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静态氮吸附容量法催化剂表面积测定技术目前是国内外该领域的普遍选择,在ASAP-2010型表面积测定仪上建立催化裂化催化剂比表面测定方法的条件选择主要包括:吸附脱附特性参数,结果计算参数等。根据Si-Al型催化裂化催化剂特性,对等温曲线类型,BET分析条件和比表面积结果计算等进行了应用讨论,方法投入生产应用后,取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微介孔材料催化裂化(FCC)催化剂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存在的不足;通过吸附-脱附等温线的比对分析,确定了FCC催化剂的吸附等温线属于Ⅳ型,可采用BET法进行等效表征;考察了低温氮吸附法测定FCC催化剂比表面积的影响因素,确定了FCC催化剂比表面积适宜的测定条件;考察了相对压力范围对t-plot线性的影响以及对微孔比表面积测定结果的影响等因素,给出了t-plot最佳的相对压力范围,确定了FCC催化剂中非微孔比表面积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用氮气吸附法研究高温变换催化剂表面分形维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77K下对ICI71-4、LB、B113-2、B113等4种高温变换催化剂进行N2吸附-脱附等温线测定,得到了孔结构参数,研究了不同催化剂的孔径分布、比表面积等孔结构变化,并利用等温吸附数据计算催化剂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4种催化剂均具有分形特性,分形维数在2~3之间,但其分形维数与比表面积和孔容积没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4.
利用自组装的乙醇吸附法实验装置,对制备的5个碳分子筛试样的比表面积进行了测定,采用BET单点法计算试样的比表面积;结合氮吸附法的测定结果,对影响乙醇吸附法测定比表面积的准确性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5个碳分子筛试样的比表面积,乙醇吸附法与氮吸附法的测定结果相对偏差均在10%以内;乙醇分子的截面积对比表面积的测定有一定影响;在真空干燥器中控制乙醇保持较低的相对压力可减小毛细凝聚现象对比表面积测量误差的影响。乙醇吸附法是一种简易方便的测定比表面积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脉冲CO色谱法测定铜催化剂的活性表面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用CO作吸附质,在室温下脉冲吸附测定铜催化剂中活性铜表面积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载气中进行CO吸附,所得吸附量略有差异,He载气中测得结果略高于H2载气中测得的结果。结果还表明,本方法重复性好,相对误差在5%以内,可以作为快速评选催化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CO和H2在Cu-ZnO基催化剂上的吸附性质。结果表明,H2的化学吸附等温线与CO有所不同,在较高温度下可能存在H2的溢流,CO为非解离吸附,H2是解离吸附。CO的吸附热低于H2的吸附热,催化剂对CO的活化比H2困难。CO和H2在失活的催化剂上化学吸附附显著减小。失活催化剂的总表面积、铜的表面积以及ZnO的表面积也减小。通过对CO和H2在Cu-ZnO基催化剂上的吸附性质的研究,不但可用来帮助探讨CO加氢反应机理,而且可为了解催化剂表而各组分的分布情况、预测催化剂的活性以及研究造成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CO和H2 在Cu ZnO基催化剂上的吸附性质。结果表明 ,H2 的化学吸附等温线与CO有所不同 ,在较高温度下可能存在H2 的溢流。CO为非解离吸附 ,H2 是解离吸附。CO的吸附热低于H2 的吸附热 ,催化剂对CO的活化比H2 困难。CO和H2 在失活的催化剂上化学吸附量显著减小。失活催化剂的总表面积、铜的表面积以及ZnO的表面积也减小。通过对CO和H2 在Cu ZnO基催化剂上的吸附性质的研究 ,不但可用来帮助探讨CO加氢反应机理 ,而且可为了解催化剂表面各组分的分布情况、预测催化剂的活性以及研究造成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8.
