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4×155Mb/s频分复用(FDM)光纤通信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一个无故障工作时间大于24小时的四路155Mb/s频分复用(FDM)光纤通信系统,实测系统误码率优于0×10(-14)。系统接收机包括解复用光滤波器,接收机灵敏度优于-30dBm(BER=1×10(-9),频道间距为0.1nm,四路FDM信号-20dB的总谱宽为0.7nm。系统采用国产DFB激光器为光源,实际光纤传输距离18km。系统全部实现了脱离光学平台的模块化结构,在长期的系统实验中显示了优良的稳定性。这一成果为FDM在光纤传输接入网中的进一步实用化开发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2.
报导了采用全MOCVD生长的1.55μm的单片集成DFB=LD/EA组件的 在DWDM系统上的传输测试结果,出纤功率Pf≥2.5mW@If=75mA,边模抑制比SMSR〉35dB,调制器反向偏压为2.5V时的消光比为14dB,该发射模块在2.5Gb/sDWDM系统上进行了传输试验,传输240Km后无误码,其通道代价≤1dB@BER=10^-12。  相似文献   

3.
无Co混合导电型陶瓷透氧膜的制备和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思温  丛铀 《膜科学与技术》1997,17(6):16-19,33
首次合成了Sr10-n/2BinFe20Om(n=2,4,6,8,10等)系列氧化物透氧膜,它们具有较高的透氧能力,其中,样品n=10在1100K时的透氧率为0.90ml(STD)/(cm2·min),比Sr1-xBixFeO3高约两倍.Sr1-xBixFeO3(x=0.1,0.3,0.5)系列的透氧率随Bi含量增加而增大.通过两个系列氧化物的XRD和化学组成的对比,发现Bi离子含量和晶格空位浓度对透氧能力大小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个样板的五种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图 1所示样板 ,要测尺寸n(MO)和h ,在万能工具显微镜上可以找到以下 5种测量方法。方法 1 (见图 1 )(1 )以样板加工基准CD作测量基准调整工件 ,使显微镜目镜米字线的水平线与CD重合。(2 )测出尺寸AE、BG ,由图 1知MO是梯形ABSR的中位线 ,MF是梯形ABGE的中位线 ,故有MF =(AB BG) / 2(3)测出α角 ,则 β=α-90°(4 )由三角关系知 MO =MF/cosβ本例测得 :AE =4. 374mm ,BG =9 75 0mm α =1 1 9°43′,β =2 9°43′故n =MO =MFcosβ=AE BG2cosβ =8 1 31 (mm)方法 2 (见…  相似文献   

5.
YCOB晶体生长与激光倍频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坩埚下降法沿<010>和<001>方向生长了直径达到25mm的完整透明的Ca4YO(BO3)3 (YCOB)晶体.化学腐蚀结果表明,所生长晶体无孪晶或亚晶界等缺陷,晶体尾部的位错密度 不超过1800/cm2测量了YCOB的透射光谱,其截止波长为200nm进行了YCOB晶体对 Nd:YAG激光的二次倍频实验.通过与KDP晶体对比,计算出YCOB晶体的有效非线性系数 在Ⅰ型相位匹配方向(θ,φ)=(66.3°,143.5°)和(65.9°,36.5°)上分别为1.45pm/V和0.91pm/V; 大于KDP和 LBO晶体.在脉冲宽度10ns的 Nd:YAG激光单脉冲辐射下YCOB晶体出现体 损伤的激光损伤阈值不低于85GW/cm2.  相似文献   

6.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MyM‘1—yO3的结构与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对B位二元复合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MyM'1-yO3(M、M'=Mn、Fe、Co;y=0.0·1.0)的结构和红外光谱进行了研究。B位元素复合对B-O键强度有较大影响,B位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BO6八面体畸变所导致的晶体结构的改变在红外光谱上有明显的反映,晶体结构的改变和红外光谱的变化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在Fe-Mn和Fe-Co体系中,几何因素对B-O键伸缩振动频率的变化起主导作用,在Mn-C  相似文献   

7.
HDDR各向异性粘结NdFeB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在回顾粘结NdFeB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综述了HDDR各向异性粘结NdFeB研究现状,以及HDDR工艺在其它稀土永磁制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30~1000MHz铁氧体吸收瓦(尺寸为100mm ×100mm×厚度)在电磁兼容(EMC)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氧化物工艺制备NiCuZn尖晶石铁氧体,测试并分析了用Cu2+取代Ni2+及Co2+掺杂对材料复磁导率的影响。在900℃/2h预烧,1150℃/2b烧结,得到NiCuZn铁氧体相对复磁导率(μr=μ′r-jμ″)μ'r>110,μ″r>200(频率f=300MHz);通过对该材料优化设计,当铁氧体吸收瓦厚度 d=5.5mm,在 30~1000MHz,反射率 R<-12dB,在 f=50~800MHz,R<-15dB。  相似文献   

