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十三五"期间,随着油田滚动开发和持续稳产的需要,长庆油田电网已由大规模的电力系统建设与完善转向各油区内部电网的优化与改造。根据长庆油田开发时间较长的老油区电网建设和运行特点,提出了变电站设备升级改造、优化线路负载、消除运行隐患的总体优化改造思路;针对张家湾、里148井区的35 kV系统、10(6)kV配电网的运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优化改造时充分利用了已建设施,将2座35 kV线路变压器组升级改造为一体化35 kV变电站,对井区内10 kV线路进行优化,使电网能够安全、平稳、经济运行,以保障油田的持续稳产。  相似文献   

2.
北区电网是海门市正余地区最早形成的电网,设施运行时限较长,设备运行年限较长、老化严重,电网结构已日趋不合理,已不能适应电力建设发展的需求。为适应节能化企业要求,2016年开始对北区电网进行了升压改造,改造后取消了35kV电压等级,6k V升压为10kV,采用高效、节能型配电变压器,降低了损耗,提高了供电能力;采用先进电气设备,降低设备维修、维修费用,提高供电可靠性,借助升压改造,调整配电网结构,提高了电网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结合油田电网的特点,通过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试点对油田电网变电所实现微机自动化,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微机保护与油田781型、831型老变电所原有监控并存的模式,以较少的经济投入,实现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的目的。试点改造完成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改造方案的成功为油田类似的变电所的二次系统改造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智能变电站技术能有效衔接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六大环节,实现与相邻变电站、电网调度的互动,在技术和功能上能更好地满足电网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要求.2011年,大庆油田采油一厂对电力调度系统进行了改造和完善,部分变电站已实现无人值守;2012年,第二、第三采油厂继续推广开展电网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建设区域调度自动化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油田公司机关电网调度信息系统,最终建成大庆油田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电网.  相似文献   

5.
目前大庆油田电网部分电力设施老化,可靠性降低;系统网架结构不尽合理,负荷不均衡;系统安全隐患较突出,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电网受极端天气影响较大,防灾能力不强。针对以上问题采取相应解决措施:更新更换老旧设施,包括更新固定变配电站、移动变电站的设备等;优化调整网架结构,包括变电站增容、新建变配电站、变电站电源线路优化等;治理消除隐患缺陷,包括箱式变密封改造、光纤纵差保护改造、隐患线路及电缆改造等;提升防雷技术水平,包括变电站采用设备户内布置方式、线路采用玻璃材质绝缘子、加装避雷器及在线监测装置、线路采用接地模块、裸导线采用绝缘措施等。通过采用合理的应对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油田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助力油田生产。  相似文献   

6.
目前大庆油田电网部分电力设施老化,可靠性降低;系统网架结构不尽合理,负荷不均衡;系统安全隐患较突出,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电网受极端天气影响较大,防灾能力不强。针对以上问题采取相应解决措施:更新更换老旧设施,包括更新固定变配电站、移动变电站的设备等;优化调整网架结构,包括变电站增容、新建变配电站、变电站电源线路优化等;治理消除隐患缺陷,包括箱式变密封改造、光纤纵差保护改造、隐患线路及电缆改造等;提升防雷技术水平,包括变电站采用设备户内布置方式、线路采用玻璃材质绝缘子、加装避雷器及在线监测装置、线路采用接地模块、裸导线采用绝缘措施等。通过采用合理的应对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油田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助力油田生产。  相似文献   

7.
油田“滚动开发”生产发展模式决定了其配套设施的建设,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供配电电网与负荷分配的不合理,配电变压器负荷率偏低、网损率不达标等等的问题造成了油田配电线路功率因素过低、线损过大,使配电网成为油田自身的耗能大户。针对油田电网现状,提出了优化电力网络,降低输电损失;提高电网效率;优化配置无功补偿,提高输配电效率,降低原油生产成本的目的。 电网的优化运行就是指在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压质量的基础上,进行无功功率补偿,使电网的总损耗降为最小。陆梁油田配电网优化运行节能降耗技术,经过近一年多的实验改造,已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海上平台的中后期开采都会面临电网容量不足和产液下降等问题,为此经过对上游装置的电网结构核算以及本平台上下游重要供电设备的电力校核,对平台电网供用电设备容量和结构的进行扩容式适应性改造,拆除了旧的小容量设备,同时增加一台升压变压器(3150kVA,6.3/10.5kV),一台降压变压器(3150kVA,10.5/0.4kV),5个低压开关(额定电压0.4kV),一台无功补偿装置(SVG)以及电潜泵地面设备(ESP)等,同时优化了电网架构的供电顺序。改造后平台电网容量从1630kVA增加到3150kVA,增加了93%;电气负荷由原来的1112kW,增加到2454kW,可负载能力提升了1.2倍(见文中2.1.4)。  相似文献   

