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前,入侵检测系统的漏报率和误报率高一直是困扰IDS用户的主要问题,而入侵检测系统主要有误用型和异常型两种检测技术。针对这一问题,根据这两种检测技术各自的优点,以及它们的互补性,将两种检测技术结合起来的方案越来越多地应用于IDS中。论文提出了基于统计的异常检测技术和基于模式匹配的误用检测技术及其它检测技术相结合的IDS模型-MAIDS,以期达到减少入侵检测系统的漏报率和误报率的目的,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前,漏报率和误报率高一直是入侵检测系统(IDS)的主要问题,而IDS主要有误用型和异常型两种检测技术。根据这两种检测技术各自的优点以及它们的互补性,本文给出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的异常检测技术和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的误用检测技术相结合的IDS模型;同时,该系统还结合特征选择技术降低数据维度,提高系统检测性能。实验表明,该
系统具有较高的检测率和较低的误报率,可以自动更新规则库,并且记忆未知类型的攻击,是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入侵检测系统(IDS)成为目前动态安全工具的主要研究和开发方向。异常检测和误用检测是应用在IDS中的两种主要技术,本文把应用在异常检测中的Markov链和误用检测中的模式匹配结合起来,同时采用分组交换检测机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IDS的误报率和漏报率,提高了系统的检测速度。而数据挖掘技术的引入,使系统具有了自动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误用检测技术漏报率高和异常检测技术误报率高等问题,本文根据两种检测技术各自的优缺点及其互补性,取长补短地将两种检测技术相结合,采用模式匹配误用检测技术和神经网络异常检测技术建立新模型,降低了单一使用某种入侵检测技术时的漏报率和误报率,从而提高系统检查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入侵检测系统(IDS)作为一门新兴的安全技术,是网络安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从入侵检测系统的类型划分这个角度,分析和比较了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两种数据源及基于误用和基于异常两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入侵检测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最后,对入侵检测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入侵检测系统(IDS)作为一门新兴的安全技术,是网络安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从入侵检测系统的类型划分这个角度,分析和比较了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两种数据源及基于误用和基于异常两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入侵检测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最后,对入侵检测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对未知异常检测误报率率比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反馈的入侵检测方法。首先设计了一个IDS与主机协作检测的模型,然后详细介绍了IDS根据反馈信息利用行为分析技术对未知异常的检测过程。最终实现了高效的入侵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8.
在剖析入侵检测系统(IDS)两种模型-误用模型(Misuse Detectio,MD)和异常检测(Anomaly Detection,AD)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两层的入侵检测分析模型,把基于聚类分析的异常检测模型和基于图的误用检测模型结合起来,融合了两种模型的优点,以达到更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抑制入侵检测系统(IDS)的误报率是提高其检测结果可信性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异常入侵检测系统的误报率问题,提出了基于人工免疫思想,动态构建正常系统轮廓,抑制误报率的方法。建立了自体、抗原、抗体的动态变化模型和演化机制,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异常入侵检测系统误报率。  相似文献   

10.
一种IDS报警可信性增强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IDS(入侵检测系统)报警的可信性是IDS的根本目标。从理论上分析了可信问题产生的原因,给出了其形式化描述,提出了一种多IDS协同工作提高检测可信度的方法,并证明了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IDS的协同工作中(基于误用、异常及异常与误用相结合的IDS)。多检测系统结果融合时采用推进Bayesian分类方法,给出了其模型和具体算法。实验分析表明,该方法与其他同类算法相比,降低了系统的漏报率和误报率,增强了报警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