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三水平试验的部分实施三水平部分实施基本上与两水平部分实施是相似的,但是对其设计的具体构制和解释要复杂一些[6]。在三水平设计中,部分实施的办法不如两水平设计中那样令人满意,甚至在处理只有4个因子的场合,要分离两因子交互效应也要有许多次的测试。如果有5个因子,要分别估计所有的主效应和两因子交互效应,则要多达81次测试。在实践中,如有明显的交互效应存在(往往主要考虑的是两因子交互效应),或者对所要研究试验的水平有选择的余地的话,最好避免采用三水平部分实施。如是定量因子,常把每个因子取两个水平作为采用部分实施的准则。…  相似文献   

2.
所有测试方法 ,尤其是制修订的标准方法 ,保证能重现测试结果是非常重要的特性。在公布这类方法之前 ,或在进行室间精密度试验等之前 ,进行一次强化试验是一种有效的措施。这种试验方法可以从所选定的因子 ,按测试方法所规定的条件 ,就一般实验室在使用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正常变异 ,拟定两个水平进行试验 ,以考核测试方法的可靠性。这种试验的设计是基于析因试验部分实施的原理 ,在因子数较多 ,以不多测试次数下解决问题。典型的试验是 7个因子 ,8次测试。本文还探讨了有交互效应存在时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3.
两水平析因试验(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 有交互有重复的试验例 2 .1是在不考虑或者说不存在交互效应的试验安排 ,同时采用直观的比较分析法。这种直观的比较分析法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另一种是方差分析法主观影响较小 ,有个判断衡量的准则 ,这个比较准则主要决定于试验误差 ,可以另外进行试验或如下例的进行重复试验求得。在下例中同时考虑交互效应。例 4.1 除用表 3安排试验 ,各处理组合均作重复双试验 ,并考虑各项交互效应外 ,余均同例 2 .1。如测试结果如表 4所示。表 4中 y1和 y2 为重复双试验的结果 ,其平均值为 y,其差的绝对值为 d,其和为 z。本例安排试验用的表取自表…  相似文献   

4.
1 .2  实施的试验设计在例 1 .1给定的条件下 ,如要求减少测试次数至 8次 ,即完全析因试验测试次数的一半 ,则应按 2 4-1试验设计。根据完全析因试验 2 4试验用表 (参见表 3) ,其最高阶交互效应ABCD常选作“生成元”。定义关系I=ABCD ,也可以I =-ABCD ,当选用前者时 ,A =A(ABCD) =A2 BCD =BCD ,B =AB2 CD =ACD ,C =ABC2 D =ABD及D =ABCD2 =ABC ,又交互作用AB =A2 B2 CD=CD ,AC =A2 BC2 D =BD及BC =AB2 C2 D =AD。由此可见 ,主效应与三因子交互作用之间以及…  相似文献   

5.
当要研究试验的因子较多时 ,完全析因试验的测试次数会多到甚至无法实施的地步 ,或者造成了浪费。本文概述了测试次数仅为完全析因试验的某个分数值 ,即采用部分实施的办法 ,以集中考察主效应及其比较重要的交互效应。着重阐述了两水平试验设计 ,并借此简明地解释清楚部分实施设计的基本方法 ,且以部分实施与完全析因试验作比较分析。对不同设计方法、混淆混杂的构造及其释放分离等均作了探讨。对于三水平试验设计等也作了相应的概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两水平析因试验(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水平析因试验是析因试验中较常用的一种研究试验方法 ,可以同时在多个因子的选优区内一次布置多个试验点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比较和分析 ,找出对试验结果有影响因子的主次 ,选取最优组合 ,提取有用的信息。本文深入浅出地讨论了在有或无交互效应和重复试验的情况下 ,用直观法和方差分析法等进行比较分析 ,用回归分析法建立研究试验对象简单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吸附蒸馏分离异丙醇--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吸附蒸馏这一复合分离技术[1]对异丙醇-水混合物的分离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采用乙二醇为载液,4A分子筛原粉为吸附剂。对加和不加吸附剂对分离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试验,提出了适宜的工艺条件:浆料循环比为2∶1,回流比为1∶1,浆料固含率为15kg m3,产品异丙醇的含量可以达到99 7%,收率为95 3%。  相似文献   

