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低剂量X射线照射诱导小鼠生殖细胞适应性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彬  姜杰 《辐射防护》1996,16(1):67-71
本实验以0.05-0.30Gy的X射线预先对雄性昆明种小白鼠照射,4h再以1.5GyX射线照射,观察其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和精原干细胞染色昀位的适应性反应。结果表明,预先照射剂量在0.05-0.30Gy之间都能诱导出适应性的反应;剂量越小,诱导出生的适应性反应越明显,最佳剂量为0.05Gy。  相似文献   

2.
小剂量辐射诱导淋巴细胞DNA合成的适应性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3H-TdR参入法研究了小剂量辐射诱导淋巴细胞DNA合成的适应性反应。结果表明,体外培养24h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经小剂量γ射线0.5-4.0cGy照射后,均产生了适应性反庆,诱导适应性反主尖的最适剂量为1.0cGy。D1和D2照射间隔为24h时,适应必应最强,随时间间隔延长,适应性反应明显减弱。1Gy-7Gy的D2照射,均可显现适应性反应,3.0Gy照射,反应表现最强,剂量过大,适应性反应不  相似文献   

3.
采用X射线单次全身照射,观察诱导小鼠免疫适应性反应的预照射剂量(D1剂量)范围,损伤性剂量(D2剂量)范围,及D1与D2最佳间隔时间。实验证实,当D2为1.5Gy时,0.025~0.1Gy(剂量率0.0125Gy/min)可诱导胸腺细胞自发增殖及脾细胞对LPS的适应性反应。当D1为0.075Gy时,D2在1.0~1.5Gy(剂量率0.33Gy/min)范围内,胸腺细胞自发增殖及脾细胞对ConA、LPS反应的适应性反应存在。当D1为0.075Gy,D2为1.5Gy时,诱导适应性反应的D1与D2最佳时间为6~12h。  相似文献   

4.
对离体培养的人血淋巴细胞和昆明种小白鼠预先给予小剂量X射线照射(50mGy),然后给予不同剂量及不同剂量率的大剂量照射(0.75-3.75Gy),观察适应性反应的程度。结果表明,在0.75-3.0Gy剂量范围内,可出现适应性反应;剂量大于3.0Gy时适应性反应消失;当剂量一定(1.5Gy)时,适应性反应的程度和剂量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X射线单次全射照射,观察诱导小鼠免疫适应性反应的预照射剂量(D1剂量)范围,损伤性剂量(D2剂量)范围,及D1与D2最佳间隔时间。实验证实,当D2为1.5Gy时,0.025-0.1Gy(剂量率0.09125Gy/min)可诱导胸腺细胞自发增殖及脾细胞对LPS的适应性反应。当D1为0.075Gy时,D2在1.0-1.5Gy(剂量率0.33Gy/min)范围内,胸腺细胞自发增殖及脾细胞对ConA、  相似文献   

6.
应用流式细胞术观察75mGyX射线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进程的适应性反应。结果表明,1.5或2.0Gy全身照射后,小鼠胸腺细胞凋亡小体(TAB)百分数明显增加,S期TAB百分数明显减少,而G0/G1和G2+M期TAB百分数明显增加;当1.5或2.0Gy(攻击剂量,D2)照射前6h给予75mGy(诱导剂量,D1)照射时,明显减轻D2对胸腺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进程的损伤作用。提示,低剂量辐射可诱导胸腺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进程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应用流式细胞术观察75mGy X射线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进程的适应性反应。结果表明,1.5或2.0Gy全身照射后,小鼠胸腺细胞凋亡小体(TAB)百分数明显增加,S期TAB百分数明显减少,而G0/G1和G2+M期TAB百分数明显增加;当1.5或2.0Gy(攻击剂量,D2)照射前6h给予75mGy(诱导剂量,D1)照射时,明显减轻D2对胸腺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进程的损伤作用。提示,低剂量辐射可  相似文献   

8.
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肿瘤坏死因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L929细胞染料摄入法检测了小鼠受不同剂量(75mGy,2.0Gy)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肿瘤坏因子α(TNFα)表达量的时程变化及全身照射后24h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可见,75mGy照射后3h,TNFα表达量有所增加,从6~120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从剂量最高;2.0Gy照射后3~12h,不同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表达量最高点为12h。从剂量-效应关系中可见,经50mGy~2.0C  相似文献   

