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国产动车组的高速发展,动车组转向架装配线的装配效率急需提升。结合工厂实际情况,以动车组转向架为研究对象,通过综合运用拆卸反演、装配线平衡优化等方法对装配过程进行规划,确定了装配线上每个装配工作站的具体作业内容,提升了装配线的平衡率与装配效率。  相似文献   

2.
以机械式排种器为研究对象,对其装配线进行研究,内容包括装配工艺流程的改善、工位的划分及准时制物料配送方案。以某公司生产的十穴机械式排种器装配线设计规划过程为例,首先使用5W2H、ECRS法及MOD法改善装配作业流程、制定标准工时、划分装配工位。建立准时制物料配送数学模型,并使用lingo软件求出最佳配送路径。最后使用Flexsim软件进行装配线生产仿真,验证装配线设计的合理性。所设计方案兼顾装配线平衡和准时制物料配送两方面的要求,可提高排种器的装配效率,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3.
应用工业工程的方法对某公司M型数控机床流水化装配线的工序设定和平衡进行研究,进而改善其生产效率。根据年度销售预测,计算得到装配线节拍。根据单台机床装配总周期和装配线节拍需求,对装配线工序进行初步规划。分析装配线的平衡率和损失率,利用启发式平衡算法,结合工序优先顺序图对工序进行划分,确认初步规划的工序并不能满足装配线平衡率要求。利用取消、合并、调整、简化原则对初步规划进行优化,最终提高了数控机床装配线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4.
针对机械式穴播器装配线上在制品(Work In Process,WIP)主要依靠管理人员经验进行定性控制的问题,采用多点控制的方法对装配线上在制品进行定量优化。首先运用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TOC)结合推、拉两种生产方式对装配线进行分段研究,在分段节点设立瓶颈缓冲区、并联缓冲区和风险缓冲区;然后根据工位故障持续时间与物料消耗速度计算出缓冲区最优容量,得出机械式穴播器装配线在制品多点控制优化方案。通过对某企业机械式穴播器装配系统进行Flex Sim仿真,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装配线的平衡问题一直是制约车间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环网柜装配线中存在装配过程混乱、装配堵塞以及工位负荷不均匀等问题,首先运用ECRS原则对装配作业单元进行重新划分和调整,并利用Flexsim仿真软件将改善后的装配流程进行一次仿真;然后针对装配线存在的工位空闲问题,以合理工位数最小为目标,建立最小工位数学模型,以工位内的作业负荷不超过给定的节拍时间且每个作业元素都必须分配到唯一工作站中为约束条件,进而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求解的工位通过Flexsim仿真软件进行二次仿真。结果显示:工位空闲率有了显著的提高,环网柜装配线平衡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6.
从作业时间测定和装配线平衡率的基本概念出发,引入利用动作分析研究提高装配线平衡率,文章以某发动机的装配线为例,首次运用多媒体技术并结合X-σ质量控制图测定装配线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并分析了该装配线平衡率,得出了发动机的活塞连杆总成是该装配线的瓶颈工序;其次利用达宝易软件对瓶颈工序活塞连杆总成进行动作分析与优化,使装配线平衡率提高了21个百分点,日产能从81台提高到114台,最后认识到IE技术对提高装配线平衡率方面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7.
针对随机型装配线平衡问题,分析了作业时间的随机波动对元启发式方法和启发式方法的失效影响,提出了描述各个工位在给定完工率下最小投产间隔的完工率节拍的概念,并以完工率节拍为评价指标,建立了随机作业时间条件下的第2类装配线平衡问题模型。设计了一种双染色体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结合经典算例对该模型在随机型装配线平衡中的应用进行了实例验证,求解结果表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以燃油器总成装配线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业工程分析方法对燃油器总成装配线进行生产流程分析、生产线再平衡分析。基于精益生产的理念,提出了改善装配线平衡的改进方案。通过MTM动作分析方法使生产节拍得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大为减少。通过改善前后对比,改善后装配线平衡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装配线的效益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装配生产线的平衡问题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讨论了装配过程中的生产平衡问题,介绍了最大候选原则和分级位置权(RPW)法2种装配线平衡的人工方法,结合实例介绍了2种方法在装配线平衡问题上的应用,并对比分析了2种不同方法分配装配作业的装配线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为求解给定装配线生产节拍、最大化装配效率的装配线平衡问题,根据装配线的特点和平衡优化需求,分析了装配作业顺序、站位数量等因素对装配线站位内作业分配的影响,综合考虑装配线平衡率和平滑系数,建立了装配线平衡问题数学模型,并设计了一种结合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蚁群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lgorithm,ACO)的混合优化算法进行求解。采用遗传算法进行快速随机的全局搜索,并生成信息素矩阵初始分布,利用蚁群算法进行精确求解。最后通过标准案例测试,证明了该混合优化算法具有更高的优化效率,同时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