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宜兴紫砂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的保护名录,正是因为这一代代的坚守与传统,这样世世代代把紫砂文化薪火相传与生生不息才有了现今的百花绽放,紫砂文化流传至今与传承、创新都是密不可分的,让爱壶人士们可以在紫砂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徜徉。这把"富贵达利壶"从名字就能看出是兼备了中国传统吉祥文化寓意与紫砂造型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用了仿生的手法把江南盛产的杨梅结合到紫砂壶中,让这把壶变成了一把颇有艺术价值的花器,把这把壶的理解与感悟展现出来,也让我们赏壶之人深感其中浓浓的富贵吉祥之感,也让我们可以更加热爱自然与生活。  相似文献   

2.
徐赟 《江苏陶瓷》2014,(3):21-21,24
文化艺术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水墨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传达的是东方的"心理和谐"和内向的"境生象外"。水墨画与紫砂壶的艺术结合,可使我们方便地趋向内省感悟,像这把紫砂"山水提梁壶",陶刻与山水画的结合传达出了传统水墨之"澄怀观道",又使欣赏者的观赏过程中感悟对生命的体验与品味。  相似文献   

3.
紫砂让我们把多样的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形成了实用性和艺术性为一身的紫砂壶,人们在喝茶品茗的休闲之余,心灵也有了寄托之所,仿佛壶中流淌出来的不仅仅是馥韫芬芳的茶汤,还是滋养我们的文化源泉。这一"诸事如意"紫砂组壶的艺术设计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猪"、"柿子"形象完美地结合起来,充满了普通生活和田园野趣的味道,而其中的内涵在表达诸事如意的美好祝愿的同时,也把紫砂艺人的传统人文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4.
紫砂艺术作为中国传统的工艺自出现至今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在这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他不断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也创造出了数不胜数的经典的紫砂器型。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题材与紫砂壶的结合更是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篇文章所讲到的"望子成龙"壶,便是以龙的形态融入到了紫砂壶的制作中去,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段和表现形式演绎出了浓浓的带有东方文化特征韵味的紫砂壶作品。整体观察这把"望子成龙"壶,他通过运用简洁流畅的造型和线条,将龙的形态和骑士完全地蕴藏到了这把紫砂壶里面去,在装饰方面与雕塑的结合,"龙"这一神话传说中的可以呼风唤雨的神物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也是人们生活吉祥如意的象征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福的形象表现,让人在品茶之余忍不住称赞和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人把巧妙的心思称作"匠心",把卓越且不同于一般的巧思巧构誉为"匠心独运"。匠作与智慧是紧密联系的。中国传统工艺思想的精微大义,寄蕴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宏大而整饬的思想体系中,并因此贯彻着中国文化和哲学的基本精神。在中国传统哲学的世界图景中,自然(天道)与人(人道)是一体的,都是生生不息的宇宙生命洪流(道)的显发;一切自然和文化现象皆以"道"为本体,皆遵循宇宙生命运动的普遍规律。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宇宙观,这种"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6.
"福禄"是葫芦的谐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代表着吉祥如意的文化内涵,"福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吉祥的花纹样式,在中国人的心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用艺术的手法把这种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展现出来,就像这把"福禄壶"一样,紫砂壶造型与装饰都紧贴主题,从各个方面感受出紫砂文化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展现出紫砂文化在当代传统文化艺术中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正5年前,当我把作品拿到国外展览的时候,曾十分困惑:我到底代表中国,还是代表外国?因为它们既不属于中国设计,也不属于外国设计。后来我在意大利马拉内罗找到了答案,那是法拉利公司总部所在的小镇。当你问镇上的年轻人理想是什么时,得到的答案无外乎"去法拉利工厂做一位普通工人。这个答案让我震惊。某种意义上,法拉利就是对传统手工艺的另一种传承,它的每台发动机都采用手工制作,把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制造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中国陶瓷文化底蕴深厚,有三千多年的陶瓷发展历史.在全球化的今天,历史悠久的中国陶瓷艺术如何与世界最新的时尚流行元素有机地结合是当今陶瓷设计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将当今时尚界盛行的"混搭"风格引入现代陶瓷艺术的设计中,强调现代陶艺的设计应把传统的陶瓷材料与各种时尚的新的材质进行有选择性的混搭融合,从而表现出一种崭新的风格和理念,这为传统陶瓷产品加入了鲜明的时尚元素和时代特征,从而对现代陶瓷艺术设计起到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一代又一代的紫砂艺人薪火相传和言传身教之下,紫砂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蓄、相互融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紫砂作品"佛肚竹壶"就是把日常生活中竹的形象和中国传统文化佛教结合起来,用抽象的艺术手法演绎而成的一件紫砂作品。两种文化融为一体、相互辉映,共同组成了中国民族精神的文化意境,在生生不息之中蕴含包容,在包容之中不断成长,让我们在欣赏品味此壶的同时参悟到生活的哲理和人生的真谛。  相似文献   

10.
《景德镇陶瓷》2013,(1):50-51
《母子情》作品是以真实生活情景为基本表现特征,以农村妇女与儿童相依相处相拥为基本表现内容,把母与子这一世间最伟大的情感,体现在拥抱、背负之间,情真意切,质朴清纯,寄寓于永恒人性之美。该作品可感觉到艺术家对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和中华民族独特的"色彩"的理解和感悟;看到了把景德镇传统粉彩技术与传统绘画的工笔技巧大胆综合地运用;看到了对东方女性人物  相似文献   

