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FRP网格以其轻质、耐腐蚀、易成型,在土木工程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基于水下无排水施工思想,提出了FRP网格加固桥梁水下结构的施工工艺,共制作了5组15个混凝土圆柱试件,研究FRP网格加固水下结构的技术效果,研究参数包括黏结材料类型(水下不分散砂浆、水下环氧树脂)、黏结材料浇筑条件(陆上浇筑、水下浇筑)。试验结果表明,FRP网格通过对加固结构核心混凝土的约束实现其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的提高,黏结材料无论是水下不分散砂浆还是水下环氧树脂,都能够以无排水施工方式实现FRP网格加固水下结构的技术效果。黏结材料为水下环氧树脂的加固试件,其荷载-位移曲线表现出较为光滑的下降曲线,而黏结材料为水下不分散树脂的加固试件,其荷载-位移曲线表现出阶梯形的下降曲线。但是,二者总体变形能力的区别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丰水期水下桥墩加固采用围堰技术导致的排水耗时长、费用高、影响运营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水下混凝土桥墩不排水加固新方法:首先对预制混凝土管片进行了改进,然后进行拼装连接;其次研发了一种自应力微膨胀不分散混凝土作为填充混凝土,并通过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法,确定最优配合比,并分析水胶比、抗分散剂、膨胀剂等因素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最后将该加固技术应用于福州某实桥加固之中。研究发现,研发的自应力微膨胀不分散混凝土自应力效果明显,弹性模量、水陆强度比均有提升;提出的加固新方法具有加固快速、加固效果好,比较适合用于丰水期水下桥墩的快速加固。  相似文献   

3.
水电站泄洪区域防冲加固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对缺陷区域进行加固处理一般要经过原混凝土拆除、植筋、止水恢复、结构缝处理以及水下混凝土浇筑等多道工序。由于这些施工大多在水下进行,往往存在工期紧、质量不易控制等特点。为了进一步研究水下混凝土在水电站明渠底板加固中的应用,以桐子林电站导流明渠底板缺陷区域的混凝土加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采用水下混凝土施工的加固处理方案。结果表明,新老混凝土接茬表面须平整控制,混凝土初凝之前,潜水员须对新老混凝土接茬面进行检查,对新老混凝土之间的接茬面进行凿毛处理。  相似文献   

4.
以当前桥梁水下结构加固需求为背景,基于快速、高效的加固目标,提出预制混凝土管片陕速拼装加固水下桥墩技术,并通过混凝土圆柱试件(未加固试件YZ-D、加固试件YZ-SS及YZ-FS)对其进行了轴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加固技术从工艺上来讲是可行的,且可大幅提高试件的峰值荷载及峰值变形,加固效果显著。另外,从预制混凝土管片拼装、界面处理及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角度出发,提出该加固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可以解决混凝土水下浇筑时水泥浆流失和骨料离析的问题,提高水下浇筑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本文对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原材料、新拌混凝土性能、硬化混凝土力学性能、耐久性、施工技术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和讨论,展望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研究方向,为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更广泛的应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新技术在面积大、厚度薄、施工干扰大的三百门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应用中,原材料的质量、混凝土生产过程、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的控制、检测手段。结果证明: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该工程的应用是成功的,质量控制手段是有效的,工程全部质量指标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跨江、跨海工程的环境特点,这些工程将大量采用水下混凝土材料.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设计技术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性能非常必要.通过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弹性模量试验和握裹力试验对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到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握裹力等力学性能指标.这将为今后编制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规程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UMB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配制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此种絮凝剂可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不分散性 ,在水下混凝土施工中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魏洋  张希  吴刚  纪军  张敏 《土木工程学报》2017,50(10):45-53
平面纤维(FRP)网格以其卓越的性能在特定结构加固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优势,但其对小尺寸曲面、异形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约束加固并不适用。提出了空间曲面纤维网格制作工艺,制作了曲面纤维网格制品,测试了纤维网格拉伸的力学性能;提出了空间曲面纤维网格加固水下混凝土柱的施工工艺,并进行了轴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空间曲面纤维网格加固水下混凝土试件的轴压性能明显优于未加固混凝土圆柱试件,随着纤维网格纤维用量的增加,加固试件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能有效提高,并取得和陆上试件相近的加固效果,根据纤维网格约束量的不同,水下加固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表现为软化、强化与临界行为,采用现有FRP约束混凝土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空间曲面纤维网格加固水下混凝土的极限应力与极限应变。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对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研制进行了探讨,列举了与传统水下混凝土相比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施工的便捷性、优越性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1.
工业厂房“托梁拔柱”的处理办法有很多,本文介绍的做法是将所抽厂房柱的上柱四周用钢板包边,然后安装钢托架,再拔掉下柱。钢托架与所抽柱的上柱组成一个组合桁架以支撑厂房屋架及屋面荷载,其中所抽柱的上柱按组合桁架的一根竖杆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2.
框支剪力墙结构可以提供建筑底层大空间,因此在实际工程中被广泛地采用。为提高其抗震性能,提出型钢混凝土梁柱框支剪力墙结构加以改进。介绍了框支剪力墙内力简化计算方法和两种型钢混凝土柱正截面设计公式,给出型钢混凝土梁柱框支剪力墙结构承载力确定方法,并进行了一榀1/4缩尺模型在竖向荷载和单调水平荷载作用下的静力试验作为验证。  相似文献   

