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硝酸铵生产过程中,由稀硝酸带入的水分在中和、蒸发及结晶过程中以一次蒸汽的形式排出,形成含有氨态氮及硝态氮的工艺冷凝液,这是硝酸铵生产的主要污水源。我公司120kt/a硝酸铵装置是1971年设计、1983年建成投产的,采用常压中和法和单效蒸发工艺,浓度为99%的硝酸铵熔融液送高塔喷淋造粒生产颗粒硝酸铵,但生产中产生的冷凝液氨氮含量高,既使公司环保压力大,又造成了产品的流失。2010年,我公司采用江苏华晖公司的电渗析法水处理技术对该硝酸铵装置的氨氮废水进行了治理。  相似文献   

2.
我公司4套综合法硝酸装置配套160kt//a硝酸铵装置于1963年建成投产,硝铵中和、蒸发过程中产生的工艺冷凝液未回收使用,作为废水直接排放.  相似文献   

3.
硝酸铵冷凝液废水回收治理装备是一种去除硝酸铵废水中游离氨的中和调节处理装置,该硝酸铵冷凝废水治理、回收工程是一项具有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较高经济效益的环境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4.
一项针对化工企业硝酸铵冷凝废水处理的电渗析新工艺,在陕西兴化化学股份公司的硝酸铵生产装置应用成功,实现了废水资源化回用,硝酸铵回收率超过99%。由江苏盐城市华晖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的新工艺,使兴化公司外排水氨氮含量小于30mg·L^-1,每天少排废水720m^3。硝酸铵生产过程中,由稀硝酸带入的水分在中和、蒸发及结晶过程中以二次蒸汽的形式排出,形成的工艺冷凝液成为硝酸铵生产的主要污水源。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煤气化生产过程中废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提出了水汽集成式煤气化与合成气处理近零废水生成工艺,针对典型的固定床、流化床和气流床气化技术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技术重点和工艺路线。将煤气化与合成气处理工艺过程中的水与蒸汽物料流有机集成,使合成气洗涤水和冷凝液循环重复利用;同时对水中多种杂质进行综合管理,主要措施包括增设含盐/含尘水的提浓和浓缩液盐分结晶装置以解决水中含盐、含尘问题,采用有机溶剂吸收大分子有机物并回收有机物,将合成气冷凝液循环以促进水中氨转化成铵盐;采用合成气洗涤水、冷凝液蒸发生产含有杂质气体的水蒸气,用于气化炉和合成气变换反应所需的过热水蒸气并替代常规锅炉蒸汽,优化生产过程水的平衡,最终实现煤气化生产系统不排出或很少排出废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福建永安双华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华公司)硝酸铵生产装置采用管式反应器加压中和、真空结晶工艺,生产过程产生约10t/h的含较高浓度硝酸铵和氨的蒸汽冷凝液,成为硝酸铵生产的主要废水源。该冷凝液若直接排放,会使排放水中氨氮含量严重超标,造成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其治理及回收利用成为双华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秦斌 《中氮肥》2023,(1):25-29
陕西兴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有3套硝酸铵装置,通过已投运的氨氮治理装置应用电渗析水处理技术对硝酸铵废水进行处理与回收利用;近年来,随着陕西兴化液体硝酸铵产品的开发与推广,以及愈加严峻的安全和环保形势,硝酸铵的生产面临新的挑战,就硝酸铵装置废水处理与回收利用而言,一方面为保证液体硝酸铵产品的浓度,返回一段蒸发系统的浓水量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工艺的波动会导致进电渗析单元原液品质大幅波动,造成电渗析单元耗电量上升,影响电渗析单元的正常运行。为此,经多次组织技术讨论和可行性分析,陕西兴化决定对硝酸铵装置废水处理与回收利用系统实施综合技改(包括电渗析浓水提浓技改、表冷液pH在线监测技改、洗塔水循环过滤系统技改)。技改实施后,解决了硝酸铵装置的水平衡问题,保障了硝酸铵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有效降低了蒸汽费用,实现了硝酸铵废水的100%回收利用,进一步巩固了陕西兴化硝酸铵装置废水零排放这一环保成果。  相似文献   

