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酸洗的方法对齐鲁二化重油造气副产炭黑所含灰分进行脱除,可使灰分小于0.7%,其中Ca、Fe、Ni元素去除率分别达到90.0%、89.5%、和98.5%,各理化指标更接近于荷兰KetjenblackEC导电炭黑,提高了该副产炭黑的品质,拓展了其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2.
谢尔炉渣油气化炭黑回收新路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鲁石化公司引进的鲁奇石脑油—渣油两步萃取炭黑回收工艺存在诸多问题,除影响甲醇生产外还使污水严重超标,冲击乙烯污水处理场,为此有必要探索一条新的回收路线。经过对副产炭黑性质检测后发现比表面积CTAB法为828m~2/g,电镜照片呈空壳状结构,吸碘值、吸油值也较一般炭黑高得多,属于高结构导电炭黑。在该炭黑应用领域的试验表明,可以部分代替乙炔炭黑作为干电池的原料使用。作为导电橡胶和导电塑料填加剂,初步试验证明较国内所有炭黑都好,相当于国外Ketjen—black EC炭黑。新的回收路线既可以保证主装置连续运行,还可以回收有用的炭黑资源。为油炉造气副产炭黑回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阐述炭黑的结构、分散性以及表面化学特性,炭黑基本性质对炭黑/塑料体系性能的影响及其应用,对炭黑在塑料工业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炭黑聚乙烯复合导电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两种性能差异较大的炭黑填充聚乙烯复合体系,研究了炭黑含量及炭黑性能对复合体系的导电性、力学性能及加工流动性的影响,从而为炭黑聚乙烯复合体系的导电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某炼油厂副产蜡用于色母分散剂性能。以线性聚乙烯为载体树脂,加入颜料和某炼油厂的副产蜡,制备色母分散剂,考察了副产蜡的热稳定性能、着色强度和加工性能。试验表明,副产蜡为分散剂的色母着色薄膜,加量为0.4%时,薄膜物性较好。副产蜡用于色母分散剂性能优越,工艺路线可行,且提高其应用价值,拓宽其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甲醇制烯烃(MTO)技术副产资源的不同利用方案,以期通过提高对MTO技术副产资源的利用来提高MTO项目的竞争力。重点分析了通过配套蒸汽裂解装置处理MTO技术副产乙烷和丙烷以增产乙烯和丙烯来提高全厂双烯收率技术,通过配套烯烃催化裂解、烯烃歧化、烯烃异构化等装置处理MTO技术副产的混合C4、混合C5以增产乙烯、丙烯、1-丁烯来提高全厂目标产品的收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比较了不同技术组合方案的优缺点。通过上述措施可实现MTO技术副产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从而提高MTO项目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机械研磨的方法探讨了研磨时间、研磨介质、研磨介质类型对炭黑物理性能的研究,利用红外光谱仪、ASAP表面吸附仪对改性炭黑的显微组织形貌、表面结构、基团种类、孔道大小、孔容等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工艺条件下,研磨时间是影响炭黑粒子结构改变的重要因素,研磨时间越长,炭黑粒子结构被改变的越多。研磨使炭黑粒聚结体结构被破坏,使表面基团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表面活性和极性增加,降低炭黑再附聚趋势,改善了炭黑的性能白炭黑复合改性炭黑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白炭黑添加量为10%的复相炭黑较白炭黑添加量为5%的复相炭黑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8.
