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拉动约1800亿元技改投资,重点支持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国家经贸委主任盛华仁说,在新近批准增发的600亿元国债资金中,将有90亿元作为技术改造的贷款贴息,专门用于支持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进行系统的技术改造,提高我国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盛华仁还透露,今后每年国家都要有重点地支持一批对国民经济有战略意义和有市场、有效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这些项目经科学论证并获批准,可享受财政贴息支持政策。他指出,运用国债资金支持重点技术改造,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2.
《武钢技术》2000,38(4)
我国去年增发的 6 0 0亿元国债中 ,有 90亿元直接用于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改项目。到去年底 ,已安排的 6 4 7个技改项目中 ,冶金行业就有 75个 ,总投资超过了 50 0亿元 ,其中银行贷款 2 79亿元。冶金行业今年将有效利用国家贷款贴息政策 ,对国有大中型钢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 ,以实现产业升级和企业脱困。冶金行业今年计划分步骤对重点钢铁企业进行技改。首先要确保宝钢、鞍钢、首钢和武钢 4大集团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这 4家企业去年的利润总和占整个冶金工业的 70 %左右。其次 ,国家将重点支持特色产品和 1 3个国内短缺品种…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属通报》2010,(25):10-10
今年国家将拿出8亿元扶持服务外包企业发展,同时还将拿出2亿元用于支持中国软件企业在内的企业技术出口贴息。  相似文献   

4.
国家经贸委负责人最近指出,在新近批准增发的600亿元国债资金中,将有90亿元作为技术改造的贷款贴息,专门用于支持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进行系统的技术改造,提高我国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  相似文献   

5.
动态信息     
葫芦岛锌厂铅锌密闭鼓风炉冶炼技术改造项目获国家第6批国债支持日前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下达2001年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计划暨第6批国债专项资金项目 ,葫芦岛锌厂铅锌密闭鼓风炉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至此 ,葫芦岛锌厂铅锌密闭鼓风炉冶炼技术改造项目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厂长侯宝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葫芦岛锌厂为了适应市场需求 ,必须加快产业升级 ,以领先的核心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占领市场。我们本着一手抓企业内部管理和深化改革 ,最大限度地挖掘内部潜力 ,提高经济效益 ,一手抓科…  相似文献   

6.
今年上半年,钢铁行业形势喜人。冶金大中型企业实现利润90多亿,比上年同期提高了五成以上。对比前些年效益持续下降,如今人们的心情舒畅了许多。效益提高有外部因素,如宏观形势良好使内需增长,债转股和技术改造贷款贴息减轻了企业负担等,但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内部挖潜,对提高效益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像宝钢,三期工程发挥效益,上半年实现利润26.6亿元,比上年同期净增5.45亿元;鞍钢作为国有老企业,技术改造见成果,上半年实现利润4.83亿元,比上年同期提高2倍以上,现在辽宁全省学鞍钢。邯钢等其它企业也是如此。 在喜人的形…  相似文献   

7.
7月28-29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三届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京召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张晓刚指出,在下半年钢铁行业运行中,应当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要广泛推广、应用节能减排先进工艺技术,抓紧健全和完善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统计指标体系;增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配合国家推进重点节能减排技术,加快进行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的方针,[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国家经贸委日前发布《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凡国债专项资金支持的技术改造项目,均适用本办法。内容要点如下:对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负责。地方经贸委和国家行业主管部门,按照《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管理办  相似文献   

9.
《铁合金》2002,(2)
主要用于四方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结构调整;加强重点企业安全生产治理、工业节能节水和污染治理;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在日前召开的全国技术改造工作会议上,国家经贸委副主任谢旭人透露,今年国家安排了90亿元国债资金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将重点投向四个方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结构调整;加强重点企业安全生产治理、工业节能节水和污染治理;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是老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而钢铁企业特别是中小型高炉又如何进行技术改造呢?济南铁厂在这方面有些好的经验值得借鉴. 济南铁厂是1958年建厂,现有四座100米~3高炉的单一炼铁企业.他们在加强企业管理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使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近几年焦比连续下降,1981年达到542公斤.1981年一举扭亏为盈,全年产铁16.8万吨,实现利润215万元.1982年比1981年又进了一步,生铁成本下降2.52元/吨,实现利润增长47万元,达到262  相似文献   