11.
紫砂壶艺术创作从不拒绝中国优秀传统资源中任何美的事物,创作者依靠泥料的可塑价值与匠心精神进行融合,展现了独特的紫砂壶艺术之美,亦促进了其他传统艺术形式的发展与传播。"玉璧壶"以传统玉璧为形,结合紫砂壶独特的装饰工艺,塑造出精美的紫韵玉璧,闪烁着中国传统艺术之灿烂光辉。  相似文献   

12.
这件"山谷奇松图"是邱含历经半年时间创作的一幅山水瓷画作品,采用釉上粉彩绘制,整器设色雅致,虚实相间、动静结合、气韵生动。创作伊始,他就希望这件作品能在构思、陶瓷创作工艺性上有所突破,于是他在传统粉彩瓷装饰的基础上,运用粉彩胶水料与油料结合的手法,弱化了传统粉彩的粉润、柔和与厚重的特点,尽量从色彩的渐变与线条虚实上突出表现景物的质感,形成格调高雅,别具情趣的韵味。整幅作品以传统中国山水底蕴为基础,用墨、色、水三者巧妙结合,点翠皴青,将传统山水画法注入现代审美意识,气韵并举之间缔造出生动之美,在空间意识、丘壑图式与笔墨肌理上独辟蹊径。在构图上,他把巨石怪峰与奇松的线条相穿插,尽量使整个画面突显磅礴气势,再加上色彩多次烧成的柔和光感,画面整体效果不失清润之气。纵观整幅作品,广阔天地的"虚"与山涧景物的"实"相衬托,深谷的"静"与溪水的"动"相呼应,融诗意于画中,用画来表达置身世外、放游仙境的洒脱心境。  相似文献   

13.
紫砂作品则是匠心独运,融合了许多的元素和技法的结合,力求最大程度地把紫砂艺术的魅力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为我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孺子牛》,作品以牛为整个创作元素,牛首为壶嘴,其提壶沏茶之时,便是"俯首";壶身即为牛身,其包容之气质豁然可见;壶盖上以两只传统蝙蝠式样口衔"平安吉庆"之铜钱,寓意"福转乾坤"、"双福临门";牛尾是玉如意,上面镶嵌三颗红宝石,与壶盖互应,即为"石"来运转;如此精巧之设计,可见大喜大吉之气象,不仅体现了工艺复杂与制作难度,更是契合美好祝愿,在设计美学与情怀抒发方面完美融合,是生肖纪念壶中难得一见的精品力作。  相似文献   

14.
被世人冠以"紫玉金砂"的紫砂壶,是中国在传统陶瓷茶壶制作方面的一大成就,展现了大国工匠精神与文化影响力。"圆珠壶"是紫砂壶艺术中的经典款式,作品继承传统造型,结合独特装饰表现艺术个性与文化思想,以素朴之气与经典之美展现"圆珠壶"的艺术品质。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艺术中"气韵"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精神内涵.倘若说,在中国古典艺术中的"气"还停留在一种内在的审美阶段,包括自然美和社会美的成分,那么,"韵"则是一种将其以某些程式套子加以外化的过程而达到艺术美,古人说"尽善尽美",此中受制于中国传统审美心理的"气"与由之派生的具有中国气派的"韵"就自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  相似文献   

16.
张静珍 《江苏陶瓷》2021,54(5):58-59
随着茶文化的不断盛行,紫砂壶有着"世间茶具称为首"的雅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对于紫砂艺术的认识就不能够仅仅局限于茶具的层面,而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心灵的向往,是我们国人独特的东方艺术审美,点亮了普通的生活,焕发出勃勃生机.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四方高炉壶",把紫砂方器与建筑和家具的灵感和创意都结合起来,让我们充分感悟到江南的人文特征,特别是山水画卷的装饰更加凸显出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用这样的一把紫砂壶喝茶,定然能够使您的茶座熠熠生辉,吸引着人们关注的目光,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7.
<正>山水瓷画本身是意与情的主观思想通过物与景的客观体现,陶瓷作为主客观结合的特殊载体,通过其特有的陶瓷语言展现给观众,给人以综合的审美感受。人们在欣赏画面情景的同时,也感受着陶瓷的完美质感。在瓷上山水创作中,主题不仅仅是描绘自然景物,更应当通过自然景物表现画家的思想,及其中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有着不同寓意,结合"老庄哲学"中"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让中国人对山水  相似文献   

18.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艺术美学思想的重要支柱。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及其艺术审美本质的分析,简要阐述了"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艺术审美以及陶瓷绘画艺术的影响,同时结合陶瓷绘画艺术的独特性,对"天人合一"思想在陶瓷绘画中的艺术审美特色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9.
官润窑     
正官润窑创立于"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醴陵,致力将中国传统绘画与釉下五彩陶瓷技艺完美结合,不断创作出既具有中国古典人文气息又符合现代审美的陶瓷作品,秉承"艺术贴近生活"的创新理念,运用现代设计思路,创作出形式内容多样的茶具、花器等贴近生活的陶瓷艺术品。品茗赏花,人生雅事,官润窑将禅茶的美学融入到茶具的设计当中,在借鉴中国传统绘画形式  相似文献   

20.
"双圈福鼎"紫砂壶外形设计参考中国古代的鼎而制,古朴醇厚,仪态威严,通过点、线、面三者的结合呈现出一种自然流畅的简约之美,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审美因子。壶盖处对称的花纹圆环装饰作为点缀,不仅增添了造型美感,还紧紧地切合主题。此壶虽小,其中包含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与人民的美好愿想,更有一份手工匠人不变的恒心与创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