9.
预先对小鼠予小剂量照射,3~6h后再接受大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观察小剂量辐射对大剂量损伤的拮抗作用。实验结果证明:预先照射0.01Gy后,以染色体畸变为观测终点,则骨髓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均低于单纯大剂量组(p<0.01)。雄鼠预先经0.05GyX射线处理6h后全身照射2.0GyX射线,在9周内的受育率明显高于单纯大剂量照射组(p<0.01)。说明小剂量电离辐射不仅具有降低小鼠遗传物质的损伤作用,而且可以提高受大剂量照射小鼠的生育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丝裂霉素C和X射线在小鼠体内诱发的交叉适应性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昆明种小鼠预先接受50mGyX射线照射或不同浓度小剂量丝裂霉素C注射,然后再分别接受不同浓度大剂量丝裂素C或1.5GyX射线辐射处理,其预先处理组骨髓细胞和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均明显低于单纯处理组,表明丝裂素C和X射线在小鼠整体内可诱发交叉适应性反应,且适应性反应程度与适应性处理和攻击性处理的丝裂霉素C浓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对小鼠巨噬细胞表达CD80和CD86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了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及体外照射对培养的小鼠巨噬细胞株J774A.1细胞表达CD80和CD86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身照射和体外照射时2GyX射线诱导CD80表达增高均较0.075Gy为早,而CD86对两种剂量的反应无明显区别,剂量效应关系的研究表明,CD80和CD86的表达无论全身照射或体外照射时均在0.075Gy 剂量点出现峰值,而在较大剂量照射时出现第二个峰值的剂量则全身照射高于体外照射。实验结果显示,B7分子的表达上调可能是参与低剂量电离辐射免疫增强效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估低剂量多次辐射对健康机体产生的生物学风险,检测了X射线多次照射对BALB/c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采用X射线全身多次照射,第1天照射0.07 Gy,之后每天照射0.08 Gy共12 d,剂量率0.2 Gy/min,累积剂量为0、0.07、0.23、0.39、0.55、0.71、0.87和1.03 Gy时取样.照射24 h后取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免疫细胞周期和死亡的变化.结果表明,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周期在0.39和1.03 Gy时,被阻滞在G2/M期,在0.07、0.23、0.71和0.87Gy时,被阻滞在G0/G1期;细胞的死亡随着累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在0.71Gy时达到峰值.经过X射线多次全身照射小鼠后,可引起外周血淋巴细胞周期和死亡比例发生变化,符合线性平方模型,造成其免疫系统一定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电离辐射对小鼠派伊氏板细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研究不同剂理X射线全身照射后派伊氏板细胞凋亡的时间效应及剂量效应关系。结果表明:2Gy全身照射后派伊氏板TUNEL阳性细胞数增加;0.05Gy、0.075Gy全身照射后派伊氏板TUNEL阳性细胞数减少。提示2Gy全身照射促进细胞凋亡,而低剂量电离辐射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用12C6 离子束对小鼠进行吸收剂量分别为0.05、0.1、0.3、0.5、0.75、1、1.5、2Gy的一次性全身照射,5d后测定血清及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含量,以及脑组织中还原性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浓度.结果显示,吸收剂量小于0.75 Gy小鼠的血清及肝脏中SOD活性高于对照组,大于0.75 Gy则低于对照组;吸收剂量小于0.3 Gy小鼠的血清及肝脏中MDA含量小于对照组,大于0.3 Gy则大于对照组;吸收剂量小于0.5 Gy小鼠的脑组织GSH浓度大于对照组,大于0.5 Gy则小于对照组.低剂量的重离子全身辐照对小鼠的抗氧化系统有一定的激活作用,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大,抗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15.
研究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胸腺细胞和脾细胞p16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Northern blot检测p16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蛋白表达的变化。时程结果表明,2.0Gy照射后4-24h,胸腺细胞p16mRNA水平明显增高,8-48h P16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p<0.01);照射后4-8h脾细胞p16mRNA水平明显增高,24h P16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量效结果表明,0.5-6.0Gy照射后,胸腺细胞p16mRNA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增高,P16蛋白表达在1.0-4.0Gy组明显高于假照射组(p<0.05-p<0.01);脾细胞p16mRNA水平亦增高,但增幅远低于胸腺细胞,P16蛋白表达在1.0-4.0Gy组明显高于假照射组(p<0.05-p<0.01)。X射线全身照射可诱导胸腺细胞和脾细胞p16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增高。p16表达参与整体照射诱导细胞G1期阻滞的分子调控。  相似文献   

