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0 毫秒
1.
无锡市芦村污水处理厂污泥深度脱水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村污水处理厂现状采用离心浓缩一体化设备,脱水污泥含水率在80%左右,无法满足填埋场混合填埋标准要求。为此采用重力浓缩/调理/板框压滤机进行深度脱水处理,能将污泥含水率控制在60%以下,不仅符合混合填埋要求,而且进一步减小了污泥体积。介绍了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设计、设备配置情况等,并对运行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湖北十堰某污水处理厂对污泥处理系统进行技术改造,采用机械浓缩/调理改性/高压压滤工艺对污泥进行深度脱水处理。深度脱水后污泥含水率由99. 5%降至60%以下,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用泥质》(GB/T 23485—2009)的要求,有效解决了其污泥处理系统脱水性能较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某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现状采用带式浓缩一体化设备,脱水污泥含水率为80%左右,无法满足填埋场混合填埋标准要求。为此二期工程污泥处理工艺采用重力浓缩调理板框压滤机进行深度脱水处理,将污泥含水率控制在60%以下,不仅符合混合填埋要求,而且减小污泥体积。通过介绍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设计、设备配置情况等,为其他污水处理厂污泥深度处理的设计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用泥质》(GB/T23485—2009)中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应小于60%的规定,设计采用了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对洋里污水处理厂原有污泥处理系统进行改造。本文对工程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总结设计要点,对同类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中以某污水处理厂浓缩污泥和离心脱水污泥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化学调理法对污泥进行调质;然后采用框压滤机对污泥调质脱水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压滤压力为015~0.6MPa,保压150min的条件下,通过调整污泥调理剂的投加量可使浓缩污泥和离心脱水污泥含水率达到60%以下,浓缩污泥较离心脱水污泥的脱水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6.
温州市中心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采用重力浓缩、离心脱水工艺,2002年6月投入生产运行。随着水量和泥量的增加,污泥处理系统存在进料泵输送能力偏小、脱水机污泥处理能力不足、脱水机易堵塞、转鼓磨损严重、泥饼输送机能力偏小和故障多等问题,为此提出更换进料泵、改造离心脱水机和更换泥饼输送机的技术改造方案。2008年—2009年实施改造后,有效解决了污泥处理系统能力不足的问题。在低成本投入下,总体污泥处理能力提高30%以上,基本满足日常正常生产运行需要。  相似文献   

7.
一、背景许多污水处理厂都面临消化污泥的处理问题。通常污泥经过离心或带式过滤机进行脱水。脱水污泥的干物质含量通常大约在20-25%之间。这些脱水污泥过去通常用土地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因为这样的污泥都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废弃物,所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欧洲法律都禁止污水处理厂采用此方式处理脱水污泥。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廊下污水处理厂原污泥处理系统采用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在80%左右,无法满足当地焚烧厂接收要求。为此需对原有污泥处理系统进行提标改造,采用"机械浓缩+化学调理+高压隔膜压滤机"深度处理,稳定运行后,污泥含水率控制在60%以下。介绍污泥深度脱水工艺流程及主要工艺设计参数,并分析提标改造后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9.
上海白龙港片区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量高达1 895~2 775 t/d(含水率为80%的脱水污泥),而现状的污泥处理设施仅有各厂的浓缩脱水设施及白龙港污水处理厂的消化干化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脱水污泥至今仍长距离运送至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而污泥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仍需通过长距离管道输送回白龙港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为此提出了在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内采用高级厌氧消化和干化焚烧的集成工艺,以实现片区内污泥的全规划、全泥量、全系统、全过程和全循环的处理处置,可使工程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污泥综合处理中心。  相似文献   

10.
