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毕彦蓓 《中国橡胶》2010,26(17):38-40
一、胶粉改性沥青概念及发展现状 废旧轮胎胶粉用于沥青路面的工艺可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 胶粉改性沥青是湿法工艺,即将磨细的胶粉按一定比例加入热熔的沥青中,在一定温度下经过充分搅拌、均化成为橡胶沥青,作为沥青结合料使用。  相似文献   

2.
刘伟荣 《四川水泥》2023,(2):262-264
石墨烯复合橡胶改性沥青已经开始逐步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从胶粉的选择、改性工艺影响研究、石墨烯复合橡胶改性沥青配方选择等方面进行相关试验,并对石墨烯橡胶复合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指标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掺量下,生胶粉的粘度很大,无法满足施工应用,再生粉的粘度具有明显优越;对比普通工业再生粉与路用的改性再生粉,路用再生粉的改性效果与指标具有明显优越性;石墨烯复合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优越,满足高速公路的路面建设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通过针入度、软化点、延度试验分析高速剪切工艺对氧化石墨烯/橡胶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采用动力粘度和软化点离析差试验研究超声波分散对氧化石墨烯/橡胶改性沥青存储稳定性的影响,并结合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探究氧化石墨烯对橡胶改性沥青的微观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高速剪切+超声波分散工艺可以克服氧化石墨烯团聚现象,最佳剪切速率为4 500 r·min-1,最佳剪切时间为40 min;氧化石墨烯可改善橡胶改性沥青的存储稳定性和力学性能;氧化石墨烯与橡胶改性沥青以物理作用为主,可减少橡胶改性沥青中发生相变的组分含量或降低其转变强度,使橡胶改性沥青体系趋于稳定,有利于改善橡胶改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和高温抗车辙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路用改性沥青的粘弹性能以及改善传统橡胶沥青的难加工性、性能不稳定性和高成本等问题,采用微纳胶粉复合SBS制备了高粘弹橡胶沥青,并工程化应用于高速公路SUP13上面层。结果表明,与常规路用SBS改性沥青相比,高粘弹橡胶沥青的低温模量较低、高温模量较高,其混合料高低温性能都优于常规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而且耐老化性能和水稳定性均优异。工程应用效果表明,高粘弹橡胶沥青具有类似SBS改性沥青的易加工易施工特点,适合用于国内西部高等级沥青路面的铺筑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橡胶再生还原助剂(简称橡胶再生剂)RV2对天然橡胶(NR)硫化胶粉和废轮胎胎面胶粉进行再生。结果表明:橡胶再生剂RV2用量为2.5份,经高速搅拌塑化机在60 ℃下搅拌及浸润5 min,在RV工艺橡胶自动翻炼机上混炼5 min,NR硫化胶粉再生效果好;橡胶再生剂RV2用量为2.5份,经过高速搅拌机搅拌及浸润(最终温度60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和单螺杆挤出机的机械剪切作用,胎面胶粉的再生效果好;胎面胶粉再生橡胶与NR的亲和性佳,20~30份胎面胶粉再生橡胶等量替代NR的胶料物理性能较好。采用橡胶再生剂RV2还原胶粉工艺简单,无废水和废气产生。  相似文献   

6.
介绍高性能再生橡胶SRR—16在轻型载重汽车斜交轮胎胎侧胶中的应用。室内外实验表明,在6.50-16 10PR轻型载重汽车轮胎胎侧胶配方中添加30份高性能再生橡胶SRR-16。对胎侧耐天候老化、耐热氧老化、耐屈挠龟裂性能影响不大,且胎侧胶与胎体帘布层的粘合性能也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劈裂试验、三轴重复荷载试验和小梁弯曲试验对比了橡塑改性沥青混合料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通过构建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动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上面层裂缝的应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橡塑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拉性能与高温抗变形性能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橡塑改性沥青可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变形能力;橡塑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前者可提高沥青路面抗top-down裂缝开裂性能;在动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层中的上面层拉应力逐渐增加,导致沥青路面发生top-down裂缝开裂,橡塑改性沥青混合料可增加上面层破坏时的最大拉应力,从而降低沥青路面发生top-down裂缝开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用同向双螺杆挤出机脱硫制备丁基再生橡胶,研究反应温度和螺杆转速等工艺条件对丁基再生橡胶门尼粘度的影响以及丁基再生橡胶在丁基橡胶(IIR)内胎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用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可以高效地制备丁基再生橡胶,升高温度、延长反应时间和提高剪切力均有利于提高脱硫程度和降低门尼粘度,其中温度是主要影响因素;随着溶胶质量分数增大和凝胶交联密度减小,丁基再生橡胶的门尼粘度和物理性能降低;将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制备的40份丁基再生橡胶(门尼粘度为114)用于IIR内胎胶料中,胶料气密性提高,物理性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
采用半连续的本体聚合工艺,考察了转相用搅拌转速、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等聚合工艺条件对橡胶接枝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产物(SMA)中橡胶粒径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搅拌转速对橡胶粒径的影响比较单一,转速越大,粒径越小;而后两者的影响因素则比较复杂,同时影响两相粘度、剪切强度、基体分子量和接枝效果等,彼此之间相互牵制。通过调整以上工艺参数,可形成2~5 mm大小合适的橡胶粒径,得到抗冲性能较好的SMA。  相似文献   

10.
刘有山  毕超  白欣禹 《橡胶工业》2020,67(3):0214-0218
利用硫化机对废旧轮胎胶粉进行再生,研究脱硫温度、脱硫时间和脱硫压力对再生橡胶门尼粘度和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脱硫温度的升高,再生橡胶的门尼粘度减小,硫化再生橡胶的拉伸性能先提高后降低;随着脱硫时间的延长或脱硫压力的增大,再生橡胶的门尼粘度减小,硫化再生橡胶的拉伸性能下降。当脱硫温度为250℃、脱硫时间为10 min、脱硫压力为2. 5 MPa时,再生橡胶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