BET表面积的测定方法是无机材料研究中最重要的实验工具之一。主要对BET吸附理论及BET公式、BET图分析、BET吸附等温曲线、BET测定法测定材料表面积的应用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
氢气脉冲色谱法测定催化剂中镍表面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用氢气脉冲色谱测定催化剂中镍对氢的化学吸附,着重阐述从氢的化学吸附量求镍的表面积和晶粒平均大小的原理和计算公式。实验结果表明,镍的表面积与催化剂的常压下的话性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可作为快速评选催化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立新 《石化技术》2014,21(3):11-14
从原理及实验结果两方面对表征α氧化铝载体的两种方法(BET氮气吸附法和压汞法)进行对比,用比表面仪和压汞仪测定载体的孔容、孔径分布和比表面积。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得的比表面积有一些偏差,压汞法测得的结果普遍大于氮气吸附法测得的数据。而且氮气吸附法测得的微中孔孔径分布数据绝对值较小,在实际应用中可忽略。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A new method for the reduction of metal oxide catalysts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reduction of the CuO - ZnO - A1203 catalyst for liquid phase methanol synthesis. The reducing agent is a 5% hydrogen in nitrogen mixture and the operation is carried out at 446.09 KPa. This method makes it possible to reduce finely crushed catalyst (-100 + 120 mesh) in a three phase slurry reactor. This method offers several advantages over methods in which the catalyst is reduced in a gas-solid contact mode and then slurried for use. The catalyst has been shown to be very effectively reduced and reaches its full production capacity after reduction.  相似文献   

12.
在吸附仪上分别测定了在国产碳分子筛和国外优质碳分子筛上O2、N2、CH4、CO2等的吸附量及吸附等温线,推测其微孔孔径分布,并由吸附理论方程和微孔填充理论方程计算出碳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和微孔容积。比较了碳分子筛制氮流程的产氮率、氮气回收率与碳分子筛对氧、氮等动态吸附量的关系,简化了制氮碳分子筛的性能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3.
采用凝胶成型法制备加氢催化剂载体,并进行了工业放大试验。通过BET、NH3-TPD、H2-TPR等表征手段及实际的加氢反应性能评价对凝胶成型法制备的载体及加氢催化剂与常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凝胶成型法所制得的载体及催化剂均具有较高的孔体积和比表面积、较低的堆密度,其机械强度可满足工业要求,总酸量及中强酸酸量得到提升,催化剂活性组分与载体强结合力得到削弱,金属利用率提高,应用性能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制备的加氢催化剂载体。通过该方法完成了加氢催化剂载体的工业生产,所生产的载体应用于天津院THDS-3加氢精制催化剂取得了良好的工业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甲醇乙醇合成异丁醛的Cu基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和浸渍法分别制备出CuO-Fe2O3-ZrO2/SiO2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焙烧温度等因素对甲醇乙醇一步合成异丁醛催化性能的影响,并应用BET、XRD、TPR等分析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结构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催化剂CuO晶粒较小,分散的较均匀,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在673 K焙烧制得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和对异丁醛的选择性;Fe和Zr的相互协同作用阻止了CuO颗粒的聚集,提高了异丁醛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凝胶成型法制备加氢催化剂载体,并进行了工业放大试验。通过BET、NH3-TPD、H2-TPR等表征手段及实际的加氢反应性能评价对凝胶成型法制备的载体及加氢催化剂与常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凝胶成型法所制得的载体及催化剂均具有较高的孔体积和比表面积、较低的堆密度,其机械强度可满足工业要求,总酸量及中强酸酸量得到提升,催化剂活性组分与载体强结合力得到削弱,金属利用率提高,应用性能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制备的加氢催化剂载体。通过该方法完成了加氢催化剂载体的工业生产,所生产的载体应用于天津院THDS-3加氢精制催化剂取得了良好的工业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Linear alkyl benzenes (LABs) are the main materials for detergent production. The presence of aromatic compounds in this material can decrease the quality of the final product and enhance the deactivation rate of catalysts. In this research we used zeolite NaX for de-aromatization of the recycled paraffin from the alkylation unit of an LAB production complex.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on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adsorbent was studied and optimized. To study the re-usability of the adsorbent, the breakthrough curves were obtained by using a fixed bed column filled with the adsorben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dsorbent capacity remained unchanged after three regeneration cycles. The Langmuir and Freundlich adsorption models were applied to describe the equilibrium isotherm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Langmuir model agreed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calculated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of the adsorption showed that the adsorption process was spontaneous and exothermic. The reaction rate was estimated by the pseudo-second order kinetic model.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四川盆地已实现深层页岩气的勘探突破,然而对深层页岩吸附性能及页岩气赋存状态仍存在一定的争议.为此,开展了川东南涪陵、丁山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深层典型页岩样品近地质条件下的高温高压等温吸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页岩绝对吸附量与过剩吸附量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必须将过剩吸附量校正为绝对吸附量后来评价深层页岩的真实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