某市政污水处理厂原采用浓缩带式脱水+石灰干化工艺将污泥含水率降至60%后送填埋场填埋。针对石灰干化工艺存在的石灰投加量大、污泥增量、运行费用高等问题,提出了污泥减量改造措施。为充分利用原有设备和场地,并确保改造期间污水厂正常生产,改造采用能与原污泥脱水系统快速对接的高压带式连续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新增装机功率仅为79. 38 kW,改造工期仅为46 d。污泥改性剂以新型粉煤灰为主,4个月的连续运行结果表明,污泥平均含水率从79. 80%降至55%,污泥减量率达30%以上。与改造前石灰干化工艺相比,污泥产量由约100 t/d减至约55 t/d,污泥处理费由213. 50元/t(含水率为80%计)大幅降至41. 70元/t,污泥减量效果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离心压缩机存在喘振的固有现象,分析了喘振的影响因素,介绍了白鹤站离心压缩机的防喘振方法及防喘振控制系统。文章还介绍了离心压缩机在实际运行中的操作及控制。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型的离心式制冷机组系统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基于模型的离心式制冷机组系统台数优化控制策略。该优化控制策略充分利用系统日常调试与机组自身提供的可靠数据,采用简化模型来评估单台机的最大制冷量、计算单台机的瞬时制冷量,并预测一定负荷下不同台数机组运行时的系统总电功率,寻求制冷机台数的优化组合,以使得制冷机组系统的性能系数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离心鼓风机冷却系统的维护与改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绍兴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离心鼓风机冷却系统的维护与改造情况,在实施各项改造措施后提高了鼓风机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了鼓风机的故障率,保证了污水厂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4.
以某钢厂的污泥处理系统为例,探讨了离心脱水机在调试过程中的絮凝剂选择、主机转速的调整、扭力矩的确定以及进泥量与污泥含水率的关系。调试过程历时半个月,通过烧杯试验和上机试验最终确定采用离子度为40%、分子质量为6 000 ku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作为污泥脱水的絮凝剂;以产泥含水率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主机转速为2 500 r/min、最佳扭力矩为17N·m。另外发现,进泥含水率越低,则出泥含水率亦越低,但进泥含水率偏低时会导致离心机处理能力下降;增大进泥含水率可提高离心机的最大进泥量,但出泥含水率随之升高,因此,在离心机选型时一定要明确污泥含水率参数,在调试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进泥量。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基于模型的离心式制冷机系统台数优化控制策略。该优化控制策略充分利用机组系统的日常调试与制冷机组自身提供的可靠数据,采用简化模型来评估单台机的最大制冷量、计算单台机的瞬时制冷量、并且预测在一定负荷下不同台数机组运行时系统的总电功率,从而寻求制冷机台数的优化组合使得制冷机组系统性能系数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从离心式压缩机内部复杂的热力机制出发,详细地考虑了包括容积效率、水力效率、滑动系数、阻塞系数等因素对压缩机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它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模型的计算机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17.
离心式制冷机系统传感器故障诊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新华  崔景潭  王盛卫 《建筑科学》2007,23(6):45-48,67
传感器的可靠性及准确性对制冷机系统的可靠控制和系统的最优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传感器的读数也是进行部件故障诊断的基础。本文提出了基于主元分析法的制冷机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的主元分析模型由离心式制冷机系统中的相关测量变量在正常条件下的观测样本构成。这一方法利用这些变量在正常条件下的相关性来对传感器的测量观测值进行故障检测与诊断及测量重构,并分别用Q-统计及Q-分布图来对传感器故障进行检测及诊断。本文利用实验室离心式制冷机的试验数据对这一基于主元分析法的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赵恒彦  刘国桥 《市政技术》2004,22(5):317-318
当前,远距离输送水管线工程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与交通运输及石油输送管线并列的又一大动脉。如何保证这些输配水管线及相关泵站机组长期高效、可靠、平稳运行,已越来越倍受关注,离心水泵的调节已是每位专业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从调节离心水泵流量的基本方法入手,详细阐述了调节离心水泵流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洪忠 《城市建筑》2014,(2):342-342
离心式压缩机是高速传动设备,要使设备正常工作运行,减小震动、降低噪音,安装过程控制是一个重要的步骤,通过对增速机、机座及联轴节的分部安装严格控制,达到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0.
变频技术在离心式冷水机组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离心式冷水机组部分负荷的控制原理,特别介绍了约克变频驱动装置(VSD)应用于离心式冷水机组的控制原理,对变频装置的节能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变频装置的诸多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