16.
加速器产生的6-MV X-射线一次性照射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和SPCA-1,细胞的吸收剂量分别设置为0、1、3、5和8 Gy,细胞照射后24 h及单次接受5 Gy照射后6、12和24 h后取样;X-射线联合顺铂对BTG3表达的影响研究设立单纯照射组(5 Gy)、顺铂处理组(20μmol·L-1顺铂)和联合处理组(5 Gy+20μmol·L-1顺铂),上述实验均以未给予任何处理的细胞为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及RT-PCR法检测受到不同剂量电离辐射及照射后不同时间肿瘤细胞中BTG3表达水平。Western blot与PCR检测结果均显示,A549和SPCA-1细胞在受到不同剂量的X-射线照射后24 h,其BTG3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明显增加,并随电离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5.25-15.75,p0.05);照射后不同时间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在X-射线照射4 h后BTG3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即开始上升,并持续到照射后24 h,与照射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t=7.52-11.18,p0.05);联合处理组BTG3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单纯照射组、顺铂处理组和对照组(t=7.02-15.86,p0.05)。电离辐射联合顺铂可以上调肺癌细胞株中BTG3的表达,BTG3基因有可能作为肺癌放化疗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17.
X射线诱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GADD45和p21基因表达上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定量分析不同剂量X射线体外照射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GADD45和p21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了运用mRNA水平变化作为电离辐射生物剂量计的可能性。结果表明:经1、2、3、5Gy X射线照射后24h,GADD45和p21基因表达均明显上调。GADD45基因表达在1-5Gy照射剂量范围内呈指数相关。p21基因表达在1-3Gy照射剂量范围内呈线性剂量效应关系,但5.0Gy照射后,其表达不再继续增加。结果表明,X射线照射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GADD45和p21基因的表达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上调,GADD45更适合发展为核事故受照射人员的分子生物剂量计。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预先给予双嘧达莫(DP)和腺苷-磷酸(AMP)对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BALB/C纯系小鼠给予一次性不同剂量(0、1、2、4Gy)X射线照射。照射前给予DP2mg和AMP5mg,检测胸腺细胞自发增殖反应能力和脾细胞对ConA的增殖反应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单纯给予DP+AMP组胸腺自发增殖反应能力和脾细胞对ConA的增殖反应能力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但1Gy和2GyX射线照射前预先给予DP和AMP能显著增强小鼠胸腺自发增殖反应能力和脾淋巴细胞对ConA诱导的增殖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分析女性乳腺癌及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在接受不同剂量碳离子束与X射线辐射前后淋巴细胞亚群数值的变化。抽取5例宫颈癌、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外周静脉血,经照射后(设未接受辐射组、1、2 GyE碳离子束组、及1、2 Gy的X射线组)进行淋巴细胞亚群检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对两组离体血样本进行CD3~+、CD8~+、CD4~+、NK细胞、B细胞、CD4~+/CD8~+两两组间对比,分析数值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两组离体血在接受不同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后,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p0.05);接受高线性传能密度(Linear energy transfer,LET)碳离子照射时,乳腺癌组中CD4~+值随剂量增加而升高,宫颈癌组数值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接受6 MV-X射线照射时,宫颈癌组中NK细胞数值随剂量增加而下降,而乳腺癌组则相反;接受碳离子束照射时,两病种受到1 GyE照射后NK细胞数值均较未照射组数值升高,2 GyE则均较未照射组数值下降。结果提示: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两种恶性肿瘤离体外周血对高LET碳离子和低LET的6 MV-X射线照射表现出了不同的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