8.
孙喜庆 《大氮肥》2011,34(5):309-311
通过对尿素生产装置进行增设清污分流和环保回收槽、蒸发系统尾气洗涤水的改造、配备取样回收、造粒系统污染物的综合治理等相关改造,同时对生产操作法进行有效优化,采取无污染排塔方案,实现了"零污染,零排放"的环保管理目标,彻底解决了尿素生产过程中排放废水废气污染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9.
氮磷 ( NP)蒸发冷凝器是硝酸磷肥装置的关键设备 ,用于 NP蒸发过程的蒸汽冷凝。 NP蒸发器产生的蒸汽经过氟、氨洗涤塔洗涤氟、氨并降温后 ,进入 NP蒸发冷凝器冷凝 ,形成工艺冷凝液 (即 CP水 )进入 NP冷凝器液封槽贮存。本冷凝器为一列管式热交换器 ,竖立安装 ,管程水蒸气从顶部进入 ,冷后从底部排出 ;壳程冷却水从底部进入 ,顶部排出 ,逆流传热。硝酸磷肥装置自 1 987年底投运以来 ,冷凝器管束多次被腐蚀破坏 ,管束破坏主要集中在上管板与管子连接处 ,波及管板下根部管束造成内漏 ,随着装置连运周期的延长 ,装置产出负荷的提高 ,设备使…  相似文献   

10.
陈欢  邓朝俊  周裕涵 《广东化工》2016,(22):137-138
针对蒸发处理核电废水工艺中的雾沫夹带问题,分析提出了选用筛板塔作为洗涤净化设备,利用蒸汽冷凝液部分回流在塔板上与蒸汽逆流接触,降低蒸汽再次夹带液滴的盐分浓度,从而使蒸馏液中含盐量大大减少。并模拟核电站硼回收系统蒸发单元进行中试试验,结果表明筛板塔作为蒸发净化设备,可有效提高蒸发单元的净化效率。  相似文献   

11.
硝酸铵生产过程中,硝酸铵和氨气反应放热,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蒸汽冷凝形成含氨氮的工艺冷凝废水,本文探讨了电渗析技术处理硝酸铵工艺冷凝废水原理、技术特点,并对工艺进行了技术优化。通过对我公司硝酸铵冷凝废水处理装置的技术优化和升级改造,提高了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和废水处理能力,增加了经济效益,实现废水零排放和企业的清洁生产,实现了系统灵活应用,提高了自动化程度,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2.
针对磷酸二铵装置因造粒尾气排出受阻而导致造粒机负压不足的现象,对造粒尾气洗涤系统进行了改造。将造粒尾气一分为二分别进行洗涤,再分别进入两个立式洗涤塔洗涤,同时引入渣场池水作为工艺补水,强化了造粒尾气洗涤,减少了工艺水消耗,降低了磷石膏渣场的环保压力,实现了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3.
硝酸铵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冷凝液,而由于冷凝液中含有较多的氨氮不能直接进行排放,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进行工艺处理。众多废水回收工艺中,电渗析技术具有明显优势,可实现硝酸铵生产中工艺冷凝液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装置投资少,操作费用较低,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经济效益,实现消除污染、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目标,是一项把废水处理、环境保护与资源回收、循环经济有效结合起来的技术,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结合工程实例,就电渗析技术回收硝酸铵冷凝液废水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技术特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川化》2008,(3)
硝酸铵生产过程中,由稀硝酸带入的水分在中和、蒸发及结晶过程中以二次蒸汽的形式排出,形成的工艺冷凝液成为硝酸铵生产的主要污水源。这些冷凝液若直接排放会使污水中氨氮含量严重超标,如直接送回硝酸吸收塔回用又不利于生产安全,并且不能全部回用。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为  相似文献   

