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山西煤矿进出口集团左权宏远煤业有限公司属于资源整合矿井,2014年该矿井由高瓦斯矿井升级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留小煤柱沿空掘进不仅减少了探放水钻孔的工程量,而且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同时解决了瓦斯治理周期长和矿井采掘接替紧张的问题。150201工作面2018年5月采完封闭,采空区向斜构造存在2处积水,积水面积为43 414 m~2,积水量为48 783 m~3。通过编制科学合理的疏放水设计方案,选择有效的物探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实现安全高效、准确无误、快速疏放采空区积水。  相似文献   

2.
采空区积水主要有顶板砂岩水、灌浆用水、生产用水等,预计积水量15000m3,预计水压不大于1.2MPa。因此采用探水钻机打长钻孔进行放水。  相似文献   

3.
文章简要分析上层采空区积水情况、积水量及积水涌出方式,结合该矿巷道布设情况,对上层采空区积水进行探放,通过采取网格式放水、采空区压力减小区的长孔放水、长钻孔探水压、短钻孔放水、多孔、多点联合放水等多种放水方法,保证了安全回采,并总结出了该矿采空区积水的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4.
《煤》2021,30(11)
针对某煤矿井下采空区存在积水的问题,根据矿山采掘实际,对其15号煤层上覆8201采空区进行了探放水技术研究。通过计算分析,顶板垮落区及导水裂隙区高度值超过了上覆采空区赋存高度,15号煤层开采过程中存在采空区突水风险;通过对8201采空区内进行钻孔探放水实践,随着探放时间的增加,放出水总量呈"S"型变化趋势,主要分为初期缓慢增加、中期快速增加与后期平稳三个阶段;通过现场水压监测,整个探放水过程中,水压由初期的1.85 MPa降为最终的0 MPa。研究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探放水方法有效可行,可为同类条件矿山探放水工程设计提供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5.
资源整合矿井大多数存在回采工作面上部采空区范围不详、积水量不清的情况,给煤矿安全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压力。朝阳煤矿为资源整合矿井,9101工作面为首采工作面,工作面上方存在老空积水及太原组石灰岩岩溶水威胁。采用瞬变电磁探测圈定了工作面上部的富水异常区,对异常区进行钻探疏放水,疏放水工程完成后,利用瞬变电磁探测检验原富水异常区的富水性、利用钻孔测井检验钻孔施工的靶向性、探查目的层位的裂隙发育及出水情况、利用水质化验分析确定疏放水的水源、利用疏放水量统计分析判定积水是否放完,综合以上方法对煤矿回采工作面顶板疏放水效果进行了评价,指导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6.
门克庆煤矿位于呼吉尔特矿区东南部,主采煤层为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延安组煤层,埋深超过700 m,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在特殊的陆相沉积环境下,形成了侏罗系直罗组底部强富水的"七里镇砂岩"。该含水层具有渗透性强、易于疏放等特点,为矿井主要充水含水层。根据矿井水害类型,确立了"超前分段疏放,削峰平谷"的顶板疏放水技术路线。首采工作面开采后,受采空区疏放的影响,矿井主要充水含水层水压大幅度下降;越靠近疏放区域,降幅越大。在含水层水压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通过对首采工作面疏放水试验数据及回采过程中的顶板疏放水数据的分析研究,对顶板疏放水设计进行优化,增大钻孔间距,缩短疏放时间,使得疏放效果达到最优化,实现水害治理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7.
顶板老窑水危险源矿井直流电法探测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顶板老窑采空积水区是下水平煤层开采的危险源。为了准确探测上层煤老窑采空区积水危险源位置,通过研究采煤工作面顶板老窑采空区性质及其地球物理特征,采用矿井直流电法探测技术研究了顶板采空积水区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准确探测工作面顶板老窑采空积水区的位置及其分布范围,能指导井下疏放水钻孔定位,可为保障煤矿生产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消除煤层顶板砂岩高承压水的威胁,通过回采前在工作面切眼里段开展井下大型放水试验,观察不同疏放水量下的水位降深情况,从而得出了顶板高承压含水层疏水降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疏放,总放水量从最大为223.2 m~3/h(Y37-3)衰减至20~30m~3/h;水压从最初的5MPa将至0.38MPa,降幅很明显,从而得出顶板高承压含水层疏水降压是可行的;同时,提出了矿井进行回采的标准,为后期工作面的疏放水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针对六矿井下老空积水的探放的主要地区即:跨采区的老空积水、掘进过程中上覆采空区的积水、掘进过程中相邻采空区的积水、采煤过程中上覆采空区的积水探放水过程具体分析,有效解决了威胁六矿的采空区积水,为六矿的探放水工作做出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煤》2021,30(8)
文章以西铭矿近间距赋存的8号煤层与9号煤层的现场地质条件为基础,将9号煤层掘进期间探放上覆8号煤层采空区积水作为研究对象,在8号煤层采空区积水周边巷道内,通过应用定向钻机远距离向采空区最低点施工探放水钻孔进行探放水,共疏排水约75 000 m~3,巷道内钻孔孔口再无淋水现象,现场应用效果良好,解决了近间距煤层探放水难题,丰富了探放水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1.
在高瓦斯矿井的机械化开采过程中,瓦斯防治工作已成为矿井安全生产最难以逾越的一道屏障.随着余吾矿煤层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瓦斯涌出逐年增大,其中采空区瓦斯危害是目前煤矿的防治重点.以余吾矿北2202综采工作面的采空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工作面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的分析,构建该试验矿井采空区瓦斯抽放模型,通过对比分析瓦斯运移规律的模拟结果,得出该综采工作面采空区主管埋管深度为150 m为最佳.  相似文献   

