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楼宇自动化中的LonWorks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聃 《广西轻工业》2011,27(7):75-76,110
随着经济的发展,智能大厦在我国迅速发展,而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又是智能大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介绍了一种在楼宇自动化系统中广泛应用的现场总线技术—LonWorks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总体结构功能思路。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在冷水站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该系统的核心控制器为 2片Neuron 315 0芯片 ,分别组成DI和DO智能节点 .利用NodeBuilder开发工具在DI ,DO节点中分别定义 8个输出与 8个输入网络变量 ,由LonMaker对网络变量进行绑定操作 ,通过NenronC语言进行控制程序的开发 ,从而实现节点间的通信功能 .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由LonWorks现场总线与Neuron3150芯片相结合开发的智能热量采集器,阐述了系统的硬件组成及部分主要软件程序,实现通过上位机向控制中心传送各点热量信息,完成实时数据显示,进而达到智能控制效果。此外,综合运用了Lon总线的网络功能对温室中各个节点热量表进行采集和记录,采集实验数据,为深入研究提供较好的实验依据。图5参9  相似文献   

4.
FCS、DCS及PLC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兴龙 《黑龙江造纸》2006,34(2):60-60,65
目前,在工业过程控制领域出现了一种新兴的控制技术,即现场总线(Fieldbuls),它是在生产现场微机化测控设备之间实现双向串行多节点数字通信系统,也既为开放式、数字化、多点通信的底层控制网络.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性能上都有巨大的飞跃,形成了新型的网络集成式全分布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Fieldbus Control System),对传统的集散控制系统DCS(Distribution Control System)造成了冲击.现场总线逐步在过程自动化、制造自动化、智能楼宇、交通各行各业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纸张的横向质量控制是由多组大规模执行器协调控制的结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CAN总线和OPC技术的分布式横向控制系统,具有扩展性强、实时性高的特点。主控制节点通过CAN总线网络对各组执行器进行实时控制,并通过OPC技术实现了测量数据、现场信息的存取与共享;设计了基于CAN总线的智能执行器和相应的底层通信软件以完成局部信息处理与底层控制;并通过实际应用效果证明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隧道通风监测系统的高安全可靠性、远距离信息传输、多节点网络监测等要求,提出了基于CAN总线技术的隧道通风监控系统。设计了基于CAN总线技术的控制系统硬件结构,介绍了烟雾和温度检测原理;设计了基于CAN总线的通风系统监测节点;设计了工控机与CAN总线通信接口适配卡;设计了系统主程序、事件检查和处理子程序的流程图。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传输距离远、监测网络节点多等特点,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运用LonWorks现场总线与微型计算机技术,开发了智能小区监控系统.系统由综合布线、家庭安防及脉冲表信息采集抄送构成.整个管理系统由报警传感器、智能脉冲表采集现场信号,再经过家庭智能控制单元进行数据处理,遵循同一通信协议,经总线由网络设备进入管理中心计算机,实现系统的监控、管理、维护以及信息交互,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CAN总线的模块化横机机头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适应网络化、模块化、高速化的电脑横机发展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横机机头控制系统。通过CAN总线多节点通讯可行性分析,提出机头控制系统CAN拓扑网络通讯构架,运用总线节点优先级调度的方法来提高CAN通信的实时性,根据横机成圈机理进行模块化设计,各控制模块作为一个节点连接到CAN通信网络,与其他控制单元进行数据通信,并给出了CAN驱动程序和基于命令解析主程序的设计。经现场运行证明,该系统通信质量可靠,具有较好的扩展性。  相似文献   

