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TRIZ理论的手扶式旋耕机造型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满足用户对手扶式旋耕机综合品质日益提高的要求,利用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和产品设计理论,提出一种基于TRIZ理论的旋耕机创新设计方法。方法首先运用TRIZ理论建立手扶式旋耕机的功能模型图,阐述技术矛盾;并根据矛盾矩阵确定发明原理,确定最适合解决技术矛盾的具体解决方案;再结合人机工程学、造型语义、色彩理论对产品造型进行多方面的分析。结果提出一种基于TRIZ理论的创新设计模型,对现有的手扶式旋耕机进行创新设计。结论将TRIZ理论与相关理论相结合,对手扶式旋耕机进行设计实践,验证了应用该方法为产品设计构思提供创新思路的可行性,并为相关农机产品的开发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工程驱动的汽车造型特征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文治  赵江洪 《包装工程》2017,38(12):141-144
目的研究汽车造型特征语义表达中的工程驱动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用户大众对汽车造型特征的工程语义认知情况,用分析法对工程语义造型对象及其认知要素属性类型进行归类,结合案例研究验证工程驱动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作用。结果分析表明,体量类型属性的造型特征对工程语义表达的贡献最大,形面属性特征次之。结论工程语义是整体汽车造型特征语义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汽车造型设计的一个驱动来源,将工程驱动作为一个设计策略纳入汽车造型设计方法体系中,是对汽车造型设计理论和应用的有用补充。  相似文献   

3.
苏晨  章莎莉  肖莉 《包装工程》2019,40(20):118-124
目的 为了改善瓦楞纸板生产线设备的整体造型,提高操作人员的使用满意度,提出基于QFD和TRIZ的瓦楞纸板生产线创新造型设计方法。方法 通过分析瓦楞纸板生产线设备的设计现状,研究并总结用户需求。构建瓦楞纸板生产线QFD质量屋,获取瓦楞纸板生产线设备设计要素中的技术冲突,得到创新设计方向。继而应用TRIZ的三十九个通用工程参数,表达产品的技术矛盾。对照TRIZ的矛盾矩阵,获得相应TRIZ相关的发明原理,指导产品创新设计。结论 通过综合运用适合的发明原理,对瓦楞纸板生产线的造型、工作安全性、操作舒适性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冲突解决方案,并将对应的发明原理演绎与具体化,进而输出了可行的瓦楞纸板生产线的造型创新设计方案,并为同类型的包装装备生产线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推论式感性工学的汽车前脸造型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少波  张慧  秦志远 《包装工程》2017,38(18):82-86
目的为了满足消费者对汽车前脸造型设计的情感意象需求,提出了基于推论式感性工学的汽车前脸造型优化设计方法。方法首先对消费者群体进行定位,其次收集并筛选感性词汇和造型样本,然后分解设计要素,建立语义差异轴,最后分析感性词汇与汽车前脸造型设计要素的映射关系,指导汽车前脸造型设计。结论得到了一款符合消费群体满意的紧凑型汽车前脸造型。将推论式感性工学应用到汽车前脸造型设计中,有利于提升消费者对设计产品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包装造型设计角度入手,提出了基于TRIZ理论包装造型的创新设计,进而分别从TRIZ理论、包装造型设计概念以及TRIZ理论在包装造型设计中的应用,剖析了现代包装设计中创新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是商品占据市场有利地位的前提,是包装设计的灵魂,一个有创意的包装设计能够直接对消费者产生视觉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TRIZ中冲突解决理论在产品造型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以产品造型设计中的冲突为起点,将冲突解决理论中的工程参数和发明原理进行分类并重新定义。结论提出基于冲突解决理论的产品造型设计方法。经实例验证,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产品造型设计中的冲突,使产品的外观造型和功能结构和谐统一,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提高产品设计人员的设计能力和效率。  相似文献   

7.
TRIZ原理对香水容器的创新改造设计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吴国荣  余畅 《包装工程》2014,35(2):48-50,58
目的研究现有的香水容器造型,在此基础上寻求突破方法,用以增强香水容器的美观和质感,从而吸引更多的香水购买者。方法运用TRIZ创新理论的3个原理,即分割原理、改变颜色原理和柔性壳体或薄膜原理,对香水容器进行适当的创新改造设计。结论通过分析TRIZ创新理论中这3个原理,将其运用在香水容器的创意改造设计中,为爱美时尚人士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造型选择,在满足其物质和精神追求的同时扩大了香水消费品的市场。  相似文献   

8.
赵丹华  景春晖 《包装工程》2015,36(12):78-82,122
目的针对现有汽车造型设计评价方法忽略设计师与用户的认知差异,导致造型评价可信度低的问题。方法以设计师和用户为研究对象,对造型意象认知和认知差异进行逻辑化与数学化表达,构建了汽车造型意象认知模型;以设计师与用户对标杆车的造型意象语义评分差作为基准值,再以设计师与用户对设计方案的造型意象语义评分差与该基准值对比,计算设计方案的造型意象与标杆车造型意象的认知差异;依此划分造型评价的可信区间,提出汽车造型可信性评价方法。结论最终以实验案例证明,该方法对于提高汽车造型设计评价的可信性以及设计迭代优化上,都取得了比较好的验证效果。此方法具有延展性,亦可以继续加入工程师、决策者等多角色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基于原型理论的汽车造型认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朱毅  赵江洪 《包装工程》2014,35(6):24-28
目的探究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原型认知。方法将分析心理学中的原型概念引入汽车造型分析,调研获取MPV车型的概念语义,再由原型认知实验分析概念语义与特征形态间的认知联系。结论汽车造型的原型认知存在于美学认知与概念语义两个层面,表现在比例、空间、形态等方面的离散特征形态因素。原型认知的结构便于美学概念与特征形象之间的双重表达,以及随时间迭代的认知演化。研究的结论在汽车造型设计评价与计算机辅助汽车造型设计领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类型分析的语义驱动汽车造型生成设计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李然  赵江洪 《包装工程》2015,36(6):71-76
目的从汽车的类型分析出发,对汽车造型设计问题进行定性、定量研究,探讨语义驱动的汽车造型设计方法。方法构建汽车类型的原型范畴,通过分析、归纳、推论等方式,将类型成员与原型相似性度、类型成员贡献度、原型权重系数等概念进行形式化表征。结果以SUV车型为例,获得14组侧面轮廓造型的关系拟合模型,运用11组SUV车型核心差异性语义词汇驱动汽车侧面轮廓造型生成设计。结论基于汽车类型的分析,其核心在于对原型范畴的运用,以一种更加贴近设计师认知规律和思维模式的方式,为汽车造型设计提供更加客观、合理、灵活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