12.
以余吾煤矿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矿井的水文地质特征,提出了3号煤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为3砂、三灰。采用无限边界的承压一无压公式计算余吾矿正常涌水量为316.61 mVh,最大涌水量为398.4 mTh,并分析了相邻煤矿采空区积水目前对矿井生产影响不大,本井田3号煤采空区积水对生产影响较大,并通过公式计算得到3号煤层采空区积水量为381.7km3.  相似文献   

13.
段李宏  张成行 《中州煤炭》2019,(4):20-23,28
煤矿老采空区水害破坏性大,一旦发生,后果往往很严重,因此对采空区积水的探放工作至关重要。在探放过程中,可根据水压的变化、钻孔溢出风流或气味判断探放水情况。城郊煤矿针对22002工作面回采后形成的老空积水,设计了二水平西翼泄水巷进行集中疏放,使用ZDY4500LXY型煤矿用履带式液压钻机进行施工,对钻孔从下孔口管、加固孔口管、水量监测、效果评价方面进行详细要求,保证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闫保永 《煤矿机械》2020,41(3):135-137
为了探放7301工作面采空区内积水,消除水害威胁,防止7303工作面材料巷道掘进期间发生透水事故,采用定向钻进技术施工2个钻孔。定向钻孔按预期设计轨迹进行钻进,精确探测了采空区积水位置,并进行了分层位有序放水,其中1#孔钻进至积水区水位中部,透水后出水量约120 m ^3/h;2#孔钻进至积水区水位底部,透水后出水量约100 m^ 3/h,有效解决了采空区水灾害。  相似文献   

15.
闫守成 《江西煤炭科技》2021,(1):129-130,136
为了预防矿井开采中煤层受裂隙带含水层及老空水的影响而发生的突水事故,云冈矿根据51041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概况,采用疏水降压的防治水方法,并对疏水降压进行可行性分析,给出具体的疏水降压方案;采用全域全量疏水降压方法,给出具体的排水管路线,并在矿井中进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通过疏水降压,疏放水量从1250 m^3/h、2150 m^3/h升高到3200 m^3/h,采区水位高度从+125 m降到-30 m,降压效果较好,基本实现工作面的不带压开采。  相似文献   

16.
刘海林  张成舟  王星 《金属矿山》2016,45(8):134-137
来龙矿区方解石矿山采空区群体积已经达到了350万m3,矿体低价值的属性造成了采空区治理安全与经济的矛盾。为了有效地治理采空区,首先对350万m3的采空区进行了三维测量,建立了三维模型,然后对矿区的工程地质进行了调查,对采空区稳定性进行了评估,开发了采空区围岩稳定性连续监测系统,在矿区采空区群治理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煤层开采后会形成大量采空区,蕴含丰富的煤层气资源,若采空区煤层气资源逸散至大气中,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会污染环境,影响井下生产安全,对采空区煤层气资源的利用具有重要影响。为了降低采空区资源利用成本,需对资源量进行评估,采空区遗落煤残余瓦斯是采空区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解吸规律是采空区资源评估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采空区复杂的环境,影响采空区遗煤瓦斯解吸规律的因素也较为复杂。水分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对采空区遗煤瓦斯解吸规律影响较大,而遗落块煤在不用体积浸泡情况下的瓦斯解吸规律研究较少。针对块煤瓦斯解吸实验,试制了块煤水淹瓦斯解吸装置,并进行了块煤不同水淹情况下瓦斯解吸实验,得到了在该实验条件下块煤水淹体积的影响系数及块煤瓦斯解吸速率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8.
白羊岭矿为高瓦斯矿井,矿井瓦斯含量大,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20.7 m3/min。为了有效地防治该矿瓦斯超限,特对掘进巷道采取了浅孔注水、深孔抽放的瓦斯治理方法。同时,通过对邻近层瓦斯抽采、生产工作面上隅角和采空区瓦斯进行治理,彻底地改变了该矿井瓦斯超限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利用FLAC3D软件模拟某铁矿矿区中深部矿房回采后的采空区应力分布情况及下阶段回采过程对上阶段采空区的影响。通过模拟结果分析,得出采空区的稳定性状况及下阶段回采对上阶段采空区的影响较小的结论,并预测了采空区的发展状况,为空区的稳定性评价和治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全国煤矿安全形势较为严峻,各类安全事故频发,其中采空区、老窑透水事故发生较多.1930煤矿于1988年投产至今,已回采近23年,矿井开采水平经过两次延深,垂深达到150余米.矿井现回采的36211综采工作面受上部35211采空区积水威胁,为确保36211工作面回采安全,需对35211采空区积水进行探放工作.经过研究决定采用远距离深孔探、放的方式排放采空区积水,消除其对回采工作面的威胁.通过对5#煤层采空区积水量估算、探放地总选择及钻孔参数设计,顺利完成探放水工作,为矿井在今后开采深部煤层群时实施探放水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