9.
抽样转换法计算RDF(R)程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讨论了抽样转换法计算径向分布函数RDF(R)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通用性较强的RDF(R)程序,对此进行了严格检验,并列出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0.
DRS/SDS/NF体系中合成聚丁二烯 胶乳的粒子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以岐化松香皂( D R S)、十二烷基硫酸钠( S D S)和间次甲基萘磺酸盐( N F)组成三元复合乳化剂体系中,研究了 S D S/ D R S、 N F/ D R S、碳酸盐( Ca)、丁二烯( Bd)中二聚体( Di)及后处理工艺对 A B S用聚丁二烯胶乳( P B L)的粒子形态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S D S/ D R S增加, P B L平均粒径( Dp)和粒子分散度( Poly d)均减小,且粒子形态趋于规整。 N F/ D R S增大使 Rp 减小,但可以较好地改善 P B L的稳定性。[ Ca]> 1.2% , Dp 显著增大,但使粒子间粘连加重,规整性变差。[ Di]增加使 P B L粒子分布变宽,形态变差。在 100 r/m in 转速下处理 P B L 4 h 可以使 Dp 增大和 Poly d 减少,有利单分散性大粒径的 P B L合成。  相似文献   

11.
张磊  郑小兵  林志强  王骥  刘昌锦 《光电工程》2007,34(2):45-49,54
从红外遥感信息定量化的发展要求出发,分析了测辐射热计、热电堆探测器和热释电探测器的响应特性,选择薄膜热电堆探测器TS-76作为传递标准探测器.搭建高精度光谱响应率定标系统,使用宽波段可调谐激光器和绝对低温辐射计对TS-76探测器的线性、空间均匀性以及重复性进行了标定.按照国际通用不确定度评估规范,对光谱响应率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和评估,联合不确定度小于1.5%,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实现高精度中远红外辐射定标的技术方案,证明基于热电堆探测器的红外辐射定标技术可以有效缩短标准传递的链路,提高定标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红外成像型反舰导弹的目标是舰船,背景是海水和天空。当受到红外干扰措施的对抗时,在其导引头视场中,还将包含红外诱饵弹或红外烟幕弹等爆炸燃烧后的红外图像。对该型导弹的红外探测器成像面进行仿真,选用三维动画是一个适宜的方法。通过OpenGL编程,实现红外干扰的三维图像仿真,可以达到动态、实时和交互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型红外多组份气体传感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红外多组份气体分析存在的问题,采用窄带红外滤光片、光锥、热释电探测器阵列组合技术,研制了一种新型多组份气敏传感器。通过更换滤光片组件功能模块,可实现不同测量领域不同种类气体的定量分析。该传感器具有结构新颖、简单可靠、成本低等特点。实验结果表明,SO2和CO2的最大相对测量误差分别为8.3%和1.2% 。  相似文献   

14.
以复合材料为基底的ITO薄膜红外隐身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树脂基复合材料基底上制备了ITO低红外发射率薄膜。选择了低发射率树脂作为基底复合材料的基体树脂。通过对材料表面进行表征、测试材料表面电阻率及红外发射率,研究了材料的红外隐身性能。结果表明,材料的红外发射率随ITO膜表面电阻率的增加先增加,后趋于一定值。  相似文献   

15.
高昕  邢廷文 《光电工程》2004,31(Z1):64-66
靶场观测中存在大量不发光和表面温度接近常温的低温目标,根据它们的光谱辐射特性、背景辐射特性和大气透过率与目标距离的关系,分别选择了中波和长波红外探测器对降落伞进行气球放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长波红外探测器对常温目标的探测要优于中波红外。选择分辨力320×256 的碲镉汞探测器作探测能力实验,以 SNR≥5 为可探测条件,当目标表面温度大于 260K时,对直径 5m 的降落伞的作用距离可达 50Km。  相似文献   

16.
红外隐身涂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涂覆红外隐身涂层是目前实现目标红外隐身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措施。本文简要介绍了红外隐身涂层的原理和主要组成,综述了红外隐身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们合成了一系列近红外吸收多甲川染料,其中某些染料可以在红外照相、染料激光和光记录介质中使用。报道了这些染料的合成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提出几种提高红外电路故障诊断仪诊断有源低热器件能力的新方法。这几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增大元器件耗散功率和表面发射率来宾现的。理论分析和实践结果都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地改善有源低热器件的红外热图像。混和信号激励法能明显增大三极管放大电路耗散功率,特别是第一级耗散功率;增频激励法能有效提高IC耗散功率;表面漫射法能有效增大元器件的发射系数。这三种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元器件的温度和发射系数,从而增强了元器件的辐射度或明显改善了它们的热图像。  相似文献   

19.
利用红外吸收气体直接吸收红外辐射的原理,设计出一种新型室温红外探测器。当密闭腔 内气体吸收红外辐射后,腔内压强增大使弹性薄膜形变,由以弹性薄膜为可动极板的微电容结构的电容变化量,可测得红外辐射的大小。采用微机械技术制作的探测器,对8-14mm红外辐射有灵敏、快速的响应,灵敏度≥2×10-3 pF/mW。  相似文献   

20.
机载IRST跟踪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伟  何友 《光电工程》1999,26(4):63-68
机载IRST主要用于高空远距离目标的探测和跟踪。传统的仅有角度的跟踪是得不到距离估计的,但是由于机载IRST的平台容易实现机动,根据可观测性准则,平台机动是获得距离估计的必要条件。采用修正的球坐标方法对目标进行跟踪滤波,从而获取距离信息。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