9.
现场总线技术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与自动化仪表系统相结合的产物。目前,现场总线技术已经广泛用于过程自动化、制造自动化、楼宇自动化等领域的现场智能设备互连通信网络中。它不仅是一个基层网络,而且还可构成一种开放式、新型全分布控制系统,它被公认为第五代控制系统,成为当今工业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面以重庆市丰收坝水厂滤池为例探讨一下现场总线技术在水厂自动控制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染色机工艺参数众多,生产现场与控制现场相距较远,以及生产环境恶劣等特点,利用CAN总线的优点,提出了基于CAN总线的染色机集中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单片机AT89S52、CAN控制器和收发器构成每个节点,染色机给定工艺参数由上位机通过CAN总线传递到单片机AT89S52控制染色机工作,染色机的实际工作工艺参数通过CAN总线传输到上位机进行处理,具备对染色机主要参数集中处理、显示、记录和查询功能,为企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赵方实 《金属制品》2006,32(2):41-45
介绍镀铜胎圈钢丝的设备工艺特点,提出用现场总线控制收放线设备,采用CC-LINK通信模块、远端输入/输出模块、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等硬件搭建控制系统,详细介绍并分析控制系统原理、结构及编程方法,给出收放线系统控制图、系统网络框图、每组收放线设备控制图、现场总线控制图及部分程序。  相似文献   

12.
采用CAN总线进行通信适合UPS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抗干扰性要求,适合于30KVA以上的大功率UPS设计。基于CAN总线的大型智能UPS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易扩展。整流器模块、电池智能管理模块、大LCD显示模块、逆变器IVV模块和通信模块等五个模块构成了一个现场总线系统。通信模块设计综合运用DSPTMS320LF2407A内的SCI(异步串行口)和CAN两个模块,实现CAN-RS232协议转换,进而实现现场总线系统与上位机的通信。  相似文献   

13.
叶建美  沈泉涌 《染整技术》2006,28(9):42-44,52
介绍了现场总线CAN的基本定义、技术特点;分析了基于CAN总线的进口印花机PEGASUS-O/P 1850—8C电气控制系统的总体组成,详细介绍了智能CAN总线适配器和带CAN总线控制器的操作面板。  相似文献   

14.
王学军 《广西轻工业》2008,24(10):33-36
基于汽车现场总线系统的特定要求,对CAN总线的节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提出一种既满足需要又成本低廉的CAN总线节点设计方案。同时,对方案中的电路设计、硬件特性和软件设计进行详细的研究。最后,对整个设计方案进行测试和评价,为将来的产品化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分析LonWorks总线技术及其特点,结合卷烟厂的照明需求及国家版本的烟草行业的照明设计标准,对基于Lon Works总线技术的卷烟厂智能照明技术的软件及硬件进行设计。在实现各部分分散控制的同时也关注与其他控制系统的连接,实现照明系统的规模扩展。  相似文献   

16.
戴国骏  张翔  高申勇  张颖 《纺织学报》2008,29(1):114-117
为了适应高速织机对电气控制系统通讯实时性的要求,提出了基于CAN总线的织机分布式控制系统。通过分析CAN总线的特性以及与RS-485总线的比较,说明织机采用CAN总线具有优越性和可行性;同时针对影响CAN总线通讯实时性的因素,分别分析了CAN协议本身固有缺陷和应用层协议CANOpen在通讯实时性方面的不足,提出CAN网络实时性优化方法,并给出了实时CANOpen协议的实现过程,及织机分布式控制系统结构。系统运行结果表明,控制系统通讯出错率低,运行稳定,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基于CAN总线技术的啤酒发酵控制系统,给出了系统整体结构,并且重点阐述了CAN总线智能节点的硬件电路实现及软件设计的方法。结果证明,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扩充、可靠性高、性价比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模块UPS系统中基于SJA1000的PeliCAN模式的智能节点的设计方法,以TI公司的DSP芯片TMS320F240为各节点主控CPU,以独立的CAN控制器SJA1000以及82C250总线收发器构成智能节点电路.该系统的智能节点设计实用,对于研制其他应用CAN总线产品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结合当前控制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小麦粉生产工艺的特点,构建了基于现场总线的小麦粉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并对该控制系统的总体控制方案和控制功能的实现过程进行了阐述.该系统采用现场总线L/O作为PLC的I/O扩展,利用现场总线网络组成分布式控制系统,使电缆和信号线数量大为减少,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20.
基于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的楼宇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就楼宇控制系统的组成中常涉及的冷冻系统、新风系统、排水系统和变配电系统的监控设计作了详细的阐述。采用HONEYWELL公司的DDC系列控制器是实现设计控制系统和其网络应用的有效途径,提出中央操作室是楼宇自动化系统的核心,EBI技术和其相关软件的操作是保障智能建筑监控和管理的集成方法。最后对智能建筑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管理中开放系统的理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