11.
简讯     
《中国钢铁行业信息及自动化产业自主创新成果荟萃》面世《中国钢铁行业信息及自动化产业自主创新成果荟萃》的编制作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推进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工作之一,在“以发展国产化、促进信息化”为主题,征集了具有知识产权的自动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在各钢铁企业信息化及自动化产业队伍的支持下,历时五个月,经过筛择,有16家企业的99个成果入选,于2006年11月顺利完成。这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又一项义务推广各钢铁企业成果的服务工作。这本汇聚了钢铁行业信息及自动化产业自主创新的成果,充分反映了我们钢铁企业信息及自动化产业将…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我国铁合金的提炼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铁合金行业作为我国的钢铁行业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它的进步和发展带动了整个钢铁行业的技术发展。虽然,2017、2018年的铁合金产量有所下降,但是,铁合金的提炼技术在不断的提高。本文主要对结合我国铁合金行业的未来发展目标对我国铁合金学科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从而为我国铁合金行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理论与人才力量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国家经贸委主任盛华仁在近日召开的全国经贸工作会议上提出,实现国有企业脱困须具备的三个“杀手锏,即债权转股权、财政贴息的重点技术改造和通过国有股变现建立社会保障基金。据悉,包括化肥、子午胎在内的一批石油和化工项目被列入首批推荐名单”。  相似文献   

14.
《钢铁研究》2007,35(2):58-58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冰生,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整个钢铁行业来讲,应该说钢铁行业2006年在节能降耗和污染物减排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整个钢铁行业的大中型企业,可比能耗降低了6%,综合能耗减低了7%,水耗降低了14%,整个大中型企业的污染物减排降低了2%左右。但是从总量来看,钢铁行业仍然是我国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的大户。大体上钢铁行业的耗能占我国总耗能的14.16%,钢铁行业排放的粉尘烟尘大体上占我国工业企业的15%左右。罗冰生认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钢铁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当中,  相似文献   

15.
巩增莲 《甘肃冶金》2018,(1):99-101
技术改造项目档案是企业修订标准、规程的重要资料,如何管好、用好技术改造档案,使其为公司技术进步发挥作用,将是企业管理的其中一项重要工作。主要介绍酒钢技术改造项目档案管理的现状,分析技术改造项目档案管理对企业技术进步及生产组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加强技术改造项目档案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国家经贸委副主任谢旭人最近在全国企业技术改造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机械、煤炭、电力等行业国债技改的重点和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世界有色金属》2002,(1):57-59
1公司概况兰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4月14日,是由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国家512户重点扶持企业之一的兰州铝厂作为主要发起人,以其所属的电解一厂、电解二厂、碳素厂、动力厂、机修厂等经营性资产投入,并联合兰州经济信息咨询公司、兰州永达工贸有限公司、兰州铝加工厂、兰州兴铝商贸部共同发起设立,在国家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注册,注册资本29500.448万元。2000年6月获准向社会公开发行A股,股票上市共募集资金82593.12万元。随后收购了西北铝加工厂的压延厂、挤压厂、动力厂、机修…  相似文献   

18.
《冶金自动化》2007,31(2):28-28
《中国钢铁行业信息及自动化产业自主创新成果荟萃》的编制作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推进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工作之一,在“以发展国产化、促进信息化”为主题,征集了具有知识产权的自动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在各钢铁企业信息化及自动化产业队伍的支持下,历时五个月,经过筛择,有16家企业的99个成果入选,于2006年11月顺利完成。这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又一项义务推广各钢铁企业成果的服务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冶金产品成本企业效益与技术经济指标的关系。指出依靠技术进步、技术改造,提高技术经济指标水平,节能降耗、对降成本、增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冶金管理》2005,(12):40-42,50
2000年9月宝钢集团成立后批准兴建的不锈钢工程,是国家“十五”期间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和第十三国债专项资金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上海市政府也将其列入“上海市重大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