针对炭黑生产的非线性,机理模型的不确定性,提出利用神经网络实现炭黑吸碘值的系统辨识,实际证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连续重整重芳烃综合利用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连续重整重芳烃利用工艺技术现状,根据连续重整重芳烃的原料特点和已有的加工经验,提出了进一步深化连续重整重芳烃开发应用的萃取精馏-异构化联合工艺技术路线。该工艺将连续重整重芳烃的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大幅度增加均三甲苯的产量,而且能副产连三甲苯、均四甲苯、间/对甲乙苯、系列芳烃溶剂油副产品,实现高附加值产品多元化,使连续重整重芳烃利用的综合经济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国内外石油加工过程中的副产重芳烃的化工综合利用进行了简述,并针对我国副产重芳烃的精细化工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市场预测、工艺技术路线和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和应用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利用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N2等温吸附-脱附比表面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方法,系统分析了脱油沥青(DOA)气化副产炭黑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炭黑的固定碳、挥发分、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6.10%、7.04%、5.88%,综合燃烧特性指数S为9.47×10-5%2/(min2·℃3),燃烧反应活性不高;炭黑表面含有大量芳香烃结构,也存在一定量的O-H、C=O、C-O等含氧官能团;炭黑中主要为中孔和大孔,炭黑的总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分别仅为207.15 m2/g和0.49 cm3/g;炭黑中的次级粒子和附聚体基本呈链枝结构,炭黑粒子根据其表面特征可以分为多孔型、泡沫型及崩塌型;炭黑灰分以条状和片状微粒的聚集体形态存在,最主要成分V2O5、NiO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4.1%、19.3%,因而炭黑可作为钒镍资源。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螺杆马达定子橡胶衬套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失效、老化等现象,很大程度上缩短了螺杆马达的使用寿命。提出采用炭黑颗粒增强橡胶复合材料作为螺杆马达定子衬套的材料,提升其工作性能。选择恰当的代表体积单元(RVE)为对象,基于高精度通用单胞模型(HFGMC)建立炭黑颗粒填充橡胶复合材料三维细观力学模型,对炭黑颗粒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的弹性常数进行求解。将所求得结果导入ANSYS中进行仿真分析,获得炭黑颗粒填充橡胶复合材料的螺杆马达定子衬套在工作压力下的受力情况。仿真结果证明:使用炭黑颗粒填充橡胶制造定子衬套,可以减小应力和变形,提高螺杆马达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天然气制乙炔生产过程中炭黑水分离存在有毒有害气体及炭黑粉尘逸出的问题,通过采用聚丙烯酰胺(PAM)、碱式氯化铝(BAC)两种絮凝剂对炭黑水进行了絮凝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PAM和BAC复配絮凝可减少炭黑水的分离时间,在84℃下,PAM用量为0.02 g/g炭黑、BAC用量为0.1 g/g炭黑、固体质量分数为0.17%的炭黑水分离时间为20 s,水相固体质量分数为0.067%、黏度(22℃)为1.05 mPa·s。初步考察了PAM用量对炭黑水循环利用的影响,并提出了炭黑水絮凝密闭分离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4.
黑色母粒用分散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色母粒中炭黑的分散机理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上种简单易行的用母粒着色薄膜的黑度来表征和评价炭黑分散状况的方法。研究了聚乙烯蜡、石蜡、偶联剂对母粒中炭黑的分散作用。结果表明聚乙烯蜡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4000范围时具有较好的分散效果,且聚乙烯蜡相对分子质量越高,分散能力越强,聚乙烯蜡的最佳用量随聚乙烯蜡相对分子质量、加工应用条件的不同有所变化。本研究的最佳用量为10%左右;从耐热性和分散性上看,石蜡不适合作为黑母粒的分散剂使用;偶联剂不宜与聚乙烯蜡并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炭黑粉为扩孔剂,制备出双重孔径分布的氧化铝载体。并考察了各种制备条件下以炭黑粉为扩孔剂的载体的孔径分布。试验表明,炭黑粉的种类和用量是决定载体孔分布的主要因素。采用适量碱性物质中和的方法能明显地增大载体的孔容和扩大孔径。  相似文献   

16.
渣油加氢裂化反应中炭黑作载焦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炭黑为载焦剂,在高压釜中按照时间序列法进行重质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考察添加炭黑对反应的影响,并分析了渣油组成的变化及其缩合产物的性质。结果表明,具有较高比表面积的超细微颗粒炭黑,可为反应产生的焦炭提供沉积场所,减少反应体系中生焦前驱物的融并及缩合,还可吸附含大量金属及硫、氮等杂原子的烃类物质,并作为焦炭沉积场所随产物排出,减少反应器器壁结焦,有利于装置平稳操作,延长运转周期。  相似文献   

17.
针对炭黑粒径小、表面能高、易团聚导致其分散性差的问题,选用表面接枝方法对炭黑进行了改性。考察了氧化剂种类、氧化时间与温度、接枝改性方法等条件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利用XRD、XPS、FTIR、TG等方法对接枝改性炭黑的过程进行了分析。考察了改性炭黑在水和甲苯中的分散稳定性。结果表明:浓硝酸的氧化效果比双氧水的好,含氧官能团以羧基和羟基为主。氧化不会对炭黑内部的微晶结构产生破坏。经表面异氰酸酯化后再接枝炭黑的热稳定性更好,在水中和甲苯中均表现出优异的分散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炭黑投资机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炭黑的生产和市场现状,对乙烯裂解焦油为原料生产硬质、软质炭黑进行了经济分析。结果表明,炭黑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以乙烯裂解焦油为原料建设炭黑项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