13.
贾瑞涛 《山西建筑》2012,38(25):56-57
通过对15个型钢混凝土梁构件(只改变内置型钢上翼缘宽度)的梁中单调加载试验进行有限元模拟,从有限元的计算结果以及理论分析得出,型钢混凝土梁构件内置型钢的上翼缘的宽度与下翼缘之比为0.7~0.8时,对核心区混凝土有高效约束,同时核心区的混凝土对内置型钢翼缘有有效的支撑,并且内置型钢、钢筋和混凝土都能充分发挥其力学性能,即达到最佳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4.
Strengthening and rehabilitation of structures is a major concern for researchers in the civil engineering community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aging of these structures and the need for effective methods of strengthening.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behavior of strengthened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girders using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s (CFRP) plates. Strengthening was achieved by attaching the CFRP plates to the bottom flange and in some beams the CFRP plates were also attached to the beam web. Two different types of CFRP plates were used being mainly different in the tensile modulus of elasticity. Shear stress distribution along the bond line between CFRP plates and steel was recorded and reported. The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using lightweight CFRP plates could enhance the strength and stiffness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girders up to 45% of the original strength.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于目前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板和柱构件承载能力进行研究,对于锈蚀构件的残余承载能力与钢筋锈蚀率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了钢筋锈蚀率对于不同构件残余承载能力的影响,给出了钢筋锈蚀率与构件残余承载能力的关系公式,为锈蚀构件残余承载能力的计算提供了简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尹卫华 《山西建筑》2007,33(27):147-148
通过对某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底部产生裂纹的分析,提出造成箱梁底部纵向裂纹的根本原因,并根据箱梁的病害现状提出相应的加固处理措施,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设计总结的形式,介绍了烟草交易中心大厦工程的改建设计;在调研、分析和试验的基础上,给出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开洞与粘钢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18.
广州西塔巨型斜交网格平面相贯节点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州西塔主塔楼高432m,结构形式采用钢管混凝土巨型斜交网格外筒和钢筋混凝土内筒构成的筒中筒结构。斜交网格外筒由不同角度的钢管混凝土柱斜向相贯而成,为了实现节点承载力大于构件承载力的强节点设计原则,提出了两种节点构造形式:加强板+衬板节点和法兰板节点。为了验证两种节点构造的合理性,了解节点实际受力的工作性状、破坏机理和承载能力,进行了8个比例为1∶5.5的节点模型试验,设计并制作了能承受20000kN的自平衡钢结构加载架,采用两个10000kN千斤顶对相贯节点的柱端施加轴向力。结果表明两种构造形式的节点均表现出了约束混凝土的特点,均可满足西塔主塔楼结构设计承载力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相对法兰板节点,加强板+衬板节点对核心混凝土约束作用较大,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一种带翼板预应力管桩及其性能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桩型—带翼板预应力管桩。该种桩型适用于具有深厚软土的地层条件,它的特点是桩端带有一个扩大头,桩侧按一定间隔设置翼板并在翼板间灌砂,分别用于提高桩端阻力及桩侧阻力。本文对该种桩型的施工工艺、设计方法进行了叙述,并进行了静载荷对比试验研究。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种桩型能显著提高单桩承载力。  相似文献   

20.
对一起特大火灾现场主体结构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在火灾燃烧区,内框架柱构件表层混凝土大面积剥落、爆裂,钢筋外露,残留混凝土疏松,裂缝多而宽;框架梁构件底部及侧面混凝土成片脱落或发生网状裂纹,梁支座附近剪切斜裂缝尤为严重,钢筋外露,残留混凝土疏松,框架主梁、肋梁构件已经严重扭曲、下挠变形;楼板底混凝土保护层大面积剥落、露筋,部分楼板跨中部位下挠严重,且与框架主梁支座连接部位板面发生断裂,裂缝满布。经推测,火灾燃烧区结构构件属危险构件,已不能继续安全使用,可修性极差,必须拆除。总结出火灾后厂房主体结构鉴定方法,为同类火灾鉴定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