8.
2 中间精密度试验在重复性条件下 ,有一个或几个因子的条件不同时的精密度试验 ,叫做中间精密度试验[8] 。因为这种试验的条件是在重复性的极小和再现性的极大变异性的两个极端条件的中间 ,故名。这种会影响测量方法精密度的因子相当多 ,可以包括( 1 )时间 (日期 ) :一般是指间隔较长时间的测量 ,在这段时间中包括环境条件可能发生的变化。( 2 )校正 :一般是指在实验室进行几组测量之间正常间隔的校正 ,不是指构成结果所必需的任何校正部分。( 3)操作人员 :不同操作人员包括某些操作过程是有一组人完成的 ,每人各负责其中部分操作。如组成…  相似文献   

9.
矿井水脱盐可以高效利用矿区的水资源。以001×7钠型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处理剂,基于响应面模型研究了床层高度、矿井水流量、矿井水p H值对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矿井水硬度的影响,考察了上述因素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对矿井水硬度的影响,得出了最优的矿井水脱盐处理工艺。在所有的主效应、交互效应和二阶效应中,床层高度、矿井水流量以及各自的二阶效应是影响矿井水硬度最显著的效应。床层高度与矿井水硬度两者为负相关;矿井水流量与矿井水硬度两者为正相关;当矿井水p H值从7增加到9时,矿井水硬度首先从94mg·L-1降低到86mg·L-1,然后再增加到90mg·L-1。当床层高度为60cm时,矿井水流量和床层高度交互效应的绝对值最高为143mg·L-1;当矿井水p H值为8时,矿井水p H值与床层高度交互效应的绝对值最高为128mg·L-1;当矿井水p H值为8时,矿井水p H值与流量交互效应最高为37mg·L-1。当床层高度为60cm,矿井水流量为271.16m L·min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析因分析法对筛选酶标板数据进行分析。方法应用析因分析法探讨厂家、批次及板列分布3个自变量主效应或交互效应对酶标板A_(450-620)值的影响。结果厂家(P0.001)和板列分布(P=0.003)均对酶标板A_(450-620)值的主效应显著,二者的交互作用(P0.001)对酶标板A_(450-620)值也有影响。结论酶标板A_(450-620)值与厂家、板列分布及二者交互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1.
运用部分因子实验设计方法从众多的实验因子中初步筛选出与注塑模冷却系统密切相关的若干个独立因子和交互因子。在考虑交互因子的基础上,结合Taguchi试验设计和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判法,对成型周期和冷却结束时型腔温度差2个目标值进行综合评判,得到综合评分;通过对综合评分进行极差分析,确定了各工艺参数对综合评分的影响程度,从而获得了优化的工艺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12.
用响应面优化法优化了乙烯基封端PDMS/PVDF渗透汽化透醇膜的制膜条件,研究了硅橡胶浓度、B/A质量比、交联温度和交联时间对膜性能的影响,拟合了分离因子、渗透通量与四因素之间的回归方程,并用方差分析法考察了四因素的主效应、二次效应以及相互作用效应对复合膜的分离因子与渗透通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硅橡胶浓度对膜的分离因子与渗透通量的影响最为显著,交联时间对分离因子几乎没有影响。通过对回归方程的优化分析得知,在料液乙醇浓度为10%(wt),操作温度40℃条件下,当硅橡胶浓度为93%(wt),B/A质量比为0.08,交联温度为100℃,交联时间为13.83 h时,膜的综合分离性能达到最佳,此时分离因子与渗透通量预测值分别为9.47、77.57 g(m2 h)1,渗透侧乙醇浓度达到51.3%(wt)。回归方程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回归方程的估计值与实验值较为吻合,可用于乙烯基封端的PDMS/PVDF复合膜的渗透汽化性能的预测与优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内分离循环床装置,其特点是在炉内直接分离循环,分离效率较高,阻力小,可用或不用专设循环道.并介绍了有风板面积为360×360mm~2,悬浮段截面为500×500mm~2的冷态试验台上18种模型的试验结果.推荐了合理的结构参数数据.当试料为沸腾炉悬浮段飞出的飞灰时,其分离效率最高可达92%左右,压降一般小于4mmH_2O.现已投入工业性试验.本文还介绍了该装置的流场与粒子浓度场的测定结果和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值解所求得的该装置所能分离颗粒的中位直径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第六章两水平正交表的构造1.正交表提出的要求正交表是试验设计法的一个重要工具,它给出了试验设计的总体安排,要弄清楚它的构造,首先要弄清楚对正交表提出的要求,我们这里只讨论各因子都是两水平的正交表。为了容易看清楚它的构造,在子的两个水平各以1与—1来记它,例如三个因子A,B,C的水平就各记作A_1,A_(-1);B_(1),B_(-1);C_(1),C_(-1)。对这样三个因子全面的比较就应该做八次  相似文献   

