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葛卫 《江苏建筑》2014,(5):95-97
静压桩压桩力曲线与静力触探曲线的变化规律大致相同,通过静力触探资料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方法也已较为成熟,由静力触探资料来确定静压桩压桩力也有了不少研究成果。文中通过静力触探曲线对静压桩压桩力和单桩竖向承载力进行了分析,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了联系,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南通地区静压桩单桩承载力分析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南通地区 44根试桩实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在应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94)计算静压桩的单桩承载力时 ,规范公式应作适当调整。总结出采用静力触探曲线计算单桩承载力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3.
根据郑东新区的工程勘察和静压桩施工资料,总结出了《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中的静力触探估算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公式不适用于郑东新区;本文在郑东新区工程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各试验数据,修正了桩端阻力修正系数和桩侧摩阻力修正系数,建立了适用于郑东新区地质条件的经验公式,并验证了公式的可靠性,为以后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就温州某软土场地摩擦型混凝土预制桩,将由双桥静力触探试验数据计算混凝土预制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与条由竖向抗压试验确定的承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前者远大于后者.对双桥静力触探从力学等方面分析,得知这种差别是由于软土地层孔隙水压力相对较大造成的,使用前者进行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前需要对摩阻力进行孔压修正.最后针对该场地浅部软土地层提出侧壁摩阻力试验值与真值的比例系数作为该地区浅部软土层极限侧壁摩阻力标准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卫冲  陶永标 《江苏建筑》2004,(1):41-43,F003
通过静压混凝土预制桩的工程实例、考虑到砂土的挤密效应,希望在用静力触探成果估算单桩承载力时,能对公式中的桩端阻力调整系数进行适当修正,使单桩承载力估算值更接近实测值。  相似文献   

6.
根据静力触探探头和静压桩贯入软土时的特点,采用柱孔扩张理论来模拟圆锥锥身和桩身贯入过程中应力场的变化,采用球孔扩张理论分析锥尖和桩端的挤土受力情况,推导出该条件下柱孔扩张和球孔扩张的极限扩孔压力理论解,在此基础上,对静力触探探头和静压桩进行受力对比分析,推导出利用波速孔压静力触探试验成果估算静压桩极限承载力的理论表达式。理论计算值与现场试验桩的静载荷试验结果较为吻合,说明该理论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乔津 《山西建筑》2010,36(27):123-124
结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相关规定,分别介绍了用静力触探试验成果,标准贯入试验成果及经验参数估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方法,并针对计算结果出入较大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以期指导地基基础设计。  相似文献   

8.
本文比较了部分工程用经验参数法,静力触控法估算出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和静载荷试验结果。探讨如何在本地区准确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通过单桥静力触探指标比贯入阻力来模拟计算静压桩沉桩阻力,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中由比贯入阻力计算的单桩承载力与现场压桩试验所得到的压桩力进行比较,提出了考虑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的综合修正系数α、β来估算静压桩沉桩阻力的计算方法,给出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的计算公式;针对不同土层,给出了不同综合修正系数建议值;基于自行编制的Visual Basic可视化程序,以曲线的形式将计算结果直观地显示出来。实际工程的模拟计算和压桩力的实测结果进一步表明采用综合修正系数计算沉桩阻力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吴伟 《城市勘测》2014,(1):173-176
随着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不断的应用,准确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有着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结合蚌埠沿淮地区某工程实例,利用双桥静力触探资料估算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并把其估算结果和传统的经验参数法估算结果进行了对比与分析,得出结论,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1.
静力触探机理和桩的作用机理类似,静力触探相当于沉桩的模拟试验,我国双桥探头静力触探试验已有30年历史,积累了不少的数据和经验,但在很多地区工程实践中却应用不多.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经验参数法与静探法估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应用及对比情况,得出结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采用静力法估算单桩极限承载力,对不同地区的工程进行优化设计,降低基础造价,促进静压管桩技术在东北地区的广泛应用。通过对静力法理论研究及实际工程中试桩的实验研究,将估算结果与静载荷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采用静力法估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是一种较准确可靠的方法,准确性优于《沈阳市静压管桩规定(暂行)》中的经验方法。为保证桩基工程的安全、经济合理,建议东北地区在勘察设计阶段采用此种方法估算静压桩单桩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13.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分项系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上海市标准,利用随机场理论和可靠度理论,研究了获得Ps、fi、Psb统计特性的统计原则,对相关距离、桩截面尺寸、端阻力计算范围等在程序编制中的协调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实用化处理。并对上海地区19个预制桩场地和17个灌注桩场地获得的参数的统计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进而分别求出了由静力触探法确定预制桩和灌注桩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可靠度指标的统计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完全可靠性分析方法分别求出了上海地区由静力触探法确定预制桩和灌注桩承载力的分项系数。  相似文献   

14.
谢瑛 《岩土工程学报》1981,3(4):104-107
<正> 原作者通过现场原型桩的系统试验得出了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同深度对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十分显著,在临界深度范围内单桩极限承载力随深度呈线性增大等结论,作者的这些工作很有价值。但笔者认为原作者所得出的结论之二,即用静力触探法予估临界深度(原文p.26)似有不妥,现提出与作者商榷如下: 原作者建议用静力触探法予估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公式为(原文p.23)  相似文献   

15.
通过静载试验法和规程法计算分析静压管桩的短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结果表明:静压端承型短桩存在"短桩效应",倘若基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设计取值不合理,在施工过程中沉桩终压桩力虽然达到设计要求,但在静载试桩时常常出现基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故与其他中长桩比较,在同一终压桩力条件下,端承型短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需考虑折减计算。同时提出短桩竖向承载力不合格问题的技术处理方法,由于静压短桩效应影响和短桩处理后条件的变化,应验算群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16.
静力触探确定桩承载力的理论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杰 《岩土工程学报》1994,16(3):103-111
本文简要给出描述静力触探和打入桩贯入机理的计算模式以及贯入阻力、贯入阻力影响范围和贯入阻力临界深度的理论解。在此基础上推导出静力触探指标与桩竖向承载力的理论相关方程。本理论相关方程能反映尺寸效应和深度效应并与经验公式和实测资料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曾照明  王石  张友林 《山西建筑》2012,38(25):87-89
以滨州某工程为例,采用静力触探法、经验参数法和标准贯入试验成果法对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分别进行估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标贯法计算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相对偏大,静力触探法估算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8.
黄土地基中静压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某工程采用静力压桩施工工艺完成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及单桩竖向承载力的试验,对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性状及影响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建议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估算方法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静力触探资料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方法经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它可以充分发挥地基土的潜力 ,节省工程投资。但对于某些处于深厚软粘土中的桩 ,按规范规定的休止时间进行试桩时 ,实测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有时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去甚远 ,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详细说明了在工程中遇到此类问题的几种的处理措施 ,提出了此类地层中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静力触探试验在桩基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当中,静力触探试验是十分有效的原位测试手段,考虑到静力触探试验过程中探杆的贯入机理与静压桩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可利用静力触探试验数据对沉桩动阻力和单桩竖向承载力进行估算,进而指导桩基设计与施工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