却放大了,像特写—般。他是一位无比勤奋的学者。我第一次探访恩施州利川的腾龙洞,是2003年夏秋之交,我在黄山风景区的老朋友黎志先生是这里旅游开发公司的老总。他邀请我参与腾龙洞的  相似文献   

16.
刘秀晨 《风景园林》2014,(3):141-142
大学问家往往是科技和艺术一些门类融会贯通的。钱学森先生说,一个科学家要学点艺术,一个艺术家要懂些科技。这些是激发创新火花的重要基础。孟兆祯先生就是典型的范例。无论从学品、艺品还是人品,孟先生都堪称风景园林学界的楷模。 先生是我一生最信任、最钦佩和我最愿意在专业上托付的良师益友。我是从1961年入学,至今53年,和孟先生、杨赉丽先生一直保持联系的少数人之一。从我走进校园大门,就开始了我们漫长的不解之缘。当年,我是带着现在已故校友赵旭光先生一封信,走进孟先生家门的。赵是高我6年的校友,也是从小住在家乡济南同一个小胡同的“发小”。他毕业不久我入学,当他得知我和他上一个大学并学同一个专业时,他欣喜若狂,立刻写信把17岁的我托付给他最信任的杨赉丽先生。在后来上学的时光中却不仅仅是这层关系。我因出身“问题”,没能入上海音院,却有机会来到北京林学院学习园林。我弹奏钢琴和手风琴,引起了孟先生的关注和兴趣,于是,专攻京剧的他又多了一个知音。我听他拉京剧如痴如醉,他听我弹琴还勾起学五线谱的兴趣。这些园林专业之外的交往,增进了我们师生的情谊。在他给我写的书序中这样讲:“我们不仅在教学中相识,而且在学校同台演出中逐渐熟悉起来。他能弹钢琴和作曲,唱起歌来是那样投入,操着浓厚的山东口音,洋洋自得的形象,令我难忘,表现出对家乡的眷恋,引乡音为荣。他重感情,能兴奋,对自己的思绪和灵感绝不掩盖,尽情抒发自己的感受,见文曲如见其人。”这就是我们在艺术情感上的心灵对话。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代表中国城市设计研究院参加过中国建筑学会对外城市与建筑展览工作,1965年正式调入中国建筑学会工作,迄今整整38年,我感到为学会工作做出贡献的领导、专家、学者实在非常之多,但在学会半个世纪经历的创建、恢复和发展三个阶段过程中,有三位领导人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他们在不同的阶段做出了突出贡献,起到了关键性的重要作用。这三位领导人是梁思成先生、阎子祥和叶如棠理事长,他们对学会都做了大量的有益的工作,下面仅择其主要点记述之。一、梁思成先生他是中国建筑学会的主要创始人1951年10月建筑界知名人士…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2)
<正>人间四月天,我研读了文雯签赠的新作:长篇小说《别爱我》。掩卷深思,作为当今都市"情感类"小说,我以为《别爱我》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一、意象美感与人性之痛文字,是文学作品诉诸读者的审美情感和认知活动的最原初的物质形态。它直接体现着作家的情感心理和作品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具有不同艺术风格的女作家都呈现出不同的语言特色。如冰心的清莹圆润、蕴藉空灵,丁玲的细腻直白、激切酣畅,庐隐的凄丽悱恻、感伤沉郁……均各呈异彩,各有千秋。而文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7,(8)
<正>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作家何建明推出了近60万字的报告文学新作《南京大屠杀全纪实》。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南京人,伴随着书文的讲解,我对这份历史更加熟悉和深刻。1932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破南京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他们根本不拿中国人当人,看见男人就杀,看见女人就拿去当奴隶,日本军把投降的士兵抓起来,用绳子绑在一  相似文献   

20.
师从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家陈俊愉先生是我的荣幸。1991年,我考上了北京林业大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的研究生。虽然,先生只是我的第二导师,但他带我出差、单独辅导,与其他学生没有一丝差异。在以后的岁月里,先生博学、气节、宽容、勤奋等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我时常鼓励自己,大师就在身边,要抓住一切机会,努力向他学习。就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