15.
《广东化工》2021,48(17)
安全填埋场的危废渗滤液是一种典型的高盐、高重金属含量的有机废水,设计采用混凝沉淀+三效蒸发+膜生物处理(MBR)组合工艺进行处理。首先采用还原中和及混凝沉淀工艺去除危废渗滤液中大部分的重金属,而后利用三效蒸发结晶工艺对废水进行脱盐,蒸发冷凝液中含有少量有机物。采用MBR对蒸发冷凝液进行深度处理,超滤清液水质较好可回用于生产,从而实现危废渗滤液的零排放处置。  相似文献   

16.
魏艳娜  秦凯 《中氮肥》2023,(1):42-46
新乡中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00 kt/a甲醇装置采用航天粉煤加压气化、耐硫变换(低水气比部分变换)等工艺,2011年投产后整体运行状况良好,但变换系统高氨氮废水的处理一直是困扰系统运行的痛点;2018年5月实施变换冷凝液直接送至硫回收系统尾气洗涤塔用作洗涤水、洗涤废水再送至锅炉烟气氨法脱硫系统脱硫塔用作洗涤液的技改后,又衍生出锅炉烟气氨法脱硫系统诸多运行问题。为此,中新化工首先确定研究内容,然后就变换系统高氨氮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案开展试验研究,通过试验选择脱氨技术路线、研讨技术关键点,通过对比分析,最终确定采用S型塔板的低压汽提脱氨塔进行废水的深度处理;并介绍低压汽提脱氨系统运行情况及问题解决。中新化工低压汽提脱氨技改项目实施后,解决了煤化工装置变换系统低温冷凝液氨氮含量高而难以合理处理的行业难题,可为业内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王涛 《中氮肥》2023,(5):41-44
某煤制氢联产醋酸装置低温甲醇洗系统采用林德工艺包七塔流程,其甲醇水分离塔、尾气洗涤塔的运行状态直接决定着废水、废气能否达标排放。针对甲醇水分离塔未能有效操控致循环甲醇中水含量高、甲醇水分离塔底部废水用作尾气洗涤塔洗涤水时异常工况下尾气可能超标排放等问题,通过运行经验总结与综合分析,实施了甲醇水分离塔整体温度控制优化(增设多变量控制器)、尾气洗涤塔优化操作(尾气管道上增设蒸汽喷射装置等)后,增强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实现了节能减排、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18.
《小氮肥》2014,(10):28
<正>环保科技新概念为尿素企业节能、降耗、除尘保驾护航!尿素造粒塔粉尘回收装置(ZL2007 20020576.X)尿素工艺冷凝液节能净化回收工艺(ZL2006 10043983 2)尿素工艺冷凝液节能净化回收装置(ZL2006 2 0084447 2)尿素生产改良型热循环节能技术  相似文献   

19.
水解装置是将要排放的工艺冷凝液中的尿素分解成NH3和CO2,再进行解吸,将氨和CO2从工艺冷凝液中分离出来,回收至生产系统,使处理后的水中氨氮值低于环保规定值,并且可送往锅炉作为给水或送往三胺装置的氨洗涤塔。本文通过对尿素深度水解装置的运行情况与以往问题的总结,对出现的负荷过高、压力不易控制,外送精致水无法达标等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根据硝酸磷肥装置氮磷蒸发和硝铵蒸发工序产生的工艺冷凝液处理系统,即汽提装置运行不稳定的情况,通过实践摸索,工艺优化,减少进入汽提装置的NH4 N;改进汽提装置加碱方法和外排水pH检测位置等措施,实现了工艺冷凝液的达标排放,工艺冷凝液排放中的NH4 N由1.16%降为0.0044%,氮回收率达99.6%,年回收氮价值达758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