15.
在化学试验室中,一般均要求分析人员对每个试样同时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双试验),甚至是多次试验(n_1),然后取平均值报告结果( _1)。如需复验,也要进行双试验或多次试验(n_2),取平均值报告结果( _2)。因此,在分析方法标准的精密度中,不仅要有衡量两个单次试验结果的重复性界限值 r,且要有不同几期平均值之间的界限值。  相似文献   

16.
活性焦联合脱硫脱硝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发活性焦联合脱硫脱硝工艺,选取一种商用活性焦在微型反应器上进行NH3对NO、SO2脱除影响及NO和SO2脱除交互影响试验,提出了活性焦联合脱硫脱硝工艺路线,并在实验室搭建的模拟装置上进行了工艺路线的模拟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活性焦脱硝是低温SCR反应,NH3的存在使SO2吸附量提高约18%,说明NH3与SO2发生化学反应,有利于SO2脱除,但生成的硫铵会降低工业装置的稳定性;当活性焦无吸附NH3时,NO对SO2脱除无影响,当活性焦吸附NH3时,通入NO前后,SO2出口体积分数由0.15%降至0.13%左右,说明NO对SO2脱除有促进作用;通入SO2气体后,NO出口体积分数由0.045%迅速增至0.065%,说明SO2与NO争抢NH3,不利于脱硝。通过工艺路线模拟试验发现,当联合脱硫脱硝空速为400 h-1时,脱硫效率≥95%,脱硝效率≥70%,验证了活性焦联合脱硫脱硝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超临界流体色谱中的对映体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获得单一对映体对于低毒高效的农药生产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使用超临界CO2色谱,对6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Sino-Chiral OJ柱上进行对映体分离研究,考察了改性剂种类(甲醇、乙醇和异丙醇)及体积分数(1%、3%、5%)对其分离的影响。[结果]高效氯氟氰菊酯在3种改性剂条件下都得到了基线分离;氯菊酯只在甲醇作为改性剂时得到分离;氰戊菊酯只在3%乙醇改性条件下实现部分分离;氯氰菊酯在乙醇作为改性剂时取得了最优分离,得到8个异构体中的7个出峰;联苯菊酯和溴氰菊酯均只得到2个对映体出峰。[结论]在手性分离过程中,对映体与手性固定相之间的偶极-偶极和π-π作用对菊酯类农药的分离起较大作用,同时卤素取代基的电负性大小对分离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四川天然气研究所在广西研究所等开发的栲胶-偏钒酸钠法脱硫的基础上,使用成都橡碗栲胶-偏钒酸钠溶液提高硫容脱除天然气中低硫的试验。通过静态及动态试验确定了溶液组成、考查了工艺条件的影响;并在500小时连续试验运转中考查了溶液的化学性能、工艺性能及物料的化学消耗指标。静态试验试验条件:原料天然气41标升/时,H_2S(原)7~8克/标米~3,CO_2(原)10%,空气75标升/时,温度40℃,脱硫液300毫升。静态试验以栲胶/NaVO_3重量比(简称胶钒比)、NaVo_3浓度及总碱度为因子安排了  相似文献   

19.
今年要贯彻执行新的物理试验方法有23个,即国家标准16个,部标准7个。除橡胶试样停放和试验的标准温度、湿度及时间和硫化橡胶拉伸性能的测定两个方法从5月1日开始执行外其余方法均从12月1日开始执行。现将常用方法主要修改内容作一介绍。一、橡胶扯断强度试验方法(GB528-76) 1.现名:硫化橡胶拉伸性能的测定GB528-82 2.试样:为哑铃状尺寸见下表。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三桠苦(Melicope pteleifolia)的化学成分,将三桠苦的叶用体积分数为80%乙醇渗漉提取,提取物采用色谱技术分离,用EI-MS、1H NMR、13C NMR进行了表征。从三桠苦(乙醇渗漉提取三桠苦的提取物,再用石油醚提取)分离出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 5,3′-三羟基-8,4′-二甲氧基-7-异戊烯氧基黄酮(1)和3,5,4′-三羟基-8,3′-二甲氧基-7-异戊烯氧基黄酮(2)。归属了化合物1的核磁共振信号,并对化合物2核磁共振谱的溶剂效应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