9.
作者根据参与克拉玛依市配电网改造工作的经验,介绍了制定改造方案的主要工作步骤及方案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要通过分析胜利油田配电网的现状和发展水平,指出目前电网存在的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6kV配电网升压的必然性。合理性、紧迫性;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提出改造工作应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分步实施,应以改造取得的效益实现滚动改造和还本付息的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油田在用的294台高耗能变压器数量多、型号杂的情况,分析了35 kV 油浸电力变压器的绝缘结构和技术性能指标,依据高耗能变压器性能数据,提出了节能技术改造方案,即通过增加变压器绕组匝数和绕组线径达到降耗的目的.变压器降耗改造的结果分析表明,主变性能指标大幅度提高,每年可节约上千万的电费;改造后的变压器运行可靠性提高,提升了油田电网的供电质量.  相似文献   

12.
油田电力工作以降低电网故障率、提高电网防雷能力为重点,在线路规划设计中,采用线路综合防雷技术,重点做以下设计和现场试验:改进和完善输电线路杆塔接地,提高线路防直击雷能力;加装线路型氧化锌避雷器,提高线路抗绕击耐雷水平;线路复合绝缘子改造设计,提高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开展限流型避雷针研究设计,探索区域防雷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大庆油田归属油气生产单位管理的35 kV变电站数量多,导致用工总量偏大及电网调度管理困难。变电站实现无人值守能起到提升油田电网综合管理水平、提高电网安全可靠性和减员增效的作用,已成为油田电网建设和管理的发展方向。从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安防与火灾报警系统、通信传输系统及变电站本体改造等方面,探讨了大庆油田35 kV变电站实现无人值守的设计思路。无人值守变电站经过设计优化和规范化管理,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了保证,有力地保障了油田原油生产。  相似文献   

14.
一、概述 随着海拉尔油田产能建设的需要,电网负荷增长较快.其经济运行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海拉尔油田电网内无功补偿配置不合理.造成了电能的损失和浪费.需对电网进行无功补偿改造.以提高电能质量.降低损耗,减少电能损失和浪费。  相似文献   

15.
史洲宁 《试采技术》2010,(2):46-48,64
腰滩油田位于金湖县前锋镇境内,地质结构复杂、滚动开发规模小,地面工程建设年代跨度长,在勘探开发的早中期,供电系统很难做到整体规划,本着减少供电系统初期投入的原则,针对供电电网小而多、供电可靠性差、设备利用率低、运行维护管理难度大、费用高、电能损耗大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电网改造。以电网节能降耗工作为切入点,优化配电电网结构,提出节能降耗的思路和对策,通过节能降耗技术在油田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油田电网安全生产运行系数和工作可靠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油田钻井施工区域电网改善,引出了钻机进行网电改造的问题。就钻机网电改造方案(包括:机械钻机及复合(半电动)钻机改造成低压网电钻机,电动钻机直接改造成网电钻机,机械钻机改造成高压网电钻机,井场用电改造为网电)及其改造后的优劣势与经济效益作了介绍和分析,并对今后的网电改造提出有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吐哈油田温米采油厂注水系统超压运行 ,机件磨损及疲劳损坏严重的情况 ,提出对油田注水系统整体改造方案 ,对注水泵实施压力升级改造。注水泵压力升级改造是在泵行程和泵速不变 ,不更换电动机的前提下 ,通过减小泵的柱塞直径 ,即减小泵的流量来提高泵的排出压力 ,以满足注水需求。实践证明 ,对注水泵实施压力升级改造后 ,在不改变现有设备、管网、电网和其它配套设施的情况下 ,可顺利实现对地层高压注水的要求 ,并节约了大量资金。又针对改造后出现的新问题 ,对柱塞、隔环和填料进行了改进 ,改进后 ,易损件的寿命也大大提高 ,柱塞的寿命由改造前的 12 0 0h提高到 2 10 0h ;填料的寿命由改造前的 190h提高到 6 0 0h  相似文献   

18.
大庆油田采油二厂对数字化电网的改造可以根据生产需求进行分步实施,第一阶段结合老改及产能工程规划进行自动化改造,实现无人职守的同时进行信息化改造;第二阶段逐步将智能集中控制自动化系统主站接入其余的变电所,逐年对剩余的常规变电所实施改造。变电所通过数字化建设,实现"无人值守、集中监控、定时巡视、专业操作"的专业化管理方式,岗位整合优化后每座变电所年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共计38.5万元。  相似文献   

19.
提高油田电网运行可靠性是保障油井油气正常生产的重要前提。某油田油气生产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措施,如油田电网升压改造,优化供电线路,应用配电自动化系统,导线和变压器隐患治理,油田电网谐波治理,以及消除电网电压暂降对油田变频控制设备的影响。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均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庆油田深井钻机能耗较高的突出问题,以节能增效为目的进行管理创新,改变电动化深井钻机传统驱动方式,由柴油机发电机组驱动钻井改为利用工业电网驱动钻井(简称"油改电")。通过现场调研和理论分析及现场实践,解决了钻机改造和设备配套方面的几项关键技术,实现了利用工业电网驱动钻井的安全性、节能性和实用性;试验井资料分析表明效果显著,完全可以在油田全面推行"油改电"项目,为油田节能增效实现绿色钻井、科技钻井拓宽了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